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铁简 《廉政瞭望》2007,(11):38-39
一位普通的青年,因为一次酒后驾摩托车不慎将自己的堂嫂撞倒在地,又因为醉酒而没有及时将她扶起来送医院。没想到这竟成为他日后作案的"动机",稀里糊涂地成了"强奸犯",被法院判了十五年!好在一位律师挺身而出,终于替他洗冤昭雪。可他这时已经"当"了2104天的强奸犯。  相似文献   

2.
任丽娟被确定为人党积极分子,好不兴奋.当晚的同学聚会上,她终于按捺不住,借着一杯啤酒的劲儿,将喜讯公布于众.众同学纷纷向她祝贺,唯独一个叫葛山的人砸来一句冰冷:"请问贵党的基本路线上有哪几个零件儿?"任丽娟特别瞧不上葛山.谁进步恶心谁,绰号"嘴损特",她回敬道:"我的理想就是当一个普通党员,把自己管好,该党员干的我一样都不落后.至于路线、大政方针,那是中央做的事儿,咱的任务就是两个字儿:照办!"  相似文献   

3.
刘吉同 《学习月刊》2011,(15):33-34
李娜夺得法网冠军后,在华人世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和震动,神州大地迅疾形成了一股"李娜热",而她那句极显个性和本色的名言也很快被记者"挖掘"出来,成了各网站和媒体的"新宠",这就是:"不要说我为国争光,我是为自己"(青岛新闻网6月16日)。我注意到"主  相似文献   

4.
正自从拍了《白毛女》以后,她就生活在了"名利"中。但她把"名利"变成了"还艺于民",为观众塑造出了一个个朴实无华的银幕角色。到了晚年,她又把"名利"变成了"奉献",诠释了她心中"化作春泥更护花"、"意在点燃繁星"的银发之情。她就是被誉为"身在名利中,心在名利外"的著名表演艺术家田华。"白毛女"田华田华在回忆1950年拍摄电影《白毛女》的情景时说:"我自身的经历和气质令导演看到我的能力和  相似文献   

5.
一天,我在整理村中60岁以上老人养老金银行卡使用情况时发现,第六村民小组的一位老人一直没来登记。下班后,我一路打听着找到老人的家老人家中只有一个小女孩,我问她"奶奶去哪里了",她羞涩地回答:"去山上背柴火还没回来。"已经是下午6点多了,我估摸着老人应该很快就回来了,便决定等等她。  相似文献   

6.
今年6月中旬,南京一男子经过多轮谈判,在付出5万元现金以及大批珠宝后,终于应来自河南的一女子要求与她离了婚。这位河南打工妹自2001年在老家离婚后来南京,7年间她与4名南京男子结婚,尔后又迅速离婚。通过"闪婚",  相似文献   

7.
正我担任营口市站前区八田地街道惠安社区第四党支部的支部书记至今已有8个年头了。作为一名"老书记",我亲眼见证了小区的变化与发展,也把党支部的故事刻在了心里。这不,今天下午,社区干部小段要来采访我们支部的故事。我想了又想,与其让她干坐着听故事,不如带她到小区里走一圈,让她"感受"故事。我带着小段走进小区后,问她:"你觉得这条路怎么样?"小段前后看  相似文献   

8.
在公司大家都亲切地叫她郭姐。她也常说,女工委是女职工的"娘家",我就是"家长",作为"家长"就必须履行好"家长"的义务。工作中她是领导,严格要求自己;生活中,她是大姐,关心同事,谁家有什么困难,她总是尽全力帮助解决困难;听说有女职工、儿童病了,她都亲自前去  相似文献   

9.
<正>1950年夏末,为迎接建党30周年,上海市委展开了寻访中共一大会址的工作。这项任务由时任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姚溱,带领着军管会文艺处沈之瑜和市委宣传部杨重光具体承担。一大是在法租界开的,但法租界的范围很大,怎么找?寻访小组从周佛海之子周之友那里得知,周佛海曾写过一本回忆录,书中记载,一大会址在"贝勒路李汉俊家",而代表住宿则在"贝勒路附近的博文女校"。  相似文献   

10.
开心一刻     
正[段子]●老婆买了只狗,没事干就拿着钱让狗闻。我觉得很奇怪,就问她:"这是干嘛,让狗去大马路上捡钱?"老婆神秘地一笑:"以后你就知道了!"几个星期后,我的私房钱不见了……●我妈刚刚一脸心事地坐下拉着我的手,语重心长地跟我说:"你也不小了,都30了……"我喉头一紧,完了完了终于要来了,  相似文献   

11.
正二十多年前,有一次我和往年一样回老家秋收。由于当时没有机动车,我便赶着牛车拉玉米穗。老牛已"服役"多年,尤其熟悉家和田地之间的路线。几次往返后,我觉得老牛"识途"得很,便放松了"监管",丢掉了鞭子,更不再吆喝,悠哉游哉地躺在了车板上。出人意料的是,老牛突然"偏轨下道",直奔水塘去喝水。最后,牛劲终于抵不过车的惯性,以致连人带车滑入水塘。  相似文献   

12.
岁月如河     
随着一阵铃声,拿起话筒,只听见一阵压抑的啜泣声。谁在这样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对着我的听筒哭泣?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终于听出:是远在千里之外的朋友——玲子那熟悉又陌生的啜泣声。在她稍微平静之后,我轻声地问她:"怎么了?"不知道又过了多长时间,  相似文献   

13.
正我的少数民族亲戚叫阿木尔,她是蒙古族,是四师七十四团六连养殖区的职工,"民族团结一家亲"使我们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我的老家在陕西,我是汉族人,2015年因兵团"少数民族聚居团场和边境团场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引进工程",我从北京来到了七十四团工作。第一次见到我的蒙古族大姐阿木尔,我向她解释了民族团结一家亲政策并说明了将要和她家结为亲戚,她很高兴,对"民族团结一家亲"政策赞口不绝。她的丈夫也  相似文献   

14.
正白晶莹今年58岁,年近花甲的她在周围人眼中,却是个精力充沛的"女超人"。她是人民公仆,为脱贫事业自掏腰包,有着"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恒心。她是"草原绣娘",传承一方技艺,有着"技达四海,能行天下"的信心。她是脱贫领路人,足迹遍布全旗,有着"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决心。  相似文献   

15.
《先锋队》2012,(1):4-7
她是我国唯一从第一届连任到第十一届的全国人大代表,她曾先后13次见到过毛主席、周总理,周总理在北京中南海西花厅专门宴请过她,邓小平称赞过她,江泽民称她"凤毛麟角",胡锦涛总书记叫她"申大姐",李鹏、朱基、薄一波、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自到西沟看望过她。作为新中国妇女的代表,她到丹麦哥本哈根参加过世界妇女代表大会;美国著名记者斯特朗采访过她;前苏联青年英雄卓娅的母亲给她写过信。她——就是申纪兰。她说:"不是西沟离不开我,是我离不开西沟。"  相似文献   

16.
正从警9年来,她的"身份"越来越多:"80后"派出所副所长、社区居民的"大管家"、空巢老人们的"好孙女"、帮扶群众的"家里人"……可在她看来,在群众面前决不当令人敬而远之的"官",而要当好为他们服务的"桥梁纽带":"这身警服神圣、庄严,我有幸穿上了,就要对得起它。"年轻的她爱笑,穿上警服的她笑得更美、更动人。说起女警,在人们印象中,她们是女人中的"男人",是刚柔并济的"女汉子",用女人特有的聪慧坚韧、耐心细心诠释着人民警察这个特殊职业。谭鹤这位"80后女警花",便是她们中的一朵"玫瑰"。  相似文献   

17.
初识《兵团工运》还是小16开32页的素颜模样,如今她已穿上大气的华裳了。从小到大,由薄到厚,《兵团工运》转瞬间已奔向了而立之年。很感慨,因她的存在,我这个20多年"工"龄的工会工作者在工会岗位上才显得更加得心应手,说她是我的好助手、好参谋一点都不为过。由于她帮了我很多很多,所以我名之为"幸有《兵团工运》。"记得十几年前《兵团工运》200期的时候,我就说过"《兵团工运》就像我的老师一步步地教我提高工作水平",应该说那个时期是本人  相似文献   

18.
正"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给我希望我终于看到所有梦想都开花追逐的年轻歌声多嘹亮我终于翱翔用心凝望不害怕哪里会有风就飞多远吧……"这首《隐形的翅膀》歌曲唱出的是大连市沙河口区春柳小学音乐教师时岩的心声。她希望自己就是这双隐形的翅膀,带给学生希望,带领学生们在音乐的天空里翱翔。做仁爱之师,把爱的种子播撒在每一个孩子心上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时岩用自己的方式叩响孩子们的心灵,寻求平凡岗位中的不平凡。在孩子们的心中,时岩严爱相济,上课时激发兴趣,训练时和孩子们一起摸爬滚打;而课下,她是学生们的知心姐姐,孩子们会  相似文献   

19.
正刘玲醒来时第一眼看见的是吊瓶里滴着的药液,每一滴都很吃力地向下坠落,却源源不断,就像此刻的她。经过70多天的沉浮挣扎,她的血液终于恢复了自然的流动,生命还原了应有的长度。然后,她看见了"救命恩人"。两个多月的日夜守候,连续4次在病危通知书上签字,一次次端饭递水,无数次与医生沟通……"陶老师啊,是您给了我第二  相似文献   

20.
2010年2月5日,台湾中国国民党党史馆馆长邵铭煌先生率"国民党党史馆抗战遗址寻访团"来到重庆市江津区寻访。座谈会上,我向邵铭煌一行展示了自己收集到的一份抗日杀敌《光荣证》。邵先生对这份"证书"久久凝视,不断地说:这实在是一份珍贵的抗战文物!这是一张印在长27cm、宽23cm的柔软黄色草纸上的"证书"。证书内花边长21cm、宽19cm。证书右边两列竖排文字是"民国三十四年为金刚乡抗战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