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刑法溯及力有关问题的思考杨玉庆闫军周修订后的刑法第1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本法施行以前的行为,如果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的,适用当时的法律;如果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的,依照本法总则第四章第八节的规定应当追诉的,按照当时的法律追究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2.
刑法的溯及力是指刑法生效后,对其生效前实施的未经审判或者判决尚未确定并且仍在追诉期内的行为是否适用,适用则具有溯及力,否则不具有溯及力。我国97刑法第12条是关于溯及力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本法施行以前的行为,如果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的,适用当时的法律;如果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的,依照本法总则第四章第八条的规定应当追诉的,按照当时的法律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如果本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适用本法。本法施行以前,依照当时的法律已经作出的生效判决,继续有效。”根据上述条文的规定,对97刑法生…  相似文献   

3.
编辑同志:  我院正在审理一起承揽合同纠纷案件。该合同成立于合同法实施以前,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1条的规定,对该案的处理应适用当时的法律规定,但在如何理解“适用当时的法律规定”问题上,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是引用当时的法律条文;第二种意见是只适用当时的法律原则,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引用当时的法律条文。如果当时的法律规定与合同法规定的原则是一致的,则可以引用合同法。理由是:合同法于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经济合同法、涉外经济合同法、技术合同法同时废…  相似文献   

4.
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2条第1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本法施行以前的行为,如果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的,适用当时的法律;如果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的,依照本法总则第四章第八节的规定应当追诉的,按照当时的法律追究刑事责任,但是本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适用本法。”这一条款是关于新刑法溯及力的规定,采用的是“从旧兼从轻”原则,即对新刑法生效前的行为,原则上按当时的刑事法律定罪处罚,只有当新刑法不认为是犯罪的,或者处刑比原刑法轻的,才适用新刑法。这一规定,看起来简单明了,容易理解…  相似文献   

5.
1973年,美国发生了当时的总统尼克松竞选期间窃听水门大厦对手竞选总部的丑闻。按照当时的惯例,一般政府高官腐败案件,由司法部任命的检察官(美国总检察长常由司法部部长兼任)进行调查。但这次涉及到总统本人,司法部由总统领导,检察官又由司法部任命,其公正信不能令人信服,所以,当时国会一致投票任命了一位“独立检察官”调查此事。当时甚至有人建议,  相似文献   

6.
上个世纪90年代.我在本地县城的一所师范学校读书。十八九岁的年纪,正是青春梦想萌芽的时候.对知识充满了渴望与渴求。当时,学校最漂亮、最显眼的楼就是图书馆.名字叫逸夫图书馆。据学长说,这座楼是大慈善家邵逸夫援建的,故命名为逸夫图书馆。当时对于图书馆的名字并没有太在意.只是痴迷读书,对图书馆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  相似文献   

7.
溯及力问题中刑罚轻重比较之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溯及力问题中刑罚轻重比较之标准□石金平世平范君修订后的刑法第十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本法施行以前的行为,如果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的,适用当时的法律;如果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的,依照本法总则第四章第八节的规定应当追诉的,按照当时的法律追究...  相似文献   

8.
李烨 《刑事技术》2010,(3):69-69
1案件简介 2000年8月25日凌晨事主吴某(女)与其男朋友在某长堤边发生争执后,留下吴某一人,吴某到旁边的宵夜档吸一支烟,后一男子强拉吴某到附近的河边处对其实施强奸,并没有射精。当时提取了阴道拭子及内裤。因为当时技术所限,未进行相关检验。  相似文献   

9.
西安新乐汽车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何香玲,面对下岗后第一次做生意的失败,她没有灰心,在市场意识的压力下,她更加坚定了信念,更加给自己鼓足了勇气,认真的对市场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查找了失败的原因,总结失败教训的同时又对当时的市场进行了全面考察,细致的分析,一个新的念头又出现了,她超低价处理清仓了全部童装存货改做毛线生意,在当时专做毛线生意还不被人们所看好,  相似文献   

10.
张桂梅 《政法论丛》2009,(1):110-112,F0003
诉讼法律思想是清末修律时期新法律思潮中的一股,当时的中国法学家开始对诉讼程序正义、独立编纂诉讼法典、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分列编纂有了初步认识。他们的思想在当时虽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开拓性,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时代局限性。对清末诉讼法律思想的研究,促使我们进一步思考:在司法改革的道路上既要大胆吸收外国先进的东西,又要对我们的传统进行合理的改造。  相似文献   

11.
总第1期(198年第1期、创刊号,当时困人、财、物等原因,暂定为季刊)司法部部长蔡诚同志以“人民律师无尚光荣”为题,撰文对忡国律师》杂志创刊表示祝贺。第一届全国律协会长邹瑜同志也著文“加强律师协会建设推动律师事业发展”,以示祝贺。创刊号上,还刊登了本刊记者对当时惊动中南海的辽宁台安三律师“包庇案”进行了追踪报道,并大声疾呼“何故捕我律师?”总第2期(1988年%2期)大兴安岭的熊熊烈焰终于熄灭,本刊对这场火灾进行思索,刊文“大兴安岭‘火灾’后的回答”_同时还对当时轰动全国的周志远“妨害公务案”以长篇报道进…  相似文献   

12.
偷懒与经典     
佚名 《政府法制》2012,(32):39-39
史博是19世纪最重要的德国音乐家之一,从小热爱音乐,18岁就进入了当时最为著名的柏林音乐学院学习作曲与交响乐指挥。当时的音乐学院每天都有两堂体力课,因为在这之前的100多年里,指挥并没有什么象征性的工具,有的乐队指挥喜欢用脚蹬地,蹋出节奏,有的则喜欢挥动手绢,而当时最为流行的是用一种重达十来斤的铁棒指挥,指挥师提着铁棒按着节奏捅地面,发出“砰砰砰”的声音。  相似文献   

13.
徐东阳 《律师世界》2001,(10):44-45
案情介绍:1999年7月,赵某家中被盗,被盗现金3000元,当时即向110报警,并把王女当作犯罪嫌疑人报告给公安机关。公安机关依法传唤了王女,由侦查员李某对王女进行了讯问。由于王女不足13岁,李某以王女不足刑事责任年龄而停办了此案,并对受害人赵某讲,王女已经供认了犯罪事实,受害人赵某可向王女之父以下简称王父请求返还财产。后来,赵某多次向王父讨要,王父认为,女儿是否盗窃尚不清楚,公安机关至今没有明确的结论,且公安机关对王女的讯问也没有通知法定代理人,自己并不知道女儿当时是怎样的答复,且女儿因被讯问…  相似文献   

14.
论欧洲法学家关于刑罚本质的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欧洲法学家关于刑罚本质的认识谢望原早在古希腊时代,人们便试图弄清楚刑罚的性质。当时,人们凭借纯经验的本能对刑罚进行思考。他们既觉得刑罚有合理存在的理由,但又感到有很多难以解释的矛盾。于是,一些思想家便开始思索刑罚的本质与作用。限于当时的社会历史发展...  相似文献   

15.
刑法溯及力原则的适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刑法溯及力原则的适用陈超李国庆溯及力原则的基本精神和价值取向修订后的刑法第十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本法实施以前的行为,如果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的,适用当时的法律;如果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的,依照本法总则第四章第八节的规定应当追诉的,按照...  相似文献   

16.
人民法院系统进行的民事(包括经济)审判方式改革,历经几载,经过全国法院干部的不懈努力,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在,我们沿着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轨迹探寻,总结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经验,发现问题,提出今后努力方向,继续推动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深入发展,应该说是很有意义的一项工作。回顾民事审判方式改革之初衷,当时改革的方向是革除不符合现行民诉法规定的习惯做法,认真贯彻民诉法所制定的各项原则。当时提出的口号是,改革不突破现行法律的规定。具体地说,就是在现行法律的框架内改革,当时流行的说法是审判方式改革是对现行法…  相似文献   

17.
有一次,汉文帝外出路过中渭桥。车驾正在过桥时,忽然,有一个人从桥下跑出来,致使文帝的马受惊。文帝恼怒,命令侍从把这个人捉住,交给当时的最高司法机关延尉衙门处理。当时任廷尉之职的张释之马上对这个人进行讯问。这人辩解道:“我是本地人,刚到桥边,听到禁止通行的开道声,躲闪不及,只好藏在桥下。停了老半天,以为皇上已经过去了,便走了出来,没想就惊了銮驾。”据此,张释之依照当时的法律进行了判决。然后向文帝汇报说:“这人违反清道律令,应该对他处以罚金。”文帝听了大怒道:“这人惊了我的马,多亏我的马性情温和,如…  相似文献   

18.
大雨 《政府法制》2011,(3):40-41
20世纪30年代,作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的毛泽东曾亲自签发一道通缉令,对中共历史上最危险的叛徒顾顺章格杀勿论。最近,有关媒体披露了当时风云变幻而又鲜为人知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9.
明辉 《政府法制》2009,(10):25-25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思想多元化的典型时期,其间,出现了许多持有不同的法律观点或主张,并对当时之实践与后世之思想产生巨大影响的法律人,邓析便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20.
柯玉升 《政府法制》2014,(17):15-15
“七七卢沟桥事变”之后,北平沦陷,中国全民展开抗战。当时美国驻华武官泰勒上尉,奉命调查侵华日军的番号和编制。这些情报在作战时高度保密,不会让别国知道自己使用什么军队、调往何方以及正在从事什么活动等。就算当时美日双方并未正式交锋,也对此防范甚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