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1 毫秒
1.
爱国主义精神是贯穿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红线,是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的凝聚中华民族、推动中国发展的伟大精神动力。他指出:“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他强调:“要懂得中国的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深刻阐明了爱国主义教育对中华民族振兴的意义。江泽民同志也多次强调,要在全体人民中,特别是在广大青少年中,坚持广泛深入地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历史使命感,培养和造就一代  相似文献   

2.
一切为了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人民的幸福,这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处处洋溢着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统一的爱国主义精神,处处体现着小平同志这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对中华民族对社会主义事业的真挚情感和“为中华民族之崛起”的执著追求。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报告会上的讲话中说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相统一的科学理论。” 一、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是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 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首次明确提出“建设有中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的爱国主义思想包括:树立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自信心;保证国权,维护国格,增强国力;了解国情,热爱中国共产党,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者必备素质。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的爱国思想体系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探讨其思想体系和时代特征,对于学好邓小平理论,特别是对于完整、准确地宣传邓小平爱国思想,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的凝聚功能,实现中华民族腾飞,具有重要的作用。邓小平同志对爱国主义有一个经典的论述,即"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惑,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实际上,这句话最精辟地概括了邓小平爱国思想体系和时代特征。(一)社会主义的本质性。这是爱国任务上的特征。"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爱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引导人们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主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报效人民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祖国利益、民族尊严为最大耻辱。”《纲要》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问志作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决策者和“总设计师”,不仅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许多重大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精辟论断,而且在树立民族自豪感、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以及维护国权、国格、国威等方面也作了极其重要的论述。可以说小平同志“特色理论”的字里行间,处处闪耀着爱国主义的光辉。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探索“特色理论”的爱国性。 一、“特色理论”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经济,为爱国主义理论到实践的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7.
一、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孙中山先生也说过:“做人的最大事情是什么呢?就是知道怎样爱国。”那么,作为中小学生应该怎样体现爱国呢?同学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时刻记住自己是中国人。2.尊重国旗,无论你在哪里看到升旗仪式,都应该主动地停止行走,面向国旗脱帽肃立并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3.会唱国歌,认识国徽。4.会认识祖国的版图。5.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相似文献   

8.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战略方针,我们对此必须抱有坚定的信心与决心。我想从几个方面谈些认识。一、必须坚持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在当前必须着重强调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邓小平同志一贯强调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发扬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把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振…  相似文献   

9.
爱国主义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属于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是一种崇高的道德规范。它的基本内容是热爱祖国的人民,热爱祖国的山河,热爱祖国的历史文化,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对祖国的事业无限忠诚;在祖国处于危难时刻,万众一心,同仇敌忾;为拯救祖国进行殊死的搏斗,甚至无私无畏地为国损躯。爱国主义是民族的灵魂,感情的纽带和团结的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处处洋溢着爱国主义思想。《中共中央关于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决定》指出,我们学习邓小平同志的著作,要联系当前的形势和任务,“紧紧抓住和深入领会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发扬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致力振兴中华的爱国主义精神。”认真学习和深入领会邓小平关于爱国主义思想的论述,对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深入领会邓小乎爱国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关于爱国主义思想,邓小平同志有许多精辟的论述,概括起来其主要内容有:1.新时期爱问主义和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1.
爱国主义是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伟大旗帜,是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国家不论大小,都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因此,它是振奋民族精神,增强自尊心和自豪感,培养自信力和凝聚力的最深厚  相似文献   

12.
《求实》2013,(7)
爱国主义是一个复杂的理论系统,也是一个历史性、具体性的范畴。爱国主义是爱国主体情感、思想和行为的相互统一。爱国主义集中体现为民族自尊心、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爱国主义还是一种行为准则和理性精神,具体表现在道德义务、政治原则、法律规范和民族精神四个维度上。  相似文献   

13.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要在全体人民中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激励全党全国各  相似文献   

14.
综观邓小平七十多年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时时处处凝结着浓郁的爱国主义情愫,其思想内涵丰富,主要有: 一、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民族自尊心是指一个民族保持自己尊严的感情。民族自豪感是指一个民族对自己历史和观实成就的愉悦情感。二者是爱国主义情感的集中反映。中华民族有着五千余年的文明史。历代爱国志士都是以此维系民族历史、维护民族  相似文献   

15.
《爱我中华———百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巡礼》电视片深受青少年欢迎程仁沛爱国主义历来是动员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光辉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必须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否则我们就不可能...  相似文献   

16.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议》强调,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感召着中华儿女团结奋斗,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铸就了中华民族的民族之魂,增强了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7.
中共中央关于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决定指出,学习邓小平同志著作,要紧紧抓任和深入领会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发扬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致力振兴中华的爱国主义精神。邓小平的有关论述为我国在现代化建设和对外开放格局下正确处理对外关系,形成凝聚中华民族、推动中国发属的伟大精神动力提供了重要指南。 坚持独立自主 反对强权霸权  相似文献   

18.
李裴 《党建》2011,(10):30-30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在全体人民中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遵义会议精神是中国人民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永远继承和弘扬。  相似文献   

19.
宗航 《理论导报》2005,(4):40-41
一、深刻认识中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青少年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在中学生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高青少年的道德素质和政治觉悟,增强他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把他们培养成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我们教育事业的目的,对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确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  相似文献   

20.
爱国主义是人们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感情。这种感情集中表现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表现为对祖国的荣誉、命运和前途的关注。爱国主义的感情固然或以因人们在祖国中居住、生活,享受祖国的温暖而自然自发地产生,但爱国主义的感情升华与自觉却是来自于社会的有效教育和培养。任何一个主权完整的国家,都不会忘记和放松对她的国民进行爱国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