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彭德怀是功勋卓著的开国元勋、有一次,他南下榆查战备和国防工程回京途中路过南京,在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家作客:许世友住饭厅里招待彭老总,桌上只摆着四样菜:炒豆芽、土豆丝、烧豆腐、炒肉:对许世友的不客套,不摆谱.不铺张,彭德怀十分高兴地说:“我们都是‘出家人’,  相似文献   

2.
几天前,律所又来了老熟人,是我们老胡同的邻居宗宝.他向我咨询的问题是:如何私下取证并举报他的生意对手,令对手破产或停业,以便自己的客户增多.我铁着脸回复他:“这不是我的专业!”他听完,悻悻地走了,临出门时甩了一句:“有什么了不起的!” 说实话,我不想表现自己的“三观”有多正,而是他的问题让我想起一些不愉快的往事.  相似文献   

3.
我的表姐夫     
陈世汉是我的表姐夫,与我同村。上小学时,陈世汉是我的班主任,教语文。我见面叫他“表姐夫”,他说:喊表姐夫多拗口,就喊老师吧。”于是,我就喊他“陈老师”。上初中时,陈世汉任学校教导处主任,还教我们班语文。我叫他“陈教导”,他却说“:小喜子,叫陈老师多顺口?”从此我就叫他  相似文献   

4.
为了取得省委的信任,他策划着将一封封对前两任领导的举报信飞向上级领导。在将他们次第送进监狱后,他终于坐上了梦寐以求的厅长宝座。接着,他“苦心”经营着“夫妻店”。为防有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堂堂厅长竟虔诚地向风水先生求教。但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最终,他与前两任领导“殊途同归”地成了“前腐后继”的一个绝妙组合。他,就是原河南省交通厅厅长石发亮!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不知道彭德怀住中南海 彭德怀1953年从朝鲜归来住在怀仁堂东南角的永福堂,他在那里只住了6年便移居北京西北郊挂甲屯吴家花园。1959年从庐山下来,已被解职的彭德怀主动提出搬离中南海。杨尚昆到菊香书屋向毛泽东转述了彭德怀的要求,令杨尚昆震惊的是,毛泽东听完说:“呵,原来他是住在中南海里呐。”永福堂距离毛泽东居住的菊香书屋大概二三百步,毛泽东竞不知道彭德怀是他的近邻。  相似文献   

6.
李洪志妖言惑众:“我是岳飞转世,给我立个碑吧。”岳家庄怒火中烧:“他小子算啥东西,敢欺辱先人,扒了他的碑!”7省市法轮功练习者大闹河南省委信访局:“重新立好‘李老师的碑’。”  相似文献   

7.
在全国人民隆重纪念伟大领袖毛主席逝世22周年的日子里,我走进北京一座塔楼,慕名拜访了当年毛主席的厨师长、高级烹饪技师王近仁。今年79岁的王近仁,退休在家。他在毛主席的身边工作了6年,还先后为刘少奇、朱德、邓小平、彭德怀、董必武、陈毅、陈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掌过勺。大家都称赞他是“国厨”,他总是不以为然地一笑了之:“我只不过是个厨子,一个过去有幸给毛主席服务,今天为人民服务的普通的厨子。”  相似文献   

8.
某单位有位老兄,被人唤作“二百五”。何谓“二百五”?请看两例:有一次听领导作廉政报告,老兄竟当场提问:“你有没有贪污受贿行为?”弄得领导措手不及,面红耳赤,好半天才说出“没有”两个字。还有一次领导在会上批评老兄动不动就“越级”反映“不实”情况,会后,这位老兄径直找到那位领导说:“你可以批评我,我也有批评你的权利。”而后历数几件事,最后还是几个同事硬把他拉走  相似文献   

9.
幽默大王     
矛盾老李一当上局长,便开始有人向他“进贡”,头几次他还不敢收。后来想通了,不收白不收。可是收了之后,他心里总是担惊受怕,夜里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妻子很是恼火,于是数落他道:“真是个没出息的东西,吓得要死,既然怕得睡不着,还敢收人家的钱?”老李十分矛盾地说:“送到手的钱要是不收,夜里不就更睡不着觉了?”“嫖娼未遂”某单位正、副领导集体嫖娼,被捉,几个副职均供认不讳,并一一在询问笔录上按了手印,唯有正职领导拒不承认,他愤愤不平道:“我年纪比他们大,手脚不利索,动作慢……刚脱了衣服,你们就冲进来了,这最多只能算‘嫖娼未遂’吧?…  相似文献   

10.
编辑同志: 最近,我发现丈夫在我们夫妻感情上不对劲,便千方百计寻找原因。经调查,我发现他正在网上和一个叫“东西邪女”的人打得火热,并发展到以夫妻名义聊天。那女的公然称他为“老公”,他则称那人为“老婆”,彼此情话绵绵,令人肉麻。据我了解,他们已在网上举行了结婚仪式。对此,我实在不  相似文献   

11.
实话实说     
妻子在乡下一所中学任教,分居多年不说,我家里家外地忙乎,一个大男人混成了“家庭煮妇”!实在是有些力不从心了,我只好憋足了勇气,找到了市教育局的领导,把我家的实际困难和盘托出。两周后,妻子从乡下调到了我身边。几个哥们闻讯,闹哄哄地前来祝贺。来的这几位都是我的“铁哥们”,平时说话都是直来直去的,所以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便都敞怀挽袖,聊起了掏心窝子的话。“我说……说顺子,”在机关里当行政科长的赵哥脸红得像猴腚,操着硬邦邦的舌头直勾勾地盯着我,“你小子赶紧跟哥们实话实说,你给弟妹调动工作花了多……多少钱?”  相似文献   

12.
唱票了,竞选结果很快就要出来了。陈科长相信自己能连选连任,他与几个同龄同事们在一角悠然地抽着烟。票在唱着,陈科长听着自己的名字,回忆着往事。三年前,也是春节后不久。还是这个会议室,也是竞选中层领导会议上,那是州中检察院有史以来的首次公开竞选中层领导。竞选前,陈科还是一个很不起眼的副科长。开初,他没有胆量去参加正职竞选,怕竞不上献丑。“别怕,我们支持你。都40岁的人了,这次你不竞选,这几年副科长便白当了。”一班同龄人鼓动他。看着这么多企盼的目光,他心中升起了希望。“你要大胆相信自己。”院领导也鼓励他。他终于勇敢地…  相似文献   

13.
当社会上议论西南政法学院(以下简称西政)78级现象时,令我引为自豪的是,其中不少人出自当年我上大学所在的9班. 大学往事 西政法律系78级共有10个班级.入校伊始,学校根据管理要求,分别指定了班级支部书记和班长.来自山东龙口某农村任大队书记的张鸣起入学后“转岗不转行”,当班党支部书记可谓轻车熟路,也算众望所归.四年下来,他连续当选.行伍出身的我,虽自感水平不济,但责任心尚强,前后也任期三年.  相似文献   

14.
“离婚”     
1955年初秋,一个阴霾的上午,阵阵凉风吹过,有时还夹杂着细细的雨丝。区人民法院的接待室里,静悄悄地,只有接待员老张坐在办公桌前翻阅着文件。忽然一男一女气冲冲地从外边走了进来。女人约模三十岁左右,男的大约二十七、八岁,穿着都很讲究。老张一边打量着这两个人一边很和蔼的问道:“你们有什么事呀?”接待员的话音刚落,那女人就气呼呼的抢先回答说:“我和他脱离关系,要他给我钱和东西,”“你们是什么关系?”老张不解地问了一句。“我们是夫妻关系。”那男人瞪了旁边  相似文献   

15.
新岸     
一昔日“二进宫”,今日传美名。陷入困境的他,面对万金的巨大诱惑,他体验到了人间比金钱还要宝贵的东西:那就是做人的尊严!  2000年12月,在位于山东省崂山脚下的青岛市劳教所二大队四中队里,一场别开生面的报告会正在热烈的气氛中进行着。当曾因打架两次被收容教养,而今被岛城人民广为传诵拾金不昧的孙成讲到“是劳教所的干警们给了我做人的尊严,我不过是做了我应该做的”这句发自肺腑的真心话时,台下的干警和劳教人员们报以热烈的掌声。 30多岁的孙成刚出生仅 11个月的儿子患了一种极为罕见的血液病,两个多月一直高…  相似文献   

16.
时事点评     
“腐败傻瓜”的新闻价值有一则新闻,被多家文摘报刊摘来摘去。说的是河南省渔县某个穷村,3年里村干部吃喝玩乐费用达11多万元,连在县城一家酒楼招待税务人员的160元“三陪费”也入帐,票据上还写上了两个“三陪”小姐的名字。  相似文献   

17.
五月是销售淡季,先生的销售额达不到拿提成的最低线,只能领取最低时薪,收入比在防盗公司工作低很多。但先生还是非常敬业,很耐心地对待每一位客人,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解答了很多顾客的问题。顾客对他的反馈意见非常满意。经理也喜欢他,经常和他聊天。熟识后先生忍不住问经理:“当时那么多人来面试,什么国家的人都有,为什么就看中了我?只录用了我一个?”经理回答说,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他面试的表现不错,二是因为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到店里买东西,而那些人的英语水平不是很好,所以店里希望有一位会讲中文的工作人员。我想第二个原因是很重要的。记…  相似文献   

18.
“我叫王世坤,1974年参加工作……”面对记者,一位身陷牢狱的白发老人不停地对记者诉说自己的“光辉往事”. 他就是2013年已“平安退休”海南省海洋与渔业厅原副厅级干部王世坤.王世坤没想到的是,在家颐养天年的他还会被揪出来,而且被判了13年有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3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20万元.  相似文献   

19.
他曾有两个承诺:一个是给村民的,他说,穷村不翻身,我就不回城;一个是给妻子的,他说,只做一任村支书,我就回城里陪家人。给村民的承诺,他做到了——昔日的穷村,变成了海岛上的“明星村”。但给妻子的承诺,却再也不能实现——2013年2月22日,他的生命因患肝癌走到了终点。  相似文献   

20.
抗战后期,家破国亡,我怀着国仇家恨,于六十年前的初春辍学从军。次年(1946年)初夏,我所在的滇军184师的中共地下党员发动战场起义,我从此成为人民军队的一员。一次,上级要我和从连队临时调来的老班长齐家祥带几个战士,把前线抓获的几个国民党师团级军官送到远后方的高级领导机关去。齐家祥已入党好几年,路上我问他:“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共产党员?”他只平缓地回答了我9个字:“爱人民、爱同志、爱学习。”看到我似乎并不满足,他解释道:“爱人民,上战场就能视死如归;爱同志,平日就能先人后己;爱学习,一辈子就能不断进取。”一路上,齐家祥用自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