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是提高农户经营组织化和市场化程度,实现农业标准化、专业化、区域化生产,发挥农业比较优势,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村经营机制创新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内江市东兴区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大力实施工业化、城镇化、产业化"三化"联动发展战略,以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为载体,通过公司+农户、专业合作社+农户、行业协会+农户等组织形式,引导、组织、带动农户进行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经营,不断提高农业专业化、规模化水平,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我省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下简称专合组织)植根于农村,壮大于市场,农户相联,贯通城乡.因专业化而凸显竞争优势,因合作化而彰扬发展强势,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发挥着显著的带动作用.全省一大批实力较强、规模较大的专合组织活跃在农村,成为农民致富的重要支撑.2005年底,全省已有农村专业合作组织13386个,成员278.5万户,分别比上年增加15.4%,30.8%,带动的农户已达808万户,成员收入水平比一般农户高20%以上.2005年我省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试点省份.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蓬勃发展,截至2009年底,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21052个.有成员322万产。带动农户1075万户。为结合我省实际,支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和行为,  相似文献   

4.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现状及出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艾春香 《学习论坛》2001,(10):46-48
一、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现状分析(一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运行特点及内在缺陷现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形态多种多样 ,归纳起来 ,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 :龙头企业 农户、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村股份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村社区合作经济组织。以下就这四种类型分别作一简单分析。1.龙头企业 农户。这种形式又称分包制 ,是一种比较初级的组织形式。严格来讲 ,它只是某种程度上的经济合作 ,与完全意义上的合作组织相差甚远。这种组织的运行特点是 :农户家庭分工生产农副产品 ,龙头企业专事农副产品的加工销售 ,双方通过签订购销合同建立联系。一般由企…  相似文献   

5.
我国目前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成员3870万,占我国农户总数的13.8%。近两年,我国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平均每年培训成员1000多万人次,为成员和周边农户代销农产品总量2亿多吨,平均每个成员每年获得盈余返还和股金分红约400元,成员平均增收500元以上。农业部要求到2010年,30%农户成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成员。所以我们必须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相似文献   

6.
刘立国 《新长征》2011,(6):49-49
自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项工程"工作开展以来,伊通满族自治县把支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作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举措来抓,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得到了较快发展。到目前为止,全县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71个,  相似文献   

7.
辽宁省台安县高度重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将村“两委” 协会 农户这种新的农村管理模式作为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载体和加速经济发展、建设和谐台安的有效途径。目前,台安全县各类合作经济组织120个,拥有成员15106人,带动农户3.5万户,带动面达42.6%;供应农业生产资料占全县的70%以上,技术覆盖面50%以上。  相似文献   

8.
在化隆回族自治县群科镇公义村,一排红顶蓝墙的畜棚特别引人注目。这是该村聚丰牛羊育肥专业合作社的牛羊育肥基地。42户入社农户今年初从甘肃统一采购肉牛180头进行育肥.流转土地500亩种植饲草。据预算。仅育肥一项农民年均将增加收入4200元以上。截至目前,化隆全县有29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成员(会员)3427人,涉及农户1870户.带动农户7230户。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总资产达524.8万元。去年成员(会员)人均纯收入达3153元,较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高155元。  相似文献   

9.
目前,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形式有公司 农户、股份合作、专业合作社,村办公司等,但这些形式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不快,存在一些问题。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民生民事     
《党的建设》2009,(10):52-52
前不久,高台县农村的产销大户、种养能手又联手相继成立了绿鑫辣椒专业合作社、葡萄协会、裕兴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目前,全县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已发展到了136个,入社会员达213万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成立,有力地带动了全县农村经  相似文献   

11.
王玉明  张磊 《新长征》2011,(2):50-51
近年来,我们辉南县农牧局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政府指导农业、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渠道和创新农村经营体制,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重要措施和有效途径,因势利导,强化服务,科学指导,有力地促进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至2010年底,全县已建成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89家,吸纳会员8000多人,生产经营服务范围扩展到了养殖、制种、林果、蔬菜等主导产业及其储运、加工等领域,辐射带动全县11个乡镇、142个村、1.5万多户农民,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2.2亿元。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我国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得到了各级政府在政策上和经济上的大力支持。2006年,中央财政拨付1亿元作为促进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专项资金。湖北省委、省政府也高度重视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中央也把我省作为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试点省。我省近期即将出台相关文件以推动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进一步发展壮大。但我省与全国一些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较好的省份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首先,从数量上来看,目前我国农民合作组织已超过15万个,而我省仅有3298个,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次,从组织的辐射面和影响力来看,…  相似文献   

13.
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各种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开始在全国各地蓬勃兴起。在农业产业化和市场化发展较快的一些省份,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成为农民走向市场的有效组织形式和增收致富的主要渠道。  相似文献   

14.
甘肃省平凉市属于西部欠发达地区。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有利机遇,因地制宜,依托平凉特色农业的资源优势,制定了“建设甘肃省重要的高效农业集中区”的目标,围绕组织实施肉牛、水果、干果、牧草“四个百万”工程,组建了735个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带动6万农户40多万人走上了小康路。大力发展产业,推进互动提升。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连接龙头企业和农户的重要纽带,是产业化经营的关键环节。平凉市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十分注意发挥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对产业化经营的促进作用,积极推进集约化、专业…  相似文献   

15.
最近,我在湖南进行了专题调研,深感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对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一、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从事某项专业生产或经营的农民为了克服个体劳动和分户经营方式的局限性,在坚持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的基础上,按照自愿互利、民主管理、协作服务的原则,以约定共营的形式组建的民间自助服务性合作组织。湖南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目前已发展到11647个,有的会(社)员上万人、经营规模上亿元;会员为167万人,带动农户194万户,占全省农户总数的17.4%。合作…  相似文献   

16.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提高农民生产的组织化程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由从事专业性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农户,通过劳动合作、资本合作、技术合作和营销合作等纽带,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而建立的经济实体。它是农村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和农民专业化生产的产物,是农村现代化和农民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一批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应运而生.这些合作经济组织已经成为产品与市场、生产与加工流通、农户与企业之间相互联系的纽带和桥梁.安岳县在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方面进行了长期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总数已达到26个,对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发挥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我县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模式,被国家农业部农经总站总结为"安岳模式".  相似文献   

18.
高建祥  胡殿民 《实践》2011,(2):20-20
多伦县现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57个,入会、入社成员5580人,带动相关产业农户7000余户,占全县农户总户数39%。在这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过程中,多伦县纪检监察部门积极发挥职能作用,从教育、制度、监督效能方面入手,采取有效措施,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9.
新疆在坚持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政策长期不变的体制背景下,通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不断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是发展现代农业与提高农业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本文分析了新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文章首先阐述了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重点提出了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途径:一是强化农民对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认识和培训;二是遵循农民自愿的基本原则,尊重农民的选择,减少行政干预;三是因时因地制宜,鼓励多种形式发展;四是政府采取各种措施扶持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五是。不断完善农村专业组织合作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