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它不但传承了把现实的人作为出发点的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而且把现实的人作为其理论基础和立论前提,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通过科学发展,不断满足现实的人的需要已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2.
法治思维是指按照法治的逻辑来观察、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思维方式。法治思维的具体内涵可以概括为:以合法与否作为思考问题的出发点,以权利义务作为分析问题的逻辑,以平等作为处理问题的价值导向,以程序正义作为化解纠纷的理性考量,以规则底线作为制约权力的基本要求。法治思维与当前带有普遍性的人治思维、权力思维、政治思维、经济思维和道德思维具有显著区别。当前我们需要运用法治思维去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  相似文献   

3.
余正琨  熊云辉 《求索》2006,(1):110-113
本文从程序自洽的机制、法理基础、现实基础和价值基础分析了民事诉讼失权的正当性。程序安定、诚实信用和诉讼权利负担性构成了民事诉讼失权的基本法理,克服诉讼迟延是民事诉讼失权的现实基础,接近正义是民事诉讼失权的价值基础。  相似文献   

4.
青年马克思与哲学变革之后的马克思关于人的哲学思考中具有根本性差别:青年马克思是在传统人学形而上学的理论域中来理解人的,而实现哲学变革之后,马克思抛弃了传统人学形而上学的理论域,强涠的是对人进行现实的、历史性的分析。马克思的这一思考,为国内的人学研究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文学是人学"的核心和基础是文学应当"以人为本"、以人道主义精神为灵魂的观念,即强调文学"必须从人出发,必须以人为注意的中心",反对将人的描写作为"工具"和"手段",而是将人看成"文学的目的所在"; 肯定共同人性、普遍人性的存在; 把人道主义作为衡量文艺作品成就"最根本的和普遍适用的原则".这些观点至今仍然极富生命力和启发性,但还需要给予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理论阐释.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的根本理念,具体而言,一要将人看成根本、看成目的;二要承认"人"是普遍、一般的人,要承认人有普遍、一般的本质(性),即共同人性.  相似文献   

6.
现实中的人只是通过货币交换来实现人想象中的本质力量,这是虚假的、观念上的现实性,其实是非现实的、无对象的。"现实的人"不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理性个体,而是通过现实的实践活动对人的本质力量的全面占有。这种占有不是对于对象物质性、法权性的占有,而是感性对象性的占有。正是通过"现实的人",马克思为辩证法的抽象逻辑形式觅见了坚实的栖身居所,从而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实现了积极扬弃。"现实的人"不是观念论的主观设想,而是伦理中的身体力行。现代人通过构建五官感觉的丰富性,从而实现人的每一种本质力量的独特本质,即它的对象性的、现实的、活生生的存在的独特方式。  相似文献   

7.
由于传统法权制度存在着整体意志与个体自由相冲突的缺陷和矛盾 ,从而使它无法从现实而合理的角度出发 ,既维护社会整体的基本利益 ,又满足社会个体的自由愿望。而以法权理性为核心的现代法治社会 ,只有进一步克服了这些矛盾和缺陷 ,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既维护社会整体的基本利益 ,又能够实现社会个体自身的权利追求和自由主张。本文正是着眼于此 ,在对传统法权理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现代法权制度能够得到根本实现的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8.
张莉  吴倬 《甘肃理论学刊》2007,(3):40-43,87
科学发展观有着深厚的人学基础,主要表现为:现实的人和人的存在是科学发展观的立论基点,人的需要和利益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动力,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最终目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科学发展观的生态价值,人与人和谐相处是科学发展观的生命价值,人与社会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9.
从抽象的人到现实的人:马克思人学观的跃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英健 《岭南学刊》2007,30(5):96-99
马克思的新人学观实现了从抽象人性论向人的现实存在方式的跃迁,从"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向"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跃迁,从现成人向生成人的跃迁。  相似文献   

10.
"零口供"规则推出已有近十年的时间,目前这一规则已被众多地区司法、公安部门引用,该规则也在我国的法律界、新闻界引起了较大的震动,被评为"中国司法制度的一个历史性进步"。"零口供"规则的实行必将影响和推动我国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和完善,加快我国刑事证据立法的进程。作为司法战线一员,针对这个问题,笔者试谈几点自己的粗浅看法和认识。  相似文献   

1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江泽民同志近年来关注最多、思考最多的问题 ,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其理论基础 ,以国际国内形势及其变化发展的规律为其时代背景 ,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其历史使命 ,以党建工作的现状及其发展需要为其实践基础 ,经过深思熟虑提出来的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信是制度自信中首要和最根本的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形成的历史进程为我国政治制度自信奠定了重要历史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在当代中国发展中展现出“制度优势”和“制度绩效”是我国政治制度自信的重要现实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拥有的独特民主优势和鲜明民主特色是我国政治制度自信的重要理论基础。科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信的客观基础,对增强我国政治制度自信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樊利娟 《前沿》2007,(1):43-44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古老的话题,自巴门尼德开始哲学家们就普遍关注这个问题。这一关系伴随着历史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形态,灵魂与肉体、精神与物质、主观与客观都是思维和存在关系的不同表述。但是,无论是近代的唯理论或经验论,还是康德、黑格尔等都由于没有从现实出发,而是求助于形而上的悬设,所以最终都没能解决思维和存在关系的问题。马克思则从现实的实践出发,以思维和存在的异质性为前提,最终实现了思维和存在的初步同一。  相似文献   

14.
试析“和谐社会”论的哲学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中央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包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它是唯物主义思想的深刻体现;是唯物辩证法的深刻体现;是系统论的深刻体现。  相似文献   

15.
简单运用"体制无用论"思维对待现实问题,是分析能力下降和智力贫乏的表现,这必然动摇和瓦解我们对自己的制度自信当前,中国社会存在一股影响较大的群体性思维模式,也即将身边以及社会领域出现的任何问题都一味归结为"体制问题"的简单化思维方式:火车出事是体制问题,校车和校园安全是体制问题,社会出现一些纠纷是体制问题,医患矛盾是体制问题,富人移民潮也是因  相似文献   

16.
《刑法修正案(十一)》中新增“危险作业罪”,是我国刑法保护呈现出评价前置化、保护时间提前化倾向的标志之一。其中,认定“现实危险”成为本罪适用的关键。在规范角度,应当将现实危险界定为具体的、故意的危险;在实践角度,根据现实危险的程度可以将本罪的行为分为危险阙如型、结果轻微型与结果迫近型。进一步而言,对于“结果迫近”需要进行客观化认定,也就是采取法律的视角、事后评价的标准,根据行为方式、未发生实际损害的原因将行为进行分类,从而划分罪与非罪的界线。同时,充分考虑非罪认定后的行刑衔接问题,保证“现实危险”在作为入罪要件的同时,也作为出罪要件发挥作用,推动犯罪化与非犯罪化的共同发力。  相似文献   

17.
我国公民意识培养的现实基础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提升了公民的独立主体地位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制建设增强了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和法治观念 ,人文精神的日益浓郁和社团组织的发展形成了公民意识广泛的社会基础 ,思想和道德建设则促进了社会风气的好转。这些都为我国当代公民意识的培养打下了坚实的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从哲学思维方式来讲是中国共产党人将求真、求美、求善三种思维方式在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实践中加以具体应用和有机统一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田润锋 《求索》2014,(1):46-50
为了克服意识哲学的工具理性表现,哈贝马斯注意到了日常语言中所蕴含的理性潜能,受其他语言学家和哲学家的启发,哈贝马斯重建了普遍语用学。普遍语用学主要致力于重建人们相互理解的言语行为的一般规则。对于任何一个话语来说,必须具有可领会性、正确性、真诚性和真实性等有效性要求,这样才能被听者所接受。对于能够胜任交往的人来讲,还必须具备一定的交往资质。在此基础上,哈贝马斯建立起一种以语言为交往中介的交往模型。  相似文献   

20.
哲学的思维方式取决于哲学对象的性质,不同的哲学对象需要用不同的思维方式来演绎和阐释.由传统哲学到现代哲学的更替,由于哲学研究对象的根本转换,必然会引发一场哲学思维方式的根本转换,其最本质的表现就是由科学性思维转向历史性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