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诗 《当代思潮》2012,(9):44-46
2012年,64岁的李建荣失去了自己的独生子。她曾是一家国企的计生委主任。1979年为响应国家号召,李建荣流产了第2个孩子。曾有妇女问她“独生子没了怎么办”,她则答:“这不是你该考虑的问题,上面一定会解决”。而如今,再提起这套说辞,她的语气间却少了一些坚定,多了一些哀怨。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转型期,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要面对诸多重大挑战。其中,人口老龄化便是严峻挑战之一。  相似文献   

3.
蒋茜 《岭南学刊》2014,(5):40-43
恩格斯晚年结合新的历史时代背景,对如何认识社会主义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并提出了重要的科学论断:社会主义是不断变化和改革的社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基于历史事实和发展过程,对未来社会主义的认识只能把握起点和方向,向社会主义的过渡需要有中间环节,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些宝贵的思想,对于我们科学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及发展规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广东民政》2010,(11):18-18,27
空巢老人,是指子女长期在外地或子女长大成家后另立门户,剩下自己独自生活的老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养老观念的转变,以及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结婚成家,空巢老人急剧增加。如何使这些老人安享晚年、过上美好的幸福生活,是值得我们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谭亦然  朱小理 《传承》2013,(8):46-47
民主思想是陈独秀思想的重要内容,晚年的民主思想更是他思想的闪光点。从1932到1942年,陈独秀逐渐放弃党派之见,本着客观主义的立场,站在国际的高度来研究民主,成果斐然。我国从20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开始研究陈独秀晚年的民主思想,取得了不少成果。  相似文献   

6.
汪华章  梁健 《传承》2011,(3):10-12
1980年代下半叶90年代上半叶,邓小平思想的主导与1970年代末80年代上半叶相比,有很大的发展:从用先富论撬动僵化模式的体制,突出改革发展到在改革发展的同时突出强调共同富裕。研究邓小平晚年思想的发展,对于完整准确理解邓小平理论,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林则徐在广州的禁烟功绩,最初得到了道光皇帝的充分肯定。1840年6月,英军派舰队封锁珠江口,进攻广州。林则徐严密布防,使英军的进攻未能得逞。英军受阻后沿海岸北上,攻占定海,抵达天津大沽口,威胁北京。这时,道光帝惊慌失措,急令直隶总督琦善前去议和;又命令两江总督伊里布查清英军攻占定海的原因,究竟是由于绝其贸易还是烧其鸦片,意欲将林则徐作为  相似文献   

8.
1980年代下半叶90年代上半叶,邓小平思想的主导与1970年代末80年代上半叶相比,有很大的发展:从用先富论撬动僵化模式的体制,突出改革发展到在改革发展的同时突出强调共同富裕.研究邓小平晚年思想的发展,对于完整准确理解邓小平理论,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黄埔》2010,(3):23-23
春满南粤,花香羊城。在一个周末的早上,一对老年夫妻沐浴着晨光,携手相扶,去餐馆吃早茶。这是记者所见的、黄埔同学何季元老人的一个普通而典型的生活场景。  相似文献   

10.
卢毅 《长白学刊》2002,(4):79-82
毛泽东晚年失误的方法论根源,一是在思想路线上发生了经验主义对“实事求是”的僭越;二是在群众路线上误入了两条歧途:群众观点与群众方法相割裂,群众路线与群众运动相混淆;三是在矛盾分析法的具体运用中出现了几处逾矩。处理过于简单片面化。上述种种因素,综合造成毛泽东晚年探索最终被错误趋向压倒。  相似文献   

11.
陈独秀晚年民主思想三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主思想是贯穿陈独秀一生的主线.从高举民主、科学大旗首倡新文化运动开风气之先,到迟暮之年以病残之躯发最后的见解警示世人,陈独秀对民主的探索可谓殚精竭虑、无人出其右.本文就近年来陈独秀晚年民主思想研究状况略作分析,并认为其思想对今天建设和谐社会、发展民主政治不乏启示.  相似文献   

12.
晚年陈独秀民主思想的嬗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战争与革命的时代主题是陈独秀晚年民主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对苏俄经验的批判是陈独秀晚年民主思想形成的外在条件;与共产国际、托派、中共的分歧和论争是陈独秀晚年民主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3.
晚年梦圆     
童年时代是充满梦幻的时代。我从小对写作情有独钟,在参加上海市第二届少先队夏令营时,曾有幸得到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陈伯吹的指点,有一篇习作还被陈先生推荐给《大公报》发表。从此,天真的我做起了长大后一定要当记者、作家的梦。记得1957年高考前,我的第一志愿就是复旦大学新闻系。但是阴错阳差,却把我录取到了财经大学。在我的想象中,财经专业不过  相似文献   

14.
江海 《求索》2005,(11)
王阳明晚年的哲学学说相对他一生其他时期有特别的独立境界,这种独立性体现在对《大学》的解释以及“三教关系”等方面,并没有受到学界应有的关注。更重要的是,晚年阳明哲学的新境界乃儒家彰显自身的一个突出例证,对今天儒家如何发现自我价值仍有重大的启发。  相似文献   

15.
16.
《传承》2013,(3):30-31,37
陈独秀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反复思考,考察了苏联的内外政策、中国及世界的现实,以异乎寻常的洞察力,深入到中国与苏联政治制度的内部,对社会主义进行了探索和反思。但由于他晚年远离了政治舞台的中心,这些见解在有着非凡的预见性的同时也存在着狭隘性。  相似文献   

17.
梁柱 《湖湘论坛》2011,24(1):37-41
邓小平晚年谈及分配问题就有达六次之多,见解深刻,期望殷切。他直面现实而不讳言两极分化的出现,尖锐指出贫富悬殊、两极分化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并富有预见地提出公平分配、共同致富是一个很大很重要的问题,希望能正确解决,造福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18.
王祖奇 《求索》2008,(11):224-227
列宁晚年对斯大林产生了严重的“不满”,很多人都将其理解为列宁晚年对斯大林政治上的严重不信任,有的人甚至将其庸俗化为一种权力斗争。但是,如果仔细联系当时苏维埃政权的实际环境,就不难发现,列宁晚年与斯大林关系的变化,实际上主要是列宁晚年生病逐渐失去工作能力、并需要逐步移交其职权期间,苏维埃最高领导层出现的一些正常的分歧和矛盾。虽然由于当时特殊的情况,这些分歧和和矛盾表现出了与往常不同的形式,但实质上都是列宁及其他中央领导成员在当时苏维埃政权现实情势基础上进行的如何完善苏维埃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宝贵探索。  相似文献   

19.
王越 《理论月刊》2008,1(4):23-26
我国学界对马克思晚年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一是关于马克思晚年思想的时间界定:二是关于研究马克思晚年思想的文本依据;三是马克思晚年手稿和书信的写作缘由;四是马克思晚年思想的主要内容及理论主旨;五是关于马克思晚年思想的理论价值和历史地位.在上述五个问题的研究上成果颇丰,但也存在分歧.  相似文献   

20.
徐翼 《人民公安》2014,(5):11-13
<正>早在2006年2月,中国老龄委发布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就已指出,我国已于200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到2020年,城镇退休人口将超过1亿人。到2030年,预计中国60岁以上老人占人口的比率将会达到24.46%,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约8.5个百分点。发展中的中国,养老已经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发展中的中国,养老体系正在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如何养老?在哪里养老?这是每一个人迟早都要面临的问题。从世界上大多数发达国家的做法来看,养老方式基本上可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