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欢庆百年同济校庆之际,德国问题研究所李乐曾教授广览中德文献资料,搜集中德档案及私人珍藏,以缜密的取证和科学的分析,撰就《德国对华政策中的同济大学(1907-1941)》一书,梳理同济大学与德国的渊源关系,复又为本期的《德国研究》杂志撰写"同济大学德国特征的形成与延续"的专稿,激发了我不避续貂之嫌,以在校六十余年的身历,书此短文.瞻顾德国特征在同济的变迁.  相似文献   

2.
郑春荣 《德国研究》2012,(2):129-F0002
由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主办的《德国发展报告(2012)》首发会于5月20日上午在同济大学中德学院大楼举行。同济大学校董事会主席周家伦在首发会上致辞说,《德国发展报告(2012)》是同济德国研究中心(基地)推动的一个标志性项目。它的出版使同济在德国研究领域的出版物形成了系列:从《德国快讯》半月刊,到《德国研究》专业季刊,再到德国发展年度报告。今后,  相似文献   

3.
正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是同济大学直属、独立设置的实体性研究机构、同济大学首个新型智库建设项目,同时也是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培育基地。中心旨在发挥同济大学德国研究、欧洲研究相关的学科优势,广泛联络与德国研究、欧洲研究相关的政府机构、非政府组织、企业和院校,凝聚国内外权威专家,结合  相似文献   

4.
《德国研究》2015,(2):2
<正>针对不断有冒充同济大学德国问题研究所《德国研究》杂志的网站出现,我们郑重声明如下:由同济大学主办、我所承办的《德国研究》杂志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核准出版的社科类期刊,受国内外版权法保护;《德国研究》杂志目前尚未开通任何形式的在线投稿系统,也从未向作者收取过审稿费或版面费等费用;凡以我所《德国研究》编辑部名义建立在线投稿系统并收取费用的网站均为假冒、诈骗网站,已构成对我所和《德国研究》杂志的侵权。我们已向国家有关部门  相似文献   

5.
正本刊讯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于5月31日下午在四平校区中德大楼举行《德国发展报告(2014)》新书发布会。同济大学副校长吴志强出席发布会,并向与会专家学者介绍了同济大学在对德研究领域的最新发展。吴志强表示,同济大学未来30年在对德合作方面将致力于两个新的发展目标:一是由"对德的窗口"向"对德的门户"的转变;二是从单一的工程科学合作提升到包括人文社会科学、艺术学等学科的全面合作。藉《德国发展报告(2014)》发布之际,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还召开了以"大选后的德国何去何从?"为题的学术研  相似文献   

6.
朱哲莹 《德国研究》2014,(4):F0002-F0002
正第二届中德论坛于11月8日在同济大学召开,主题为"全球治理中的中国、德国和美国"。本届论坛由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和德国波恩大学全球研究中心联合举办,并得到德国阿登纳基金会(上海)的支持。同济大学副校长江波,中国前驻德国大使梅兆荣,德国前驻上海总领事、现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芮悟峰以及来自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复旦大学国际关系和公共事务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  相似文献   

7.
<正>由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德国液恩大学全球研究中心、德国阿登纳基金会(上海)以及上海市欧美同学会联合举办的第三届中德论坛于11月14日至15日在同济大学举行、同济大学副校长、上海市欧美同学会留德语国家分会会长吴志强教授出席论坛并致开幕词。来自德国波恩大学全球研究中心、德国全球与区域问题研究所、德国卡尔  相似文献   

8.
《德国研究》2005,20(1):5-5
尊敬的万教授:惊闻同济大学名誉校长李国豪教授辞世的噩耗,我感到万分悲痛。李教授早年即与德国有着密切的联系,包括在纳粹专制和战争中经历过黑暗的年代,并由此在我们两国间建起了一条非常特殊的纽带。  相似文献   

9.
朱哲莹 《德国研究》2016,(2):F0002-F0002
6月17日,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在中德大楼德文图书馆报告厅举行《德国发展报告(2016)》新书发布会。《德国发展报告》一书由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编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每年对德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外交等方面的形势进行跟踪分析与评述,今年重点关注欧洲难民危机背景下的德国。  相似文献   

10.
《德国研究》2015,(2):F0003-F0003
5月28日下午,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和中国欧洲学会德国研究分会在北京共同举行“德国蓝皮书《德国发展报告(2015)》发布暨德国内政外交走向研讨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复旦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等单位的近30位德国研究专家与学者以及在京各大媒体的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