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基层党组织要及时补短板、强弱项,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基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基层治理能力,守好每一道安全防线。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从党中央的防控决策部署可以看出,基层责任尤为重大,基层组织能力越发重要。因此,在国内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以及严防境外疫情输入的关键时刻,有必要认真总结基层党组织在抗击新冠肺炎战"疫"中的作用及经验做法,为今后攻克各种困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正新冠肺炎疫情使我国公共卫生防控面临重大挑战,也对政府治理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危机的能力水平"。公共卫生危机防控体系被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地位,为我国公共卫生危机治理指明了新方向。当前,地方政府要增强风险意识,树牢防控理念,建  相似文献   

3.
正来势凶猛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从武汉快速向全国扩散,各省市区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一级响应,一场人人参与的"新冠肺炎防治战"已打响。这不仅仅是一场医疗防控战,它牵动我们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方方面面。特别是经历了"非典""禽流感""猪链球菌"等事件的震撼和洗礼之后,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各级人大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毫无疑问,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针对危机中暴露的短板和不足,围绕健全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处理急难险重任务能力、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从源头上控制重大公共卫生风险等,加强和完善立法、监督、重大事项决定、代表工作、民意沟通,更好地发挥制度功效和职能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河池市党办人大力弘扬革命老区光荣传统,在疫情防控这场大战大考、战"疫"战"贫"中闻令而动、逆行出征、冲锋在前,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相似文献   

5.
《人民论坛》2020,(8):10-11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当前,疫情及其带来的焦虑情绪在世界多国蔓延,其已成为全球共同面对的重大挑战。疫情不仅检验着各个国家的治理能力,也展现出人心人性和思想观念的较量。这既是一场对新冠病毒的阻击战、整体战,也是一场舆论战、思想战。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的领导具有应对重大疫情的显著优势,这突出体现在集中统一领导的优势、全面领导的优势、为人民执政和靠人民执政的优势等方面。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党的领导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挥,是我国能够在短时间内有效应对乃至打赢这场战"疫"的根本政治保证。新时代,要把党的领导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应对重大灾难的治理效能,不断提升应对重大灾难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7.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国投入了广泛的资源进行抗疫斗争,取得了重大战略成果,这和我国公众广泛参与疫情防控和治理是密不可分的。在北京疫情防控中,首都公众的广泛参与为打赢防疫斗争作出了突出贡献。重大传染病防控,既是医学专业问题,又是社会治理问题,在疫情防控中要发挥好公众参与的作用。要加强公众参与疫情防控的制度化和机制化建设,不断提升重大传染病治理的能力和水平,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8.
后战"疫"时期,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意味着我们要与疫情作长久斗争,做好打持久战准备。为应对疫情防控新局面,常态化防控对领导干部的治理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不断提升统筹治理、精准治理与依法治理的能力,在推进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同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9.
《公安教育》2020,(4):10-12
针对当前复杂严峻的疫情形势和保障经济稳定的迫切需要,义乌市公安局在"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两手都硬,两战必胜"的目标引领下,主动靠前当好"护航员",依托"党建+单元",用优质、高效服务护航群众生命健康和经济繁荣稳定,为市场开业、企业复工复产保驾护航。在城市全面复苏的紧要关头,做到哪里有需要,公安保障就跟进到哪里。  相似文献   

10.
学界建言     
正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公共突发事件,也是持续时间最长的超级广度和深度的全民抗"疫",由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引发的疫情防控,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面对"大考",我们的社会治理从日常管理向应急管理快速切换:社会保障制度在处理好平时正常保障与应急保障的关系中  相似文献   

11.
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赢得这次大考,要求我们既立足当前科学精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更放眼长远从体制机制上创新和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举措,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2.
马太建 《群众》2020,(8):8-10
如何防范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提高依法应急治理能力,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也是对国家治理和法治建设的重大考验。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依法防控,强调要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各项防控工作,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维护社会大局稳定。近期疫情防控实践,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同时也暴露出一些治理和法治的短板、漏洞和弱项。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强突发公共事件防控的法治保障,全面提升依法防控、依法治理的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相似文献   

13.
新冠肺炎是近百年来人类遭遇的影响范围最广的全球性大流行病。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天灾,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针对疫情防控专门作出系列指示和重要论述,集中反映了总书记对于战"疫"时局的系统性思考和整体性把握,充分彰显了作为总指挥的施政智慧和治国韬略,其精要之处可概括为七个方面:统一领导、集中优势;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各方联动、协同作战;精准施策、止损增益;科技支撑、标本兼治;依法治理、制度保障;国际合作、全球共治。这不仅是打赢此次疫情防控战的"指挥棒"和"金钥匙",也续写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国家治理重要论述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4.
新冠肺炎疫情骤然暴发,迅速蔓延全国。防控疫情已成为当前全国的头等大事。能否骤然加之而不乱,有效防控和战胜疫情,不仅是对我国公共卫生和医药卫生体系的考验,而且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考验。  相似文献   

15.
正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1]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国家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基石,是国家治理在市域层面的具体实施,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起着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从这层意义上说,抗击新冠疫情也是对市域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一、市域社会治理提交新冠疫情防控的优质答卷新冠疫情防控是市域社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  相似文献   

16.
朱力 《人民论坛》2020,(6):94-96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依靠整体性社会动员机制、织密的社会治理网络与现代化的网络技术正在发挥积极作用。同时,此次疫情暴露了社会治理领域风险防控存在诸多问题。为此,疫情防控需要高度重视各类风险教育,完善重大疫情应急管理体系,着力提升依法防控水平,不断优化干部用人机制。  相似文献   

17.
高华 《北京观察》2020,(5):45-47
突如其来的疫情像一只"黑天鹅"对我们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次大考,也是对基层社会治理的一次检验。在千家万户欢度春节的美好时刻,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从武汉蔓延,波及全国。牵动海内外中华儿女和各界人士的心。生命重于泰山,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疫情防控工作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重大疫情与网络谣言往往相伴而生,为网络治理带来新的挑战。面对重大疫情中的网络谣言,我们要站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高度,秉持"综合施策"的治理思路,将"依法治理""科技治理""多元治理""道德治理"有机结合并制度化地推进,建构起社会主体广泛参与的良性治理格局。  相似文献   

19.
宫玉涛 《人民论坛》2020,(12):13-15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的领导具有应对重大疫情的显著优势,这突出体现在集中统一领导的优势、全面领导的优势、为人民执政和靠人民执政的优势等方面。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党的领导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挥,是我国能够在短时间内有效应对乃至打赢这场战“疫”的根本政治保证。新时代,要把党的领导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应对重大灾难的治理效能,不断提升应对重大灾难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直面疫情大考,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抗击疫情的各项重大决策部署,积极践行为民履职的庄严使命,率先在全国通过全面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地方立法决定,为战"疫"提供法治保障;在当前疫情防控持续向好之时,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乘势而上、主动出击,为推动上海经济发展早日步入正轨贡献智慧和力量,用作为与担当书写了"人民至上"答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