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5 毫秒
1.
“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森林里住着勇敢的鄂伦春。”鄂伦春族是一个人数较少的民族,主要分布在  相似文献   

2.
任立湘 《奋斗》2005,(12):42-43
走上这高高的兴安岭时,正是深秋,这个季节对多数地区来说,依然是温暖如初,但对于地处高寒的大兴安岭新林林业局却不然,晚上已经是接近零度了,就像人们常说的,“白天穿纱热,夜晚盖被凉”,此话也只有亲身体会的人才知不假。  相似文献   

3.
“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森林里住着勇敢的鄂伦春,一人一匹猎马,一人一杆枪,獐狍野鹿满山遍里打呀打不尽……”这首五十年代从大兴安岭崇山峻岭传遍祖国大江南北的民歌,描绘赞美的就是我们勇敢剽悍的鄂伦春民族。1949年,新中国的诞生,党的民族政策犹如大兴安岭茂密森林中投下的一缕阳光,温暖了这个曾经饱尝艰辛与困苦的弱小民族。如今,弹指间走过半个世纪风雨历程的鄂伦春民族跃下马,放下枪,躬耕沃野,以积极的心态和崭新的风貌跨进新世纪,步入一个依靠科技求民族强盛的新时代,跻身于先进民族行列。鄂伦春民族是一个勤…  相似文献   

4.
特殊的名字——马日史初 认识这位彝族战士,是一个意外的收获。我受领任务去采访武警驻漠河的一个中队。在去往北极村的路上,看莽莽的大兴安岭,白雪把坚硬的岩石都软化了,那一片片的白桦和樟子松就像栽种在高高的棉花垛上,童话一般奇妙。  相似文献   

5.
1996年1月23日是一个平凡的日子,但她将载入鄂伦春民族的史册。这一天,这个从森林中走出,世代以游猎为生,定居还不到四十年的民族,庄严向全社会宣布:刀枪入库,马放耕田.彻底告别猎业。拉开了转变生产方式的序幕.奏响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民族进步的序曲。‘“鄂伦春”直译为汉语便是“山岭上的人们”,鄂伦春猎人世代游猎于广阔而富饶的大、小兴安岭和黑龙江流域,直到20世纪50年代,鄂伦春猎民仍然住着“刹住柱”,穿着袍皮装,骑着措马,扛着猎枪,以古老的方式在深山密林里游猎和生活。“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森林里住着勇…  相似文献   

6.
大兴安岭林区绵延盘亘的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地处内蒙古东北部,西接呼伦贝尔草原,北衔黑龙江,东挽小兴安岭,南护松辽、松嫩平原;西北、酉南一隅分别与俄罗斯、蒙古交界。牙林线、博林线、白阿线、嫩林线等铁路贯穿林区东西南北。魏魏兴安岭盘亘成22万平方公里的绿色...  相似文献   

7.
《实践》2018,(12)
正"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森林里住着勇敢的鄂伦春。一呀一匹烈马,一呀一杆枪,獐狍野鹿满山遍野打也打不尽……"上世纪50年代,一曲《鄂伦春小唱》唱遍大江南北。改革开放40年,鄂伦春自治旗猎民村建起了文化活动室、卫生室、便民超市和小广场,安装了路灯,硬化了路面,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猎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一匹烈马一杆枪"的狩猎生活成为鄂伦春人永远的回忆。如今,在祖国北疆呼伦贝尔市,多民  相似文献   

8.
白士城  钟寿军 《实践》2009,(7):30-32
在郁郁葱葱的内蒙古大兴安岭上,奋战着这样一支特殊的队伍。为了保护好大兴安岭这片绿色林海,建设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屏障,他们不辜负胡锦涛总书记来内蒙古自治区视察工作时的殷切希望与嘱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用青春和热血默默抒写着无  相似文献   

9.
“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大兴安岭人精神,是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五十万职工群众在长达半世纪开发建设林区的历程中,所体现的各种崇高精神的概括、提炼和升华,是国有林区实施“天保工程”和实践“三个代表”的不竭动力。新形势下,如何弘扬大兴安岭人精神,使之成为森工企业治危兴林、再创辉煌的行业之德和政治基础,笔者认为,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认识新形势下弘扬大兴安岭人精神的必要性在国家对林区政策进行重大调整后,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迅速调整产业产品结构、所有制结构和生产布局,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认真实施“天保工程”。…  相似文献   

10.
<正>壮丽内蒙古,不仅有大草原,也有面积居全国首位的大森林。镶嵌在祖国北疆之巅的内蒙古大兴安岭,宛如巍峨的绿色长城,守护着东北平原和呼伦贝尔草原的生态安全。高高兴安岭的莽莽林海,是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林区70年来发展与改革的火热实践,是祖国北疆这道亮丽风景线上的精彩篇章!  相似文献   

11.
正"八万里兴安,小城有大爱""疫情牵动兴安岭,爱心凝聚绥大情"。4月25日早上6点,在历经30多个小时、穿越5个地市、风雪兼程1600余公里后,一支承载着大兴安岭地区人民深厚情谊的爱心物资车队终于抵达绥芬河市。"感谢大兴安岭人民对绥芬河市的大力援助。"面对这批价值163.8万元的10车物资,负责接收的绥芬河口岸输入性疫情防控物资捐赠工作组负责人刘振昌难掩内心的激动,"我们相信,在社会  相似文献   

12.
华松 《前线》1987,(11)
在人们的心目中,官僚主义大抵是这样的形象:一问三不知,工作不负责任,造成种种的人为损失。大兴安岭的一场森林大火,照见了这种官僚主义的容颜更加可憎可怕,时下似有“老鼠过街,人人喊打”之势。在一片喊打声中,这种尸位素餐的官僚主义已无所遁其形,在一个时期内,大约会减少一些。但其他类型的官僚主义,也许因人们注意不及,仍将逍遥  相似文献   

13.
青山之恋     
《实践》2017,(5)
<正>莽莽林海,绵延阴山。放眼神州,有哪一处如巍巍兴安岭,横亘古往与今来,俯瞰深邃而浩瀚;翻阅史书,有哪一页似莽莽阴山,撑起游牧与农耕,回望苍茫而幽远。山是大地的脊梁,绿是大地的希望。绿缚苍龙,大兴安岭深情守护着祖国北疆;绿染荒山,绵延阴山走过峥嵘  相似文献   

14.
<正>翻开共和国和内蒙古自治区的历史记忆,林区的发展与改革无疑是其中火热而壮丽的一章。中国森林面积最大的省份是内蒙古,内蒙古最大的一片森林在大兴安岭,它宛如巍峨的绿色长城,镶嵌在祖国北疆之巅,守护着东北平原和呼伦贝尔草原的生态安全。70年来,大兴安岭林区逐步实现了由  相似文献   

15.
“高高兴安岭,一片大森林,森林里面住着勇敢的鄂伦春,一人一匹马,一人一杆枪,獐狍野鹿满山遍野打也打不尽……”这首50年代从大兴安岭崇山密林中传来的民歌让世人认识了勇敢瞟悍的鄂伦春民族。半个世纪过去了,鄂伦春人一改歌声中所描述的原始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跨下马,放下枪,躬耕沃野,融入现代文明。 1999年,是共和国成立50周年,也是鄂伦春民族实施禁猎后的第三个年头。这一年,鄂伦春人用自己的双手生产出5800吨粮食,人均收入2400元,步入了社会主义康庄大道。 炼狱之痛 只有民族的,才是最珍贵的、枪声,曾是鄂伦春民族的生命。 终于有一天,世世代代以狩猎为生的鄂伦春人陷入了迷茫。林子越来越稀,野物越来越少,猎枪没了用武之地。生态失衡,鄂伦春人的生存也随之陷入了危机。 打不到猎物,生存怎么办?猎民们仍然伴着日出日落逡巡于山林中,但每次都是徒劳而归。他们怀抱着猎枪,开始思忖寻找新的生存之路。 党和政府从考虑鄂伦春民族的生存,保护野生动物资源出发,1996年1月23日,颁布实施了《关于禁止猎捕野生动物的布告》,号召猎民弃猎从耕,发展多种经营,走一条全新的生活之路. 一时间,鄂伦春民族震惊了、禁猎就意味着放下猎枪。没了枪,鄂...  相似文献   

16.
曹国志  崔永琦 《奋斗》2007,(8):10-11
大兴安岭是以林为主的资源型地区,既要承担为国家保护生态的重任,又要承担加快林区经济发展的责任。如何坚持科学发展,正确处理好保护生态和发展经济的关系?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大兴安岭今后如何发展?省十次党代会闭幕后,记者采访了大兴安岭地委书记王忠林。  相似文献   

17.
张玲玉  肖露 《当代贵州》2011,(28):19-19
“传承财富,创造财富。”在坛厂配套产业园区建设工地上飘扬着这样一条横幅,远山之上,矗立着高高的钢架结构。一切尽显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18.
九月我站在高高的田埂上秋风穿过谷穗般沉甸的手指阳光渗进瓜果般香甜的心扉村庄用一场透明的细雨将一个经久不息的梦想洗亮九月我站在高高的田硬上村姑的刺绣从一株株红高粱开始小伙的民谣像一片片金灿的朝霞家乡以另一种纯朴的舞姿将心河的美酒呈献大地九月我站在高高的田埂上层层梯田展开层叠的记忆片片果林铺开金黄的思绪故乡像一首被大地出版的诗行每一行都通向十月的阶梯九月(诗)我站在高高的田埂上@田世荣~~  相似文献   

19.
刘亮 《奋斗》2006,(9):F0003-F0003
祖国北疆大兴安岭,占地约2500万公顷,森林面积约为1200公顷,属寒带针叶林区域,拥有兴安落叶松,樟子松,白桦,蒙古栎,山杨为主的百多个树种,  相似文献   

20.
论社会转型时期价值观变化的基本取向张琛中国社会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这种社会转型表现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我们可以多层次、多角度进行说明和描述,但扼要述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以政治为主社会向以经济为主的社会的转变;二是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