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草药治疗奶牛不孕症15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据报道,在世界乳牛业中不孕牛约占成年母牛数的15%,在我国则高达25%以上。据Bath等调查美国的大多数乳牛群产犊期超过365天,估计每延长一天损失为1.25~1.95美元,再加上少产犊和产奶量减少,经济损失是可观的。因此减少不孕母牛数,使母牛定期产犊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从1979~1985年,应用中草药治疗奶牛不孕症150例,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同时进行了中草药疗效的试验性验证。  相似文献   

2.
生产瘫痪又称乳热症,或称产后瘫痪,是产后1~3天的母畜突然发生的急性低血钙症,临床上以昏迷和瘫痪为特征。主要发生于高产乳牛,其次是犏牛和乳羊,偶可见于绵羊和母猪。水牛发生本病则少见。现将收治的8例水牛生产瘫痪的临床资料综合报告如下。 (一)发病情况 1.发病年龄:8例中,4岁1例,4.5岁1例,5岁2例,7岁2例,8岁2例。 2.胎次:第2胎2例,第3胎4例,第4胎2例。 3.发病时间:产后24小时内发病的2例,24~48小时4例,48~60小时2例,最快的只有16小时。 4.发病季节:7月1例,8月5例,9月2例。 5.牛犊情况:所产8头牛犊,全部都是公犊,发育良好,健康活泼,吮乳力强,诊疗其母时(即产后60小时以内),犊的体重是34~42.5公斤,比当地初生水牛犊平均体重增重20~25%。  相似文献   

3.
笔者临床观察,牛面神经麻痹多发于1~3岁的青年公牛,母牛较少发病。一般多为一侧发病,两侧同时发病者较少见。临床症状 牛面神经麻痹的主要症状为病侧耳下垂,失去自由转动能力;病侧上眼睑下垂、肿胀,不能自由开张;反刍时由口中漏出大量草末和水(唾液及胃液),是本病的重要症状。由于经口丧失大量水分,故可迅速引起脱水,严重者可由此造成死亡;某些病牛可有体温升高等症状。  相似文献   

4.
临床症状 从 18头母牛产后缺乳情况看 ,多见于初产母牛 ,也有经产母牛。发病一般在产后 1~ 3d ,也有在哺乳期内的。产后 1~ 3d缺乳的 ,犊牛表现饥饿 ,常吮吸乳头而无吞咽动作 ;母牛乳房小 ,触摸柔软 ,挤不出乳汁 ,而精神、食欲、体温均正常。哺乳期内缺乳的 ,母牛一般表现乳房肿胀 ,乳区皮肤紧张 ,触摸有硬块 ,无疼痛反映 ,挤压有少量乳汁排出。治疗方法 早晨饲喂前用茶叶包裹维生素E胶丸 5 0~ 60粒 ,投入母牛口腔深部 ,让其吃下 ,然后给予多汁鲜嫩草料。每日只给维生素E胶丸 1次 ,连服 3~ 5d。一般用药 3次即可见效 ,泌乳量逐日…  相似文献   

5.
症状表现 公牛的包皮肿胀,由包皮内流出脓性分泌物,阴茎上发生红色小疹样结节,尿淋漓、排尿少,有痛感,公牛性欲减退,不愿爬跨发情母牛。病程延长,上述临床症状表现不明显。母牛的阴道粘膜发红、肿胀,流出混有絮状物的分泌物,粘膜上可见黍粒大的硬结节,结节数日不断增多。阴道瘙痒感,经常摩蹭栅栏或墙壁,使尾根毛掉落。母牛在妊娠后1~5个月发生流产。流产后,母牛发情期的间隔延长,或是屡配不妊。  相似文献   

6.
将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分离株LN01/08株经BEI灭活,与206佐剂混合乳化制成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灭活疫苗,对制备的灭活疫苗进行了安全性和免疫保护效果研究。将该疫苗分别接种1月龄犊牛、6~8月龄牛、后备母牛及不同怀孕阶段母牛,接种剂量为4mL(2头份),检验疫苗的安全性;将疫苗接种6~8月龄牛,接种剂量为2mL(1头份),首免后第21天进行二免,二免后第21天用强毒进行攻击,检验疫苗的保护效力。结果显示,不同月龄的牛及不同怀孕阶段的母牛接种疫苗后体温正常,无任何临床异常表现;怀孕牛无流产、产死胎及木乃伊胎现象。疫苗接种牛对强毒攻击的保护率达80%以上。研究表明,该疫苗对牛安全,且免疫保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酵面是在面粉中加入酵子,经25~37℃发酵后,加工食品的面团,对牛适口性很强,牛食入过多,会引起中毒死亡。1984~1987年,笔者在临床上共遇牛酵面中毒11例,其中6例治愈,5例死亡。 (一)发病情况和临床症状 所见11例酵面中毒牛,母牛9头(孕牛6头),公牛2头;  相似文献   

8.
据我校奶牛场调查资料,自1983年以来,在每年的10月至次年2月的产犊季节,有30%左右的奶牛产后发生亚临床型酮病,使生产受到一定影响。本试验的目的拟在对产后泌乳早期(1~30天)母牛亚临床型酮病发病率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亚临床型酮病与产前120天的产乳量(其中包括60天的干乳期),以及干乳期的长短和各种围产期产科疾病间的病因学关系,并期望探索一种对本病快速简便的临床监测方法。(一)材料和方法1.试验动物:在1983年9月~1984年1月和1987年8月~1988年2月,随机取本校牧场饲养2~8胎、上胎305天产乳量在5000kg以上、营养状况中上等的黑白花奶牛43头。2.样品采集及酮体测定:(1)对试验的43头奶牛分别在产后连续跟踪  相似文献   

9.
青草搐搦也叫低镁血搐搦症等。它是所有反刍动物的一种致命性疾病,尤以泌乳母牛发病率高。以低镁血并伴有低钙血为特征,病势急、病期短、死亡率高,我场现有奶牛3000头,自1986年5月到1991年5月,共诊疗42头成年母牛病例,治愈37例,治愈率为88%。(一)临床症状多数患畜突然发病,根据症状不同,可分为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10.
陈某1头役用4岁黄母牛,1990年6月11日因患舌神经不完全麻痹来院治疗。可见病牛想吃草而吃不到嘴内,如果把草填入嘴内也能嚼后吞咽下去,饮水不受影响,舌头伸不出口外,嘴也张不大。但体温、脉搏、呼吸、精神均属正常。口腔略有黄染,舌头略有肿胀,用针刺左、右颊部及上下唇,均有疼痛感,只是右侧较左侧反应较迟钝。  相似文献   

11.
牛球虫病多见于犊牛,成年牛一般为隐性感染。广州某奶牛场舍饲黑白花乳牛820头,其中成年母牛455头、青年牛234头、犊牛131头。1997年11月12~29日,该场先后有9头成年母牛发生以血便为主症的疾病。临床症状病牛体瘦弱,体温37.5~38.6℃...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马、骡、牛血浆血清纤维蛋白连结素(Fibronectin,Fn)的正常值,以给临床、病理及生理研究提供依据。(一)材料与方法1.抗血清:自制兔抗马Fn血清,效价1:32。2.受检血浆血清:北京市金星奶牛场5~10岁的健康母牛;内蒙古某部队健康马;天津某部队13~19岁的健康骡。  相似文献   

13.
几年来我们应用维丁胶性钙治疗5头母猪产后瘫痪症。治愈率100%。愈后其繁殖力和生产性能均无不良影响,注射维丁胶性钙后,于5小时内起立行走,开始有食欲。典型病例 1984年8月,有一头三岁300斤重的母猪,产13头仔猪,于产后第二天突然卧地不能起立,拒饲。于患病的第二天就诊。体温38.8℃,心跳93次/分,脉搏25次/分。人工抬起后仍不能站立;乳汁减少,对人的呼唤迟钝,诊为产后瘫痪。  相似文献   

14.
由于目前对牛流行热病尚无特效药物,笔者使用针刺尾段督脉和八字、交趾穴治疗62例,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一)基本情况 笔者所负责业务的三个大队29个生产队有278头牛,1983年7月15日至8月29日,分别在三个大队9个生产队共发生牛流行热病62头,发病率为22.3%。发病对象为6月龄~13岁黄牛,尤以2~7岁多发(49头,占总发病牛的79%)。症状较轻者(尚未瘫痪)44头,占总发病71%;重者(瘫痪)18头,占总发病的29%。水牛未见发病。 (二)临床症状 一般是突然发病,体温40℃以上,最高可达41.7℃,稽留1~2天。患牛精神倦怠,被毛逆立,肌肉有时颤抖,流泪、涕及口涎,体端发凉,皮温不均,鼻镜及躯体  相似文献   

15.
母牛子宫内膜炎是造成母牛不孕症的主要原因之一。轻者延长休情期,影响配种繁殖;重者造成长期不孕。并对乳牛的泌乳量亦有影响。在国外,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发病率相当高,Ruder等(1981)报道,通过对64头奶牛的观察,发现43头患有产后子宫感染,占67%。Zebrack等(1980)指出,在生育力扰乱的奶牛中,有60~70%是由于产后子宫感染所引起的。关于子宫内膜炎的治疗,方法颇多,用法不一,其疗效亦不一样。近年来,国内外学者  相似文献   

16.
11头娟姗乳牛,6~7岁(其中有3头牛在上一年发生过产后瘫痪),在干乳期没有补给矿物质。直到分娩前2~3天是以饲草或青贮饲料喂饲。于产前2~3天各补加大约50克钙与磷,即把磷酸氢钙(CaHPO_4)加入到以压扁大麦和甜菜渣为基础的蒸煮的日料中。采取血样测定了血浆中钙和磷的总量。  相似文献   

17.
对北京某大型蛋用鸡场产蛋高峰期及高峰期后(27、39和51周龄)的临床正常海兰褐色蛋鸡和瘫痪鸡血清的降钙素(CT)水平进行检测,并对瘫痪鸡进行病理剖检和X光检测.结果,产蛋高峰期时,笼养蛋用鸡血清CT水平先上升,然后逐渐下降;瘫痪鸡血清CT水平最低,瘫痪鸡胫骨和跖骨骨密质明显疏松,髓腔变宽,骨髓减少.  相似文献   

18.
犊牛腹泻是一种临床综合症,严重影响着犊牛的成活率及生长发育,给养牛业造成的损失相当严重。1990~1992年,我们应用亚硒酸钠VE对我场犊牛腹泻进行了治疗和预防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材料和方法 1.药物:亚硒酸钠VE注射液,每支10ml,含亚硒酸钠10mg,VE500IU,上海市兽药厂出品。 2.试验牛及分组:治疗组:将本场犊牛经临床诊断为犊牛腹泻的98头分为3组:1组30头,2组39头,3组29头。预防组:98头妊娠母牛及其所产犊牛54头。对照组:选择未经注射妊娠母牛所产的犊牛95头,不内服和注射药物,饲料管理与预防、治疗组相同。  相似文献   

19.
笔者在肃南县皇城区东滩乡和兰州军区后勤部山丹军马一场统计,怀孕母牛胎水过多发病率在2%以上;发病季节均在2~5月份,多为怀孕期6~9个月的母牛。作者曾对8例病牛,应用0.5%雷佛奴尔溶液进行羊膜腔内注射,取得较好的疗效。 (一)典型病例 病牛为黑毛,7岁,怀孕6个多月,马场牧工发现该牛在病初期,饮食不佳,  相似文献   

20.
在诊断我省猪痢疾病的同时,为了掌握病猪排菌规律及外界因素与病猪排菌的关系,为检疫、防治提出依据,对2头病猪及2头感染猪进行了66天的临床症状观察和实验室检查。 (一)病猪排菌周期的观察 对26号、0号2头病猪分别观察66天,对1号、2号2头感染猪分别观察17天。方法:每天的早晨、下午各采粪1次,每次抹片一张,结晶紫染色,镜检。结果:病猪的排菌周期为5~27天,平均为15.5天;抑制期(停排期)为2~24天,平均为10天;排菌期为2~10天,平均为5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