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李瑛 《前沿》1998,(10)
邓小平法制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邓小平法制理论及其实践意义,对于我们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法治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法制与民主、建设的关系邓小平法制理论的逻辑起点是民主。邓小平讲:“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146页)这就告诉我们,加强法制的目的是为了保障人民民主,更好地实现人民民主。1980年邓小平进一步讲明了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的关系,他指出:“我们的民主制度还有不完善的地方,要制定一系列的法律、法令和条例,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集中体现,而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又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通过一系列论述,阐明了民主和法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位置,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有中国特色的关于民主法制建设的基本思想和一系列的重要观点。其中主要的有:第一,关于要使国家政治生活民主化的观点。第二,关于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目标的观点。第三,关于民主只能逐步发展,国家必须保持稳定的观点。第四,关于在全体人民中树立法制观念的观  相似文献   

3.
董必武具有丰富的民主政治思想,主要由三个方面组成。首先,社会主义民主是人民当家作主,它是对人民民主与对敌人专政的辩证统一;其次,人民当家作主以人民政权的建立为前提,加强人民政权建设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首要任务;再次,人民当家作主需要社会主义法制保障,因而必须加强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4.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对公安执法提出的新课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志萍 《公安教育》2003,(10):22-24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思想,并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一起,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三大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一个内容相当广泛的系统工程,其中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而“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1]所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社会主义法制文明构成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结合公安法制工作的实际,1990年4月和…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已经于今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如何贯彻实施《立法法》,进一步提高地方立法质量呢?我们的态度是:一、提高对《立法法》的认识,加强培训和学习。《立法法》是规范国家立法制度,保障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法律。《立法法》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进一步提高立法质量,最终实现依法治国有着重要意义。各级政府法制机构,特别是从事立法工作的  相似文献   

6.
新书架     
《乔石谈民主与法制》乔石/著人民出版社出版《乔石谈民主与法制》选入乔石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期间,有关民主与法制工作的重要讲话、报告、谈话和文章共102篇,书中还收录了一些相关照片和题词等本书分上下两册,下册(1992年12月至1998年2月)主要谈修订和贯彻实施宪法,在全社会树立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与尊严;加强经济立法,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框架,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序发展;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保障公民的政治权利,发展民主,加强监督,倡廉反腐,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努力建设社  相似文献   

7.
2020年5月5日,驻美国大使崔天凯在《华盛顿邮报》网站发表题为《指责游戏该结束了》的署名文章(5月6日刊登于该报纸质版)。全文译文如下:今年一月以来,中国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打了一场硬仗,进展有目共睹。在史无前例的抗疫斗争中.  相似文献   

8.
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这是《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它充分反映了12亿中国人民的意愿,也代表了时代的呼声。因为,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是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国策,是人类进步的历史潮流。我们的国家是伟大的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而要使我们的国家长治久安,一个根本的保证就是进一步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因为只有充分发扬民主,才能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和主动精神;才能下情上达,充分反映人民的要求,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才能保障人民通过法定渠道参政议政,管理国家事务,遴选、监督人民的"公仆",使政治昌旺,行政廉洁高效。而只有加强法制建设,才能从法律上保障人民主人翁地位得以实现;才能使社会主义民主在任何情况下均能有效、正常地运作;才能使人民自觉地把社会主义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同心同  相似文献   

9.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1月21日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国法学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的代表时指出,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一贯倡导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这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没有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始终不渝地推进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努力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相似文献   

10.
今年3月举行的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地写入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重要方针。4月13日——1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召开了依法治国学术研讨会。来自外省和北京的法学专家、学者以及有关中央国家机关的同志共8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会议研讨了依法治国的概念及其意义;依法治国的特征、原则、目标与模式;依法治国与法制观念的更新;依法治国与法律制度的改革等问题。现将研讨会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一、依法治国的伟大意义与会者认为,我们党和国家对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明确肯定,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新的里程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第一,依法治国是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我国是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切  相似文献   

11.
一、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民主是法制民主,强调人民管理国家事务要依靠法律,按照法律程序来进行。社会主义法治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民主的基本含义是“人民的权力”,民主的本质是一种国家制度。但民主如果没有法律保障,人民的权力就缺乏实际操作性。只有把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才能在法律上确认“以法治国”的主体──人民,才能规定人民治理国家和保障自己权利的方式──“依法”,才能保证立法机关所立的“法”具有社会主义性质──人民的意志。社会主义法制保障人民…  相似文献   

12.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建国29年、经历了10年“文化大革命”的劫难后,对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认识的一次巨大飞跃,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史上具有深远...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在中共十五大会议上所作的报告,是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迈向新世纪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报告对依法治国作了全面、透彻的论述,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看法和结论。这是十五大的重大理论贡献之一。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依法治国则是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的精髓和核心。邓小平同志一向十分重视民主法制建设,在这方面有很多精辟的论述。他一贯强调民主和法制是相互关联、密不可分的。他认为,民主是基础,是前提,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他同时又认为,法制是根本,是保障,指出  相似文献   

14.
编者按:本刊在推出:世纪末珍藏”之际,经征得作者同意,特全文转载省委常委、省公安厅厅长俞国行同志发表于《人民日报》9月14日理论版上的署名文章《坚持对法律负责让人民满意》。文章不仅从讲政汉和全局的高度,阐述了公安机关坚持对法律负责和让人民满意的双重重要性,并对公安机关如何做到对法律负责和让人民满意提出了要求,这对加强公安队伍建设和做好新形势下的公安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不断加强,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执法水平和服务水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种新形势下,公安工作和队伍建…  相似文献   

15.
<正> 今年2月1日起将实施自治区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此《条例》将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纳入法治化、规范化和日常化管理轨道,是我国和新疆首部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地方性法规。《条例》的颁布实施,为进一步深化民族团结教育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对于不断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维护自治区长治久安,具有极为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元月21日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国法学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的代表时指出: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一贯倡导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这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没有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始终不渝地推进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努力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江泽民说,广大法学工作者,法律工作者,一是致力于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一支重要力  相似文献   

17.
王军朴 《新东方》2002,11(6):70-72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而社会主义民主必须有制度和法制作保障。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着重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政治法治化是人民实现当家作主权利的根本途径,是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8.
<正>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阐述了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和重要原则,进一步规范了政协协商的内容、形式,提出了加强政协协商与党委和政府工作衔接的举措,明确了人民政协制度建设的重点和加  相似文献   

19.
2011年第11期《民主与法制》刊载了《公廉:法官立身之本》一文。文中说,公廉:是法官立身之本,是审判公正的可靠保障。法院应采取各种措施使司法公信力和人民满意度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20.
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认真通读了《邓小平文选》第三卷.邓小平同志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对中华民族最伟大的贡献.这一理论的内容极为丰富,本文仅就其中有关民主与法制的论述,谈三点初步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