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我们的党和国家面临着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又一个难得的发展时期,又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这是一个保持快速发展难度加大的时期,这是一个深化改革阻力增大的时期,这是一个扩大开放风险更大的时期,这是一个资源环境制约趋紧的时期,这是一个考验民族整体素质的时期,也是一个维护稳定任务艰巨的时期。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史警示我们,有机遇就有挑战,有挑战就有困难,有困难就在危险。毋庸讳言,纵观国内国际形势,我们所面临的挑战是严峻的。  相似文献   

2.
司莉 《中国律师》2002,(12):20-21
百姓宪政,与其说是一个论题,不如说是一个愿望,而且,是一个在不太遥远的将来会变成中国现实的愿望。中国有着追求宪政的百年奋斗历史和50年的宪法实施历程,但是,对于大多数老百姓来讲,宪法仍然是一个看得见、摸不着的大法,宪政也似乎是一个与己无关的话题。那么,以一个律师的眼光看,以一个百姓的感受谈,宪政是什么或者宪政应该是什么呢?所谓宪政,通俗地讲就是民主政治、宪法至上,即国家权力要受到宪法的约束,政府只能行使宪法明确授予的权力,包括权力的范围和行使权力的方式,来实现公民权利的保障,以达到个人与社会、个…  相似文献   

3.
梁衡 《政府法制》2008,(14):50-51
新会是梁启超的家乡,又是元灭宋时丞相陆秀夫背着小皇帝跳海的地方,过去为县,现在是广东省江门市的一个区。万没有想到,在这样一个小地方竟有一个资料丰富的周恩来纪念馆。当地的人也很自豪,他们说,周恩来任总理时,政务缠身,能下到一个县连住7天,一生仅此一例。我心里明白,哪里是周恩来有闲,是政局错位,一个历史的小误会使然。  相似文献   

4.
生于197年前的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伟大作家狄更斯,在其小说《双城记》的开头,对所处的英国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期作了这样的描述:“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智慧的时代.也是一个愚蠢的时代:这是一个信仰的时代,也是一个怀疑的时代:这是一个光明的季节.也是一个黑暗的季节;这是一个希望之春,也是一个失望之冬;我们面前有各种机会,我们面前也一无所有;我们可以直登天堂:我们也可以直下地狱……”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同志强调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国家赔偿审工作也是一样,审判方式上的改革创新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在国家赔偿法颁布实施八周年之际,回顾赔偿审判工作走过的历程,尽管有过坎坷,但取得的成果世人瞩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认真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一开创国家赔偿审判工作的新局面,是摆在人民法院、承办国家赔偿案件的法官面前的一个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6.
王先琳 《刑警与科技》2008,(19):178-180
么是公共安全?公共安全其实是两个词,一个是公共,一个是安全。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对公共安全的理解有两种概念:一方面是传统的灾害,另一方面是非传统的灾害。对传统灾害,大家比较熟悉如2004年的印度洋海啸,美国的飓风,以及今年缅甸的台风和中国的汶川大地震等等。这些自然灾害涉及的不仅仅是一个国家,而且给一个地区甚至世界经济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这是自然灾害。  相似文献   

7.
人有的时候会想这样的问题,我是谁?其实这是人的一种自我反思,或者也可以说,是人在给自己进行一个定位。答案可以非常丰富,但是我想,可能每个人的答案都和他的职业有关联,一个人是干什么的,一个人一生在干什么。我,是一个律师。我是杨仲凯律师,这个概念模糊而又具体。我心目中的律师是怎样的,其实也可以归纳为,我,对自己怎样去要求,自己的人生怎样延展,怎样活下去。在想这样的问题的时候,本真的我和作为一个律师的我,撕裂成为两个人,一个是思考者,一个是游走在时光里的践行者,这种自我的要求,让两个我互相成为镜子,相互对照,试图达成一种完美的统一。我想,完成“我心目中的律师”的命题,叙事可能远比论说生动,不如就写一段往事吧——  相似文献   

8.
晏扬 《政府法制》2012,(22):13-13
“她病成这样,我总不能掐死她,哪怕有一点钱耠她治病,我何必去刻假章?”在法庭上,被告人廖丹掩面而泣。廖丹是一个41岁的北京男人,一个下岗工人,一个开黑摩的拉活的人。同时,他是一个父亲。一个丈夫,他的妻子几年前患尿毒症,每周要做3次透析,  相似文献   

9.
所谓律师主义,也就是律师职业指导原则。在转型期的中国,律师是一个新崛起的实力团体,是一个富有的知识分子群体。律师是一个商人,在市场经济中,以法律服务换取报酬;律师行有余力,则还可能是一个社会活动家,传播法律,或是一个学者,发展法律;或者是一个政治理想家,参政议政。在未定型的中国,人治与法治错综交杂,是一个乱世出英雄的时代。这个时代的律师,实质地位是商人和法律技术工具,但显然,作为知识分子的律师,作为掌握法律武器的律师,作为富有自在的律师,不会满足这个卑微的地位,而会进一步去追求属于自己的社会地位,即成为独立的法律人,大者治国、小者维权,也正是律师的这种不懈追求,促进了法治。窃以为,转型期的中国律师应该秉承三种主义:自由主义,实用主义,马基雅维利主义。  相似文献   

10.
曲江余韵     
一个旅游景点是否有魅力,关键是这个景点有没有文化底蕴。我们说.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是这个城市的灵魂,同样,一个旅游景点的文化底蕴也是这个景点的灵魂。  相似文献   

11.
婚姻是产生一个家庭的前提条件,家庭是婚姻双方缔结婚姻的一个结果。每个家庭都可以说成是社会的一个小小的细胞。婚姻在一个家庭中的地位应该是纽带作用,现在婚姻出现裂变已经成为现在我国社会的一个比较严重的不安定因素。从社会背景上来看,离婚率大幅上涨,这导致了亲子之间的关系面临着巨大的考验,在此之中,探望权的行使和满足就成为了考验中的一个比较重要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中国监察》2009,(5):48-48
中央党校党史部主任柳建辉说,不断改进文风,是加强作风建设的需要。首先,文风背后是一个学风、党风问题,更是一个党性问题。文风问题体现出的是领导作风和工作作风问题。从历史上看,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求真务实的党,在学风、党风、文风问题上形成了一个好的传统。从现实来看,文风不正的问题已影响到了党的执政形象。改进文风首先要从自我做起,特别是领导干部、领导机关要带头。要从体制、机制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3.
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是一个大多数人能够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需要许多条件,最低限度应具备法制条件和思想条件。  相似文献   

14.
女警·妈妈     
周玉荣 《江淮法治》2011,(14):21-21
如果把人生比作是一场演出,那么女警和妈妈。就是我生命中每天都要出演的两个角色。当我面对群众,我是一名女警;当我面对女儿,我是一个妈妈。身兼两个角色多年,我却始终无法给予自己一个合适的评价,惟有一个越来越强烈的心愿,那就是希望自己能竭尽全力诠释好这两个生命中最重要的角色。做一个合格的女警,做一个称职的妈妈。  相似文献   

15.
邓勤 《政府法制》2014,(9):39-39
他是人间一个最稀有的天才。“这是胡适对一个学生的评价,这个学生就是傅斯年,他是我国近代学术史上著名的教育家、历史学家,五四运动的北大学生领袖之一。傅斯年不仅在学界赫赫有名,在民国政界也是一个叱咤风云的人物。  相似文献   

16.
管荣保 《政府法制》2011,(26):47-47
温家宝总理说:“读书关系到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修养,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一个不读书的民族也是没有前途的。”  相似文献   

17.
我是2007年7月当选为馆陶县第十五用人大代表的,2013年元月再次当选县人大代表并被选为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一转眼到人大工作已经6年多。原来听说,人大代表只是一个摆设,人大领导是一个二线岗位,是一个闲职。以我6年的代表经历和工作实践体会却是:人大是一个监督岗位,。岜正好摆脱琐碎事务,  相似文献   

18.
立功制度是我国特有的处于实体法位置的关于犯罪嫌疑人通过立功减少本人的刑罚。辩诉交易是刑事被告人通过向检察官认罪,以换取较低的刑罚的一项制度。两者一个是大陆法系,一个为英美法系;一个为实体法,一个为程序法;一个处于职权主义诉讼模式,一个处于当事人主义模式,但相同或相似的本质和表现使他们有了对比的可能。并希望通过对比借鉴,达到我国实体法与程序法的更好衔接,完善我国相关制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如花似玉的年龄,和和美美的爱情,一个是中国著名学府北京大学的博士生,一个是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正式公务员。  相似文献   

20.
从法律的角度看,幸福是法律的一个目标,一个价值,一个理想,而且幸福是可以涵盖其他法律价值、法律目标、法律理想的一个最高概念。就司法工作来讲,可以把幸福作为终极目标来理解,来看待。整个司法审判工作其实都可以从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这一点来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