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旭东 《人民公安》2013,(23):23-24
人民警察,一个一直以来代表着正义和惩奸除.恶的正晰形象,近年来随着舆论环境放开,承受了不少来自民间和网一L舆论的压力。“不作为”、“行隐瞒”等指责.梢致公安机关形象受到冲击。  相似文献   

2.
至善 《时事报告》2013,(1):38-39
道德讲堂是基层道德建设的创新实践,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和好评。如今,“进讲堂、听故事、讲感悟、勤实践”在不少地方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但也有不少地方道德讲堂只是报个名称、挂个牌子,活动开展不经常,没有真正发挥作用。在道德讲堂数量快速增长的同时,要切实增强道德讲堂净化心灵、提升境界的作用,提高道德讲堂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广泛性。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11周年,今年的9月20日是第十个公民道德宣传日。应该说,十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的公民道德建设成果丰硕,社会文明程度和公民文明素质进一步提升。我们欣喜地看到,如今的神州大地,争做“好人”蔚然成风,志愿服务遍地开花,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群星璀璨……当然,在看到主流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近年来,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道德冷漠、不讲信用、欺骗欺诈等时有发生,特别是“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等事件,影响十分恶劣。这些现象影响范围虽然有限,但无疑对巩固道德建设成果,推动道德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使精神文明不断进步、社会风气不断改善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远望方觉风浪小,凌空乃知海波平”,相信通过坚持不懈地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等道德建设有力举措的实施和人们思想道德觉悟的不断提升,社会的道德风气会越来越好。  相似文献   

4.
李高翔 《世纪行》2010,(5):36-37
<正>1996年年底,对于武钢来说,最大的一件事,莫过于全国整治钢铁企业及周边治安秩序经验交流会在武钢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冶金企业、公安部门负责人汇集钢城,学习武钢在整治周边治安秩序方面所取得的经验。武钢集团公司负责人在大会上自豪地宣布:1996年元月至7月间,与去年同期相比,钢铁哄抢案件下降了92.7%、盗窃案件下降6.8%、厂区治安呈现出稳中好转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5.
朝良  学永  飞燕  红梅 《人大建设》2004,(5):22-22
2002年春节刚过,永城市侯岭乡蒋阁村30多名老党员、老干部、人大代表纷纷向村支部建议,要求定期不定期举办道德评议会。通过道德评议活动的开展,村内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孝敬老人、比学赶帮,蔚然成风;干群关系进一步融洽;全村各项工作开展顺利。如今转眼已过去两年。道德评议会活动怎么样了?走,让我们去看看--  相似文献   

6.
道德的由来     
《精神文明导刊》2007,(8):62-62
道德是怎么出现的?人们为什么会遵守道德? 信仰是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社会行为的内在约束。人无信不立,社会没有了信仰必然导致道德溃散、人心迷失。人心散乱的原因在于信仰缺失。如今社会,贫困不堪忍、富贵不幸福。不少人成成惶惶,不知所往。  相似文献   

7.
罗屿 《小康》2012,(8):92-93
在社会公德集体困惑、道德失范事件频发的今天,德清县普通百姓自掏腰包设立草根道德奖,奖励践行道德的身边人。这种自发的民间设奖行为,激发出更多人内心潜藏的道德力量2010年,对家住浙江德清县武康镇的蒋引娣而言,是个与众不同的年份。直到现在,她还真真切切记得自己当年的快乐——春节刚过的一天,她骑着自行车上班,一路唱歌。遇到熟人,对方问:你捡到什么东西啊?蒋引娣说没有中奖了?她还说没有。见对方继续追问。蒋引娣说:你不要说出去,我今天捐了5000块!啊,你要死了,白干了  相似文献   

8.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关于科研道德失范、学术风气不正的问题一直被广泛地讨论着。虽然,我没有做过关于这方面的调查研究,但是,我确实觉得这是一个整体的社会问题,不是一个个别的问题。所谓整体,不是说所有的人都有问题,而是说,这不是个别人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起码是一个流行病。我们现在看到的种种现象,分析一下其实是一个道理,比如裁判吹黑哨、歌星假唱、写文章的人剽窃作假,等等。这都是同一个问题在不同领域的反映。我认为,现在确实到了需要社会整体地反思这些问题的时候了,而最重要的是找到问题的症结在哪里。我们国家的发展总体形…  相似文献   

9.
社会转型时期,利益的分化与侵蚀、观念的多元与错位、社会的发展与阵痛,使得道德的生长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人心也随之杂乱无章的生长了  相似文献   

10.
孙晓青 《小康》2011,(12):44-45
重塑道德伦理规范对于现阶段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建设至关重要,从国家领导人到普通民众,都对当下社会道德风气的变化深为忧虑,这恰是改变这一局面的动因所在,从官德、商德到民德,都需要在确立和遵守规范的道路上开始行动  相似文献   

11.
刘彦昆 《小康》2010,(9):66-68
20000多名参与打捞油污的渔民用稻草和双手创造了一个奇迹,大连油罐爆炸事故过后一个多月,关于这场劫难的故事仍在继续  相似文献   

12.
清早,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社会福利院里,每日例行查房,安徽养老服务支援工作队队员吴菲菲医生在完成工作后,用蹩脚的武汉话说道:爷爷,我就是您们的孙姑娘,我们一起手拉手把那个病毒战胜了它!老人高兴地比划:你们辛苦喽,谢谢你们呦!早餐后,5楼的代维杰奶奶闹别扭了,非说少给她一瓶酸奶。她是认知症患者,还不会说普通话。队员孙辉确定早上亲手交给她一瓶酸奶,在检查了桌子上和垃圾桶里都没有酸奶包装后,送给她一个苹果作为补偿,奶奶很开心地接受了。  相似文献   

13.
社会人心是如何变坏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东方早报》报道,老人在路上不慎摔倒鼻子流血,许多路人在旁边看着,不敢出手相助。微博网友发表帖子,希望市民还是要有点:古道热肠。日前,武汉一电动车主因好心扶起不慎摔倒的八旬老太,反被老太认定是撞人者。就在车主自认倒霉,准备赔200元了事时,在数名现场目击者的坚持下,交警判定这起事故并非交通事故,让车主离开现场。跳啊,快跳啊。8月23日下午,上海闵行区航华二村三街坊152号,一名年轻女子疑因感情纠纷坐在五楼窗台上试图跳楼轻生,犹豫很久后,被楼下大批围观群众拍照甚至起哄。最终,16时41分左右,该女子在起哄声中纵身跃下,幸有安全气垫没有生命危险。……近日,温家宝总理在一次讲话中直指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引发舆论广泛关注。社会冷漠的现象层出不穷,不禁让人追问,社会人心是如何一步步的变坏的?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人的精神世界经历了怎样的嬗变?毒化人心的关键因素和关键原因又何在?  相似文献   

14.
阿计 《民主与法制》2013,(36):14-15
道德的伤口 人心是个江湖,从中映照的是社会文明、道德伦理和公民素质。2013年的中国,行进于社会转型的轨道,也经历着人性道德的纷争。这一年,从居高不下的交通事故背后隐藏的交通陋习,到多地治理“中国式过马路”所遭遇的“集体抗拒”;从故宫铜缸被刻上“到此一游”,到长假期间景区垃圾成山的丑陋景观,无不暴露了公共准则、文明素养的缺失;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提出,全国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其中,“既包括农村的全面小康,也必须包括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的全面小康”。这对于“不想垫底,一直在奋力爬高”的贵州来说,发展的机遇千载难逢,但面临的挑战也前所未有。  相似文献   

16.
道德为体 法律为用——新世纪道德建设的一种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和法律作为社会两大基本的规范体系,无论在事实上还是在理论上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从传统的“体”和“用”的关系出发,理清道德和法律的关系,对新世纪的道德建设有着积极的资源性意义。  相似文献   

17.
幸福始终是人们谈论和关注的话题。随着电视连续剧《老大的幸福》的热播,又掀起了关于这一话题讨论的热潮。那么,到底什么是幸福?如何去体味、珍惜和追求自己的幸福?也许是百家争鸣、莫衷一是,但我们旬以从老大关于幸福的故事中去领会心中的幸福,从而,一起分享人生幸福、理解人生幸福、珍惜拥有的人生幸福。让幸福的面纱不再神秘,让真正的幸福降临我们身边,恩泽我们人类。以此为话题,本刊特别作了这期关于“幸福的理论与实践”的策划。  相似文献   

18.
垄断国企不仅抢占了几乎所有行业的膏腴之地,而且但凡哪里的盐碱地改造成了沃土,垄断国企即大举进犯。山西小煤矿如此,电动车如此,网络视频亦如此。民间资本只能卖硬苦力,不仅表现为无法进入高端产业,而且连自己辛辛苦苦打拼  相似文献   

19.
付林 《今日海南》2014,(4):19-19
<正>"垃圾围村"问题确实需要引起海南注意了。塑料袋、酒瓶、一次性餐具……生活垃圾在农村村道上经常扎堆出现,刺人眼鼻,美丽乡村因为垃圾横行而变味了。治理垃圾围村,仅仅靠政府不能彻底解决问题。需要各方出谋划策,打出一套综合治理的"组合拳",才能奏效。首先,要积极培养村民环保和垃圾分类意识。政府牵头,向村民宣传垃圾分类处理的好处,可将垃圾分类成:可回收废品、可堆肥垃圾、惰性垃圾三类。一方面主动联系废品收购企业,分片、定期进村收  相似文献   

20.
莫志宏  张曙光 《探索与争鸣》2022,(10):138-146+180
主流经济学中的市场概念派生于其基础概念——最大化理性人。最大化理性人在性质上是一个非社会、非道德的概念。这个看似中性的理论概念就像一副遮光的滤镜,它使得理论家无法看清本来经过提示就能够在日常中看到的这个基本的事实——市场实践是个体在人际间的展开,市场竞争是竞争规则对于个体的筛选。事实上,市场经济到底趋向于文明化还是趋向于野蛮化,直接取决于其中的实践者在多大程度上对于自己实践的内在道德性有所自觉。而这首先要求在认识上必须根本摆脱孤立个体的决策理性的视角,并转向人际间的视角,以及认识到主流经济学把市场实践还原到个体的最大化决策理性的做法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