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解放之初的鞍山钢铁厂,有一个特殊的仓库,里面堆满了各种各样恢复生产急需的废旧零件,工人们都亲切地称之为"孟泰仓库".仓库的建立者就是新中国第一代劳动模范孟泰. 孟泰,1898年8月出生,河北丰润县人.1926年到鞍山,同年进入日本人经营的昭和制铁所当配管学徒工.1948年2月19日,鞍山解放,翻身做主的孟泰很快响应党的号召到通化去抢修高炉,他多次向工友和家人表示:"跟着共产党走,棒打不回头!"东北全境解放后,孟泰又回到鞍山,投入到恢复鞍钢的工作中去.  相似文献   

2.
鞍钢,作为国家重要的钢铁生产基地,为共和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这其中,不仅凝结着鞍钢工人阶级的辛勤汗水,也记录着人民子弟兵的一份功劳。在纪念建国55周年之际,笔者采访了鞍山军分区政治部主任黄书华大校。谈及在那些难忘的岁月里,人民军队支援鞍钢建设的无数感人故事,儒雅宽厚而又不失军人阳刚风度的黄大校如数家珍……解放钢城,29岁的团政委壮烈牺牲从1916年日本侵略者在鞍山设立“满铁鞍山附属地”起,至1945年“八一五”光复止,鞍山沦为日本殖民地近三十年。当时流传的一首歌谣:弓长岭是万人坑,炼铁厂是鬼门关,薄板厂是阎王殿,…  相似文献   

3.
1988年2月19日,是鞍山解放四十周年纪念日。提起这一天,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鞍钢恢复时期的日日夜夜。 1946年8月,中共辽东省委(后改为辽东分局)派我到辽南一地委任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当时,辽南一地委管辖辽阳、鞍山、岫岩、青城(凤凰城西部)、海城、营口等市、县。但辽阳、鞍山、海城、营  相似文献   

4.
党员博览     
《江淮》2005,(6)
五十年代老英雄——孟泰孟泰,河北丰润人,中共党员。辽宁省鞍钢炼铁厂工人,曾任该厂副厂长。1950、1956、1959年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1926年在鞍山昭和制钢所当工人,1948年随解放军去通化铁厂工作,鞍山解放后回到鞍钢。在鞍钢恢复生产时期,他捡回成千上万个零件,经过修理,建立起著名的“孟泰仓库”,为新中国成立初期鞍钢恢复生产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孟泰,1898年8月17日生于河北省丰润县。1916年3月只身来到辽宁抚顺栗子沟当小工,后辗转到鞍山,在日本人开办的昭和制铁所炼铁厂当配管工。1948年2月,鞍山解放。但是,由于盘距在沈阳的国民党军队尚没有被最后消灭,时局动荡,鞍钢生产没有条件恢复。孟泰在党组织的安排下到了当时解放区通化工作。同年底,辽沈战役胜利后,孟泰返回鞍山。当时由于国民党  相似文献   

6.
北京。1993年5月,莺飞草长,鲜花簇簇。 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在北京市长陈希同陪同下足蹬脚踏车游览了长城。萨翁的“座骑”就是鞍山自行车总公司生产的斯波兹曼自行车。游览结束后,萨翁拍着“座骑”,一句“OK”把斯波兹曼捧了起来。斯波兹曼不仅风光了京都也风光了九州。鞍山自行车总公司在同行面前总算挺直了腰板。 前几年,对鞍山自行车总公司来说“是水深火热的日子”。不知怎  相似文献   

7.
鞍山钢铁公司是我国钢铁工业的摇篮,是我国“一五”计划时期,苏联援建的第一批重点工程项目之一.朱德十分关心鞍钢的建设与发展.他每次到辽宁视察工作,都要到鞍钢看一看.1952年9月中旬,秋高气爽,风和日丽,朱德同志来到鞍钢参观视察.在鞍山市委书记韩天石、鞍钢公司副总经理华明等陪同下,他首先视察了刚刚修复生产的轧钢厂、机修厂、运输厂、动力厂,接着,又来到立山薄板厂,与工人们亲切交谈.朱德指着原料板坯关切地问:“这就是生产军锹的原料吗?” 工人们回答说:“是.” 朱德高兴地对  相似文献   

8.
正鞍山,位于辽东半岛中部,是中国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有着"钢都"的美誉。同时,鞍山还是东北重点产粮区之一,交通便利,工商业发达,军事上和经济上的战略地位都十分重要。在三年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与国民党军进行了反复拉锯争夺,曾四次解放鞍山,使这座英雄的城市再次铁水奔流、钢花飞溅,迎来了新中国的曙光。  相似文献   

9.
“贵州现象”发端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新加坡《联合早报》发表的胡鞍钢博士《“贵卅I现象”呼唤重大政策调整》一文,胡鞍钢调研后认为:“贵州现象”特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长期在全国挂末、贫困人口众多这一“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发展环境和体制背景下产生的中国最突出的欠发达现象。”  相似文献   

10.
熟悉鞍山的人,一定都听过二一九公园的名字,很多人也对鞍山市的二一九路感到非常亲切。“二一九”,是鞍山的标志性数字,因为2月19日是鞍山解放的纪念日。然而,很多人并不清楚,2月19日只是我军取得鞍山攻坚战胜利的日子,而鞍山市其实是在1948年10月31日才获得彻底解放的,整个鞍山地区则是在1948年11月2日全境解放。在三年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与国民党军在鞍山地区反复争夺,国民党军三次占领鞍山,我军则四次解放鞍山,最终才赢得了鞍山全境的彻底解放。  相似文献   

11.
“黄河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这首铿锵有力的《抗日军政大学校歌》,曾激励多少抗大学员肩负民族的希望,奔向抗日的战场。重庆解放之初,嘉陵江畔、红岩岭上,就聚集着一群来自西南诸省的热血青年,他们为“建设人民的生产的新重庆”“建设人民的新西南”努力学习。那里,就是西南人民革命大学。  相似文献   

12.
1949年初,上海面临解放,由于上海是旧中国最现代化的经济中心,如何接管和改造这座城市,成为摆在中共领导人眼前的难题。为此,1949年2月前后,华东局抽调了近2000名财经干部,作为南下干部纵队的组成部分,代号为“青州支队”,如今广为人知的著名经济学家顾准就是当时的“青州支队”队长。  相似文献   

13.
(一) 在长治城隍庙旧书摊上偶然淘到一册抗日战争时期出版的《解放》周刊第57期.该周刊出版时间为中华民国27年11月,公历为1938年11月,距今已有70多年历史. 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延安的中央机关报是《新中华报》,中央机关刊物是《解放》.除这两种报刊之外,还有《中国文化》《中国青年》《中国工人》《今日新闻》《八路军军政杂志》《群众》《共产党人》等10多种报刊杂志.  相似文献   

14.
1978年9月18日,是鞍钢炼铁厂原厂长夏云志终生难忘的日子。 这一天,邓小平同志第五次来鞍钢视察工作。鞍钢作为全国最大的钢铁企业,一直备受邓小平的关怀与支持,他曾先后于1955年11月、1958年9月、1964年7月、1975年和1978年来鞍钢视察。1978年,刚刚复出的邓小平便来到鞍钢视察工作,对恢复鞍山钢铁公司原有建制,使鞍钢重新获得正常的生产秩序,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起到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王崇伦,1927年出生,辽宁人,全国著名劳动模范。从1948年到1978年的30年,王崇伦把自己的青春、才智、激情倾力投入火热的鞍钢建设中,洒下了辛勤的汗水,留下了光辉的足迹,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走在时间前面的人1948年2月19日,鞍山解放。8月,王崇伦经亲属介绍入鞍钢轧辊厂当刨工。时年22岁的王崇伦,亲身经历从旧社会  相似文献   

16.
一张1948年11月4日的套红《辽宁日报》报纸,以“解放沈阳,全歼守敌”8个特大号字为竖排标题,以“东北解放战争大功告成,更加加速全国解放!”为通栏横排的口号式标题的新闻,真实地再现了历史.它登载了来自新华社沈阳前11月2日的急电.电文中说:“东北野战军今日完全攻克沈阳,东北全境已庆解放.我军于辽西打(大)虎山以东地区歼敌主力廖耀湘兵团后,即以急风骤雨之势,相继收复沈阳外围卫星据点新民、铁岭、抚顺、本溪、辽阳、鞍山、海城等处,追击并截断企图由沈阳南逃之敌,我先头部队则于十月二十九日,攻克沈阳东北之东陵及北陵飞机场,随后主力  相似文献   

17.
“四面八方”政策与建国前后城市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历史资料,比较系统地论述了50年前《共同纲领》所规定的新中国经济建设的根本方针,“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即“四面八方”(指公私、劳资、城乡、内外四对关系,八个方面)政策提出的背景,形成的过程,实行的结果。指出了这一政策在迅速发展生产,恢复和繁荣城市经济,支援全国解放,迎接新中国诞生中所发挥的重大作用以及在建国后国民经济恢复中作出的积极贡献,同时也指出了这一政策对今天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8.
1953年,新中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全国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揭开序幕。作为一个大国总理的周恩来,不但日夜操劳亲自起草了“一五”计划的基本设想,领导编制了前所未有的“一五”计划,而且关注着包括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实际工作的进展。本篇记录的1953——1955年周恩来的题词活动,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这几年间他倾心繁忙工作的身影。在经济建设中“重中之重”是建设新中国自己的钢铁工业。在“一五”计划中钢铁工业的重点是全力建设鞍山钢铁基地,其标志性的三个大项目是苏联帮助设计的大型轧钢厂、无缝钢管厂和七号炼铁炉。1953年12月,鞍钢三大工程开工生产,21日,周恩来题词祝贺:“大型轧钢厂、无缝钢管厂、七号炼铁炉的开工生产,是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中的重大胜利。祝贺鞍钢职工同志们这一伟大的成就。希望你们在毛主席的教导下,继续学习苏联先进经验,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贡献出更大的力量。”两天之后,周恩来还接见了应邀前来参加开工生产典礼的苏联钢铁工业专家、部长会议副主席捷沃西安。“一五”计划中起着骨干作用的是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为了宣传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1954年10月,苏联经济及文化建设展览会在北京举...  相似文献   

19.
《前线》1999,(3)
“包产到户”救了中国,也救了社会主义《中国改革报》日前刊登了万里同志在1992年1月4日对安徽问题的一篇讲话(此前未发表过)。万里在这篇讲话中指出,解放后中国农民有两次大解放:第一次是土地改革,农民分得了土地,那时生产恢复和发展得很快,农民生活改善了...  相似文献   

20.
119.1958年9月,中国第一台12吨大型高精度万能铲床在大连机床厂试制成功。 120.1958年10月1日,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座大型浮选厂——鞍钢鞍山铁矿浮选车间建成投产。 121.1958年10月1日,鞍钢烧结总厂建成国内第一台隧道窑式球团焙烧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