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清末时期,袁世凯为了发展北洋集团的势力,十分重视人才的作用。他重视人才的重要性;广泛收罗,兼收并蓄;广泛兴学,推广新式教育;吸收新式人才,从而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的人才思想。  相似文献   

2.
赵元波 《政府法制》2014,(17):18-18
袁世凯的一项卓异禀赋就是善于交人,以致许多人都愿意供其驱使,为他卖命,他的秘诀就是一个“低”字。有一天,袁世凯和负责宿卫颐和同的张勋晋见慈禧太后。慈禧身边的太监马宾廷到院中等候。  相似文献   

3.
胤凌 《政府法制》2013,(20):30-31
袁世凯窃国有方,拍马亦有术,时人谓之曰:马屁精。清朝末年,袁世凯因小站练兵,给清朝训练新式军队有功而逐渐受到重用,官升直隶总督,成了清朝手握重兵的一品大员。可他不满足,还想继续升迁。一天,他听说慈禧太后去沈阳要路过天津,便挖空心思,想了两个献媚邀宠讨好慈禧的法子。  相似文献   

4.
孙建华 《政府法制》2013,(15):31-31
据说,袁世凯得势后,曾有取清王朝的天下而代之的想法,为此,他还扒掉了自己的祖坟围墙。  相似文献   

5.
国民信任他的爱国精神.信任他处事果断、驭人有方、铁腕治世,这对东方人而言尤其难得,使得他在当时那个各方势力分崩离析的特殊时刻,成为一个举足轻重、各方注目的关键人物?  相似文献   

6.
《政府法制》2013,(33):17-17
光绪二年(1876年),17岁的袁世凯住老家河南成婚。以后,他陆续纳了9位如夫人,生了32个子女。袁世凯是如何管理他这些女人的呢?  相似文献   

7.
郭龙 《政府法制》2013,(5):39-39
在天津练军的时候,袁世凯开始为自己的将来物色人才。而这时候有三个人被袁世凯注意到了,这三个人就是段祺瑞、冯国璋、王士珍、但他们都是从国外留学归来,对袁世凯有些轻视。  相似文献   

8.
张书宁 《政府法制》2012,(26):44-44
袁世凯当上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一天,袁世凯吩咐下人安排了两条小鲫鱼、一小盏胡椒面和几个小馒头作为早餐,然后专门召见了宣传部官员王德林。袁世凯吃得津津有味,吃饱后还指着剩余的馒头和鲫鱼责备下人:“跟你们说过多少遍,要节约……明天没有必要准备这么多啦!”下人惶恐地点头。袁世凯这才让候在一边的王德林走上前,漫不经心地交代起政务。  相似文献   

9.
袁世凯,不论后世对他如何褒贬,都无法抹去他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的深深烙印。从小站练兵到当上中华民国大总统,进而变本加厉,倒行逆施,复辟称帝,最后落得众叛亲离,在举国的反抗浪潮中死去,短短不过二十余载,这个人将清末政坛搅得翻江倒海。历史对于他的评价却还没有终结,争论一直在持续。本文试从袁世凯的法律思想和法律政策来看袁世凯其人。  相似文献   

10.
袁世凯年轻时非常仰慕李鸿章,为了能在李氏集团谋得一份职位,他一边刻苦读兵书,一边勤奋练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可惜,李氏集团的招聘要求非常高,首要条件就是举人以上学历。袁世凯只拿了个拔贡的文凭,两次参加高考都名落孙山。没有文凭这块敲门砖,只能望李氏的大门而兴叹。  相似文献   

11.
娄月 《政府法制》2013,(6):40-40
袁世凯年轻时非常仰慕李鸿章,为了能在挛氏集团谋得一份职位,他一边刻苦读兵书,一边勤奋练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可惜,李氏集团的招聘要求非常高.首要条件就是举人以上学历:袁世凯只拿了个拔贡的文凭,两次参加高考都名落孙山。没有文凭这块敲门砖,只能望李氏的大门而兴叹。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近代史上,袁世凯是一位非常有争议的人物,以前研究主要放在他在历史上所起的反动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史学界对他的评价才渐趋全面,研究的领域涉及到袁世凯思想和活动的方方面面。从总体来看,成就十分卓著,特别是在经济思想领域研究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3.
李梦溪 《政府法制》2012,(14):26-27
袁世凯虽然复辟帝制而成为“窃国大盗”,并在当上皇帝83天之后就一命呜呼。但他在世之时可谓一代枭雄,他一手创办新军、废科举、开新政、兴实业,直到最后逼清帝退位,成为“中华民国”大总统,干的都是扭转时势的大事。其实,袁世凯在复杂局势中的处世智慧更加令人叹服,他从军旅中起家,多年来纵横捭阖、呼风唤雨,出众的谋略值得后人借鉴。  相似文献   

14.
历朝为官,都重视出身,然而在清朝有一个人,连个秀才功名都没有,连“学”都没有“进”过,却把官做到了位极人臣,爵封宫保,不由令人为之惊叹——这个人就是袁世凯.袁世凯的一项卓异禀赋就是善于交人,以致许多人愿意供其驱使,为他卖命,他的秘诀就是一个“低”字,低得看不见天空,低得没了高贵的身份,像张爱玲所说,“低到尘埃里”.有一天,袁世凯和负责宿卫颐和园的张勋晋见慈禧太后.张勋先到,慈禧身边的太监马宾廷急忙出迎,招手把他让到了自己的住房里.张勋说:“宫保还在后头.”马宾廷便到院中等候.  相似文献   

15.
漠涵 《政府法制》2013,(17):47-47
袁世凯为人阴狠狡诈,善于投机,在处理一些关键问题时,更是无所不用其极。  相似文献   

16.
雪珥 《政府法制》2014,(26):31-31
务实而不务虚,这正是袁世凯等体制内改革者所追求的务实.袁世凯本人就曾告诉慈禧太后、光绪皇帝:“可有立宪之实,不可有立宪之名”袁世凯是唯一跻身中央政改领导小组的地方官。在1906年9月2日发布的圣旨中,宣布直即进行全面的行政体制改革(官制改革),作为“立宪之预备”,并在中央成讧相应的机构,负责相应的顶层设计——即“官制编制”。参与“官制编制”的,除袁世凯外,均是中央机关的精英成员。袁世凯之外的其他封疆大吏,诸如端方、张之洞、升允、锡良、周馥、岑春煊等,圣旨仪仪要求他们“选派司道大员.来京随同参议”。  相似文献   

17.
辛亥革命爆发后,东北也是政局动荡,这时候的张作霖已是关外练兵大臣,赏戴花翎。朝廷如此皇恩浩荡,就指望着张作霖能知恩图报。 张作霖从来不是大清朝的忠臣。眼见剑清王朝气息奄奄,他才不会殉葬呢:“妈拉个巴子,这江山姓爱新觉罗,又不是我老张家的。”  相似文献   

18.
佚名 《政府法制》2012,(33):13-13
联姻是政治人物笼络对手、部属的惯用手段。在清末民初的政治舞台上,袁世凯就是一位这方面的高手,仔细梳理他的家族谱系便可发现,袁世凯几乎笼络了清朝及其后大部分政要以及为数众多的贵族。  相似文献   

19.
张鸣 《政府法制》2012,(35):26-27
“选举”这个词,在中国卉代指的是科学考试选拔人才,到了近代,由于日本人的掺和,才变成了今天这种投票选领导人的意思。所以,当西方政治意义上的选举在中国落地的时候,大家一时间都不习惯,选举人怯怯的,被选举人慌慌的。  相似文献   

20.
戴永夏 《政府法制》2012,(12):48-48
在中华民俗史上,龙的地位相当崇高。它伟岸神圣,法力无边,既有救民于水火的本领,又有至高无上的声威,所以先民们对它十分崇拜.一些封建统治者也看中了这点,极力尊龙崇龙,让龙为己所用。他们或以龙的化身自居,自诩为“真龙天子”;或附会龙的“祥瑞”,编造龙的神话,借以骗取民心,巩固统治地位。在这方面,历代帝王都有“出色表演”,而“短命皇帝”袁世凯的表演尤其充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