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公证》2014,(3):F0003-F0003
正哈尔滨公证处创建于1946年,是全国第一家公证处。半个多世纪以来,经过几代公证人的不懈奋斗,如今的哈尔滨公证处是一支拥有22名公证员(一级公证员3人,二级公证员14人,三级公证员5人,8人具有硕士学位),在职人数达57人的高素质公证团队,公证业务涉及百项,公证书发往世界各地,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六十五年来,数不清的荣誉称号始终与哈尔滨公证处相随相伴。哈尔滨公证处连年被司法部及省、市司法行政系统授予"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黑龙江省政法系统先进集体标兵"、"哈尔滨市劳模大会先进集体"、"巾帼文明岗"、"文明公证处"、"集体二等功"等光荣称号,并于2002年被司法部授予"部级文明公证处"称号  相似文献   

2.
《中国公证》2014,(7):F0003-F0003
正哈尔滨公证处创建于1946年,是全国第一家公证处一半个多世纪以来,经过几代公证人的不懈奋斗,如今的哈尔滨公证处是一支拥有22名公证员(一级公证员3人,二级公证员14人,三级公证员5人,8人具有硕十学位),在职人数达57人的高素质公证团队,公证业务涉及百项,公证书发往世界各地,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六十五年来,数不清的荣誉称号始终与哈尔滨公证处相随相伴。哈尔滨公证处连年被司法部及省、市司法行政系统授予"全同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黑龙江省政法系统先进  相似文献   

3.
正哈尔滨公证处创建于1946年,是全国第一家公证处。半个多世纪以来,经过儿代公证人的不懈奋斗,如今的哈尔滨公证处是一支拥有22名公证员(一级公证员3人,二级公证员14人,三级公证员5人,8人具有硕士学位),在职人数达57人的高素质公证团队,公证业务涉及百项,公证书发往世界各地,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六十五年来,数不清的荣誉称号始终与哈尔滨公证处相随相伴哈尔滨公证处连年被司法部及省、市司法行政系统授予"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黑龙江省政法系统先进  相似文献   

4.
2013年2月9日.正值除夕.哈尔滨市室外冰天雪地,寒风刺骨.哈尔滨公证处办证大厅内却涌动着一股股暖流. "您好,这里是哈尔滨公证处,有什么事可以帮助您?"公证员小解熟练地接起咨询电话.这位参加工作仅三年的年轻公证员刚被评为"服务标兵".农历除夕,大家阖家团聚的时候,她依然坚守岗位,延续哈尔滨公证处三年来365天天天办证的传统. 这组哈尔滨公证处公证员放弃春节假日休息、在公证岗位上品味着浓浓"年味"的镜头,正是他们为民服务的生动写照,也是全省149家公证机构、730名公证从业人员"公正司法为人民"的缩影.  相似文献   

5.
罗润祥 《中国公证》2004,(10):35-36
定义是对于一种事物的本质特征或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确切表述.定义最基本、最常用的是邻近属概念加种差的方法.邻近属概念是指包含了一个概念全部外延的与该概念最相近的概念,种差则是指同一邻近属概念下的种概念之间的本质差别.定义的定义项又必须遵守与被定义项相应相称、不能直接或间接包含被定义项、清楚确切、一般不能用否定形式的规则.明确"公证"这一概念,下定义是最好的途径.定义就必须使用定义的方法、遵守定义的规则,才能真正揭示出"公证"所反映的对象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6.
公证的价值     
公证与公正似乎有着天生的亲缘关系.在汉语中,他们的读音完全相同,并且"证"中包含着"正",这是二者在形式上给我们的印象.  相似文献   

7.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总的指导思想.结合公证工作实际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越来越感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于公证事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丁龙 《中国公证》2013,(5):30-31
不知不觉中,开博办公一年多了,朋友的关注、领导的鼓励、媒体的报道、刊物的约稿……没想到我的无意之举竟会引起这么多的关注。开博"办公"不是我的初衷,只是一次偶然。2010年8月,我被调转到哈尔滨公证处从事公证工作,并被安排在一楼大厅的公证咨询台接待当事人的电话及现场咨询。为了尽快熟悉公证业务,对于当事人咨询的各类公证法律问题,我都会总结在我的备忘小  相似文献   

9.
公证概念的内涵包括两个最基本的内容,即依法进行公证和依法拒绝公证.正所谓"不止不流"、"不禁不行",公证工作就是在对真实合法的事实、行为予以确认、证明的同时,对不真实、不合法的行为予以拒绝证明.如果在公证的过程中,不能做到依法拒绝公证,那么依法公证也是一句空话.  相似文献   

10.
公证制度是我国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新中国的公证,经历了初创、发展、停顿、重建而后再发展的曲折过程。这是一部值得一书的历史,值得探究的历史。这不仅是公证的历史,也是新中国法制建设史中重要的一部分。 处于解放战争时期的1946年,在已经解放的哈尔滨,为满足涉外交往和民事交往的需要,哈尔滨市人民法院率先设立了非讼科开办公证业务,主要办理外侨的公证事项。这就是哈尔滨市公证处的前身。1950年前后,北京、上海、沈阳、天津等建立人民政权的大城市的人民法院设立了办理公证的部门。公证的主要内容是证明结婚、离婚、收养子女、委托书、契约等。 1951年4月19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建立公证制度 保  相似文献   

11.
继2001年4月湖北体育彩票发行发生"彩球风波"后,2004年3月西安体彩销售又发生了严重的"宝马事件",给我们的公证工作带来了深刻的教训:彩票公证应当慎重行事.  相似文献   

12.
朱江林 《中国公证》2005,(11):34-38
一、公证真实、合法原则的内涵与外延应与时俱进、重新审视 公证的真实、合法原则,有没有"边界"?这是司法部研究室王公义同志2005年4月25日在湖北省公证队伍"三项教育"培训班上提出的一个命题,发人深思.长期以来,关于真实原则,习惯以客观事实为真实的根据,虽然有其合理性,但弊端也是明显的.所谓客观事实,它反映的是原始状态下的实际事实,而法律真实不仅要有客观事实为基础,更重要的是,它要由符合证据的形式与实质要件特征的证据来支持.  相似文献   

13.
佟颖 《中国公证》2003,(4):30-30
在人类社会,经济交往是不可或缺的,其中的"游戏"规则当属诚实守信最为重要.但是,并非每一次经济往来都能恪守这个法则.如果双方相互间对信任产生了怀疑,是否就要将经济往来"寿终正寝"呢?大可不必,可以请"提存公证"来帮忙,即解除了不信任感,又促使了经济交往的顺利进行.提存是清偿债务的一种特殊方式,是保护债务人合法权益的一种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4.
马云 《中国公证》2005,(9):49-51
1986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使我又站在了人生的一个新起点上,从一名基层法院的法官步入了完全陌生的公证行业.时光荏苒,光阴似箭,二十年的风雨,当初不谙世事的毛头小伙儿,如今已成为一个业务熟练,领导着一个团队的公证处主任.看着摆放在书柜里的"全国优秀公证员"、"自治区优秀公证员"、"优秀党员"、"先进工作者"的一本本荣誉证书,我感慨万千,每本荣誉证书后面都隐藏着一个故事,而故事的结束又是一个新的起点.回想走过的路,可以说是一个不断起跑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自2001年4月辽宁省抚顺市公证处全面完成对市内四区公证处托管后,国内30多个公证管理部门及公证处派人到抚顺了解情况,并一致认为这是一种全新的公证集团化模式,产生了显而易见的优势,这种模式对于克服公证行业内不正当竞争,进一步提升公证人员素质和公证文书质量,提高公证的诚信度,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创建"名所名处"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和制度基础.然而,两年时间过去了,前往了解者中实施托管或兼并的却不到十分之一.  相似文献   

16.
在进入本文主题讨论之前,先举个生活中的例子作一分析.大家都熟悉"谷贱伤农"这一说法,它描述的是一种经济现象:在一些丰收的年份,农民卖粮的收入非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为什么农产品多了,收入却没有增加呢?这种现象反映了这样一个经济学原理:价格弹性原理.价格弹性原理,简单地说就是价格变化对需求的影响,若价格变化对需求影响明显,使需求增多或减少,就叫需求弹性大,反之,就是需求弹性小.造成"谷贱伤农"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粮食是需求价格弹性小的产品,其价格不管发生多大变化,需求量基本是不变的.为什么农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小呢?我们知道,人维持生命少不得粮食,而且一天也就吃三顿饭,粮食多了不会多吃,粮食少了花再多的钱也得吃,人们对粮食的需求不会因为价格变化而发生大的变动.因此,在粮食丰收的年份,人们对粮食的需求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粮食出现供过于求便卖不出好价钱,因而农民的收入就反而少了.  相似文献   

17.
公证法律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公证法律市场 (一)需求规律 供给和需求的分析工具是掌握和分析微观经济学的各个部分的重要工具,正如萨谬尔泰和诺德豪斯所言:"供给和需求分析是经济学所提供的最有用的工具之一.它和瑞士军刀一样几乎可以完成任何简单的任务.  相似文献   

18.
孙咏梅 《中国公证》2004,(10):41-44
所谓"必须公证",是指法律规定某些法律行为必须经公证机构公证,才能成立或生效.在此,有几点须加辩明:首先,必须公证并非指一切法律行为或有法律意义的事实,都须公证.我们知道,公证是代表国家对法律行为或有法律意义的事实的真实性、合法性加以证明和确认,赋以该行为或事实以法律认可的效力.  相似文献   

19.
事易时移,变化宜矣,创新就是与时俱进.国务院批准的<公证改革方案>实施一年多来,所有的公证处和公证人员都在积极论证并亲身体验着改革所带来的适与不适,"痛苦并快乐着"成了公证同仁的共同体验.西部大开发、政治文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战略的实施为公证事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公证发展多年的积弊与潜能似乎都在此时爆发了出来;随之,完善改革配套措施、加大公证管理力度、加强"两结合"的公证管理体制成为各级司法行政机关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公证立法难在何处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提倡"先礼后兵","先君子、后小人".反映在法制建设上,则是忽视纠纷的预防,重视纠纷的解决.有解决纠纷的银子,无预防纠纷的铜板.在纠纷的解决上,不计成本也要争口气,讨个说法.几千年来,这种观念代代相传.新中国的法制建设,也未能摆脱这个影响.即使在今天,也还是不乏其例.解决纠纷的法律制度,不仅有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而且还有仲裁条例、调解条例等等,可谓十分齐全.预防纠纷的法律制度,则寥寥无几.一个公证暂行条例,一暂行就暂行了20多年.在我国,预防性的法律制度建设难,究其根本,大概就难在观念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