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营企业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江苏民营企业在助推乡村振兴方面呈现数量规模全面增长、分布结构相对聚焦、产业要素流动加快等鲜明特征。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来自政策叠加、资本收益变化、市场竞争需求、社会责任意识强化等因素的驱动。同时,民营企业在促进乡村振兴效果上还存在着利益联结不够紧密、要素支撑亟待优化、赢利增长放缓等短板。下一步,需要从加强镇村一体规划、提升配套服务功能、坚持产业振兴导向、提高金融普惠水平、密切村企利益联结、强化社会责任引领等方面入手,引导民营企业为乡村振兴作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坚持新发展理念、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选择。分析成都村镇发展面临的问题,目的在借鉴江浙发达地区乡村发展的经验和优势基础上,突出党的十九大精神在成都建设中的落地落实。围绕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提出规划先行、站高谋远的成都村镇规划体系建设的具体对策与思路。  相似文献   

3.
民营企业是社会治理多元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社会治理创新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基于南京市及下属辖区的实地调查,聚焦民营企业参与社会治理的方式创新,提炼出民营企业在践行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坚持党建引领、运用信息技术、创新商业模式、打造治理平台、反哺乡村振兴、深耕乡土文化等,所形成...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湖北省广大民营企业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发展,取得了一些成果和经验,引起社会普遍关注。调研发现,湖北民营企业在参与乡村振兴战略中重点做好土地流转整治、产业融合提升、生产经营合作、协调利益分配、人口分流安置等方面的工作,实现了农业生态高效、农村美丽宜居、农民同奔小康、基层和谐善治。基于经验总结和问题分析,提出党委政府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应当做好选准产业,保障国家供给,提升农业效益;加大投入,推进农区改造,减轻企业负担;转变作风,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诚心服务企业;善于引导,协调利益矛盾,促成合作共赢;加强把关,守住生态底线,坚持绿色发展等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5.
乡村振兴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压舱石,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民营经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张謇的讲话,实质是对张謇内循环乡村建设模式的肯定,具有深刻的新时代含义.张謇乡村建设的成功经验对民营经济参与新时代乡村振兴、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启示.民营经济参与乡村振兴必须走独具中国特色的内生低成本之路,包括社...  相似文献   

6.
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产业振兴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最重要的前提。乡村产业要突出乡村特色、凸显乡村价值、乡土气息,从而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力支撑。  相似文献   

7.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近代以来,传统文化体系在乡村解体,乡村开始走上衰败之路,农民也在苦苦找寻美好生活的"幸福源"。而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却在乡土文化上呈现出传统生活方式"消失殆尽"、乡村乡风民俗"日渐凋零"、乡间伦理价值"土崩瓦解"、乡村文化主体"远离乡土"的"现实域"等现象。在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本文主张通过确立强化乡土社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新导向,搭建"农民、乡贤、社会组织"多元参与的文化建设主体格局,构建乡村文化与工业、农业、旅游业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体系,以此激活乡村发展因子,提升乡村文化的内驱力。  相似文献   

8.
“万企兴万村”行动是全国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的统一的工作品牌。民营企业将自身发展与农村发展、个人富裕与农民富裕有机结合,以多种形式与农民形成利益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实现相互合作、共同发展、共同富裕。但是,由于地方政策措施配套、乡村环境条件、企业自身发展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制约了“万企兴万村”行动的深入开展,亟需在完善政策保障、优化发展环境、解决企业困难等方面采取切实措施,助推“万企兴万村”行动深入开展,助力乡村振兴开创新局面。  相似文献   

9.
<正>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抓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二〇二三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指出,办好农村的事,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要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实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近年来,西南民族地区紧紧抓住我国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战略机遇,在各级党委、政府及文化主管部门的领导下,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充分认识到乡村振兴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大作用。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乡村产业兴旺,建设生态宜居新农村,是民主党派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主要着力点,而深入开展研究、积极开展基层民主协商、强化激励约束机制和政策引导等措施,是民主党派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作用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推动乡村振兴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尤其是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点和难点,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新时代汇聚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重要平台和手段。通过分析全国及各省市统一战线推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路径,梳理出统一战线推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特点,即资源整合优势突出、协调推进五大振兴、以新理念引领新发展、逐步趋向品牌化、实现区域协同发展。针对当前工作存在的问题,包括仍有一些群众存在“等靠要”思想、品牌影响力有待提高、部分基层统战工作缺乏创新、基层区域参与度有待提升等,提出不断激发各族群众的首创精神、打造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品牌、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不断完善基层区域参与机制等可行性意见,为统一战线发挥法宝作用,推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实践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2.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的发展逻辑与路径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又是必须响应的新要求。根据"驱动力-状态-响应"模型,乡村旅游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响应逻辑是一个螺旋上升、层次推进的过程,体现在乡村旅游按照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要求,在产业定位、空间开发、主客交流、运行机制、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调整,以便更好地享受乡村振兴战略"政策红利",并通过乡村旅游的提升发展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在路径选择上,关键是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推进乡村旅游提升发展、解决制约乡村旅游发展的瓶颈问题有机结合起来,具体包括构建以产业融合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完善以政策创新为核心的支撑体系、优化以利益分享机制为重点的治理体系等。  相似文献   

13.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全面理清乡村振兴的短板,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关键所在。针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短板,借鉴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六盘水"三变"模式、安顺"塘约道路",实施新时代乡村振兴工程,以实施新治理、建立新秩序、培育新农人、提升新农业、建设新乡村、创造新生活等为着力点,不断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相似文献   

14.
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马边彝族自治县福来村在推动基层治理中,通过党建引领促发展、产业发展促增收、人才振兴强保障、“三治融合”促和谐,积极探索乡村治理发展模式。但纵观各地乡村基层治理实践还存在农村后备人才力量不足、村民自治“行政化”突出、依法治理水平亟待提升、发展内生动力仍然不足等问题。以福来村为切口可知,要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充分调动村民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大力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因此,要以党建引领带动产业发展,以法治力量赋能基层治理,以人才支撑提供不竭动力,以规范权责优化服务职能,以乡村自治厚植文明乡风。  相似文献   

15.
近代以来,传统文化体系在乡村解体,农民始终在苦苦找寻美好生活的"幸福源"。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发展总要求。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乡村文化存在着传统生活方式改变、乡风民俗淡化、乡间伦理价值消解、乡村文化主体缺失的"现实域"。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要通过确立强化乡村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新导向,搭建"农民、乡贤、社会组织"多元参与的文化建设主体格局,构建乡村文化与工业、农业、旅游业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体系,以此激活乡村发展因子提升乡村文化的内驱力。  相似文献   

16.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我国农村地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和前进的道路,国家也鼓励社会工作参与到这一时代的大潮之中.文中分析了社会工作何以可能参与到乡村振兴之中,并提出社会工作可以从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推动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促进公益事业发展、充实农村工作人才队伍、助推农村社区共同体的重建等六条路径推动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且突出强调产业振兴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当前我国乡村振兴肩负着缓解城市人口压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缓和社会主要矛盾等诸多问题的重任。但乡村振兴并非一帆风顺,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困境。解决乡村产业多功能性丧失、农业产业链单一薄弱易断裂、产业发展效益低下等诸多问题,必须从产业发展入手。针对乡村振兴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多样化产业链、发展优势产业等措施来探索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8.
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当前,以贵州省兴仁县新寨村为例,实现乡村振兴战略难题主要体现在党建弱化、产业薄弱、人才凋零、生态破坏、乡俗变淡、生活贫困等方面,要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加强党建引领,大力实施脱贫攻坚战略,培育新产业,保护生态环境,重振乡风文明,从而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中国现代化以来形成的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三农问题)的总体方案,是新时代指导乡村发展的指南。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了从"农村改革"到"乡村发展"的主题转换。产业振兴、乡村文化复兴、农民社会保障和农业生态建设是乡村振兴的主题。内生动力和外部动力构成乡村振兴战略的动力机制。学界普遍认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在体制机制创新、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产业融合发展及城乡一体化发展等四个方面着力。  相似文献   

20.
乡村产业振兴的基础是人才振兴。具有推动乡村产业振兴能力的村干部,是乡村产业振兴的人才基础和关键保障。随着村庄治理事务转换、产业项目密集下乡和村干部结构优化需要,基层政府吸纳具备村庄内部人资格、创业经验丰富等优势特征的富人担任“一肩挑”村干部,创业型村干部不断涌现。在实践中,创业型村干部通过包干基层政府产业项目,以获取创业起步的生产资料;建立联农带农合作社,以承包和转包方式经营和管理乡村产业;创新营销方式,以保证乡村产业盈利和生产村庄权威,形塑乡村产业振兴新格局。创业型村干部在实践中容易滋生“私人化”运作风险,引发乡村产业经营管理扭曲和村庄负债,未来需要加强对创业型村干部的督察和考核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