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职务犯罪的立案条件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务犯罪的立案条件有"主观说"和"客观说"之分。从法律层面来辨析:立案的法律属性是"程序性"而非"实体性";"客观说"不符合刑事诉讼的运行规律且违背了无罪推定原则。从侦查价值上来辨析:立案作为侦查启动程序,应优先考虑秩序价值而非自由价值。从职务犯罪的特性来辨析:职务犯罪嫌疑人应负有忍受立案条件放宽的义务,"主观说"有针对性地考虑到了职务犯罪的特性。从打击职务犯罪的现状来辨析:社会的和谐稳定要求采纳"主观说"立案条件,保障检察机关更加有效地查处日益猖獗的职务犯罪。从职务犯罪的立案观念来辨析:应抛弃"撤案即错案"的立案观念,排除采纳"主观说"职务犯罪立案条件的思想障碍。  相似文献   

2.
<正>01推进反腐立法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提出,要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刑法室主任王爱立表示,反腐败国家立法是个综合的系统工程,不仅仅包括刑法、刑事诉讼法,还包括行政监察法等02盯住"一把手"最高检察院工作报告提出,重点查办领导机关和重要岗位领导干部的职务犯罪,突出查办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部分和岗位的案件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刑法对职务犯罪的处罚金、没收财产等规定较少,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对犯罪的惩治力度。少数犯罪分子甚至有‘一时服刑、刑满享受’的思想。"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应勇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建议完善相关法律,实现职务犯罪财产刑的全覆盖,以有效震慑犯罪分子。我国现行刑法中,对挪用公款罪、介绍贿赂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隐瞒境外存款罪没有规定财  相似文献   

4.
高亮 《求实》2005,(Z1)
职务犯罪的认定主要依据我国刑法的有关法律规定以及职务犯罪构成理论。但是 ,在司法实践中 ,司法机关受理的职务犯罪案件形形色色 ,各式各样 ,尤其随着我国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文化体制、国防体制的改革和发展 ,职务犯罪日趋复杂 ,在认定职务犯罪时 ,刑事法律的原则和职务犯罪构成理论的抽象、概括性 ,致使无论在适用法律上 ,还是理论的运用上都会遇到许多实际问题 ,对某些案件定性为职务犯罪有所争议。因而 ,有必要结合司法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探讨在认定职务犯罪时应当注意的一些问题。一、正确把握国家工作人员的本质特征虽然刑法第…  相似文献   

5.
论职务犯罪的防范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的职务犯罪仍很严重.要有效的遏止职务犯罪,首先,必须对职务犯罪的概念做出准确的界定,要确立一个能够反映职务犯罪本质特征的界定标准;其次,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6.
陈国君 《世纪桥》2008,(9):55-56
当前,我国的职务犯罪仍很严重。要有效的遏止职务犯罪,首先,必须对职务犯罪的概念做出准确的界定,要确立一个能够反映职务犯罪本质特征的界定标准;其次,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7.
职务犯罪是腐败行为的一部分。腐败背后有着深刻的“性”背景,“性”在腐败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性贿赂犯罪我国刑法中没有相应的罪名对其予以定罪,成为法律漏洞。因此刑法有必要增设“性贿赂罪”内容的条款,加大打击性贿赂犯罪的力度,以消除职务犯罪的性诱因。  相似文献   

8.
包雯  王春香 《学习论坛》2006,22(6):72-75
刑法谦抑作为当代刑法的一项重要基本理念,已被各国刑法理论所承认,刑法谦抑亦应作为中国刑法改革的方向。应从构建符合刑法谦抑的犯罪体系、刑罚体系、行刑体系三个层次来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刑法体系。  相似文献   

9.
透视当前高校"象牙塔"的腐败现象,其职务犯罪既带有社会特征,又具有高校特点,理想信仰动摇是内因、体制机制障碍是关键、规章制度缺失是根本、监督制约缺位是主因。我们要以"制度+科技+文化"理念和方法,解决高校职务犯罪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通过加强理想信仰教育,筑牢思想道德防线;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正本清源;加强建章立制工作,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严格监督执纪问责,落实防治责任等,实现高校的现代治理。  相似文献   

10.
<正>为私分420余万元中幼林抚育专项资金,刘书定让财务部门以"劳务费"的名义,编造出每位职工栽种了多少亩数的假支出清单,并要求人人签字——为职工"谋福利"、挪公款办"猪场","好事"办了一大堆,却触犯了刑法。近日,河南省伏牛山自然保护区黑烟镇管理局局长刘书定因私分国有资产、滥用职权、挪用公款、非法持有枪支弹药被法院数罪并罚,判处有期徒刑10年,成为当地检察机关查办的涉及罪名较多、量刑较重的职务犯罪案件。  相似文献   

11.
论预防与惩治职务犯罪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务犯罪是当前腐败现象中最突出最严重的问题 ,它破坏市场经济秩序 ,影响安定团结 ,引起了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 ,预防和惩治职务犯罪刻不容缓。为此 ,应实行相对的高薪养廉制度 ;建立国家工作人员权力制衡机制和监督机制 ;建立专门的廉政机关 ;加强国家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 ,进行法治教育 ;制定特别法律 ,严惩职务犯罪行为 ;完善国家机关合理用人制度 ,把好用人关 ,是预防和惩治职务犯罪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落实"两个责任"是新形势下反腐工作的重大举措和理论指导,以之为纲来改进高校的职务犯罪防范工作意义深远。高校职务犯罪问题具有一些自有的典型特征,需要重点从当前的管理体制机制等客观因素着手,梳理"两个责任"在其中的困境,以求追根溯源、有的放矢。基于此,高校应从加强教育引导、制度建设、监督体系、司法协作等方面,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和教职员工的责任担当,打防结合,以防为主,将职务犯罪防范工作推向深入。  相似文献   

13.
<正>指望医闹获利?这是打错算盘刑法修正案(九)规定:"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医疗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对首要分子,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收买妇女儿童?一律追究刑责收买妇女儿童刑法修正案(八)对此的说法是"可以不追究责任"。而"可以"与"应当"在法律规定中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后者才具有强制性。如今,修改后的刑法第241条规定:"收买被拐  相似文献   

14.
<正>纳雍县检察院认真贯彻落实最高检察院关于"加强涉农检察工作,严查农民群众身边的五类腐败犯罪"的精神,根据贵州省检察院关于"加大查处重点行业、民生领域职务犯罪"的工作部署,在毕节市检察院的正确领导下,开展了打击涉农领域职务犯罪专项行动,截至目前,该院已立案查办涉农职务犯罪案件5件8人。笔者通过对该院所立案查办的案件的特点、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以有效遏制该类职务犯罪发生。  相似文献   

15.
《湘潮》2007,(9)
"小金库"是滋生腐败和引发经济犯罪的重要途径。出于认识上存有误区、各种利益冲突的选择、违纪违法成本低等原因,导致私设"小金库"严重发生,成为引发职务犯罪发生的重要原因,危害十分严重。应加强对《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的贯彻力度,采取深化改革、建立健全离任审计制、加大对财物制度的监管力度等措施,防范"小金库"职务犯罪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受贿罪是我国当前发案率极高的一种职务犯罪,而且受贿犯罪随着形势的发展不断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但是,刑法的修订未能及时充分地将成熟的受贿罪理论成果吸收进去,导致刑法对受贿罪的规定不完全适应当前受贿犯罪的实际情况,使国家对受贿犯罪的打击不力,影响了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为此,我们从比较研究的角度,来分析现行刑法关于受贿罪的规定与港台  相似文献   

17.
限制和废除死刑是我国当前刑法的发展趋势。对于职务犯罪来说,可以利用自由刑、财产刑、资格刑的设置以及量刑、自首与立功、追诉时效、死缓制度、刑罚执行等方式限制死刑的适用。  相似文献   

18.
韩秋红  邢立军 《唯实》2003,4(8):6-10
面对"非典"疫情,作为"思考者"的哲学工作者应把生态伦理纳入伦理观念体系,实现伦理观念的概念跃迁;拓展功利化的价值视野,塑造符合价值本真含义的价值观念体系;更新传统的发展思路,倡导以可持续发展为途径、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新发展观;树立富于超越意识的生命意识和富于生命意识的哲学观.  相似文献   

19.
《世纪桥》2015,(11)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写入刑法已经有二十余年了,但社会各界对它的议论热度从未减退,尤其在十八大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就反腐话题发声,此罪更加成为了热议的话题,该罪便引起了笔者的关注。笔者在此篇论文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首先阐述了其概念和特征;其次阐述了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是否符合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最后对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改进和完善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陈刚  涂正鹏 《当代贵州》2014,(22):38-39
正贵州省检察机关在"预防职务犯罪出生产力"的指引下,把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放到全省工作大局中来谋划和推进,做到与大局合拍、与改革同步、与发展同行。贵州,后发赶超之举带来百业兴旺之状。在这片如火如荼的热土上,贵州省检察机关在习近平总书记"预防职务犯罪出生产力"的重要论断指引下,把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放到全省工作大局中来谋划和推进,做到与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