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公正是指社会资源在全体社会成员中的合理配置和享用。当前社会不和谐的主要根源是社会资源在社会不同主体之间的不公正配置。社会公正是实现社会资源公正配置的必要条件。这是因为:它有助于维护城乡、区域的平衡协调,促进社会阶层结构的开放合理和保证社会流动的顺畅有序。促进社会和谐的政策选择必须体现社会公正的价值追求。这就要求:必须普及国民待遇,加强制度建设,建立高效的社会整合机制。  相似文献   

2.
社会公正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护公平正义,实现社会公正,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和首要价值。它包括经济秩序公正、政治秩序公正、文化和社会秩序公正,而要实现这些社会公正,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坚持三个原则: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普遍受益的原则;注重国情,量力而行,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加强法制建设,强调依法治国,坚持法治化原则。  相似文献   

3.
论和谐发展与社会公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顺达 《探索》2005,(5):105-108
和谐发展的本质就是社会公正或公平。和谐发展表现为“社会能力”的提高,表现为社会全面而协调的进步,表现为一个生机勃勃的社会。公正或公平就是正义、善。和谐发展与社会公正之间互为基础,互相促进。实现社会公正是人类长期追求的目标,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所以,树立科学发展观必须把社会公正放在首要位置。  相似文献   

4.
和谐的社会,必然是人人享有同等的机遇和权利,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社会,也必然是注重男女公平、平等、和谐发展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必将为改善女性生存与发展的社会环境,加速性别平等的进程,奠定良好的基础。一是反映性别平等文化的科学发展观,确立起审视性别公正与和谐的坐标。二是体现男女平等的先进的性别文化,营造出性别公正与和谐的社会氛围。三是“社会和谐”运行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构筑起性别公正与和谐发展的屏障。  相似文献   

5.
从社会公正视角解读和谐社会进程中的不和谐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存在一些不和谐音符,从某种角度上说,它们是由社会不公所引起的。然而,社会公正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密切,前者是后者的伦理基础和内在要求;后者是前者实现的物质环境和保证。以社会公正为视角解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不和谐音符,实现社会公正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机统一,是理性认识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社会公正: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晓莉 《新视野》2006,(1):62-64
效率是市场的指挥棒,而公正应该是政府的指南针。在追求社会公正,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政府应该承担的主导作用包括:采取积极措施将社会多元主体吸纳到社会治理结构中来,同时要按照民主行政、透明行政和依法行政的要求,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牢固树立成本意识,实现公共财政支出重点由经济建设型向社会发展型的转变;政策制定要按照社会治理过程公正的要求,实现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妥善处理和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努力实现社会治理结果的相对公正。  相似文献   

7.
公平和正义是人类永恒的价值追求.从伦理学角度讲,社会公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在现实诉求看,社会公正的缺失是我国当前存在的诸多不和谐现象的主要原因.为此,要通过多种路径选择,推进社会公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8.
从社会公正视角论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公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前提。坚持并实现社会公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宗旨。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面临许多社会不公正问题。当前的社会结构存在着体制性壁垒与制度性障碍,使我国还没有形成一个开放、公正的社会环境,阶层利益矛盾缺乏有效协调机制。实现社会公正,必须以发展生产力、打破体制性壁垒、提高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依赖路径,构建良性运行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9.
论劳动合同法对维护社会公正与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魏盛礼  刘雪斌 《求实》2007,(12):81-83
新颁布的《劳动合同法》通过用工形式的法定化,消除劳动者之间的身份差别,实现同工同酬,推进劳动关系从身份到契约的转变。这部法律通过一系列强制性的法律规范,对劳动者权益提供倾斜性保护,实现劳资关系的实体公正。该法律引导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劳动关系的长期化、稳定化,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对于推进社会公正与构建和谐社会,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最深厚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种种复杂原因,出现了某些公正缺失现象.如何弥补这些缺失?我们不仅要奉行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理念,还必须在改革中切实使社会成员享有平等的权利、合理的分配、公平的机会等.  相似文献   

11.
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面的小康社会,没有公正的对待农民,就没有真正的和谐社会。公正对待农民既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立足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基本内容,也是事关建设中国和谐社会的全局性大事。当代农民问题产生的根源是现实生活中权利义务分配的不公正和制度缺乏社会公平和经济理性,也就是在我国以往的制度设计中,有意无意地损害了农民的国民待遇,对他们造成了制度性的歧视。本文在探讨农民不公正的问题之后,进而寻求权利义务分配的公正或合理和建构以自由平等为价值诉求的制度,以实现社会公正。  相似文献   

12.
教育公正:实现社会公正的阶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教育公正作为社会公正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教育是实现人类平等的伟大的工具,它的作用比任何其他人类发明都要大得多。教育公正是社会公正的重要内容,是社会公正在教育领域的延伸,也是达到社会公正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教育公正是社会公正的基础,消除我国转型期教育的不公正现象,从而推进教育公正,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柏维春  孙岩 《新长征》2007,(1):28-29
一、政府公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公正的社会,实现社会公正的关键是政府做到公平正义,政府公正是实现社会公正进而社会和谐的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学术界围绕社会公正问题,从经济伦理、政治哲学等维度,结合我国现实问题,多视角地展开了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试图从不同的维度来建构起适应当代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马克思主义公正观,对于客观科学地认识当前的社会公正问题,进一步推动和谐公正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政治公正与和谐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荣国 《求实》2006,3(9):65-68
政治公正是近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自然经济必然要形成政治上的专制和不平等,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是伴随着近代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争取政治公正和民主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我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政治公正和政治文明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但各种社会矛盾也凸显出来,表现在政治公正方面,我们的社会在公民的生存权、发展权、话语权等方面出现了种种问题。必须通过政治体制改革、法制建设等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不公正现象削弱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破坏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则,阻碍经济改革的推进,对经济发展有着十分不利的影响。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解决社会不公正现象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刘小冬 《党史文苑》2007,(12):60-61
社会不公正现象削弱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破坏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则,阻碍经济改革的推进,对经济发展有着十分不利的影响.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解决社会不公正现象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社会公正是超越利益集团的共同理想和目标。社会公正建设不仅仅是为了应付和解决经济改革所带来的负面结果,更重要的是克服政治体制改革严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所引发的诸多矛盾。在全社会树立社会公正理念,推进社会公正建设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倡导起点公正,强调人民在基本权利上的平等,使新中国大多数社会成员形成了高度的价值认同;毛泽东主张实现规则公正,将社会公正理念制度化,从制度上保证了新中国完成高度的社会整合;毛泽东注重结果公正,强调分配制度的合理性,不仅达到了对有限物质资源的统一集中的分配与使用,而且也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全社会的人力资源,实现了各种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  相似文献   

20.
徐琛 《求实》2007,3(4):48-52
社会公正是社会主义的首要价值目标。中国特殊的国情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公正的建设和实现既不等同于马克思恩格斯所预想的理论上的社会主义社会公正,又与现实的资本主义社会公正存在着本质差别,具有自己独特的内容和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