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议电视购物广告的相关法律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购物业在我国兴起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短短几年后,各地开办电视购物节目的电视台达到数百家,到2007年中国电视购物产业规模已经达到105亿元。这说明,电视购物业有着巨大的市场、高额的利润空间和远大的发展前景。但与此同时,我国当前电视购物广告也存在着种种违规现象,面对这些现象我们应采取什么样的对应措施?值得我们深入分析、探讨。本文从当前我国电视购物广告的主要违规现象入手,对电视购物广告屡禁不止的原因及如何有效监管电视购物广告等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我国的普及,电子商务已经打破了传统商务时间和地域的限制,成为人们购物的主流模式之一。然而,由于我国的信用评价和监管机制不健全,出现大量的“刷信誉”现象,侵害了众多消费者的权益,造成了一系列社会问题。文章在分析“刷信誉”乱象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应当在取缔刷信誉平台、保护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完善电子商务立法、建立中立第三人制度、加强政府监管、加强行业自律、营造社会诚信大环境等方面完善信誉评价和监管体系的相关措施,以期从根本上消除“刷信誉”现象,促进我国电子商务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法人》2007,(Z1)
买方或者卖方的信用均是电视购物环境的组成部分,而立法是建立电视购物信用的根本保障2006年,“低劣”的电视购物仍然在肆无忌惮的挑战着人们的视听极限。而与此同时,2006年末,中央电视台加入了电视购物的行列;三星、可口可乐、纽曼等企业成为了电视购物频道的合作单位橡果国际也从“低调营销”开始注重自己作为电视直销公司的宣传。电视购物出  相似文献   

4.
据普华永道2012年发布的全球零售调查数据显示,中国消费者的网上购物频率是欧洲消费者的4倍、是美国消费者的2倍,约70%的中国内地受访者表示,他们每周至少网上购物1次。然而,由于商家诚信机制、物流、服务等方面存在薄弱环节,我国电子商务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成为消费者投诉的热点。  相似文献   

5.
如今,网络购物已经成为经济活动的积极力量.随着人们对于网络购物热潮的有增无减,网络购物纠纷也日益剧增,现在网络购物纠纷大多数问题都是出现在买卖双方和快递方的三方连结上,不单单是买卖双方上.譬如,买方拒收货物时对外观瑕疵检验的标准不一,快递方对于货物被拒收后的处理方式,还有的就是卖方不能诚信处理快递和售后的问题等等,对于这些问题,本文通过对货物拒收的外观瑕疵标准检验研究来阐述在网络购物中买卖双方和快递方三方之间的义务,也通过对比CISG中关于货物拒收等问题的解决方法来说明应该要完善我国《合同法》上关于拒收货物和检验标准的法律法规,也要明确买卖双方和快递运输人的义务.以此来减少因为外观瑕疵等拒收网络购物货物的纠纷,促进网络购物中买卖双方和快递协力厂商的诚信交流,也明确他们之间的义务,减少他们之间的互相推脱从而来减少纠纷,做到三方都诚实信用.这样也为我国网络购物发展提供一个安全快捷方便的交付环境.  相似文献   

6.
日本没有专门针对电视购物的法律,但电视购物却有法可依.<关于特定商业交易的法律>(下简称<特商法>)中对上门推销、通讯销售及电话推销等6种商业交易形式进行了规范.电视购物属于通讯销售的一种,所谓通讯销售,即通过媒体介绍商品,消费者通过通讯手段订购的购物方式.  相似文献   

7.
张超 《政府法制》2009,(12):47-47
日本没有专门针对电视购物的法律,但电视购物却有法可依。《关于特定商业交易的法律》(下简称《特商法》)中对上门推销、通讯销售及电话推销等6种商业交易形式进行了规范。电视购物属于通讯销售的一种,所谓通讯销售,即通过媒体介绍商品,消费者通过通讯手段订购的购物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前电视购物普遍被消费者所接受,作为一种新的消费模式,它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消费者追求既高效又快捷的生活节奏,但同时它也有不足之处。本文从消费者的角度分析了电视购物中存在的弊端,并对构建维权制度发表了相关见解,以期使电视购物消费模式更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国际旅游岛下免税购物的法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国际旅游岛,要实行诸多特殊政策,实行免税购物是此类政策之一。免税购物是海南发展国际旅游业的一项重要措施,涉及免税购物的对象、商品、免税商品业经营及其监管等内容。海南国际旅游岛免税商品制度要积极迎合免税商品业的发展趋势,建立具有海南特色的免税购物法律制度,繁荣海南旅游消费,促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  相似文献   

10.
对我国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改革40起典型事例的实证分析表明,特许经营制度改革本身定位是否确当、政府是否具备诚信意识、后续政府监管是否有力、政府利益衡量是否周全,往往成为特许经营制度运作成败的关键。为了实现公用事业特许经营制度的健康发展,应当从风险防范意识的加强、法律规范体系的完善和政府监管能力的提升等三个方面进行努力。  相似文献   

11.
佚名 《政府法制》2007,(23):52-53
"藏秘排油"、"胡师傅无烟锅"、"波丽宝"、"闻立瘦"……随着这些产品的问题被一个个曝光,电视购物开始遭遇"诚信危机"。去年8月,相关部门颁布了对美容减肥类产品广告的"封杀令"。前不久广电总局又叫停了甘肃、宁夏两家电视台综合频道的广告播放权。  相似文献   

12.
梁捷 《政府法制》2012,(10):39-39
在日前由国家工商总局和中国消费者协会指导、中国消费者报社主办的“努力构建安全诚信网络购物环境座谈会”上,国家工商总局市场规范管理司副司长杨洪丰表示,构建安全诚信网络购物交易环境,至关重要的是诚信体系的建设.这需要政府推动、行业自律、企业自律三管齐下。我们要建立健全违法网络经营者的黑名单制度,把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网络从业者纳入黑名单。  相似文献   

13.
吕冰心 《法人》2007,(2):82-83
买方或者卖方的信用均是电视购物环境的组成部分,而立法是建立电视购物信用的限本保障  相似文献   

14.
号称“真金、真钻”,实际只是成本几元钱的工业用钻,且金含量普遍极低。7日,北京市消协公布了一份对电视购物产品的体验调查报告。揭露了电视购物各类“金饰品”的真面目。另外包括清肺戒烟茶等20种产品也被点名。  相似文献   

15.
网络购物具有虚拟性、跨地域性、开放性等不同于实体购物的特点造成网络购物中出现了虚假广告,个人隐私难以得到保护,支付风险和求偿权难以实现等诸多侵害消费者权益的问题,本文试从立法和监管以及经营者、消费者等角度出发,试图对消费者的权益保护的相关制度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6.
立法规制网络购物零售商是网络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目前,网络购物零售领域规制建设相对滞后,网络零售商约束机制缺失;网络零售市场主体中的第三方交易平台未建立担责机制;网络零售市场中消费者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依然突出。完善网络购物零售商的规制,应从完善网络购物零售交易制度、完善网络购物零售监管体系、完善网络购物交易信用评价体系、完善网络购物零售交易纠纷调处机制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7.
“不要998元,不要398元,只要99元,前十位打进电话的观众还可以获得价值2000元的超值大礼包.”说起电视购物乱象,相信大家对这句电视购物“神句”并不陌生,2010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的相声作品《超级大卖场》就拿电视购物乱象“开涮”.  相似文献   

18.
随着电子购物在近年的迅猛发展,加之民众生活水平提高后带来的品牌理念的加强,微信社交平台的海外代购作为一种新的潮流消费方式应运而生。低成本的运营、国内外商品的巨大价格优势使微商群体的规模迅速扩大,与此同时,质量监管的缺乏、个别商家的诚信缺失、售后服务意识的淡薄导致消费纠纷层出不穷,这些问题都亟待通过法律来对其加以规范和完善。  相似文献   

19.
张路 《河北法学》2004,22(2):79-83
投资银行对客户、投资者乃至整个社会承担一种特殊的诚信义务,这种义务集中表现在传统承销、经纪业务和证券研究咨询业务之间的利益冲突方面。违反这种诚信义务,投资银行要承担契约、侵权和诚信法律责任,受民事、行政和刑事法律制裁;加强对投资银行诚信义务和责任的监管是目前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证券、银行立法及司法的动向,对我国颇具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2014年3月15日,新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正式实施.2015年3月15日,作为新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实施细则——《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正式实施.该办法对网络购物等非现场购物进行了规范,明确了“已拆封”等不能作为网店、电视购物等销售者拒绝退货的理由.同时,保护消费者个人信息免遭泄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