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盟成员国对东盟的认同是评估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建设程度的关键性的核心指标之一。鉴于东盟新成员国的历史特殊性,本文从东盟新成员国的角度考察了影响其对东盟认同的主要经济和政治因素。东盟新成员国与其他盟友的经济发展差距、东盟对其支持和庇护的程度、东盟或东盟成员国之间如何处理内部冲突等因素,都可能以不同的方式影响到东盟新成员国对东盟的认同,从而影响到东盟共同体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2015年10月以美国为首的12个国家最终基本达成《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来自拉丁美洲的3个成员国墨西哥、智利、秘鲁均属于"太平洋联盟"成员,拥有较为开放的经济和政治模式,参加TPP谈判对拉美三国来说政治考量重于经济利益。一方面,这3个国家与美国传统友好,双边往来密切;另一方面,它们均已与TPP协定大部分成员国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而新增的亚洲市场对其经济贡献有限。TPP成员国之间发展水平差别很大,既有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也有发展中国家,它们在农产品市场准入、汽车原产地规则和知识产权保护等议题上有着较大分歧。此外,TPP协定将加剧"太平洋联盟"和南共市的对立,影响拉美地区的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张弛 《国际观察》2014,(2):147-157
2013年7月,日本正式作为第12个成员国加入TPP谈判。日本的加入,不仅使TPP的经济规模进一步得到提升,同时也给中国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为了避免在未来的亚太贸易体系中被美日所边缘化,中国应采取三种策略。首先,中国需要积极寻找和构建利益同盟,提升实力,通过与美国进行权力博弈来减少TPP对中国的负面影响。其次,中国还可借鉴制度的理性设计理论,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参与TPP规则的制定,使TPP能够"为我所用",为中国参与未来的亚太贸易创造有利条件。最后,中国也要思考如何在亚太区域内构建自贸区建设的规范和共识来影响TPP未来的制度建设,使其更加多元化、更富包容性,真正成为能够有利于亚太经济融合和区域各国共同繁荣的国际贸易协定。  相似文献   

4.
美国通过加入TPP从实质上确立了"重返亚洲"的全球战略调整,在更大程度上加快了对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干涉。美国主导下的TPP对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也给中国的整体和局部FTA战略带来了诸多的不确定性和挑战。中国必须正确认识美国在东亚地区的经济战略转变以及TPP扩张带来的潜在影响,在此基础上对FTA战略做出合理的调整。中国的FTA战略重心仍应保留在东亚地区,提高国内企业对FTA的利用率,同时跟踪研究TPP的最新进展,为以后加入TPP谈判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5.
冷战结束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事件是近几年来“大东盟”的崛起.1995年7月东盟正式吸收越南为其成员国,1997年7月在吉隆坡召开的东盟外长会议上又接纳缅甸和老挝加入了东盟,至此,东盟由6个成员国增加到9个成员国.一个“大东盟”的蓝图就非常现实地摆在人们的面前.“大东盟”的出现对整个东亚地区的政治、经济及安全格局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大东盟”的形成是冷战结束后东南亚地区形势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不仅有深刻的政治、经济背景、机遇和条件,而且还有其理论和目的.本文仅拟就“大东盟”建立的目的及其发展前景,作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本期《东盟经济公报》特刊专门讨论各个东盟成员国之间的发展差距,并分析不同形式和不同方面的发展差距是如何向东盟经济共同体的建立提出挑战的。本文从东盟中低收入成员国的观点来评价东盟成员国之间的发展差距的状态。本绪论篇为后面关于两个地区和6个国家的各篇论文提供了背景情况。本文简要地概述东盟各国的发展差距并研究其某些指标。然后论及欧盟的经验并试图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以供东盟借鉴。  相似文献   

7.
美国TPP战略的动机及其对东北亚经济一体化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TPP战略既是美国外贸政策的重大调整,也是对WTO全球多边贸易秩序的系统性突破。它不仅反映了美国政府试图重振其国内脆弱经济的努力,同时也标志着美国亚太经济合作战略的重大转变。本文运用一般均衡模型,模拟了不同情境下美国TPP战略对不同地区产生的各种经济影响。模拟结果显示:TPP加入国家福利增加,而非加入国将受损,一个不包括中国的TPP将使得中国福利受损,贸易条件恶化。中国需要迅速建立包含中日韩三国的东北亚自由贸易区,同时应根据自己的长远利益构建针对美国TPP战略的其他对冲性政策。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广域一体化的研究视角,对后危机时代东亚区域合作应选择TPP模式还是RCEP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先对TPP和RCEP两种模式的形成和发展进行了介绍,再分析了在东亚区域合作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东盟、中国、日本和韩国四大经济体对TPP和RCEP的不同态度,接着比较了TPP和RCEP的具体特点对东亚的影响,最后研究了东亚区域合作选择加入TPP或RCEP将会产生的不同利弊情况。得出的最终结论是:后危机时代的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目前选择RCEP模式更有利于东亚区域一体化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9.
竺彩华 《和平与发展》2013,(2):13-28,125-142
为配合战略东移,美国力推TPP,对东盟主导的亚太经济一体化造成冲击,催生了东盟10国与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6国组成的亚太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谈判。两种机制的并存、经济一体化标准一高一低,弱化了东亚经济一体化,以及体制后的大国博弈使亚太各国面对TPP、RCEP难以抉择。中国应加快转换经济发展模式,保持经济持续增长,让东亚国家受益。以增大RCEP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0.
东盟政治安全共同体建设以2009年东盟首脑会议通过《东盟政治安全共同体蓝图》为标志,可以说开始有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和具体的规定。然而,东南亚地区要真正实现这一构想,还将面临许多问题和障碍。从其内部看,有成员国的多样性与差异性及内部矛盾、对安全理念及共同威胁上的认知差异、武装力量难以协调合作、决策机制上弊端等因素;外部因素有:美国根据其战略需要不断调整其在东南亚政策、中国和平发展战略对东南亚各国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未来东盟政治安全共同体的发展不可能是军事同盟,只能是以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及非传统安全为重点的合作,其过程必须是先易后难、循序渐进、逐步建立的一个多层次安全架构。  相似文献   

11.
越南在1995年正式加入东盟后,迅速摆脱了政治孤立的困境,获得了广阔的海外市场,并与东盟其他成员国共同建立相关的安全机制,为越南发展创造了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本文在阐述越南加入东盟的背景和历程基础上,对其与东盟合作过程中获得的收益进行分析,并试图探讨越南与东盟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1995年7月,越南正式加入东盟,成为东盟的第七个成员国和东盟自冷战结束后吸收的第一个新成员国。至今,越南加入东盟已有12年,在这短短的12年中,越南迅速地融入到东盟组织当中,积极发挥作用,成为东盟新兴的  相似文献   

13.
人们普遍认为,越南在1995年加入东盟,是其作为经济革新过程一部分的新外交政策的一个有力象征和最显著成果。本文详细论述关于加入东盟是否如人们通常所认为的,有利于越南处理其外交事务这样一个问题。东盟是否确实为越南处理其国际关系提供了持续的良机,抑或应该把东盟视为一个金笼子(即提供了管理地区秩序的明确机会,但也日益限制了越南的外交政策选择)更为确切?本文阐述加入东盟对河内与中国、美国及其东南亚邻国之间双边关系的影响,确认越南对和平解决南中国海争端所采取的行动在多大程度上与东盟的行动相一致,讨论越南对外经济政策的关注点,并试图阐明越南外交事务决策过程中的行为体和组织结构。  相似文献   

14.
2022年,由于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新冠疫情持续肆虐,乌克兰危机升级,东盟面临一系列内外风险和挑战。东盟轮值主席国柬埔寨以“东盟:共同应对挑战”为主题,以推动政治安全、经济和社会文化三大共同体建设为核心事项,继续致力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与发展繁荣,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构建以人为本、共同发展的东盟共同体,维护东盟统一性和“中心性”。这一年,东盟多次派特使访问缅甸,积极推动缅甸和平进程。原则上同意接纳东帝汶成为第11个东盟成员国,实现东盟扩容。经济上基本克服疫情影响,重视旅游业和数字经济发展潜力,加强国际和区域经济合作,努力促进经济全面复苏。对外关系上积极应对大国博弈,进一步巩固与中国的政治、经济和人文交流等各领域合作,将东盟与美国、印度的关系升级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加强成员国与外部合作伙伴之间的联系,努力构建以东盟为中心的外交网络。展望2023年,东盟轮值主席国印度尼西亚将以“东盟事务:增长的中心”为主题,聚焦东盟内部事务及经济增长中心两大方面,加强东盟能力和有效性、维护东盟的团结及东盟中心地位,促进东盟经济发展。东盟将共同应对国际形势中的机遇和挑战,推动东盟共同体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升东...  相似文献   

15.
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ASEAN),是东南亚的一个区域合作组织。东盟于1967年8月8日在曼谷宣告成立。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和泰国是东盟的创始国。1984年文莱加入东盟,成为东盟的第6个成员国。1995年越南加入东盟,使东盟的成员国增加到7个。1997年,老挝和缅甸被同时吸收人盟,东盟成员国增加到9个。不久的将来,柬埔寨也将加入东盟。届时,一个包括东南亚所有10个国家在内的“大东盟”就将形成。  相似文献   

16.
TPP在美国奥巴马政府的主导和积极推动下有望成为亚太地区高水平的自由贸易协定。韩国作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重要盟国,是美国主要的拉拢对象。但是,韩国在加入TPP的问题上一直迟疑不决。2013年3月,日本正式成为TPP的谈判国,韩国随即也宣布加入TPP谈判。日本的加入是促使韩国加入的直接原因,增强韩美联盟的凝聚力是其主要原因,而参与规则制定及增强本国经济的竞争力则是其根本动因。韩国加入TPP所面临的挑战主要有来自本国相关部门的反对、中国因素以及如何在TPP与区域其他贸易组织之间进行选择。综合考虑,韩国应该努力推动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达成的同时,在TPP和RCEP之间采取一种"双轨战略";并从根本上提升本国产业的竞争力,积极应对区域贸易自由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TPP因美国参与而备受瞩目,并增加了未来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走向的不确定性。作为横跨太平洋两岸的三大经济体,中国、美国和日本对TPP的立场和态度有所不同。美国积极参与TPP谈判,试图主导这一制定新一轮贸易游戏规则的新平台,借此构建亚太地区新的竞争性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日本将TPP视为进一步开拓亚太市场,提升FTA战略实施水平,强化美日同盟关系并提升亚太地缘政治的战略需要。中国必须正确认识美国在东亚地区的经济战略转变以及TPP扩张带来的潜在影响,对TPP谈判持开放心态,做好相关政策调整。  相似文献   

18.
自东盟成立以来,区域内经济合作始终滞缓拖沓,乏善可陈。20世纪90年代开始,东盟加速了经济领域的合作步伐,确定了具体的目标和发展方向。但东盟经济合作越向前发展,其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也越大。今后东盟经济合作能否按预期的目标发展,关键在于能否协调成员国之间的不同意见,使其所推行的一系列合作方案如期实行。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美国没有制定对东盟的整体战略。在与东盟成员国的双边关系上,它主要重视老东盟国家,而不大重视东盟新成员国。这对美国与东盟的关系造成负面影响。为应对新形势下的新问题与挑战,奥巴马着手调整对东盟政策。  相似文献   

20.
2003年伊拉克战争已以美英联军的完全胜利而告终。从目前情况看 ,这场战争对国际格局和地区形势的影响深度有待进一步观察 ,但这场战争已在以下几个方面对远离战火的东盟产生了较为严重的不利影响。一、对东盟部分国家内部的稳定和安全产生了较大影响东盟成员国大都是多元宗教国家 ,其中印尼、马来西亚、文莱以信仰伊斯兰教为主 ,菲律宾南部和泰国南部也是穆斯林聚居区。自从美国积极对伊备战以来 ,印尼、马、菲、泰等东盟国家中反对美国对伊动武的大规模游行示威就一直没有停止过 ,参加者主要是穆斯林 ,但也有其他宗教徒。美国对伊开战后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