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管继平 《检察风云》2013,(18):94-95
书画家手中的笔和篆刻家手中的刀,仿佛都有类似的功能。尤其是追求风格简练、线条劲挺的创作者,纸上书画犹如挟风带雨,下笔如刀,沙沙作响;石上治印又似策马驰骋,以刀代笔,走石飞沙。如果遇上一位既是书画家又是篆刻家的话,那么激情创作、倾心投入之时,甚至就很难分清手  相似文献   

2.
胡晓申 《检察风云》2013,(21):78-80
今年是先父胡铁生诞辰102周年,他不仅是中国著名的书画篆刻家,曾担任上海商业、手工业系统的领导人,还是一位富有传奇经历的八路军。在此,我将我知道的有关他的几个小故事写出来,以飨读者,遥祭父亲。  相似文献   

3.
金名 《政府法制》2005,(6):33-35
随着我国书画市场的升温,越来越多的骗子开始将罪恶之手伸向了并没有多少"市场"经验的书画家们。近年来,类似案件频发,可是又有多少书画家们认识到自己或许就是下一个被骗的目标呢?  相似文献   

4.
王晓萍 《检察风云》2014,(18):91-93
20世纪的中国画坛,赖少其的名字无疑是应重重写上一笔的。他的书法、版画、国画无不达到很高的造诣,特别是在版画日渐式微的今天,赖老留下的作品更显弥足珍贵。追寻他出生、学习、工作在广东、上海、安徽留下的足迹,探究他的艺术成长的道路,不难看出,无论是戎马倥偬的战争年代还是公务繁忙的和平时期,以至晚年病魔缠身时,他凭借绘画的天赋、孜孜不倦的学习态度,始终不放下手中的刻刀和画笔的毅力,最终完成了大师级国画家、版画家、书法家、篆刻家、诗人的人生跨越。  相似文献   

5.
"书契"一词中."书"与"契"的本义都是"写、刻"的意思.远古的人们在交往中将约定的事项用刀、笔等工具刻写在金属、木材或纸、帛等物质上,表示对许诺事项的信守,是为"书契".从原始社会末年开始的契约至民国时期止,"书契"的使用至少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这一古老的形式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古代中国审理民事案件的重要证据,并逐渐被国家法律所认可和保护.  相似文献   

6.
董水森 《检察风云》2012,(22):87-89
在诸多镌刻艺术中,源远流长、历史悠久的铜刻是一个独特的艺术门类,而笔者在此要为读者介绍的是一位兼具书画家与篆刻家的上海工艺美术大师吴蘅先生。说起我国存世最早的铜刻,要追溯到3000年前的青铜时代。近代铜刻源自錾花艺术,至明清,錾刻日臻成熟,刀刻如写,始独立成为铜刻艺术。清晚期和民国早期,由于文人雅士的参与,铜刻艺术曾经在文化艺术界颇有影响并达到相当的艺术高度,尤以清同治时期的陈寅生和民国时期的张樾丞  相似文献   

7.
吴昌硕(1844~1927)是我国近代著名书画家、篆刻家。他出生在浙江安吉县鄣吴村,曾中过秀才。不过,他不愿走科举之路,对书画篆刻却情有独钟,果然在以后取得了卓越的成就。1887年冬开始定居上海,并与蒲华、虚谷、任伯年等人一起,成为海上画派的创始人,其影响一直延续至今。然而,人们或许不知道,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和三十年代,他家竟两次遭到绑匪光顾,儿子吴东迈和孙子吴长邺分别成为被绑的对象。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两次绑架居然都出自熟人之手!现在,昌硕、东迈父子早已作古,长邺先生仍在,是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上海吴昌硕纪念馆馆长。若非他至今…  相似文献   

8.
《中国检察官》2011,(24):2-F0002
伏佐锋,字苏波,号墨龙,诗人、书画家,中外书画鉴赏家。书法泰斗欧阳中石先生的学生。现为中国当代书厕艺术协会主席、东方书画研究院副院长.东方美术研究院书法部客座教授,中国榜书艺术研究会会员,北京道家书画艺术委员会委员,加拿大世界书画家协会首批会员,美国世界艺术家协会副主席,香港皇室科学院荣誉博士,中国书法艺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书画院院士,  相似文献   

9.
矗立在广州繁华商业路段的中诚广场,被称为"中国第一烂尾楼".1993年明动工至今的17年来,围绕着这幢楼的纷争陆续上演.除杨贤才外,与此项目相关者还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前副-院长黄松有以及中石化前董事长陈同海.相较于他人,杨贤才在该楼的最终归属上起到了关键作用,他用自己手中的权力魔杖,一笔就"送出"4个亿.  相似文献   

10.
吴昌硕是19、20世纪间出现在华夏大地上的书画印艺术巨擘。倘若说我们要推举出一位,并且是唯一的一位彼时代表性人物的话,我坚信,吴氏是不二的人选。记得在20世纪末,有几次很有规模的民间推举世纪"十大"书画篆刻家的活动,书、画、篆刻单项中的人物或多有出入进退,而吴氏则在这三个领域里皆居首位或前列,无可争辩地成为三者聚一的大师。仅此一例,也有力地支持着我上述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一笔一刀,心无挂碍  相似文献   

12.
一位酷爱书画的年轻人欲拜到书画大师的门下,他带着花费了自己整整一年的时间才画完的一幅瀑布画去求见大师。大师看了那幅画,轻轻摇头说:"还好,只是没能画出瀑布的声音。"  相似文献   

13.
信息荟萃     
《中国监察》2011,(24):32-33
江苏省海门市纪委、监察局组织农民书画家进行廉政书画创作,使廉政文化更加深入人心。(王宏摄影报道)教育江西省抚州市组织实施"建廉勤抚州、促赶超发展"和"防范风险,保廉提能"主题教育活动,深入开展"讲廉、考廉、评廉、倡廉、观廉、赛廉"系列风险教育。组建廉政教育讲师团,召开反腐倡廉形势报告会、风险岗位廉能管理工作专题研讨会,开展先进典型评选等活动,取得明显成效。(吴伟柱)  相似文献   

14.
信息荟萃     
《中国监察》2012,(3):34-35
近日,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纪委、文联组织10名书画家向枣庄二十四中学的学生们赠送书画作品,并现场为同学们题字作画,鼓励他们从小树立廉洁意识。图为书画家向学生讲解书画知识。(王启蒙摄影报道)教育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近年来扎实推进廉政文化进社区、进家庭活动,取得良好成效。各社区以宣传栏、公益广告、文艺演  相似文献   

15.
法治艺苑     
《中国审判》2013,(1):102-103
正中国审判寄语(本期特邀嘉宾:阿朗一笔,原名张树成,黑龙江安达人。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创作部主任,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艺术家委员会理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书画交流分会理事,中共中央党校报刊社理事,北京"为了山里的孩子"文化发展中心爱心大使。中国最  相似文献   

16.
L君是我尊敬的一位学长,可是此刻忍不住要拿他来开一刀.在这个闷热的夏夜,在打发了一天的事务之后,端坐窗前,信手翻开一册旧刊<××法学>,不经意间就有这样一句话跃入眼帘:"我国以短短的十几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通常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走完的法治路程……"查看篇目,正是他老兄的大作.  相似文献   

17.
2005年10月11日,曾经被判处死刑的孙绍华,从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的一位法官手中接过第一笔国家赔偿金11万元。他转身跪在陪他一起来的段超范律师面前,声泪俱下地说:“段律师,是您从枪口下救出了我的一条命。您就是我的再生父母啊!”  相似文献   

18.
阿友 《法庭内外》2012,(4):46-49
2012年1月5日上午,在革命老区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周集镇信用社营业大厅里,一位56岁的矮个子男人和一名妇女将装了一蛇皮袋整整30万元现金交到了信贷员周强手中,"老弟,俺大哥走了但人死账不烂,今天我们还上30万,剩下的10万保证今年一定还完,给您添麻烦了!"周强一脸惊讶:"实在太意外了,我以为这笔款子肯定早已成了坏帐,真没想到你们兄妹这么守信用,会拿着自己的血汗钱替已病故的哥哥还贷。从法理上讲,你们张家兄妹并没有为大哥承担债务的责任与义务,你们偿还的是一笔良心债,而良心债是无价的  相似文献   

19.
编者按:被网络炒得沸沸扬扬的"经典腐败七笔帐"的女贪官金达融(化名),现年54岁,曾任江苏省徐州市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政府副秘书长、建设局局长.她在管委会和建设局任职期间,在提拔任用干部、给企业借款、返还退税款等方面,利用手中的权力收受贿赂,涉嫌违纪违法金额达400余万元,于2006年6月29日因涉嫌受贿被依法逮捕.在轰动一时后现身监希犬,她七笔帐身后的故事鲜为人知,不妨让读者走近她的大墙内的生活.  相似文献   

20.
黄先生倾其所有,以93800元的价格从房东陈太太手中买下一套手续完备的二手房.就在一家人欢天喜地乔迁新居时,冷不防又冒出另一位中年妇女,宣称"这房子是我的,我才是陈太太."两个"房东太太"都出示了<结婚证>、<户口簿>,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记者经独家追踪采访,想不到这套"金屋"竟牵出了一个一波三折、剪不断理还乱的离奇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