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49年1月,蒋介石得到北平和平解放的消息后.气急败坏地下令开除邓宝珊的国民党党籍,并予以通缉。邓宝珊是国民党华北“剿总”副总司令、晋陕绥边区总司令,一封疆大吏,在当时国民党军事上十分吃紧,正是用人之际,何以至此?  相似文献   

2.
正解放战争时期,争取和策动大批国民党军政人员起义,是党领导这一时期革命斗争的一个重要特点。平津战役中,解放军完成对北平的包围后,为争取和平解放,在国民党军欲战无力、欲逃无路的情形下,仍然一再推迟进攻时间。在地下党员实施一系列策反工作后,国民党华北"剿总"司令傅作义最终选择了和平道路,使北平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得以完好地保存下来,也使百万北平人民免遭涂炭。  相似文献   

3.
平津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继辽沈、淮海战役之后.在华北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略决战。这一战役自1948年11月29日发起,至1949年1月31日结束,历时64天。战役中我军对华北之敌实施战略、战役分割包围,分别歼灭新保安、张家口、天津之敌;北平守敌接受和平改编;绥远国民党军举行起义。华北地区基本上获得解放。战役结束不久,中国共产党召开七届二中全会,  相似文献   

4.
解放前夕的北平古城.是国民党反动派在北方的最大堡垒,东北、华北各地的军政要员、特务、溃败的散兵游勇以及封建军阀、官僚政客、土豪劣绅、流氓地痞等陆续汇聚到了这里。辽沈战役胜利后,我人民解放军迅速入关.会同华北部队对平、津形成分隔包围之势。北平之敌已成惊弓之鸟,一些国民党军政大员纷纷携眷南逃。但也有国民党部队在调兵遣将修筑工事.准备凭借城池与我军决战。为了及时掌握敌情.尽快解放北平.  相似文献   

5.
50年前发生在古城北平轰动全国的中山公园音乐堂事件,是古城人民同国民党独裁统治者之间的一场大较量。它对于我们认清国民党在抗战胜利后玩弄假和平、真内战、假民主、真独裁的阴谋,促进国统区人民反蒋爱国运动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朱薇 《北京党史》2004,(1):14-17
1948年11月的北平,萧瑟而落寞。刚刚结束辽沈战役的东北解放军挥师入关,迅速包围了平津,国民党华北“剿总”辖下的50万大军犹如瓮中之鳖。千年古都正以它天朝的气度,无声地目睹着这场改朝换代的嬗变。北平城内的教授们面对着的不仅是一次生存的选择,更是一次政治环境与文化环境的选择……一作为国家的栋梁,祖国的财富,北平的高校和部分知识分子是即便已经回天乏术的国民党也不愿割舍的。1948年11月,国民政府教育部急电北平各大专院校南迁,紧接着给各校电汇来一笔“应变费”,电文说明是要学校作迁校和教师南迁之用。①然而,美国司徒大使主办…  相似文献   

7.
1948年7月5日,北平发生了震惊全国的国民党军警屠杀东北学生的流血惨案,由此引发了7月9日东北学生和华北学生联合举行的抗议“七五”血案的万人请愿大游行。国民党当局一方面设法平息“七五”事件的风波,一方面追查所谓操纵“七九”游行的“学匪”,进行“八一九”大逮捕。  相似文献   

8.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共产党人遭到残酷屠杀,党的革命活动陷入低潮。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对国民党统治区内的文化战线工作的领导。  相似文献   

9.
西安事变时的北平殷小未1936年12月12日,爆发了惊震中外的“西安事变”。国民党“西北剿匪副总司令”张学良、“西北绥靖公署主任”杨虎城,扣押了前往西安督导“围剿”陕北红军的国民党最高统帅蒋介石,实行兵谏。张、杨向全国发表通电,提出改组南京政府,容纳...  相似文献   

10.
1948年人民解放战争得到迅猛发展.我人民解放军已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中国人民解放军以摧枯拉朽之势解放了中国的大片土地。晋绥、晋察冀、晋冀鲁豫和山东解放区逐渐连成一片.国民党的败局已定.全国性胜利已经为期不远。随着国民党政府政治、军事上的节节败退,其在经济上的统治也摇摇欲坠。  相似文献   

11.
解放战争时期,北平电信局的地下党组织团结、教育广大职工,并在进步职工中积极发展党员,领导群众进行各种形式的斗争.为冲破国民党统治和推动北平和平解放,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2.
1948年9月18日,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刑场上,几声枪响过后,国民党临狱的行刑记录薄上写下了五个人的名字,  相似文献   

13.
1948年冬,华北军区第七纵队(司令员孙毅),同兄弟部队一道解放河北省会保定后,奉命挥师北上配合东北友军攻打北平(北京)。北平长期以来就是我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也是当时敌人盘踞在北方的大本营,国民党华北“剿共”总部(总司令傅作义)就设在这里。可见,解放北平具有极其重大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4.
奔向解放区——演剧二队撤离北平亲历记刘正言编者按1948年初秋的北平,发生了一件令当局震惊的事:国民党国防部直属军中演剧二队在一夜之间神秘地失踪了。这个演剧队是在抗日战争初期国共合作期间,周恩来在武汉指示时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的郭沫若同...  相似文献   

15.
审时度势 曾山提出建议 1948年9月24日,我华东野战军攻克国民党军队坚固设防的重镇济南。中共中央华东局常委曾山,奉命出任济南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副主任。 这时,全国战局蓬勃发展,整个形势对我党我军十分有利。东北野战军已于9月12日发起辽沈战役,正与敌鏖战于北宁线上。华东野战军正厉兵秣马,积极准备与中原野战军一起发起淮海战役,围歼以徐州为中心的国民党刘峙集团的80万大军。而国民党华北“剿总”总司令傅作义所辖的  相似文献   

16.
国民党中央宪兵第三团在北平的罪行京山本世纪3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色革命根据地不断发展壮大,武装斗争的熊熊烈火在国民党统治的薄弱地区迅速点燃。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白区地下斗争和群众爱国运动也蓬勃发展起来。蒋介石对日本侵略东北执行不抵抗政策...  相似文献   

17.
正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兵临北平城下。为使闻名世界的古都免遭涂炭,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力争以和平方式解放北平,在多方努力下,孤守北平的国民党军傅作义部接受和平改编。1月21日,傅作义在《关于北平和平解放问题的协议书》上签字。1月22日,国民党25万守军按协议开始陆续撤出北平市区,接受解放军改编。1月31日,人民解放军入城接管防务,至此,北平宣告  相似文献   

18.
郭明 《党史文汇》2001,(12):30-32
国民党反动当局一手制造了《解放》报事件中国人民历时 8年之久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胜利结束以后 ,全国人民迫切希望实现和平民主 ,休养生息 ,以恢复战争创伤。而国民党蒋介石集团一面伪装和平 ,于 1 945年 8月三次电邀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赴重庆举行和平谈判 ;另一方面 ,又积极准备内战。国共和平谈判在重庆进行了 43天 ,于 1 0月 1 0日签订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双十协定》公布不久 ,蒋介石即撕毁协议 ,在美国支持下大举向解放区发动军事进攻 ,并对接收区实行法西斯统治。 1 0月 1 0日 ,美国海军航空队进驻北平。…  相似文献   

19.
张威 《北京党史》2012,(3):64-65
解放战争时期,在中共晋察冀分局城工部、中共北平地下党的领导下,北平市戏剧团体联合会(简称“剧联”)和祖国剧团,广泛联系和团结社会进步力量。紧密地与学生爱国民主运动相配合.与国民党“戡乱”文化进行尖锐斗争,积极争夺进步戏剧阵地,培养了一批革命的文艺青年骨干.在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第二条战线上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1946年1月10日,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政府签署公布了《关于停止国内军事冲突的命令》等4个停战协定,为监督和保证停战令施行,同时商定在北平成立由中国共产党、国民党政府和美国代表参加的军事调处执行部(简称军调部)。军调部设3个委员,国民党方面的是郑介民,共产党方面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