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8 毫秒
1.
皮坤乾  杨风雷 《人民论坛》2014,(14):209-211
为解农村"空心化"之痛,贵州立足于省情,一方面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步伐,让劳动力真正地转移出去;另一方面以"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推动了农村跨越式发展,走出了一条农村"空心化"有效治理的贵州道路,形成了农村"空心化"治理的贵州模式。这对于仍饱受"空心化"之痛的广大农村具有重要的学习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内发型发展是致力于探寻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模式,其理论与农村“空心化”治理存在适契性。通过对皖南B村的田野调查,发现其存在人口流失、文化式微和村落共同体衰微等“空心化”现象。B村“空心化”问题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和真实性。B村“空心化”的深层根源主要是城乡缺乏互助协同、政府缺乏指导规划、村庄缺乏本土特色以及农民缺乏自主发展等。受内发型发展理论的启示,笔者主张,应对农村“空心化”需从城乡融合发展、国家与社会互动、确立农民主体地位和培育村庄精英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3.
土地流转视阈下的“空心村”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多村社出现的“空心化”现象,使得乡村社会发展陷入一种治理性困境。人力资本空心化、土地抛荒化、村庄空心化、家庭空巢化、集体空壳化、科技空心化以及公共服务空心化虽对新农村建设产生许多负面影响,却为农村土地流转与农业规模经营提供了有利契机。因而以充分保障农民的承包经营权益为前提的土地流转,为“空心村”的治理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新的路向。  相似文献   

4.
蔡义鸿 《小康》2014,(2):21-21
“空心村”其实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二元化的产物。它既包括农村土地空心化、人口空心化,也包括农村产业空心化和基础设施空心化,本质上是农村地域经济社会功能的整体退化。  相似文献   

5.
关于城镇化进程中湖北省农村“空心村”治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空心化问题严重制约"三农"发展。湖北农村空心化治理既有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机遇,也遭遇到农村产业空心化、人员空心化、土地节约利用不足及宅基地闲置等问题的现实挑战。通过选取湖北省五市(黄冈、黄石、宜昌、襄阳、恩施)作为抽样调查,发现湖北省"空心村"问题并分析其原因,依托湖北省城镇化战略布局,因地制宜,在农业产业化、吸引新型农民返乡就业创业及农村土地流转规范化和社会保障公平化方面突出其治理的力度。  相似文献   

6.
《中国民政》2013,(9):20-20
金幼芳在《四川理工学院学报》2013年4月撰文认为,我国是一个13亿多人ID的农业大国,因农村经济建设落后,农村人ID流失严重,农村布局呈“空巢”形态。农村“空心化”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产生了一系列负面效应,表现在土地资源严重浪费、  相似文献   

7.
乡村建设是攸关民族与国家命运,一百多年的中国现代化历程多次证明了这一价值判断.城乡二元结构下的资源流动,诱使乡村结构呈现“空心化”态势,村庄“空心化”的治理危机正在侵蚀和动摇我国社会的根基.目前,村落“空心化”主要表现在村庄政治有行政组织无公共权威;村庄经济有财政账务无现金资源;村庄文化有形式输入无实体培育;村庄发展有惠农政策无联动人才等四大窘相.因此,要在发展中不断完善和创新农村村民自治制度,完善村级合作组织,引进乡村技术人才,构建多中心的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8.
“越来越逼人”的农村养老形势 千百年来,家庭一直都是保险的一个基本单位,家庭互助式的养儿防老几乎成为农民的唯一选择,“每一个农民都想有个孩子,等老了之后可以有人照顾”。但是,伴随着改革开放,我国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空心化与老龄化愈演愈烈的现状也日益明显,现在农村的养老形势变得“越来越逼人”。  相似文献   

9.
兰继华 《前沿》2013,(1):139-141
农村空心化发展,既是新农村建设面临的难点问题,也是破解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空心化村庄的大量存在对农村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等方面产生了严重的负效应。破解农村空心化问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多种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0.
乡村振兴从根本上说是人的振兴、农民的振兴和农村优秀人才的主体性振兴。面对当前农村人口“空心化”的严峻形势,推进乡村振兴亟需动员和吸引潜在的优秀“城归”人员积极返乡干事创业,充分发挥好他们投身乡村发展建设的“补位”功能,促使其切实补足乡村产业振兴、社会治理和文化建设的主体之缺。为此,一是要加强对“城归”人员的宣传教育,唤醒其主体意识,引导其真心诚意地返乡;二是要持续改善农村发展环境,为“城归”人员搭建展才、立业、建功的舞台;三是要加大对“城归”人员干事创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使其在乡村振兴建设中“立得住脚”;四是要重视对“城归”人员的能力培养,使其能在乡村振兴建设中“迈得开步”。  相似文献   

11.
继2010年云贵川渝春季大旱之后,2011年贵州再次出现罕见旱情。据相关数据统计,截至9月中下旬,贵州全省88个县(市、区)均不同程度受灾,其中31个县特旱,39个县重旱。2011年贵州黔西南州望谟县发生的“6·06”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给当地百姓造成的影响远没有离去,而干旱又戳痛他们的心。时值秋收季节,老百姓田地里的枯萎稻穗却因为“卡脖子”旱情未能灌浆,使稻穗空空,  相似文献   

12.
尹长东  姜南 《人大论坛》2010,(5):58-58,F0003
“醉美”的内涵十分丰富,一取谐音“最美”,二为隐喻了与世博会有着特殊渊源的贵州典型物产——茅台(“国酒”)这一特殊元素,体现了贵州的独到之处;另外,“醉美”有着“美极致醉”的延展性和广义性,如形之醉、神之醉、情之醉等等。  相似文献   

13.
今年以来,安徽省阜阳市强力开展“三线三边”和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以“五治理一提升”(垃圾污水治理、建筑治理、广告标牌治理、骑路逢集治理、废品收购站点治理、绿化改造提升)为重点,全面打响了整治农村环境“脏乱差”的“大会战”。截至目前,“大会战”成效初显,农村居民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4.
借助创建“全国农村社区管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的契机,山东省莒县以“议事·学习日”制度探索了一种农村社区治理的新形式,用切实有效的基层协商民主机制保证民生为本的执政理念落到实处,实现了农村社区治理“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良性互动。莒县的案例为农村社区治理提供了一个充满创意的理念和可推广、可借鉴的实践样本。  相似文献   

15.
“三农”工作是我省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扶贫开发又是我省“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两个重中之重”是我省“十一五”期间的工作难点与重点. 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科学分析和正确把握我省农村人口的现状与问题.是实现贵州经济社会历史性跨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树立正确政绩观的具体体现.更是完成“两个重中之重”工作的先决条件。 本文多角度多侧面对贵州农村人口作了慎密细致的论述.为解决好人口问题、完成好“十一五”期间“两个重中之重”的工作.深入浅出地做了具体分析,值得细览。作者认为,贵州农村人口问题.已成为——  相似文献   

16.
兰继华 《前沿》2013,(3):43-44
随着农村空心化的出现,农村中大量的青壮年外出打工,农村中最有活力的群体外出给农村的党建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发展党员困难,留守老人们对民主权利漠不关心,政治参与度低,村官权力得不到有效的监督,使农村党建工作举步维艰,这种状况需要积极探索一条空心化农村党建工作的新路子,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17.
历史上治水有功的人,都深受人民爱戴,在清代乾隆年间,贵州出了两个治水名臣、,韩铼一生以治河为务,功盖一世,名垂青史,陈法亦亲理河务,深知利弊。所著《河干问答》,“治河之道路毕焉”,对后世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堪称治理河道的一大奇书。  相似文献   

18.
曾经,湖南邵阳治安水平不高,社会风气名声不佳,当地人为之气沮。最近5年,这座城市终于撕掉了“老黄历”,基层治理焕发出新气象。邵阳凭什么?“辅警”“快警”,人力保证邵阳是湖南人口大市,70%为农村人口,可是多年来农村警力占人口比例只有万分之六点八,为湖南最低水平。  相似文献   

19.
郭煦 《小康》2023,(16):72-75
<正>张家口市“空心村”治理把尊重群众意愿放在首位,令治理政策与村民意愿形成高度融合。青壮年外出打工,村庄渐渐“空心化”,这曾是塞外山城河北省张家口市面临的一道难题。2017年以来,张家口完成了上千个“空心村”治理。在治理中,张家口尊重群众意愿,加强社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多渠道促进群众就业,完善社会治理机制,确保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由实体经济“贫血”造成的产业空心化逐步成为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潜在风险。巩固实体经济是避免经济“硬着陆”的关键,要高度重视如何巩固实体经济的坚实基础,营造实业致富的市场环境,防范产业“空心化”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