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当前在关于"普世价值"的讨论中存在三大认识误区,一是生活话语、学术话语与政治话语三个语境的混淆不清,二是在方法上存在夸大普遍性忽视个别性的倾向,三是夸大人类性忽视阶级性.为此我们应当严格区分三个语境的"普世价值",运用科学方法研究"普世价值",并注意其浓厚的意识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2.
关于网络聊天的伦理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曾广乐 《唯实》2003,(5):19-22
网络聊天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种时尚 ,成为许多人情感生活的重要形式。网络聊天的基本特征使它既具有方便人们的社会交往等积极作用 ,又存在泄露他人隐私、传播虚假信息甚至导致刑事犯罪等严重问题。网络聊天所引发的伦理效应必须给予重视 ,社会应加快网络道德和法制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3.
"伦理的终结"与"道德的解放"——后现代伦理的宗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寇东亮 《探索》2006,(4):172-175
后现代伦理是一种对待现代伦理的态度,以及力图超越现代伦理的一种努力;它批判现代伦理学的规范主义或规则主义倾向,要求终结"伦理的暴政",还原"道德的本相",使道德审美化,建构一个"审美化"的道德世界.  相似文献   

4.
在存在着多元文化的世界上,存在着不同的价值观与伦理规则,人们是不是可以找到一种普遍的道德原则,是不是可以有共同的道德标准,而这种道德标准又能够超越民族文化的中心主义和文化霸权而被人们普遍认同。这是当代社会科学研究的重大问题,也是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哈贝马斯的商谈伦理学试图给我们提供这方面的解答,也为我们提出了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5.
道理也要打假——关于普世价值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什么都有假,都要打。现在打假打的一般都是物质方面的,如假钞、假药、假发票、假文凭等等,这些都害人不浅,的确该打。精神方面的假,其实也相当普遍,如假笑、假哭、虚情假意,笑里藏刀等等,这些比物质方面的假,  相似文献   

6.
《求实》2015,(10)
选举民主是现代西方民主的主流理论,由于西方国家在全球的强势地位和巨大影响力,全球民主化变异为选举民主普世化。选举民主普世化不仅导致转型国家的动荡和衰败,更存在多个逻辑困境,包括选举对民主的僭越、误置具体与抽象导致的谬误和悖论、"普世性"与"普适性"概念的混乱、族群认同多元化与民主政治之间的张力、选举民主与独裁统治的悖论等五个方面。作为对选举民主普世化的反对,过程民主理念则主张基于微观个人视角的反模式化的民主,着眼于人的生存状态的改善而推进作为一个系统工程的民主化。  相似文献   

7.
政治伦理是人类社会伦理的一种特殊表现形态。现代政治主要是政党政治,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居于核心地位,因而,政党伦理就成为政治伦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执政党伦理建设旨在探索使执政党所确立的政策及运行的各项制度符合宪法与法律要求的同时,还要符合人民的利益,为人民所认同和拥护。执政党伦理建设可以提升党的道德影响力及凝聚力,巩固其合法性地位。  相似文献   

8.
“普世价值”的来龙去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现在的主流话语称:西方一直致力于推动"自由、民主、人权"这些普世价值。不少人也以为,当年欧洲的启蒙运动、美国《独立宣言》和法国《人权与公民权利宣言》确立了"自由、民主、人权"这些普世价值。这是有悖于历史事实的。  相似文献   

9.
所谓普世价值,意指超越阶级、超越国家、超越历史,对任何社会、任何时代都适用通行的自由、民主、人权等资产阶级价值观念。近年来,经过批驳辨析,普世价值论这种错误思潮在我国的泛滥虽然已呈减弱之势,但仍阴魂不散、暗流涌动,时而改头换面、伺机冒头,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从未放弃对我进行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普世价值论就是这种战略图谋中的一个撒手锏,它穿上隐身衣、披上黄马甲、躲进青纱帐,虽乔装打扮,却仍然面目狰狞,险恶至极,不得不防。  相似文献   

10.
向英  梁建新 《探索》2011,(1):184-188
基于对价值概念的错误理解,普世价值论提出了三个似是而非的独断论假设:一是假设了一个虚幻的人类利益共同体作为普世价值的主体;二是假设了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宣传中关于共同人性的设定;三是假定了某些超越时空的价值的存在。正确认识价值的普世性问题,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四对范畴的关系:实践性价值思维与思辨性价值思维,意识形态性价值与非意识形态性价值,普世价值与价值普世,阶级价值与人类价值。  相似文献   

11.
儒家伦理思想是为中华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宝贵的民族精神财富。倡导儒家“仁爱”原则,有助于建立和谐美好的人际关系;扬弃儒家的信义观有助于确立良好的市场经济道德秩序;升华儒家“内圣外王”思想有助于塑造当代人理想人格;挖掘儒家“礼”的思想的时代内涵,对弘扬民族文化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公共政策目标是实现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社会发展,人的问题是公共政策的核心问题.在公共政策的研究中,从伦理的角度出发,显得不足.本文试从原因和意义两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公共政策目标是实现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社会发展,人的问题是公共政策的核心问题。在公共政策的研究中,从伦理的角度出发,显得不足。本文试从原因和意义两方面进行探讨。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4.
聂火云  梁敏 《求实》2003,1(1):24-27
市场运作既表现为一种经济机制的运行状态 ,也表现为一种伦理机制的功能状况。伦理机制包括动力机制和调节机制 ,动力机制以功利追求和伦理追求为市场运作提供驱动力量 ,调节机制以道德他律和自律的方式来调节市场经济中的各种关系 ,统合功利与道义、公平与效率 ,从而造就出健康、稳定、和谐、发展的市场秩序。  相似文献   

15.
争论的解释学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争论这一人类认识史、学术史上的基本现象,对于在文本理解上的解释学理论具有四个方面的重要意义。第一,之所以会发生争论,是因为理解的目的在于正确地把握文本的意义,达到理解与文本意义的一致;第二,争论之所以具有必然性和不可消除性,是因为理解总是相对的,总是在一定条件下的具体的、历史的理解,因而是一个永远开放的过程,第三,争论之所以能够发生,是因为不同的理解者都认为正确地理解文本是可能的,第四,争论发生的必要前提,是理解主体拥有不仅是理论上而且在现实中的平等性。这四个方面共同构成争论发生的解释学前提。据此,本文批驳了解释学中关于理解目标的“意义创造说”和实用主义,并指出,要消除阻碍争论因而也阻碍真理发展道路的障碍,就必须反对理解问题上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尤其要反对实际解释中对理解主体的不平等态度。  相似文献   

16.
从功能的角度看,人性实质上是一种使得人成为处于一定文化背景中的具体的人的可能性;它包含着理性和非理性两类先天的规定性,通过这些规定性,文化及其多样性成为可能。真正的普世伦理应当建立在作为一种可能性的人性之上,必须以人性本身作为普世价值,只有这样,一方面,我们才不至于偏袒人性中的某种规定性,康德的道德哲学就是因为偏袒人性中的理性规定性所以不能成为真正的普世伦理;另一方面,我们才能避免把特殊文化中的特殊价值理念幻化为普世价值,因为以人性整体为基点的普世伦理不接受任何一种文化或个人对人性及其某种规定性的解释,这些解释都必然会带有理解上的偏见。这种普世伦理强调底线意识,是判断实践主体行为的尺度,具有约束、调节和范导实践主体特别是国家的行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共同富裕的经济性、共同性、渐进性从不同维度促生了共同富裕的伦理精神。道德是经济关系的反映,共同富裕最基本的是经济富裕,共同富裕的经济性揭示了道德深厚的物质基础。关切人是伦理学的基本使命,共同富裕不仅在物质生活上关心每一个人,而且在精神生活上尊重每一个人,共同富裕的共同性关切了每一个个体的价值尊严。渐进性共同富裕具有的民族必然性进一步激发了共同富裕的民族进取精神。加强对共同富裕伦理精神的探讨,理论上对于深化共同富裕的价值合理性研究,实践上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实现美好生活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沈思 《红旗文稿》2014,(8):23-24
本文析辨了普世价值的缘起、演变,认为普世价值的"普世性"是建立在基督教之上、以基督教为核心的概念,它服务于基督教的传播和扩张。这种普世价值不承认其他文明的独立价值和发展轨迹,忽视其他文明对人类文明历史作出的独特贡献,否认在不同文明之间,特别是在东西方两大文明之间一直都存在着的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的关系。这种普世价值观最终否认的是本来就存在的世界文明的多元性、多样性和不同文明之间的平等关系。  相似文献   

19.
论作为普世价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方中心主义的文明观把西方文化直接看做人类共同文化,而忽略了人类文化是各民族-国家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以世界文化为中介,在既合作又竞争的实践中达成共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足于中国国情,以自身的成就证明了人类文化发展路径的多样性,因而获得了"平视西方"的力量和勇气.从这个意义上说,存在着普世价值,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含了普世价值的成分.中国应当在世界舞台上去证明这一点,而不是孤芳自赏.  相似文献   

20.
普世伦理扎根于人类社会的公共理性,它对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人类活动都起到道德约束作用。在一般的意义上,当代世界各民族认同的普世伦理具有四大主要特性与基本内容:其一,普世伦理具有植基于人类社会公共理性基础上的普遍性,因此它包含为公共理性所认同的普遍真理性内容。其二,普世伦理具有跨地域、跨文化的公度性,因此包含优先于各特殊文化价值的可公度性内容。其三,普世伦理具有当代工业文明提供的现代性,因此涵纳“自由、平等、民主、法治”等现代性话语系统的内容。其四,普世伦理具有最基本起码的人类底线性,由此决定了它涵纳不容违逆的基本人权内容。由此,普世伦理的最大功能是其能服务于和谐世界的建构,而这与中国的国际战略不谋而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