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奢闻     
《新民周刊》2012,(24):96-96
中国客西游均次花费1.1万欧元据《金融时报》2012年国际顶级时尚品牌行业高峰会透露,去年亚洲消费者占据了欧洲奢侈品销售额的半壁江山。据估算,约三分之一的中国大陆消费者出国旅游时,会选择就地购物,其中至少75%的大陆游客会选择在欧洲购物。香港与澳门也是内地游客颇为青睐的旅游目的地。2  相似文献   

2.
刘颖  刘文鉴 《德国研究》2023,(1):107-126+151-152
数字化时代助推电子商务平台高速发展,致使消费者在签订电子合同时处于弱势地位,无法体现合同主体之间的平等性。为了应对数字化发展带来的问题,同时回应欧盟《现代化指令》并提升消费者合同内容的公平性,德国制定并分阶段施行了《公平消费者合同法》。《公平消费者合同法》就数字化中消费者保护的问题,分别对《德国民法典》《德国民法施行法》以及《德国反不正当竞争法》部分条款做了修改或内容的增加。一方面,在民法框架内,《公平消费者合同法》增加了企业为消费者提供无限期续约合同的限制以及电子商务中合同终止按键的义务,并规定含有排除转让内容的合同条款无效,以增加对消费者在持续性的数字服务合同中的保护力度。另一方面,在反不正当竞争领域,该法增设了企业记录电话推广同意的义务及相应的处罚规则,以保护消费者免遭非法电话广告的侵扰。德国《公平消费者合同法》回应了数字化发展过程中有关消费者保护的问题,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中的消费者保护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3.
为了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防止经营者使用的不当格式条款或不当经营行为对消费者造成损害,日本的消费者团体可以向法院提起禁令请求诉讼。这一具有强烈公益色彩的诉讼制度提高了消费者保护的实效性,减轻了消费者个人维权负担。但这一新制度所存问题尚多,需继续给予完善。  相似文献   

4.
东盟的文化特征意识 --东盟意识与东盟的发展(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盟的文化特征意识是东盟意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集中体现为东盟的组织特点和决策风格,即"东盟方式".东盟方式强调组织方式和决策的非正式性、非对抗性和协商一致精神,这种意识来源于印尼爪哇农村的决策传统,成型于东盟成员国之间的行为互动,强化于东盟对柬埔寨问题的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5.
当下,智库作为连接科学理论与政府决策的中介机构,由于其学术科研、咨政建言、大众意识培育的影响功能,对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有着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面向环境领域的专业化智库,绿色智库也是影响国际环境政策形成与制定的重要机构之一。本文通过对德国两种不同类型绿色智库的运作方式与影响力的发挥路径的讨论与阐释,试图探讨绿色智库能在何种程度上有效地对环境政策产生建设性影响,并且反思目前绿色智库的影响困境。同时,德国案例的得失对我国绿色智库的未来发展与影响提升也具有重要的借鉴与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文章使用联合分析法对中国和日本消费者购买轿车决策的差异进行了比较。通过对96名日本消费者和102名中国消费者的调查发现:中国消费者相对最重视轿车的原产地,而日本消费者最重视轿车的价格;大多数中日消费者通过价格对轿车的品质进行判断,并且都赋予轿车"炫耀品"属性;消费者购买决策存在显著的品牌和原产地效应,多数中日消费者对于轿车的选择都存在明显的爱国主义倾向。这些结论为制定营销策略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张锐 《德国研究》2020,(4):20-38
能源转型是一个高度政治化的议题,能源体系的变动很可能引发政治体系的失稳,不同行为体会展开竞争与合作,竞相塑造能源政策走向。德国是全球能源转型的标杆国家,但一直难以摆脱煤电依赖,这成为该国能源系统低碳化的短板。自2018年以来,德国在淘汰煤电的议题上取得重大决策进展,宣布了2038年彻底弃煤的目标,并通过相关立法指定了弃煤时间表和系统的扶持计划。本文运用"体系失稳"决策互动框架探讨德国成功弃煤的原因,包括民众在气候变化、能源转型上的高度共识、执政者的态度转变与政治技巧、支持弃煤团体的呼吁与谋划、煤炭产业的适应及欧盟的引导。整个决策过程中,各方的合作面大于对抗面、冲突面,行为体之间具有明显的协作关系,政治体系的失稳处于可控状态。在后煤电时代,德国仍然面临一些突出的政治挑战,包括:达特恩4号煤电厂的处置、硬煤电厂对赔偿方案的抵制、另类选择党煽动民粹情绪、日益凸显的清洁能源政治纷争等。  相似文献   

8.
<正>在关于对外政策决策的诸多研究中,美国学者格雷厄姆·艾利森(Graham Alli—son)提出并用于解释美国政府应对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的三个模式最为经典,也最具影响力。~②其中"理性行为模式"把决策看作是国家领导人代表国家进行理性选择的过程;"组织行为(或组织过程)模式"把决策看作是政府不同部门按照标准工作程序运作的产品,"官僚政治模式"将决策过程看作是代表不同部门的人根据部门利益讨价还价的结果。实际上,多数对外政策,特别是重要和敏感的对外政策,既不是一  相似文献   

9.
德国消费者食品健康保护组织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丽杭 《德国研究》2005,20(4):52-56
消费者健康保护是我们每个人自觉或不自觉都要接触到的话题,消费者需要的是安全的消费品.本文将介绍德国消费者健康保护的各级组织体系及其间的相互合作,其中既有官方的联邦和各级联邦州政府,欧盟的有关机构,也有各类非官方的基金会和协会.  相似文献   

10.
肖怡 《德国研究》2004,19(4):60-63
本文从一般交易条件、特别销售形态、联合合同和消费品买卖等四个方面简略介绍 了《德国民法典》中有关消费者保护的法律规章。  相似文献   

11.
“德国巴伐利亚州产品展示会”在上海举行本刊讯为期十天的“德国巴伐利亚州产品展示会”今年6月中旬在上海举行,受到了中国消费者与企业界的欢迎。该展示会是由德国巴伐利亚国际经济关系有限公司、上海德国工商代表处等机构联合举办的。来自巴伐利亚州的著名企业向中国...  相似文献   

12.
德国是最具创新能力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三大出口国和最大的贸易顺差国。贸易的自由化对德国的创新能力和经济发展来说至关重要。德国企业在出口活动中通过同海外合作伙伴和竞争者之间的互动获得新的知识,提高自身的创新力和竞争力。本文采用德国企业层面的数据,以出口学习效应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出口行为对德国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出口对于德国的创新,特别是产品创新尤为重要。德国大型制造业企业从出口行为中获益更多。从近期美国政府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来看,其主要涉及的对象正是德国的工业制造业跨国企业,如果这些保护措施形成长期效应,那么将对德国企业的创新水平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3.
德国的环保     
任春 《德国研究》2004,19(3):44-46
德国的环境保护历来令人称道.本文简要介绍德国人的环保意识、环保措施及民众自觉的环保行为.  相似文献   

14.
戴维来  李佳其 《德国研究》2023,(1):61-83+150-151
伊朗核问题是德国外交政策中的重要议题。作为伊朗核谈判的“P5+1”重要成员,推动伊朗核问题解决涉及德国重要利益。从伊朗核谈判中的角色看,德国是解决伊朗核问题的重要参与塑造者,主张运用对话和沟通手段推动伊朗核问题的外交解决,注重塑造规范约束伊朗的核活动;德国是重返伊朗核谈判议程的重要设定者,参与设定了三个阶段的伊朗核谈判议程;德国是解决伊朗核问题的居中协调者,通过利用自身国际影响力和欧洲影响力来协调伊朗核问题各当事方。对大国地位的追求、防止核扩散的理念驱使、对经济因素的现实考量,以及人道主义国际援助的价值观追求构成了德国推进伊朗核问题政策的主要动机。德国的伊朗核问题政策受到国内政治博弈、国际行动能力、美国对伊朗的态度,以及以色列、海湾阿拉伯国家、伊朗等多个利益攸关方的影响。未来,朔尔茨政府将继续在伊朗核问题中扮演关键角色,仍会遵循渐进性调整与稳定性并存的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15.
王雪莹 《德国研究》2023,(2):4-31+144
为探讨在区域及全球价值链网络中,德国制衡哪些国家,又受到哪些国家的制约,以及主要上游国家和重要市场的身份赋予德国怎样的政治影响力,本文将价值链权力分为上游权力、下游权力和市场权力三类,提出一种综合考虑相互依赖程度和国家可替代性的价值链权力测算方式。测算结果表明,欧盟尤其是中东欧国家是德国价值链权力的主要势力范围;全球金融危机后,欧盟单一市场对德国的重要性有所减弱,但德国内需市场对欧盟的重要性却有增强趋势。美国和中国是目前唯二对德价值链权力持续大于德国对其价值链权力的国家。其中,美国稳居对德价值链权力首位,从上游“卡脖子”和广阔的内需市场是美对德两大潜在“杀手锏”;中国对德价值链权力不断强化,但德国对华价值链权力却日渐衰颓,包括一些德国传统优势制造业行业;德国是俄罗斯重要的上游、下游国家和大市场,但近年来中国对俄罗斯的价值链权力显著攀升。使用双向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和广义矩估计模型的实证检验表明,德国的上游和市场权力越强,他国与德国双边政治关系越密切,这一效应主要存在于德国与非欧盟国家和科技水平相对落后的国家之间。  相似文献   

16.
与日本国内零售市场不景气的同时,邮购市场却越来越兴旺发展。这主要是已经受经济衰退压力的一般人,尤其是女性(又主要是家庭妇女)对折扣商店和百货公司的销售花招已感到厌烦;他们希望以更低的价格买到日常用品。据此估计,邮购销售市场在零售市场中的占有率将会更高,而经营邮购业者为迎合消费者这种购物方式,将在消费者需求的产品上作出更多努力,以  相似文献   

17.
《德国研究》2019,(1):169-185
正1月4日 德国工会联合会的决策和研究机构汉斯-伯克勒基金会对42家接受中方投资的德国企业的职工委员会进行了问卷调查,覆盖员工5.5万。公布的报告显示,受访企业在引入中资后,劳资关系、决策机制和工资标准不仅维持原有状况,部分企业还有所改善,员工对中国投资者“非常满意”。1月5日 2018年首列从武汉开出的中欧班列经满洲里口岸出境赴德国汉堡。该趟中欧班列编组50辆,载武汉及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企业生产的电子元器件、饮料、食品、机电等产品,  相似文献   

18.
论德国移民的社会一体化进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宋全成 《德国研究》2006,21(2):43-47
从近代移民发展的历史来看,德国始终存在着移民现象,并经历了从移民迁出国到迁入国的根本变迁。特别是到20世纪末,德国越来越成为事实上的非典型的移民国家。但德国的移民并没有融入德国主流社会,而是成为边缘性的少数民族群体,德国人针对外国人的暴力排外行为也有增无减。为适应移民的社会现实,德国政府制定和实施了新移民法。但德国的移民社会一体化的任务依然是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9.
马红漫 《新民周刊》2012,(49):86-86
电商能否就此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商业世界?甚嚣尘上的电商价格战甫一尘埃落地,"双十一"购物狂欢节接踵而至,而紧随其后的"双十二"促销大战似乎再度提醒着消费者:电商时代已经来临,还在商场里兜兜转转的你已经OUT啦!  相似文献   

20.
战后对纳粹罪行的审判与德国反省历史的自觉意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由德国司法进行的纳粹罪行审判是德国反省纳粹历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乌尔姆审判和纽伦堡审判以及联邦议院对纳粹罪犯追诉时效的辩论,对德国20世纪50至70年代的政治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德国人反省纳粹历史的自觉意识的产生和变化是其主要成果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