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四师六十九团九连,张守新、王凤仙的家庭是一个幸福的四口之家,夫妻俩相敬如宾,还有97岁的高寿老人张吉成和一个女儿。张守新一直是连队的保管,有时遇到夏收总是忙得顾不上家,爱人王凤仙从没有一句怨言,积极支持丈夫的工作。王凤仙1980年结婚后就和公婆生活在了一起。因为从小她就生活在一个以尊老爱幼为美德的家庭中,亲眼目睹自己的父母精心照顾生病的外公外婆,也将她教育成了一个孝顺老人的  相似文献   

2.
走进二师二十一团六连,提起王江,人们无不竖起大拇指,夸他是个"热心人"。今年38岁的王江1991年参加工作,有一个慈祥的父母、贤惠的妻子、可爱的女儿,构成了一个幸福的家庭。王江夫妇是一对热心人,夫妻俩依靠勤劳致富过上了好日子,但他们心里有着父老乡亲。附近的居民看  相似文献   

3.
5月24日,全国妇联在北京揭晓2017年全国“最美家庭”,贵州25个家庭榜上有名,安顺市黄果树旅游区白水镇打翁村潘永美家庭是其中之一. 1981年,潘永美从关岭自治县断桥镇嫁到白水镇,丈夫伍仕连是她的初中同学.36年来,夫妻俩相互扶持、感情深厚.  相似文献   

4.
正和谐的家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份,夫妻、婆媳和睦是家庭和谐的坚定基础。在九师团结农场有这样一个特殊的家庭,夫妻俩都是聋哑人,在这无声的世界里,夫妻俩心贴心,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相互信任,倍加珍惜这得来不易的幸福美满生活。聋哑人马雪红,九师团结农场社区个体户,今年41岁,甘肃威武人。她虽是个聋哑人,但身残志不残,勤奋好学理发技艺,终于学有所成,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核动力院一所,共产党员、技术质量科科长高维森和计测室党支部书记、业务组长刘翠红是一对事业携手并进、感情恩爱和睦的夫妻。他们不仅在工作上干出了许多成绩,而且孝敬老人,教子有方,其家庭是一个和和美美。令人羡慕的文明之家…… (一) 高维森、刘翠红夫妻俩同为科技人员,1977年分别从清华大学、四川大学毕业来所,23年来他们不仅在自  相似文献   

6.
今年35岁的黄新良,是1998年来到农四师六十八团二连参加工作的,上有67岁老母亲,下有11岁的儿子,是一个典型的三代同堂的家庭。夫妻俩从给别人打工、承包土地干起,一家人一干就是13年,硬是靠勤劳的双手和浓浓的亲情,在贫瘠的土地上共同耕耘着幸福,筑起了和谐美好的家园,2010年被评为兵、师、团"和谐小康家  相似文献   

7.
<正>"干净的院落,争奇斗艳的鲜花,绿色的蔬菜,坐在宽敞明亮的客厅里,喝杯清茶,吃着自己种的瓜果,夫妻俩谈谈今天的工作,说说明天的打算,这就是我们共同创建的家,一个温馨的港湾……"王利永和妻子贾利君的家庭是一个普通、幸福的3口之家。夫妻俩都是农十师一八八团十二连职工,儿子在石河子计算机职业技术学校,成绩优秀,是班里的班长,团支部书记。  相似文献   

8.
正26年前,他的妻子因患有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瘫痪在床;他26年如一日地悉心照料,用坚强、忍耐、体谅,延续着妻子的生命,撑起一个完整的家;知道内情的医生都说这简直是个奇迹,熟悉他的人都说这就是人间大爱。26年的真情呵护,26年的日夜相伴,谱写了一曲感人的夫妻情深之歌,他就是农七师一二四团中学教师——郑启洪。1983年,郑启洪与贤淑的季如梅喜结连理,第二年夫妻俩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夫妻俩盼望着能有一个平安幸福的家庭。  相似文献   

9.
农一师七团中学有这样一个令人羡慕的三口之家,夫妻俩都是小学教师,在工作中他们兢兢业业,互相帮助,携手共进,在生活中他们互相支持,家庭和睦,在活动中他们多才多艺.女儿是一名初中生,活泼、大方,能歌善舞,成绩优异.  相似文献   

10.
<正>9月24日,农三师四十八团一连职工张胜民夫妇在石河子市参加完兵团"和谐小康家庭"颁奖仪式后返回家中。张胜民、何如聪家庭在2010年荣获兵团级"和谐小康家庭"荣誉称号,是农三师图木舒克市唯一获此荣誉的家庭。3年前,远在四川老家的老母亲因想念儿子来到新疆,由于母亲己年过七旬,身体不好,夫妻俩在衣食住行方面给予了细心的照料,尽力为老人创造一个快乐幸福的晚年。  相似文献   

11.
<正>齐珊、魏金龙夫妇是二师三十团一对普通的夫妻,和大多数家庭一样,他们上有老下有小,都有自己的工作。不同的是夫妻俩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努力、敬业,取得了好的业绩,他们结婚18年来,对彼此的父母尊重、照顾、孝敬,用爱诠释了家的意义。爱岗敬业创佳绩齐珊1997年3月登上三尺讲台,至今已20个年头。在20年教学生涯中,她时时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勤恳敬业,与时俱  相似文献   

12.
一师十二团职工医院的宁进忠,夫妻俩都是医务工作者,多年来在坚守岗位、服务人民的同时经营家庭生活,让患有脑瘫的女儿成长、自立,一家三口不离不弃、相互扶持,建立起一个让身边人交口称赞的温馨小家.  相似文献   

13.
农十师一八八团十连职工黎先进夫妻都是连队普通职工,儿子中专毕业后有了满意的工作,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是一个和谐幸福之家.黎先进精明能干,好胜心强,立志钻研种殖技术,正如他的名字一样,干啥都走在先进的前列,几年来他和妻子刻苦钻研,依靠农业科技,夫妻俩勤劳能干,和睦相处,用勤劳和智慧走出了一条致富之路,如今他们年年收入都在10万元以上,家有平房一套、楼房二套、奇瑞小轿车一辆、农用小型机械2台,家庭现代化设备样样都有.  相似文献   

14.
郑传亚和肖蓉,一对80后夫妻,于2015年9月15日喜结连理.夫妻俩举案齐眉,琴瑟和鸣,夫妻和睦,相互支持,恩爱有加,现育有一儿一女. 相互支持的夫妻俩 婚后,郑传亚在西山农牧场二社区任党支部副书记、主任,没有外出工作的肖蓉一方面备孕,一方面负责照顾郑传亚的生活起居,支持他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正十二师一○四团六连的程兴琼,是一位普通的职工,她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双手走出了一条多元致富之路,带领职工增收致富,多次被一○四团评为"优秀科技示范户"和"致富带头人",2014年5月被兵团评为"职工自主创业典型示范户"。程兴琼夫妻俩在一○四团六连种植桃树20亩,家有4口人,两个子女,女儿已工作,儿子在上高中。2014年家庭纯收入24万元,人均收入6万元。2015年家庭纯收入28.6万  相似文献   

16.
史占兴和耿玉英1995年从河南商丘来到二师二十九团九连工作。刚来的时候夫妻俩带着3岁的大儿子和1岁的小儿子,两手空空,家徒四壁地扎根在了九连。当时还没有土地承包,夫妻俩和其他职工一样按时上下班"吃大锅饭",每月收入甚微,日子过得紧紧巴巴。面对困难,夫妻俩团结一致,  相似文献   

17.
正世间万物因和谐而温馨,因和谐而美丽,社会是这样,家庭也是这样。十师一八三团53岁的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书记徐青珍就有一个幸福和谐的家庭。1985年10月,23岁的徐青珍带着幸福的遐想,和丈夫王玉宝携手一起走进婚姻的殿堂。当时徐青珍在青河独立营商业公司做售货员,丈夫王玉宝在机车修理连当修理工,夫妻俩工作都非常忙,一天说不了几句话。随着两个女儿的出生,徐青珍变得更加忙碌,除了本职工作外,还要照顾女儿和经常加班的丈夫。但徐青珍是个很要强的人,无论身  相似文献   

18.
<正>农二师三十团八连女职工刘秀花家庭,团结和睦,家庭成员工作积极上进,吃苦耐劳,多年来在干部职工群众中传为佳话。刘秀花和丈夫高黎都是军垦二代,早些年年轻漂亮的刘秀花看中了高黎老实本分、善良;而高黎也看中了刘秀花勤劳、泼辣能干,二人结为连理,从那一天起,夫妻俩相亲相爱,把满腔的热情倾注在建设自己的小家上。  相似文献   

19.
“清水衙门”中出了个贪官,执法机关里出了个帮凶。夫妻俩苦心经营,机关算尽,结果仍然是《毁了前程毁家庭》。  相似文献   

20.
谢京杰 《党课》2006,(1):67-69
案例:高某和妻子何某脾气都很暴躁,时常因鸡毛蒜皮的小事发生激烈争吵。2005年10月的一天,夫妻俩再次因为家庭琐事发生口角大战。眼看自己周围的朋友都是夫妻和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