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毛泽东诗词,形象地再现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画卷,蕴涵了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也反映了毛泽东本人的毕生经历及思想感情。作为政治家、革命家的毛泽东,深刻地影响并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和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他的诗人气质也渗透到这种历史进程和民族命运的塑造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历史作用。毛泽东诗词中的"红旗情结"正是一个极好的例证。红旗,最能体现中国革命和政治色彩的形象。从1927年9月9  相似文献   

2.
明钢 《党史纵横》2007,(8):50-52
自红军时期起,耿飚就是毛泽东麾下的一员功勋卓著的战将.在毛泽东的培养和多年战斗的历练下,耿飚迅速成长为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高级将领,后来更成为新中国的第一批驻外大使.回首往事,特别是谈到毛泽东,耿飚的眼中总是充满了浓浓的情感.他曾经在文章中写道:虽然我和毛泽东同志的接触并不多,但是他的指示和教导,无时无刻不在指挥着我的工作和战斗;他的思想和言行,每时每刻都在鼓舞着我和战友们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而奋斗.  相似文献   

3.
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对实现和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重大贡献:他利用井冈山的政治、经济、民众基础及区域优势,"化"出了井冈山时期的和谐局面;"化"出了极具中国革命特色的井冈山道路;"化"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初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化"出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他在井冈山对中国革命的探索和实践,不仅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篇,而且还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征程。  相似文献   

4.
<正>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革命斗争"红旗不倒"有三个显著的标志:一是党的组织长期存在,党的红旗始终不倒;二是革命武装长期存在,武装斗争从未间断;三是土地革命果实长期得到保留。整个民主革命时期真正称得上是红旗不倒的地方有两块:海南(即琼崖)和闽西。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作为我们党的杰出领导人,对于党中央的机关刊物——《红旗》杂志,曾给予极大的关心和指导,特别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及时地引领《红旗》走出困境。1983年又为《红旗》杂志题词,为《红旗》指明前进方向。现据我个人了解到的,记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妇女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在中国实践中的发展。毛泽东所作与女性有关联的4首诗词,凝结着他对妇女解放的认知。通过对这4首诗词解读,可探究他对革命与爱情的认识、对妇女人才的重视和对妇女与革命关系的认识。透过诗词,不但可以从字里行间深刻体悟毛泽东的大气魄和浓郁的革命豪情,更可以立体化地理解他的妇女解放思想。  相似文献   

7.
毛胜 《湘潮》2018,(12):10-13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征程中,毛泽东与陈云共事、交往40多年。毛泽东把陈云看成自己难得的战友,称赞他是个好人,也是个能人,比较公道、能干、稳当,看问题有眼光,多次号召大家向他学习。特别是在财政经济工作中,毛泽东非常倚重陈云,在延安时期、新中国筹备和成立初期、“大跃进”运动遇挫后3次点将陈云。  相似文献   

8.
翻开毛泽东与开国上将王震半个多世纪交往的档案文献史料,其中处处都闪耀着军事智慧与英雄豪情、革命理想与真诚奉献的灿烂光辉.无论是在战火纷飞的战争年代还是在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王震赤胆忠心,雷厉风行,功绩赫赫.特别是在保卫党中央、毛泽东的历次战斗中勇往直前,毛泽东亲切地称他为"王胡子".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同志在领导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历来把中国革命和建设当作世界革命和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他明确地说:“中国革命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说:“中国  相似文献   

10.
《世纪桥》2017,(7)
党历经96年的探索方得今日之成就。探索中伴随着各种争议,其中有两次关于"红旗"命运的争议,在党史上有着重要影响:井冈山武装割据初期,有人提出"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表达了对革命前途的担忧,怀疑山沟沟里出不了马克思主义;新中国成立以后,针对苏联的修正主义,毛泽东提出"卫星上天、红旗落地"的看法,担心中国会出现资本主义复辟。这两次争议是特定历史时期的思想大碰撞,关乎党的命运。对这两次争议的科学化解既推动了党的事业进步,也为党今天在全面深化改革道路上不断披荆斩棘、砥砺前行作了充分的理论准备、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在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不懈奋斗的长期历程中,始终重视对社会主要矛盾问题的研究.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主要矛盾思想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吸收苏联哲学家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矛盾理论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正1959年,毛泽东写下《七律·到韶山》,"红旗卷起农奴戟"道尽诗人对32年前波澜壮阔的土地革命战争的无限感慨。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明前博士引此句为题,全面梳理土地革命时期的苏维埃、土地革命、财政经济,撰成40余万字的宏篇大论《红旗卷起农奴戟——中国苏维埃土地革命研究》1,全面展示了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颁布宪法大纲、拟定土地政策以凝聚民心的重大实践,有助于我们重新了解认识土地革命时期的中共历史。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是使用语言的大师,他在谈话、写文章和作报告中使用比喻非常多。1921年毛泽东在长沙人力车夫的夜校课堂上,他先写一个"工"字,下面再写一个"人"字,然后告诉贫苦工人们,如果把"人"和"工"有力地结合起来,那就构成"天"字——工人阶级团结起来力量可以顶天。井冈山时期,毛泽东非常重视根据地建设,他形象地比喻说:"革命要有根据地,好像人要有屁股。  相似文献   

14.
曹应旺 《党建》2021,(2):58-59
一代依从毛泽东,高度重视自信和奋斗。毛泽东思想的魅力之一,也是既重视自信,又重视奋斗。"自信人生二百年"学生时期,毛泽东咏道:"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土地革命时期,他写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他告诉那些有悲观失望情绪的人,中国革命必能成功。  相似文献   

15.
邱霞 《北京党史》2013,(6):10-13
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就十分重视根据地的经济建设,他认为战争的胜利离不开经济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后.面对一穷二白的经济现状和严峻的内外形势,毛泽东更加重视经济发展.他不懈地思考和实践.带领党和人民对中国经济发展道路做了开创性的探索。回顾和研究毛泽东探索新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历史.对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道路、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对实现和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重大贡献:他利用井冈山的政治、经济、民众基础及区域优势,“化”出了井冈山时期的和谐局面;“化”出了极具中国革命特色的井冈山道路;“化”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初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化”出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他在井冈山对中国革命的探索和实践,不仅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篇,而且还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征程.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他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不同时期,围绕着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原则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贡献卓著.一、率先举起"反对本本主义"的大旗,向全党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任务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围绕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何发展马克思主义"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艰辛开拓.然而,幼年时期的中国共产党由于政治上的不成熟,对马克思主义缺乏全面和深刻的认识,片面地理解和执行共产国际的指示,把俄国经验神圣化,使得党的领导人并没有自觉地在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8.
怀疑"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代表人物是否是林彪,史学界有两种意见:一种说不是,一种说是。说不是的人认为:林彪在井冈山时期对革命前途有过右倾悲观的情绪,但不是怀疑"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代表。  相似文献   

19.
<正>无论是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工农联盟都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的方针政策,也是统一战线的重要内容。中国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核心的毛泽东同志,从中共三大开始,逐渐意识到农民问题的重要性,为探索农民问题做出了艰辛的探索,从理论和实践上提出并丰富了中国共产党的农民观。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贾钢涛博士撰著的《嬗变与重塑:毛泽东农民教育理论和实践(1949-1966)》一书,对新  相似文献   

20.
柳直荀在土地革命时期。曾在湘鄂西苏区生活、战斗过两年多时间.他为根据地建设和红军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当时柳直荀在党内和红军中的职务,虽然不算很高,但他和一代伟人毛泽东,在大革命时期曾有一段鲜为人知的革命情缘。新中同成立后,毛泽东主席为纪念杨开慧和柳直荀两位烈士,写了一曲《蝶恋花·答李淑一》的词,唱响华夏,使柳直荀成为全国著名烈士传颂闻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