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战后日本经济的增长率曾让世界震惊.从1950年至1973年,日本GDP年均增长率超过10%,创造了当时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近几十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与日本的轨迹相似.例如,两国都充分利用和平的外部环境,吸收技术、专利,并依靠出口加工业赚取外汇,带动经济增长.再如,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两国均遭遇来自美国的货币升值压力乃至"异质社会论"批判.但中日两国却又有不同,这就是两国"中流社会意识"发育速度显著不同.  相似文献   

2.
杨瑰珍 《党史文汇》2004,(10):35-36
日本<文艺春秋>2004年6月号,首次披露了日本新发现的毛泽东真迹--毛泽东在60年前写给前日本共产党主席野坂参三的两封亲笔信.这两封信,对于研究中共党史、研究毛泽东思想、研究国际共运史、研究中日关系史的人来说,可谓非常珍贵的历史文物.  相似文献   

3.
朱志敏 《新视野》2008,(1):92-93
当今日本的和谐文化,体现在日本的教育体制、社会管理等多个方面,感受和研究日本的和谐文化,为的是我们从中可以得到一些借鉴,1964年东京奥运会带来了日本经济的腾飞,2008年北京奥运会也将带来中国更快的发展.我们现在倡导构建和谐社会,可以从日本的和谐文化中得到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以后,苏联政府将近千名日本侵华战犯交由中国政府处理,这批战犯被关押于辽宁省抚顺战犯管理所.战犯管理所的工作人员根据中央有关改造方针,经过艰苦卓越的工作,终于使这些昔日顽固不化的战犯认罪、悔罪、反省、自新.1956年,中国政府将在押的大部分日本战犯"免予起诉,即行释放",仅对45名职务级别较高的战犯判处有期徒刑.归国后的战犯长期致力于和平友好的活动,为发展中日友好关系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二次大战后,经济生活国际化进一步强化了各国之间的分工与合作.后起国家如何最大限度利用国际经济合作扬长避短发展本国经济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从一般经济原理来讲,经济发展关键在于迂回的生产过程的进化和产业结构的深化.新古典学派用静态、局部、均衡观点分析后起国的经济发展,提出了后起国只要充分重视市场机制的自我调节作用,就可以在国际分工中取得涓滴效应,后起国的发展道路与先进国走过的道路完全相同.笔者认为,后起国受各种因素影响,不可能完全步先进国的后尘.第一.产业革命纵深发展,后起国面临的不是单一发展某种产业,而是大规模、多方位的产业层次全面协调发展的问题.第二,后起国受后发性利益驱动不可能按静态的比较优势理论亦步亦趋地发展,而只能按动态的比较优势理论,寻找突破口,异军突起.对一个后起国而言,关键在于如何把静态比较优势转化为动态比较优势.合理的产业政策在这种转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曾被誉为“东亚模式”的日本经济发展,正是正确地采用  相似文献   

6.
电波传来日军投降的讯息 抗日战争时期,我在广东志锐中学毕业后,到广西柳州业勤小学当教师.这所学校和志锐中学一样,是由国民党第四战区司令长官张发奎创办的,他亲自担任学校董事长.但是,该校校长和一些教师都是中共秘密党员,是第四战区司令部的一个中共秘密组织--中共特别支部的成员.这个秘密党组织直接受中共长江局(1939年后改为南方局)和周恩来的领导,担负着在张发奎指挥的国民党军队中,宣传贯彻党的全面抗战方针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曾任邮政大臣的小泉纯一郎4月24日在自民党总裁选举中以298票对155票的绝对优势战胜原本呼声最高的原首相桥本龙太郎,出任自民党新总裁,随即又在首相选举中战胜所有对手,当选日本新首相.在日本政坛被称为"怪人"、以思维方式独特、标榜要彻底改变自民党、改变日本,并具有明显右倾色彩的小泉纯一郎几经波折,终于如愿以偿,成了"日本丸"的新掌舵人.小泉缘何能够当选首相,今后的日本政治走向如何,令人关注.  相似文献   

8.
日本是中国一衣带水的东方邻邦,两国人民之间有着悠久的交往历史,中国传统文化对日本产生了深远影响.近代伊始,中日两国又先后遭到西方列强的侵略.明治以来,日本维新志士发愤图强,师夷长技,大办实业,发展教育,增强军力,使日本一跃成为资本主义强国.日本的崛起,对于正在苦苦探索救亡图存路径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从康有为、孙中山开始,中国进步人士就发出了向日本学习的呼声.陈独秀从1901年留学日本开始,就了解、认识到日本强大的因素,也主张学习日本以自强,并对中国的近代化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日本,城市都有现代化的垃圾处理厂,自不必说.至于农村和乡镇呢?当我们从大阪来到兵库县多可郡中町山乡住下不久,主人桑村桂子邀请参观附近的"北播磨清扫事务组合"时,我们都欣然表示愿意前往.  相似文献   

10.
明代中国商品在海外最大的市场是日本,但由于进贡体制及倭寇问题,明朝最终下决心对日本进行制裁,全面封锁对日本贸易.明朝的制裁使中国对日本贸易的优势延续数百年,并获得巨额利润.迄至清朝开放对日本的自由贸易,中国商品如潮水一般涌入日本,很快导致中国商品价格的下降,利润的流失.反而引致日本对中国商品的限制和对中国商人的制裁.可见,在国际贸易中,如何控制输出总量,是一个永恒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刘建飞 《新视野》2001,(4):59-60
中美关系是国际关系史上最为复杂的一种双边关系,既有两种社会制度国家之间关系的属性,又有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关系的属性,还有大国之间关系的属性。影响中美关系的因素很多,其中一个影响非常深远但却不为人们所重视的,就是文化因素。从“文明冲突论”谈起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惟一的超级大国,国家安全形势大为改观。但是,美国的一些战略家们并不认为美国可以高枕无忧了,于是开始未雨绸缪,针对当今世界的新特征,提出各种新的国际关系理论和应对战略。最有影响的就是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亨廷顿将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看成…  相似文献   

12.
余玮 《党史纵横》2009,(3):11-16
大洋彼岸频频向东方神州“暗送秋波”,与中国人共跳“一场错综复杂的小步舞”。经过一番磋商,基辛格终于明白了中美联合公报中方草案“求同立异”精神的奇妙之处。尼克松端起酒杯,不无得意地说:“我们访问中国的这一周,是改变世界的一周。  相似文献   

13.
联合国的产生源于美国决策者的全球霸权构想。在冷战期间及冷战后,联合国与美国霸权的布局形成了迥异的战略关系。冷战极大地限制了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的空间,联合国被严重边缘化;冷战结束以来,联合国发挥作用的机会来临,但美国单极霸权战略成为最大制约因素。在博弈论的意义上,联合国的宗旨、尊严与美国的战略谋划存在着无法调和的二律背反。但是,也正是在与美国的互动关系中,联合国作为多边国际制度的独立性和制约作用才有了更深刻的表现。  相似文献   

14.
美国国会对环境问题的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会作为美国进行环境治理的重要主体之一,主要在三个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一,立法规范。国会通过进行环境立法,确立了美国环境治理的基本国策,制定了涵盖几乎所有环境和资源领域的环境规则体系。第二,利益平衡。美国国会在环境立法初期注重通过听证会的形式了解环境问题的性质和状况,考虑不同行为体的关切和利益,充分考虑可能产生的法律政策对各个地方所产生的影响,并对利益方面的得失展开评估。第三,监督制约。美国国会通过对行政部门的环境政策和执法情况进行监督,保障环境法律的约束力并提高其实施的效果,也便于及时纠正总统和行政部门不恰当的环境治理行为。  相似文献   

15.
高效务实的人才政策与人才战略是美国能虎踞世界的原因。由国家学术机构专家担纲的科学论证型的人才政策与注重培育精英人才,并保持世界一流的教育,能够源源不断地向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国力及其国际影响力的进一步增长,中美关系呈现出全方位的发展势头,但其中的政治因素往往具有消极性.这主要由于美国仍然死抱着冷战思维不放,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美密切的经贸关系政治化的结果.美国对华政策问题似乎表现为其国内政治竞争的需要,然而根本实质则是面对迅速发展壮大的中国唯恐失去世界霸主地位,希望通过政治等手段打乱中国的发展进程.为化解来自美国的政治挑战,中国必须加强对话与沟通,促进双方互利合作,但最终解决途径在于自我发展与完善.可以认为,中美围绕政治议题的摩擦和冲突必将继续下去,最终结果将取决于双方此消彼长的力量竞争态势.  相似文献   

17.
能源问题是中美两国既面临共同挑战也具有共同利益的重要合作领域,日益受到关注.奥巴马就职以来,能源合作逐步成为巩固发展中美关系的重要内容和坚实基础.但对彼此地位误解性的认知、互信不足以及美国将能源问题政治化等因素,制约着中美能源合作的进一步深化.中美双方可以考虑通过进一步明晰两国能源关系既合作又竞争的基本态势、双边合作与多边协调紧密结合以沟通化解猜疑、解决好中美能源合作的未来机制建设和拓展合作领域等途径深化合作.  相似文献   

18.
针对近年来对美国中亚战略研究的状况,有两个问题值得思考和研究:一是如何界定中亚的范畴;二是美国的"新中亚战略"到底"新"在哪里.  相似文献   

19.
美国"学院左派"学者奥尔曼关于市场是绞肉机、反对市场取向社会主义改革的观点,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站不住脚的.20世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改良和完善,市场机制,使其经济与科技等方面有新的很大发展;现实社会主义不顾实际情况,固守传统模式,经济陷入严重困境;20世纪最后1/4世纪中,同实行市场取向改革,推动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不断提高的事实,证明市场经济是最有效的资源配置手段和经济运行方式,也是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和强大动力;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20.
美国作为朝核危机的主要当事国,其单边主义外交政策是朝核危机的重要诱因,是化解朝核危机的重要障碍,但同时也使其在朝核危机中陷入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