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曼 《唯实》2010,(12):43-46
当代英美心灵哲学根源于笛卡尔的身心二元论。笛卡尔在古希腊以来哲学土壤的基础上,运用“普遍怀疑”的方法确立了心灵哲学的实体二元论立场,而该立场对笛卡尔之后的心灵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了克服笛卡尔身心关系理论的固有缺陷,后世心灵哲学家发展出行为主义、物理主义、功能主义、强人工智能等多种哲学路径,然而至今没有一种路径成为业界的共识.其根源在于迄今为止我们对认知和智能的本质缺乏真正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张世英 《新视野》2000,(4):65-66
一 20世纪的中国哲学是在西方近现代哲学的融合与冲突中发展起来的。 按照西方现当代一些哲学家如胡塞尔等人的一些大同小异的说法,西方哲学史经历了三次或四次革命。第一次是苏格拉底──柏拉图的转向,即从具体事物中寻找事物之根源转向到在人的“心灵世界”即“理念”中找根源,从而开启了一个形而上学的领域,为西方传统形而上学开了先河。第二次是笛卡尔的主客二元论和主体性哲学,他把柏拉图主义推向明确的“主体──客体”的思维模式。胡塞尔特别把康德哲学提出来作为西方哲学史上的第三次“革命冲动”,其特征是把先验性看成是…  相似文献   

3.
王虎学 《唯实》2008,(8):36-39
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作为伦理学史上的经典文本,影响深远。学界有关“实践哲学”的研究和对“实践”范畴的探讨莫衷一是。厘清“实践”范畴的来龙去脉和内在思想理路需回到亚里士多德的文本中去,彰显“实践”的原初理论语境,澄明“实践”概念,进而确立“实践”的坐标。  相似文献   

4.
试论上帝观念在笛卡尔哲学体系中的作用郑伟笛卡尔是西方近代唯理论学说的创始人、理性主义的先驱。他高扬理性的权威,崇尚思维的自由,并把寻求具有确实性和必然性的知识,作为哲学的最高使命。为此,黑格尔将他称作“近代哲学的真正创始人”,并认为“从笛卡尔起,哲学...  相似文献   

5.
《党史研究与教学》2007年第3期刊登的《对毛泽东使用和认识“半殖民地半封建”概念的历史考察》一文(以下简称“历史考察”),对毛泽东使用和认识“半殖民地”、“半封建”、“半殖民地半封建”三个概念的历史情况,做了比较详细的考察。这是很有意义的。因为认识近代以来中国半  相似文献   

6.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从历史维度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早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后乃至更早的时期便已提出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相关构想。其后,这一构想也随着中国共产党走向全国执政而付诸实践。但是,由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内外各方面现实条件的限制,中国共产党的原初构想中实际上并未计划在1954年前后召开基于“人民普选”的第一届全国人大。然而考虑到斯大林在新中国成立前后曾数次向中国共产党提议的实行“人民普选”和制宪所指涉的重要性问题,因而中国共产党也调整了其“原初构想”,而将召开第一届全国人大的时间提前,并进行了相应地部署。就此而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构想与最终施行应是在当时的一种最优抉择。  相似文献   

7.
王虎学 《唯实》2009,(5):40-44
作为马克思哲学的核心范畴之一,“社会”概念的生成与嬗变轨迹是马克思整个思想流变历程的浓缩及其内在逻辑进程的展开。当前,学界的研究主要基于对马克思不同时期经典文本的深入解读,从不同的视角出发,敞开广阔的问题域,开掘出马克思“社会”概念的不同面相及其丰富内涵。而马克思“社会”概念原初理论语境的回归与再现以及新的方法论启示,必将成为进一步阐释和理解马克思哲学的重要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8.
1.所谓主客二分学说,是指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人与自然的二分对立的学说。在西方思想界,主客二分学说长期占据着主导地位。在古希腊哲学中,主体与客体、心灵与自然是浑然一体的。笛卡尔开创了“主客二分”式的哲学主导原则,缔造了一个新的完全不同于古希腊的哲学体系。在笛卡尔看来,有两种实体:一种是灵魂或心灵、精神、自我(这些概念在他那里是同义词),其本质是能思维而无广延;另一种是物质实体,包括人的躯体,其本质是有广延而不能思维。这两种实体不仅本质不同,而且各具有不同的功能、属性,如前者有怀疑、推理、兴奋、发怒、意志活动…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严整的科学体系。用系统科学来分析,可以构架成马克思主义系统哲学。马克思主义系统哲学要点可概述如下:一、本体论部分马克思主义系统哲学的本体论部分有如下的特点:(一)“系统”等概念经过改造可以成为哲学范畴。张卓民在他的《系统论的几个哲学问题》一文中,曾指出“系统”是个具有哲学意义的范畴,并且从三个方面做了论证,这三个方面是:1、系统概念作为事物系统属性的概括和反映,具有哲学范畴的普遍性和最大的一般性的特点。2、系统概念作为事物普遍具有整体规律性的概括和总结,  相似文献   

10.
李虹 《学习月刊》2012,(18):24-26
“道”毋庸置疑是道家哲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最早提出道论的是老子,老子哲学是围绕“道”来展开,庄子以老子哲学思想为基础,对“道”进行了大量的描述,作为道家哲学的代表性人物,学术界多数将老庄并称,将老庄思想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但是由于两者的社会背景的不同,对“道”的阐述也不尽相同,本文试图对老子与庄子的“道”进行比较,以求埘老庄的道论有更加系统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1.
政治文明从精神文明中分解出来,把“两个文明”建设变为“三个文明”建设,有其深刻的哲学基础。唯 物史观关于上层建筑划分为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的理论,是政治文明从精神文明中分解出来的哲学基 础。江泽民关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思想,是对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一个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2.
王健  任自然 《世纪桥》2009,(1):97-98
“公意”是卢梭政治哲学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准确认识和把握公意的概念是理解卢梭思想的前提和基础。本文试图从公意的前提和归宿是自由和平等、公意的产生方式是全体公民大会的投票、公意的体现形式是法律、公意的执行机构是政府这四个方面对“公意”这个概念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3.
欧诺 《党建与人才》2003,(3):43-43,47
“我思故我在”是笛卡尔提出的重要哲学命题。这一命题提出后,引起整个哲学界的广泛注意和讨论。我自习读哲学以来,每当想起这一命题,就心潮起伏,为笛卡尔那种敢于破旧、敢于创新的勇气和寻根究底的精神所鼓舞,同时对各种迷信和盲从、甚至崇尚迷信和习惯盲从的行为至今长盛不衰甚感忧虑和不安。勒纳·笛卡尔1596年3月31日出生于一个法国贵族家庭,不幸的是他母亲在他出生后14个月就去世了。他8岁时被送到一个教会学校学习,在那里他受到了良好的哲学、神学和数学等领域典籍研究和科学方法的训练,为其日后的研究生涯奠定了坚…  相似文献   

14.
潘于旭  朱敏忠 《新视野》2006,1(1):47-49
文章深入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过程中的“三个转向”,认为彰显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内在逻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所在,有利于回到马克思所说的历史科学的认识活动中去。  相似文献   

15.
文化哲学不应是一个学科分支或部门哲学,文化哲学的出现代表着哲学方向和视角的一种转变,更预示着哲学反思的一次飞跃,一种哲学核心概念的转换.卡西尔的“符号形式的哲学”和伽达默尔的“教化哲学”对于理解和认识这种飞跃和转换无疑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而从境界和教化的角度来实施文化哲学的构建显然具有相当的可行性和极大的现实意义.文化哲学要在中国获得其应有的地位,有很长的路要去探索.一旦东西方哲学从文化上完成一种“视域融合”而进入一个“共同世界”,不仅使文化哲学本身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而且也会给整个哲学找到一条出路.  相似文献   

16.
关于邓小平哲学思想有代表性的意见,概括起来有三种看法:第一种意见,邓小平没有哲学思想。理由是邓小平没有哲学著作,其讲话中的哲学味不浓,即使有几个哲学概念(实事求是、群众路线……),也不是邓小平创造的,而是从毛泽东那里继承来的。第二种意见,邓小平没有系统的哲学思想。认为邓小平的思维方式是实用主义,而且是简单的实用主义。这种看法在国外学者中具有普遍性。他们还把毛泽东和邓小平的哲学思维方式作比较,得出的结论是:毛泽东的理想主义中国和邓小平的现实主义中国之间的差别,尤如白天和黑夜一样(美国学者卢西恩·派伊)。第三种意见…  相似文献   

17.
领导者,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扮演着极其特殊和重要的角色.领导的特殊性,一方面表现在他的社会政治地位,通俗地讲,是“管人的人”;另一方面表现在他必须遵循自身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即所谓“为官之道”.笔者试以“度”为突破口,对在领导实践中应该充分认识和把握的几个问题作一探索.一、从四个层面认识领导实践中“度”的本质及涵义什么是“度”?“度”的本质又是什么?这是我们首先要认识的概念,让我们作层层分析,渐次进入和理解领导实践意义上的“度”.1.从哲学层面来看,“度”是矛盾的统一体.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在其发展过程中,始终处于从量变到质变的状态.度,就是在两种不同的质之间进行量的把握,在矛盾中寻找一个最佳的点,从而使事物处于最稳定、最能反映其本质的状态.举一个例子,水的存在分三种状态:液态、  相似文献   

18.
作为马克思思想“断裂”时期最为重要的概念,“异化劳动”孕育着一种新哲学的生长点,是解蔽马克思哲学革命无法绕开的一环.这一概念的内涵决定其外延并不覆盖所有私有制社会,而仅指涉资本主义私有制社会.马克思关于“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的矛盾命题,即既强调前者是后者的根据,又肯认前者是后者的结果,源于分析问题的两种逻辑——“从经济事实出发”的实证理路和带有浓厚费尔巴哈色彩的人本学视野.由于此时“实践”的原初性地位尚游移不定,马克思无法将两种逻辑加以贯通.《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没有给出“异化劳动”的起源,却提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1845年,马克思终于找到历史的入口——物质资料生产,从而揭开了“异化劳动”的历史起源——旧式分工和交换.由是,消灭旧式分工和交换,从而消灭私有财产,实现共产主义就成为历史地扬弃“异化劳动”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生产关系概念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中一个最基本的概念.在马克思的《资本论》及其手稿中有着丰富的生产关系理论,可以从“资本不是物而是以物为中介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拜物教性质”,“生产关系的生产和再生产”,以及“生产关系的‘三分法’与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四环说’的关系”四个方面来把握,从而对《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生产关系理论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0.
通过透析目前学界关心和争论的西方与中国“市民社会”的某些研究问题,梳理和澄清三个方面的认识:第一,“市民社会”仅仅是西方化的概念和产物吗?第二,“市民社会”的概念在当代中国需要重构吗?第三,当代中国应该走一条怎样的市民社会道路?进而论述构建中国特色的市民社会道路要正确理解和处理三对关系:一是“中国特色”和“西方道路”的关系;二是“市民社会”和国家的关系;三是“市民社会”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