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杭地灵人杰,是有名的将军县。出了27位开国将军。他们都有着非凡的革命经历和许多动人的革命故事。下面讲述三位中将的故事。  相似文献   

2.
蒋光宇 《奋斗》2010,(9):63-63
巴顿这位毕业于美国西点军校的将军,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在《我所知道的战争》这本回忆录中,他写了自己一个选人用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3.
黄海 《世纪风采》2007,(4):15-17
一代名将许世友,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从大别山连绵群峰中的一个穷山村走出来,最终成长为一位叱咤风云、指挥干军万马的将军。他在战争年代留下的许多传奇故事,至今仍让人们津津乐道。笔者在这里记述的,是一个许世友九跪慈母的故事。  相似文献   

4.
《天津支部生活》2008,(9):48-49
在武清区104国道旁,有一个不大却挺富裕的村叫西柳行,在这个小村庄里流传着一位党员的动人故事,故事的主人公被称为“憨人”张凯。  相似文献   

5.
感念时事,笔者想起了一则故事和故事的主人公——李膺。 李膺,字元礼,东汉末年颍川襄城人。历任青州等地太守,转乌桓校尉,徵度辽将军,后为河南尹,时为“八俊”之一,后因谋诛宦官失败,反被其收捕下狱拷问致死。李膺为人风格秀整,高自标持;为官执法威严,清正严明,是古代一位敢于主持正义的文人官吏。有关于他不畏权势、除暴安良、威武不屈的故事史书里记载不少,其中,有一则关于他“怒杀方士之子”的故事,想必是值得推荐一读的。  相似文献   

6.
在江苏泗洪县半城镇境内,有一座雄伟壮观的“雪枫墓园”。这里,长眠着一位抗日名将——彭雪枫。抗战时期,这位将军曾在苏北洪泽湖畔和豫皖等地区立下了赫赫战功,留下了许多十分感人的爱民故事。  相似文献   

7.
叶青松 《党史博览》2009,(10):41-45
从“剿匪司令”到“画竹将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八军首任军长贺晋年,17岁学打仗,70岁学画竹,一生书写下不少传奇故事。战争年代,贺晋年跟随刘志丹、毛泽东等领导人出生入死。和平年代,邓小平、李先念、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贺晋年创作的“将军竹”上题词留念。  相似文献   

8.
张旭东,原名张魁元,1918年2月出生于山西省阳城县大宁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他胆略超群,智斗日伪,演绎出了一幕幕传奇式的英雄故事。  相似文献   

9.
李达将军,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在战争年代他是个英雄,但人们很少知道他严于律己、严于教子的故事李达(左一)与刘伯承、邓小平等在一起国庆前夕,在共和国将军李达的故里———陕西眉县横渠镇崖下村,将军的长子,今年已74岁的李如龙讲述了父亲李达严以律己的一串往事。1926年初,由于对土豪劣绅欺压百姓、横行乡里的行为极为不满,21岁的李达决心为穷苦人寻找一条光明大道,他告别了妻子,毅然离开了故土,投考…  相似文献   

10.
到剑阁县武连镇武五村参观学习产业结构调整的人们,都会听到村党支部书记杨用文像摆龙门阵一样,慢条斯理地向大家讲述6棵梨树和7万棵梨树的故事。  相似文献   

11.
罗瑞卿和许世友是新中国两位声名显赫的将军,他们骁勇善战、驰骋疆场的传奇事迹为很多人津津乐道。前不久,笔者采访了罗瑞卿和许世友的老部下傅学正,了解到两位将军在新中国成立后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12.
创建珠河东北抗日游击队,率领抗日部队从事英勇的抗日游击战,在开辟游击区、根据地过程中,抗日民族英雄赵尚志将军与广大战士、群众建立了十分密切的关系,受到了战士和群众的称赞和爱戴。赵尚志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故事更是广为流传。  相似文献   

13.
如果说哪位将军敢在大战将始的战场公然违抗林彪的战斗命令,而且是接二连三地抗命,恐怕只有一人,那就是钟伟将军。曾在全国各家电视台热播的电视剧《亮剑》,其“李云龙”的原型就是钟伟,因为“李云龙”的故事有一半是钟伟将军的。  相似文献   

14.
如果说哪位将军敢在大战将始的战场公然违抗林彪的战斗命令.而且是接二连三地抗命,恐怕只有一入,那就是钟伟将军。曾在全国各家电视台热播的电视剧《亮剑》,其“李云龙”的原型就是钟伟,因为“李云龙”的故事有一半是钟伟将军的。  相似文献   

15.
赵勋 《学习导报》2012,(18):48-48
某年初夏,张震将军视察某部,召集将、校军官十余人座谈。某部领导发言时,将军突然插话问“一个战士的津贴费是多少?”在座将校军官皆沉默,竞无一人能答。张震将军话锋一转,日:“旧中国有个军阀,叫张宗昌,人称三不知将军,一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兵,二不知道自己有多少支枪,三不知道自己有多少个小老婆。”在座将校闻之皆面红耳赤。  相似文献   

16.
赵勋 《新湘评论》2012,(18):48-48
某年初夏,张震将军视察某部,召集将、校军官十余人座谈。某部领导发言时,将军突然插话问“一个战士的津贴费是多少?”在座将校军官皆沉默,竞无一人能答。张震将军话锋一转,日:“旧中国有个军阀,叫张宗昌,人称三不知将军,一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兵,二不知道自己有多少支枪,三不知道自己有多少个小老婆。”在座将校闻之皆面红耳赤。  相似文献   

17.
西瓜兄弟     
记者随军路过淮阳县李楼村时,听到群众间流传着西瓜的故事。当地有李姓西瓜兄弟两人.每年每人种亩把好西瓜,这方圆一二十里地内.也只有他们兄弟俩种西瓜,因此大家就叫他们做“西瓜兄弟”。西瓜老大的地在村东大路边上.西瓜老二的地在村西南小路边上.  相似文献   

18.
顾进 《世纪风采》2012,(4):42-44
在新中国一千多名开国将军中,坚决要求回乡当农民的不多,甘祖昌就是其中之一。甘祖昌将军是一位对革命有重要贡献的老红军。在他60多年的军旅生涯中,有许多传奇的故事。其中,最为人们称道的,是他在新中国成立后,主动要求由将军变成农民的传奇经历。  相似文献   

19.
《支部生活》2007,(9):13-13
中宣部在向北京市部分居民和中学生赠送了《画说平凡劳动者的感人故事》系列连环画后,又将陆续向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部分中小学校、县图书馆、乡镇文化站、基层党校等基层单位赠送。《画说平凡劳动者的感人故事》系列连环画,反映10位先进人物的事迹。他们是:“金牌工人”许振超、“蔬菜大棚之父”王乐义、“独臂英雄”丁晓兵、“门巴将军”李素芝、“新型法官”宋鱼水、“第一诉讼人”方工、“深山信使”王顺友、“移民先锋”冉绍之、“贴心民警”邱娥国、“信访局长”张云泉。  相似文献   

20.
在长江中游南岸,幕阜山北麓,有一块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老苏区——湖北省阳新县。在阳新县的东源乡,诞生了一位农民出身的将军。他,就是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衔的王平。作为农民的儿子,将军在鄂东南这块土地上度过了他的少年时代。将军的故事,仍在鄂东南的土地上到处传扬……。 阳新县三溪口镇永福里横溪沅乡大湖地村(今东源乡大湖村),座落在两道岭子中间的横溪沅河谷里,河水由东向西从村边流过。岭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