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由于在制度设计上遵循“刑优于民”的立法指导思想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司法操作实践上均表现出对被害人权利保护的缺失 ,使得对被害人的个别救济淹没在国家追究、惩罚犯罪的过程中。从对被害人权利保护的角度 ,无疑应该将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分离开来 ,并进而建立对刑事被害人的国家补偿制度  相似文献   

2.
在以往的刑事诉讼法中,对犯罪嫌疑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合法权益给予了特别重视,而对犯罪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往往很少关注.被害人只处于证人的地位,其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修改后的我国刑事诉讼法确保了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合法权利和义务.本文就此问题进行论述,其目的在于使犯罪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能够正确地使用法律赋予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同时,对完善犯罪被害人保护立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略论犯罪被害人的地位及权利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20年来,在刑事诉讼程序中对被害人参与权的改革和发展,是国际刑事司法政策的一个突出方面。犯罪被害人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其权利保护已成为刑事诉讼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热点问题,而其在诉讼中的地位,也成为国际刑事诉讼法发达程度的标志之一。但是,我国对犯罪被害人的研究还刚刚处于起步阶段,对犯罪被害人的权利保障和补偿制度还不够完善,因而应对此进行深入研究和广泛探讨。  相似文献   

4.
在传统的刑事诉讼中,被害人是一个消极的角色,附属于公诉机关,缺乏与其当事人称谓相当的诉讼权利,所以虽然其被法律赋予当事人的地位,但却在刑事诉讼中被冷落.在恢复性司法理念指导下的刑事和解制度中,这一弊端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善,被害人成为刑事司法进程关注的重点,成为真正的刑事诉讼主体.这一角色和地位的转变,为更好地保护被害人的权益,弥补被害人因犯罪行为而受到的损失,恢复被犯罪所破坏的加害人和被害人关系,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  相似文献   

5.
边境地区外国人1犯罪作为边境问题之一,以其暴力、复杂、突发、频发等特征著称,严重破坏边境人民的生活安宁,影响之恶劣不言而喻。着力研究边境地区的犯罪状况,寻找应对其逐年上升趋势的原因和对策,是涉及我国法制建设进程、稳边控边工作与国际关系局势的重大问题。建立涉外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是刑事诉讼人性化的要求,是社会和谐的需要,也是社会正义的需要。随着涉外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刑事被害人权益保护也会逐步得到加强,这对于在刑事诉讼中处于弱势地位的被害人的利益维护,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无疑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修订后的刑事诉论法 ,虽然赋予了被害人以当事人的地位 ,并为其规定了在诉讼各阶段的相应权利和义务。但从司法实践来看 ,被害人的当事人地位不能得到完全实现。造成被害人不能有效参与刑事诉讼的原因以及如何在立法上进一步完善被害人的法律地位。  相似文献   

7.
在国家追诉主义的理念影响下,我国传统的刑事诉讼司法模式强调国家与被告人的关系,如何控制犯罪、维护国家利益、保障被告人的刑事诉讼权利,一直是我国刑事诉讼法学界研究的重点。然而作为犯罪直接受害者的被害人,在人身、财产和精神上受到损害后,却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其在刑事诉讼中往往只能充当"控方证人"或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随着司法实践的发展,我国刑事诉讼立法忽视被害人权利所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逐渐显现,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已是刻不容缓的问题。罗嘉欣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基于公权优于私权和效率优先的考虑,不允许被害人在刑事诉讼提起前单独提起民事诉讼和原则上要求在刑事诉讼提起同时附带提起民事诉讼,并对被害人的精神损失排除在赔偿范围之外。因此,被告人长期潜逃无法启动刑事诉讼及刑事与民事诉讼在举证责任和证据标准上有重大不同,基于保护被害人的利益,应建立一定情形下赋予被害人在刑事诉讼提起前单独提起民事诉讼的权利;应原则上确立民事诉讼在刑事诉讼以后进行,例外地在刑事诉讼中附带解决,被害人及其家属、代理人有选择权;附带民事诉讼应主要适用民法及民事诉讼的有关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9.
刑事和解是为了实现平抑社会冲突,实现对被害人权益救济的一种理性选择。其理论基础是恢复正义理论、平衡理论和叙说理论,其价值在于公正与效率。该制度的适用以加害人的有罪答辩和被害人与加害人的双方自愿为条件,其适用范围为未成年人犯罪;过失犯、初犯以及偶犯;轻罪案件。严重刑事犯罪也可以有限度地适用刑事和解。在适用阶段上,刑事和解应贯穿整个刑事诉讼过程。  相似文献   

10.
刑事被害人是受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人,是启动刑事诉讼的因素之一,应受到刑事诉讼的直接保护。我国刑事诉讼法在对被害人的权利保护方面虽有一些规定,但还存在许多不足,司法实践中被害人的权利仍未得到切实有效保障,有必要进一步完善对刑事被害人的权利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