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相传,古代有一位贪官,贪财的方法与别的贪官不一样,还挺有"学问"。他的案台上有两个牌子,一个写着"情有可原",一个写着"理无可恕"。告状的人要  相似文献   

2.
庞朝骥 《政府法制》2012,(12):46-46
狄仁杰是唐朝并州太原人,曾任法曹、刺史、宰相等职,其清理积案、断案入神的事迹经常被戏曲、影视作品所采用,广为流传。  相似文献   

3.
正在京城进入炎炎夏日的2014年5月,反腐的旋风依旧在强劲地刮。这期间被吹倒在地的贪官,包括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副司长魏鹏远。由于近期贪官落马的消息太过密集之故,公众对"故事情节"一般的贪腐案件的关注度已出现"审丑疲劳"。魏鹏远一案之所以广受关注,是因为一个特殊的"故事情节"——他的家中被搜出上亿元现金,办案人员为清点这笔巨额款项烧坏了4台点钞机。  相似文献   

4.
陶易 《政府法制》2013,(11):38-38
不识字的宰相:李林甫 李林甫是唐玄宗时的奸相,身为文臣之首的唐代宰相,竟然时常念白字写别字,实在是令人大跌眼镜。  相似文献   

5.
缘何为官一生,依旧家道不富?只因工于谋国,至老拙于谋身。这是后人为唐朝韦贯之写的一副对联。韦贯之,名纯,唐代京兆人。唐穆宗时,官至工部尚书。史书称他刚直方正,廉洁自持,疾恶如仇,令“权幸侧目”。韦贯之任长安丞的时候,京兆尹是李实。这李实权力超过宰相,威势显赫。有人把韦贯之推荐给李实。李实很愿意荐拔韦贯之这位同乡,但要他来拜访一次。推荐者向韦贯之道喜,要他前往,目的是叫韦贯之清楚是谁让自己做官的,但韦贯之几年也没有去拜访李实,认为谋高升拜访权门,是可鄙行为。韦贯之曾任监察官。当时,宰相杜佑的儿子杜从郁,凭关系也谋得…  相似文献   

6.
这是贪官李国富的忏悔录,这位厅局级高官有相当的文化水平,其忏悔录写得很能打动读者,不知那些正在进行时的贪官们读后会有何感想……  相似文献   

7.
徐迅雷 《检察风云》2013,(11):33-33
贪官有时也是心虚的,特别是在被举报、祸起萧墙、东窗事发的时候。此前曾任国家能源局局长、此刻刚刚被免掉国家发改委副主任的刘铁男,在去年底被媒体人士实名举报之后,就变得"不铁也不男"了。他老兄在工作和生活中明显不愿见人,尤其不愿见记者。报道说,今年上半年,他儿子先于老子被限制自由,妻子也被调查,刘铁男的精神几近崩溃,"曾在办公室中打吊瓶勉强支撑"。自己心虚的人,最喜欢拉别人来为自己"背书"。"背书"是啥玩意儿?"背  相似文献   

8.
江中澍 《江淮法治》2008,(22):26-27
作为一名处级干部,曾任南宁市水利局长、市政局长的张建辉在任职8年时间里受贿达2598万元,另有个人财产527万余元不能说明合法来源,总额达3100多万元,而成为广西处级贪官之最。  相似文献   

9.
《政府法制》2006,(4):1
2005年12月31日,北京大学2006年重庆保送生、自主招生考试在求精中学开考。据悉,此次考试的作文题为《贪官检讨》,内容是让学生站在贪官的立场写一篇600-700字的检讨书。其新颖的出题方式,引起了广泛争议。  相似文献   

10.
袁晓彬 《政府法制》2014,(34):51-51
近日,媒体称前煤炭司副司长魏鹏远家中搜查发现现金折合人民币2亿余元,现代贪官在藏钱上煞费苦心,殊不知在古代,贪官们的洗钱方式早就炉火纯青. 买卖古玩当洗钱中介 在晚清的琉璃厂,一些古董店的老板专门充当官员行贿、受贿的桥梁,也就是“洗钱”中介.  相似文献   

11.
反贪倡廉,是古今中外政权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各个朝代处置贪官的法律各有所不同,古人是如何处置贪官的呢?春秋以前将贪赃枉法称为“墨”罪,秦汉时称之为“受赇枉法”.赇,据东汉许慎所编的字典《说文解字》的解释,是“以物枉法相谢也”,即用财物恳求违法裁断.受赇枉法在汉朝是重罪,行贿的受贿的一律处以“司寇”刑即将罪犯发往边境刺探敌情.按照行贿、受贿的钱财“赃”数额多少来量刑,魏、晋的法律专门设立“请赇”篇,集中规定这方面的罪名处罚方法.唐朝对受财枉法罪处刑较重,赃值绢一尺处杖一百,以上递增,至赃值绢十五匹以上处绞刑,犯受财枉法罪的官员不得享受诸如八议、官当、上请、减刑、免官、赎罪等等特权.唐朝诸帝虽号称礼待臣下,但对于贪官惩治常常不留情面,经常是“于朝堂集众决杀”、“重杖一顿处死”,以威吓朝臣.五代后唐时,有一次抓住了一个贪污官府财物的贪官,宰相向唐明宗李嗣源报告,请求赦免那个贪官.唐明宗说:“食我廪禄,贪我钱粮,苏秦复生,说我不得.”执意将这贪官杖毙朝堂,为文武百官之戒.贪污官府财物的贪官,在古代称之为“主守盗”或“监守自盗”.在各类贪官中这种贪官要受的处罚最重,因为监守自盗直接损害统治者“家天下”的利益,难怪唐  相似文献   

12.
尽管贪官语录一直被人关注,但是,贪官们并没有意识到人们关注其语录的本意。因而,依然屡屡出现贪官"语不惊人誓不休"的现象。  相似文献   

13.
"捞了就跑,跑了就了"是贪官的座右铭。2002年全国逃往境外的"巨贪"有2000多名,这是政府有关部门公布的"黑名单"上的数字。逃亡队伍中,还有相当数量没有上"黑名单"的人,有关专家认为也不在少数。 还有一部分贪官,尽管他本人仍留在国内,但其子女亲属都早已成为他国公民,巨额财产也已经转移到国外子女的名下。你抓住了贪官本人,却追不回被吞吃的国财。"牺牲我一个,幸福子孙数代人",这可能就是部分贪官的心态。  相似文献   

14.
天涯  江舟 《江淮法治》2014,(14):30-31
陈波,海南省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原总经理、法人代表.曾任海南省国有企业监事会主席(副厅级)。到2013年2月案发前,他单独或通过妻子(另案处理)收受贿款699.5万元和购物卡2万元。他也因此成为海南高速公路腐败案的第一大贪官。  相似文献   

15.
天涯  江舟 《公民与法治》2014,(11):36-38
陈波,海南省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原总经理、法人代表,曾任海南省国有企业监事会主席(副厅级)。到2013年2月案发前,他单独或通过妻子(另案处理)收受贿款699.5万元和购物卡2万元。他也因此成为海南高速公路腐败案的第一大贪官。  相似文献   

16.
人民网总结去年部分贪官的"忏悔录"评出十大"经典台词"后发现,2007年贪官第一大忏悔"经典台词"是"不懂得法律".代表人物是宁夏国土资源厅前副厅长王英福,他在忏悔时说:"这是没有认真学习、严格守法的恶果."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郑州市有一个名叫荥阳的县级市;在荥阳有个名叫薛五辰的人。此人曾任荥阳市城关乡党委书记、市财政局局长。他在短短4年的时间里,贪污、受贿230余万元,个人财产达800多万元,占该市年财政收入的十分之一,成了荥阳臭名远扬的大贪官。  相似文献   

18.
与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贪官相比,广西灵山县原副县长谢 秀祥不同凡响的"贪技"在于:她"伸手"时机相反:一般贪官趁在 位时搜刮民脂民膏,而她在退休多年后才跃跃欲试;捞钱手段特 别:一般贪官直接贪污受贿、中饱私囊,而她则通过"商业运作"将 银子"洗"进腰包;寻找"搭档"另类:一般贪官通过妻儿或情人背 后操作,而她则雇请一个"外人"做伙伴一起大发横财;审判场景 不同:一般贪官站在被告席上痛哭流涕"忏悔",而她则精神抖擞 地与检察官斗智斗法--  相似文献   

19.
唐太宗李世民以执法严明著称于世,他一再申明自己执法 公允无私:"朕以至公临天下,法之所行,无舍亲昵。"然而,他实 际上也曾言行不一,以私乱法。 官员受贿,我国古代称之为"受赇"。唐太宗即位之初,对"受 赇抵法"的贪官污吏深恶痛绝,决心严加惩治。他想出了一个查 处受赇贪官的办法,秘密派人向京师的一些官吏行贿。刑部一司 门令史受绢一匹,即欲定为死罪。尚书裴矩不赞成这种"陷人于 法"的举动,进谏道:"为吏受赂,罪诚当死,但陛下使人遣之而 受,乃陷人于法也。"唐太宗接受了裴矩的规劝,没有处死那个受 绢的司门令史。他这种因痛恨贪官而引人受赇。则属于以私乱法 行为。不仅如此,唐太宗在位期间,为皇亲国戚和功臣旧属开脱 罪责的以私乱法之事也时有发生。 长孙皇后族叔、左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因受人馈绢被弹  相似文献   

20.
贪官犯难     
记得一位名女人曾说过一句"名 言":"做女人难,做名女人更难。"我不妨 以此为鉴,续上一句当今从政为官者的 "名言":"当官难,当贪官更难。"究竟 "难"在何处? 一曰"着装难"。大凡贪官,都特别注 重自身的仪表形象,平时总是衣冠楚楚、 冠冕堂皇。至于在什么场合着什么服装、 打什么领带、穿什么皮鞋、戴什么金表首 饰,方显本官"精神爽、魄力大"之本色, 都得琢磨再三。殊不知是"金玉其外,败 絮其中"。唉,真难为贪官们啦! 二曰"讲话难"。贪官总喜欢作报告, 尤其擅长作反腐倡廉的报告。虽然自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