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强调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的一次重大理念创新。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理念和路径主要体现在:树立"思政课共同体"理念,明确思政课的共同目标任务;强调思政课是"关键课程"理念,充分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贯彻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理念,加强衔接贯通和协同联动;坚持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理念,提高思政课思想性和理论性;实施高校"课程思政"理念,与中小学学科德育相对接等方面。这些理念创新,对于新时代办好思政课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申勇健 《世纪桥》2023,(7):68-70
思政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重点。面对思政课教学的发展趋势,提出大学思政课教学实现高效性的重要意义,进一步阐释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实现高效性的主要方法。通过阐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对大学思政课教学实现高效性进行实践探索,提出实现大学思政课教学高效性的对策,以及如何实现大学思政课教学高效性的改革,以期更好地发挥思政课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教育是启发智慧的活动,教学智慧是教师面临复杂教学情境所表现出的一种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能力。思政课教学尤其需要教师养成教学智慧。思政课教师养成教学智慧,应不断充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将知识教学转为智慧传授;开展思政课教学研究,反思思政课教学实践;关注思政课教学细节,提高思政课教学的敏锐性;转变思政课教学思维方式,提升思政课智慧品性。  相似文献   

4.
阐明了思政课教学改革应该积极探索新的途径,调动大学生党员参与思政课教学的各个环节,发挥其骨干作用,是能够有效地促进思政课教学时效性的主要途径。分析了大学生党员参与思政课教学过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阐述了大学生党员参与思政课教学过程的主要途径,指出了大学生党员参与思政课教学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各个方面协调配合。  相似文献   

5.
祝爱芳 《世纪桥》2007,(4):140-140,146
思政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如何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是思政课改革的核心和关键问题,本文试从加强思政课人文内涵建设的角度,来探讨提高其实效性问题。  相似文献   

6.
贴近艺术,艺术院校的思政课教学创新才有根本活力。把握艺术院校和艺术生的特点是艺术院校思政课教学创新的前提;研究、运用艺术资源是艺术院校思政课教学创新的基础;形成适合艺术生的教学方法是艺术院校思政课教学创新的关键;培养双誉型师资是艺术院校思政课教学创新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7.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首先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政治性是思政课的本质属性,学理性是思政课的基础属性。我们要通过推进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思政课教师真学、真懂、真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实现思政课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切实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相似文献   

8.
新时代思政课教师认知能力,主要是指作为新时代思政课教学工作主体的思政课教师,基于对思政课政治性、思想性、实践性等特点的认知,以及对本职工作基本属性、角色期待的深层把握,运用系统科学的认知方法,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系列能力。其中,对思政课的全面体察是基础认知能力,对思政课教师角色身份的精准把握是核心认知能力,对系统思维方法的灵活运用是方法认知能力,三者有机关联,体现了内在约束与外在导向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9.
高校思政课是高校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渠道、主阵地,一直以来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高校学生思政课获得感高低是衡量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有效提升高校学生思政课获得感必须坚持育人导向、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在此基础上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认知,提高大学生对思政课知行合一的践行能力。  相似文献   

10.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承担着铸魂育人的重大使命。“大思政课”理念的提出,就是要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贯穿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全过程,深入推进“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这既是对思政课建设基本经验的传承与发扬,同时也体现了对新时代思政课建设规律的认识深化。善用“大思政课”是新时代思政课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新时代思政课发展的鲜明特色。要厘清“大思政课”的深刻内涵,把握“大思政课”的时代价值,明确“大思政课”的建设理路,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进而更好立德树人、培根铸魂,更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相似文献   

11.
高校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改革开放以来,加强党对高校思政课的全面领导,由党中央和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对思政课建设进行顶层设计、系统规划,是思政课建设的突出特点,在思想政治教育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系统梳理、思考和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思政课建设的历史经验,对于新时代教好思政课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  相似文献   

12.
试析增强"概论"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论"课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具有重要位置.吃透教材、用好教材是增强"概论"课教育教学实效性的基础,教师素质的提高是增强"概论"课教育教学实效性的关键,创新教学方法是增强"概论"课教育教学实效性的核心.  相似文献   

13.
唐湘珍 《世纪桥》2023,(4):57-59
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背景下,将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和大中小学思政课教育教学相结合,有助于改革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内容和方式,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顺利开展,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目前,大中小学思政课教育教学在开发运用地方红色文化资源方面主要存在认同意识淡薄、缺乏应有的机制体制保障、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滞后等问题。在一体化背景下,提出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的路径:一是提升对红色文化价值的认同,二是建立健全机制保障,三是加强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4.
和春红 《支部生活》2005,(12):25-25
镇康县对科级领导干部任前重点修好四门课,为即将走上领导岗位的干部备好“远程粮草”。一是基于现实的知识课。授课内容有形势任务课、党建知识课、政策精神释义课、经济知识课、法律知识课等。二是以职为本的经验课。聘请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干部将长期工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好经验、好做法授“渔”于新任科级领导干部。  相似文献   

15.
正历史是民族的根,更是国家的魂。讨论百年党史如何融入思政课,正是对习近平总书记最新提出的善用"大思政课"的要求的积极响应。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思政课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思政课的应有之义,更是思政课教师高标准高质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思政课教师学习党史与推动工作的有机结合点。思政课教师应在丰富的党史、思政资源和优良传统教育基础上,以更大的格局、更大的学科合力,更大的资源整合,努力探索形成百年党史"大思政课"建设的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16.
形势与政策课是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途径,构建形势与政策课三位一体模式是切实增强形势与政策课效果的有效途径。网络提供了新的教学手段、新的教育载体,为形势与政策课三位一体模式的构建提供了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17.
专题课是县级党校主体班教学的主要形式,专题课教学内容的时效性、教学对象的针对性都比较强,并且科研含量高,讲授有一定难度。要把握好专题课的几个关键环节,不断总结、研究和探索专题课的教学方法,提高党校专题课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武晓霞 《世纪桥》2012,(15):91-92
原理课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简称,是全国高校本科大学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原理课教学中,教师应深刻理解彰显马克思人格和理论魅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深入探索马克思人格和理论魅力内容与教学内容的结合点,使学生在清楚认识马克思基础上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以提高原理课教学的实效性,坚定大学生的政治信仰。  相似文献   

19.
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一直是思政课教师重点思考的问题,高校尤其是高职高专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符合学生特点,遵循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发展规律以"立德树人"为教学宗旨,是增强思政课实效性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坚持"八个相统一""。八个相统一"具有丰富内涵,也指向思政课实际中的现实问题,必须对其进行深刻理解: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凸显了思政课的本质属性;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是思政课灵魂与载体的契合;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体现了思政课的时代使命;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实现了思政课的根本要求;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是思政课守正创新的遵循;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强化了思政课的科学教学关系;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统合了思政课的教学方法;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强调了思政课教育方式的协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