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琳 《世纪桥》2011,(7):33-34
2005年4月,胡锦涛主席在雅加达亚非峰会上首次提出了"和谐世界"理念,它作为一种全新的世界发展观,在历经多次阐述与诠释后,"和谐世界"理念的内涵不断得以充实和发展,愈来愈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然而,"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不是一时之想,更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是建立在对马克思恩格斯的和谐思想、西方和谐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基础之上的,它们为"和谐世界"理念提供了思想基础和理论渊源。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政治和谐思想根植于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动实践,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以及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和谐思想是其重要来源。毛泽东政治和谐思想具体体现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权、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诸多领域。毛泽东政治和谐思想对于当前化解和处理各方面矛盾、巩固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维护社会稳定、加强民族团结、全面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等有着重要的理论启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丁祥艳 《世纪桥》2012,(3):72-73
社会和人的发展催生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和谐"功能。思想政治教育的"和谐"功能表现为服务于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促进人的身心和谐与人际关系的和谐;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思想政治教育要从弘扬人文精神,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促进社会认同、社会共识的形成,渗透生态教育和科学发展观教育等方面实现其"和谐"功能。  相似文献   

4.
张琛 《世纪桥》2011,(15):83-84
自发秩序原理是哈耶克学术研究的立论起点,从自发秩序出发,他论述了社会历史的演进过程,同时批判了"建构理性"而继承了"进化理性",确立了"有限理性"的知识观。哈耶克的自发秩序理论,对处于发展关键期的中国具有一定的理论参介意义。  相似文献   

5.
与社会革命理论相比,社会建设理论一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较为薄弱的环节。尽管如此,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也从当时的社会实际出发,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引下,对社会建设理论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可以概括为以"中轴线"理论和"历史合力论"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发展动力论,以"五形态"论和"三形态"论为代表的社会发展阶段论,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善待自然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建设目标论,以社会管理和社会保障为主要手段的社会建设途径论。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在党的历史上首次提出了"社会建设"概念,提出了坚定不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理论核心,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途径和统筹兼顾的基本方法,通过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社会管理格局的总体思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进行了系统的创新。  相似文献   

6.
西方近代最早提出“和谐社会”的是空想社会主义者,但他们提倡的社会和谐,是从抽象的理性出发,带有纯粹空想的性质。马克思恩格斯从社会现实出发,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不和谐现象之原因、机制,提出了消除不和谐的内在机制,使社会和谐理论由空想变成科学。马克思恩格斯对空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超越,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和谐社会是历史上无数理论家和政治家的理论构想和政治抱负。中同古代社会有重人际和谐和和合之美的文化传统,两方社会和谐的思想也是源远流长,从毕达哥拉斯以数的关系和音乐的旋律来解释和谐,到柏拉图的《理想国》构想城邦各阶层、阶级之间的和谐社会,再到18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主张的社会公正、理性、  相似文献   

8.
社会发展阶段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之一。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过渡期,共产主义社会分为"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列宁结合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对其作了丰富和发展:把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称为社会主义社会,把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称为共产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9.
思想政治现代化的二维理性指它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二者的和谐统一是实现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关键。文章以人类理性的二维向度为理论基础,分析了思想政治现代化必须具备二维理性的必要性,并从工作理念、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三个方面阐释了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实现二维理性有机统一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赵炜  王汉林  林超  李晓丽 《世纪桥》2007,(12):50-50,51,57
构建和谐高校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构建和谐高校应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个人能力全面发展"理论。  相似文献   

11.
中国哲人和国民对天人关系的认识,从古至今经历了天人合一、天人之分、人定胜天和天人和谐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各有其特点。对天人关系理论的总结分析,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天人合一作为一种传统思维方式和基本价值取向是贯穿于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之中的,更有助于深刻理解和把握当代天人和谐的思想渊源。  相似文献   

12.
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祥生 《求实》2006,(2):72-74
针对目前理论和实践上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涵的某些片面理解与做法,本文探讨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观念。从不同的视角来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持久和谐的社会、整体和谐的社会、对立和谐的社会、相对和谐的社会、动态和谐的社会、理性和谐的社会。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提出了许多富有和谐意蕴的思想。社会主义基本理论问题,构成了毛泽东社会和谐思想的首要内容;不断解决矛盾是社会和谐的必然路径;为人民服务思想是毛泽东社会和谐思想的理论源泉;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是和谐社会思想的基本来源。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丰富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全面协调可持续"反映了社会有机体和社会基本结构理论;"第一要义是发展"体现了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和全部历史的基础的思想;"以人为本"体现了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思想";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契合了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党的建设理论中蕴含了内涵丰富的关于党内和谐的思想,这些思想包括了关于党内和谐的目标和内涵、党内和谐实现的途径和方法、党内和谐与社会和谐的关系等主要内容。研究邓小平关于党内和谐的思想,对于当前更好地增进党内和谐,并通过增进党内和谐来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现代社会和谐思想与传统社会和谐思想的根本区别在于现代社会和谐思想实现了传统社会和谐思想从等级性和谐到平等性各写等的八大超越,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些超越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深刻地展示了一种反思、批判及超越的哲学视角"。以人为本"的核心发展理念正是对"属人"的社会本位的回归及价值理性的重塑。在全球化的今天",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建构成为密不可分的领域,而能够放眼世界的科学发展观则是密切联系二者的纽带。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批判视域主要体现在:一是以哲学批判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内在关系;二是以社会批判揭示人与自然双重异化的根据所在。通过双重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人类自身及人与自然双重"和解"的理论建构。系统阐释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中所蕴涵的批判品质,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全球生态环境危机的解决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外交思想的主和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外交哲学的理论,通过对邓小平外交思想的梳理,从邓小平坚持的外交原则、提出的外交战略以及在外交实践中的具体策略,来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从而进一步阐述了邓小平外交思想中蕴含的主和精神。既体现了中国自古以来的"和为贵"的思想,又指导当今我国"和谐世界"的外交思维。  相似文献   

20.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深刻地展示了一种反思、批判及超越的哲学视角。"以人为本"的核心发展理念正是对"属人"的社会本位的回归及价值理性的重塑。在全球化的今天,"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建构成为密不可分的领域,而能够放眼世界的科学发展观则是密切联系二者的纽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