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冯玥 《学习月刊》2020,(1):28-30
近年来,我国城市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城市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在转型升级压力之下,一些城市以"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为抓手,着力完善营商环境,用以吸引更多资本及人才,驱动城市发展,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武汉因商闻名,因商而兴,有着丰厚的商业历史积淀和敢为人先的改革创新精神。探讨武汉营商环境的法治保障机制不仅是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全市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任务。  相似文献   

2.
随着市场化和全球化,资本、人才等要素在国内国际市场的流动,为我国城市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式,以资本、人才为对象的城市竞争越演越烈。科技创新、城市发展,以人为本,“人才强国”、“人才强市”战略日益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成为各级党委和政府新世纪谋求发展的重大方针策略。因此,成都要实现建设“中西部创业环境最优、人居环境最佳、综合竞争力最强的现代特大中心城市”和建设创新型城市、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就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人才工作,全面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为落实“十一五”规划,建设创新型城市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相似文献   

3.
浅论会计人员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的需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湘潮》2007,(6)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会计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同时会计环境的这种变化也对会计专业人才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21世纪的会计专业人才不仅要懂得信息技术、管理技能、法律法规等专业基础知识,更应该通晓会计、财务管理、内部审计等专业知识,还应该具备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操作能力等业务能力。  相似文献   

4.
城市的市容市貌与城市环境建设,是城市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标志,也是城市形象的缩影。因此,研究城市市容环境管理及其环境建设,不仅具有深远理论意义,更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一) 城市是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结果,是人类文明的具体体现。城市是以集聚人口、经济、科技、信息和人才为特征的地域空间系统。城市形象就是这个系统的视角和窗口,是由这个系统内部中的诸要素,经过长期综合发展给人(人类社会)形成的一种潜在的与直观的反映和评价。城市形象代表着城市的身份和个性,反映着城市自然地理形态、历史文化、产业结构、城…  相似文献   

5.
正前不久,中共枣庄市委组织部开展了人才工作专题调研,梳理了"高层次人才匮乏、创新活力不足、平台载体不强、人才环境不优"等问题。在工作实践中,紧扣问题,努力探索人才转型推动城市转型的路径,形成了一些初步做法和思考。补高精尖缺人才匮乏的短板,  相似文献   

6.
正贵安新区以大学城为核心高标准、高质量、高品质推进城市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优化发展环境。在转型发展、奋力突破的关键路口,贵安新区按照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志刚作出的"建城市、聚人气、广招商、招大商"重要指示,明确"一城一带"建设思路,精准发力、加快突破,为新区发展明确了方向、注入了动力。城市是空间载体,更是吸引人才、产业落地的重要磁极。贵安新区以大学城为核心,高标准、高质  相似文献   

7.
灵台县不断创新党管人才工作方法,通过优化"四个环境",加大"三个力度",实施"两项制度",用足、用活现有人才资源,使全县人才工作取得了三个新突破。优化"四个环境",在创新人才工作环境上求突破。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制定完善吸引人才的优惠政策和办法,积极营造良好的用人环境。一是优化发展环境。围绕人才工作环境、政策体制等认真开展专题调  相似文献   

8.
郭颖 《先锋队》2012,(31):26
环境优则人才兴,人才兴则国家强。在知识和技术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的今天,人才资源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和动力源泉。人才发展,除需要自身不断进步,外部环境也是重要因素。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单位,哪里的人才环境好,哪里的人才成长就快、聚集就多、活力就强。人才不是商品,既要能引得来,更要能留得住、用得好,因此,环境成为了今天人才发展的"主引擎"。良好的教育环境是人才发展的"前驱引擎"。有句老话",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它形象地告诉人们,人才不是一种速成资  相似文献   

9.
<正>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是一个地区走向富强的助跑器和发动机。人才的竞争,本质上是人才幸福指数即环境的竞争,环境优则人才幸福指数高,从而事业兴旺;环境劣则人才幸福指数低,导致"孔雀南飞"、事业衰败。抓住了人才环境建设,就抓住了人才资源开发的关键点和制高地。近年来,京山县多措并举为人才创造一流软、硬环境,不断增强创新优势,大批人才奔向京山这片热土发展创业,为"富强、创新、法治、文明、幸福"的"生态京山"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但也必须十分清醒地看到,京山县人才工作存在诸多问题。跨越发展、科学发展的形势逼迫我们必须牢牢巩  相似文献   

10.
建设"人才特区",契合兰州未来发展对人才的渴求,既是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上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推进"人才强市"战略的必然选择,也是聚集优秀人才、推动转型跨越、率先崛起的重要举措.去年以来,兰州市适时而动,开展了"人才特区"建设试点工作,决定率先在兰州新区、兰州高新区、兰州经济区3个重点区域先行试点,在人才政策体系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和创业环境打造上打破常规、大胆突破,努力把试点区建设成人才智力高度集聚、科技金融深度融合、主导产业快速发展、在全省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西北人才高地. 建设"人才特区",要把创新机制、激发活力作为根本 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省会城市,兰州要闯出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人才特区"建设路子,就必须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的思路,坚持把有利于促进人才成长、有利于促进人才创业、有利于促进人才发展,作为创新人才工作机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激发人才工作的活力.  相似文献   

11.
城市创意产业环境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城市商务环境、生活环境、政策环境、教育环境、生态环境等若干指标。深入研究城市创意产业环境,对推动城市创意产业发展有重要意义。文章首先对城市创意产业进行概念界定和体系建构,然后通过指标体系的分解,对锦江区创意产业环境现状进行相应评析,并结合锦江区创意产业的发展内外部机遇,提出了创业产业环境的培育目标、培育战略和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2.
周霆钧 《前线》2014,(8):97-99
<正>当前,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重任历史性地摆在了首都北京的面前。郭金龙书记在首都生态文明和城乡环境建设动员大会上强调,全市上下要树立敢于碰硬、敢于担当、敢于啃"硬骨头"的精神,打响治理"城市病"的攻坚战,更加有力地推动首都生态文明和环境建设向纵深发展。打响治理"城市病"的攻坚战,在根本上,是要大力提高城市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城市精细化管理涉及方方面面,仅城乡环境建设一个方面就有很多情况需要认真考虑、科学应对。城乡环境管理的问题及原因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首都虽然在城市基础设施、生态文明、交通道路、城乡环境等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出现了低端产业无序发展、城市人口无序增长、大  相似文献   

13.
正"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城市竞争的广度和深度更大,谁掌握了人才竞争这个关键,谁就能持续发展、长盛不衰。湖南位于中国中南部,省会长沙北接武汉,南连广州,但经济发展条件和创业环境与这两个城市有不小差距,吸引人才的能力也在低位徘徊。不过,近些年,长沙交通等基础设施有重大突破,产业配套能力有了大幅提升,已经形成多点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工程机械、  相似文献   

14.
以世界银行对营商环境的定义为切入点,参考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报告,在数据可获得性的基础上,通过构建5个一级指标和19个二级指标,对2017年深入实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商事制度改革以来,2018-2020年期间阶段性的营商环境优化情况进行分析。从指标分析中不难看出,2018-2020年期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营商环境优化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目前的成绩还不能满足各类市场主体发展壮大以及吸引优质人才的要求。因此,无论是从软环境、生态环境、市场环境还是社会建设水平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优化提升改善,从而达到营商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经济、文化、自然资源是影响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在自然资源有限可持续开发和经济增长减缓的背景下,文化对城市的影响加大。加快城市文化环境建设能吸引投资、人才,促进旅游,促使经济发展更有质量、效率、活力,有利于提高城市品位和竞争力。但在十几年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文化缺失与趋同现象突出,城市文化环境建设已成为城市亟待解决的重点。一、城市文化环境构成要素及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前线》2012,(9):25-28
党的十七大以来,北京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人才工作的战略部署,紧紧围绕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发展战略,真抓实干、开拓进取,大力提高人才工作科学化水平,推动全市人才发展打开新局面、实现新突破、迈上新层次,突显了人才资源在引领和支撑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进程中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成果一:规划战略布局描绘人才发展新蓝图。以实施首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为先导,按照"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  相似文献   

17.
创新型城市的构建要素与实现路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在强调自主创新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大背景下,应该把创新作为广义的社会发展方法论,研究创新型城市的构建要素与实现路径。创新型城市的构建要素可归结为产业创新、基础设施创新、制度创新、环境和文化创新、人才创新五个方面。而建设创新型城市,需要提升创新思维,弘扬创新文化;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创新机制;加速科技进步,提高创新能力;加强互动合作,注重成果转化;实施人才战略,打造人才高地。  相似文献   

18.
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构建创新型城市对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推进城市自身进步、顺应世界城市发展趋势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创新型城市的构建要素可归结为产业创新、基础设施创新、制度创新、环境和文化创新、人才创新五个方面。而建设创新型城市,需要提升创新思维,弘扬创新文化;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创新机制;加速科技进步,提高创新能力;加强互动合作,注重成果转化;实施人才战略,打造人才高地。  相似文献   

19.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构建创新型城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构建创新型城市对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推进城市自身进步、顺应世界城市发展趋势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创新型城市的构建要素可归结为产业创新、基础设施创新、制度创新、环境和文化创新、人才创新五个方面。而建设创新型城市,需要提升创新思维,弘扬创新文化;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创新机制;加速科技进步,提高创新能力;加强互动合作,注重成果转化;实施人才战略,打造人才高地。  相似文献   

20.
山西省八次党代会确定,太原市要强化省会意识,实现率先发展,当好全省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以及尽快跨入全国先进省会城市行列。太原市提出把建设创新型城市作为统领全市各项工作和引领"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由于创新型人才队伍是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主导力量,只有紧紧依靠人才"第一资源",大力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才能形成创新"第一竞争力",进而实现创新型城市发展战略。文章通过分析太原市人才队伍的发展现状,包括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的有利条件、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的制约因素及主要原因,进而提出构筑创新型城市建设人才支持体系的战略构想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