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解码犯罪心理画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犯罪心理画像指的是通过犯罪行为证据的心理分析,刻画犯罪人性状的过程和结果, 所刻画的内容不局限于心理学性状,而且包括社会学、生物学、人口学、犯罪学性状。目前,犯罪心理画像还没有一个既传达其英文原意,又反映其实质的中文名称,犯罪心理画像这一称谓是不得已求其次的办法。犯罪心理画像在刑事调查和刑事讯问阶段都可以发挥一定作用。但是,正确发挥犯罪心理画像的作用需要一定的案件条件和主体条件。  相似文献   

2.
国外犯罪心理画像简述及其本土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犯罪心理画像技术在国外司法实践中作用重要 ,行为证据也被纳入刑事诉讼证据体系中 ,而我国这方面研究尚处在空白阶段。应加强心理画像技术相关的基础学科研究 ,加速基本土化研究 ,确定符合国情的犯罪心理画像方法 ,建立全国统一的犯罪档案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3.
犯罪心理画像,是通过对作案人遗留的,反映其特定犯罪心理的各种表象或信息(即犯罪心理痕迹)进行分析,刻画作案人犯罪心理进而服务于侦查工作的专门活动。犯罪心理痕迹包括实物痕迹型和印象痕迹型两类。犯罪心理痕迹的识别是进行犯罪心理画像的基础,科学合理的联想是进行犯罪心理画像的关键。犯罪心理画像需要作大量的基础研究和资料积累工作。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杨新海案、黄勇案的出现,让人们不禁把目光投向能够针对系列案件有效适用的犯罪心理画像上。由于我国犯罪心理画像在理论和实践中的研究和运用较为薄弱,因此,从心理学和侦查学相结合的角度对犯罪心理画像的概念、原理、缺陷等问题重新进行梳理,有助于其在侦查工作中更好地运用。  相似文献   

5.
犯罪心理画像是对犯罪行为人心理特征和个体性状的描绘,犯罪现场重建是对客观案件事实的整体或局部构建。两者不可脱离,更不能相互取代。犯罪心理画像可以通过归纳式和演绎式的方法运用到犯罪现场重建中去,建立应用模型,并且在法律上和技术上具备可行性。在运用过程中会存在主体认知偏差、专业素质欠缺、过分依赖等风险。实战中应该尽可能的规避认知偏差、培养综合素质人才、设置可行性应用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6.
犯罪心理画像作为一种辅助侦查手段,在侦查工作的各个环节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侦查讯问的实质是一种心理战,在侦查讯问过程中运用犯罪心理画像尤为重要。对此,应该充分认识到犯罪心理画像应用于侦查讯问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明确在侦查讯问过程中犯罪心理画像的内容,掌握在侦查讯问过程中运用犯罪心理画像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迄今为止,犯罪心理画像理论发展已经进入了范畴构建的阶段,国外的司法实践中也已将其纳入整个刑事诉讼体系之中,对我国刑法的理论和实践都能起到借鉴作用。我国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是既要在理论层面加强犯罪心理画像的范畴研究,又要加强犯罪心理画像的制度移植探索,以促使这一侦查手段在我国的侦查工作中尽旱发挥辅助侦查作用.  相似文献   

8.
侦查中犯罪心理画像的实质与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犯罪心理画像是借言语或文字进行心象描述,由心理特征群刻画犯罪嫌疑人形象。犯罪心理画像实质为侦查中对嫌疑人的一种分析,其独特价值在于,这类分析以犯罪行为资料和人格资料的积累为基础,以心理学对人的心理规则与逻辑的研究为根据。犯罪心理画像对侦查而言不是可有可无的问题,而是如何以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并使之更好地扩展侦查能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浅析犯罪现场重建与犯罪心理画像的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犯罪现场重建是对犯罪客观过程的整体构建,犯罪心理画像则可视为对犯罪行为人主观精神状态及其个体特征的描述和再现。犯罪现场重建和犯罪心理画像各具优劣,目前不能相互替代,因此在实际侦查过程中必须有机整合,才能准确地刻画犯罪行为特征、动机特征和犯罪者的人身特征,从而为侦查活动服务。犯罪现场重建和犯罪心理画像的整合即为犯罪重建。  相似文献   

10.
犯罪心理画像在杀人案件侦查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犯罪心理画像的发展历史并不久远,但自1972年联邦调查局行为科学部(Behavioral Science Unit,BSU)成立以来,通过大量的案件资料与实践经验,犯罪心理画像技术日趋成熟。在杀人案件的侦查工作中,犯罪心理画像分为资料收集——分析研究——犯罪评估——解读真凶——调查——逮捕六个步骤,重点刻画犯罪人个性心理、年龄、性别等个人特征和社会性特征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罪犯心理的发展不同于社会普通人,具有定向性、阶段性、连续性、反复性、个别差异性等特点。罪犯心理发展过程分为三个环节,分别是发展起点和方向上的定位的过程;解决心理冲突,确定方向和目标并趋向变化的过程;不断修正自我、塑造新我的发展过程。罪犯心理存在向善或恶的发展和相应特征。  相似文献   

12.
犯罪心理中的侠义与广义问题困扰着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作为学科概念的犯罪心理学和作为犯罪心理学最基本概念的犯罪心理必须明确。犯罪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确定的,犯罪心理学的定义不应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犯罪心理是对犯罪心理现象本质特征的概括,它反映出犯罪心理现象的内在联系。可以有不同种类的犯罪心理,但是不应有广义与狭义犯罪心理之说。  相似文献   

13.
在渐变型动机犯罪心理活动支配下,行为人的犯罪活动通常会表现出以下四个方面的犯罪行为特征。1、蓄意实施犯罪行为的预谋性。由于渐变型动机驱动犯罪行为发生时间较长,行为人的主观状态能动性强,心理与物质准备充分,计划相对比较周密,往往会表现出很高的预谋性。再发渐变型动机驱动下的犯罪行为,尽管相对而言发动的时间明显缩短,但由于经历的丰富、技能的提高,犯罪的预谋性比较而言却更强了。2、犯罪行为方式、手段的多样化。由于经历了充分预谋,在物质上和心理上作了精心的准备,相应的犯罪行为方式与手段也会表现出多样性和狡诈性的行为特…  相似文献   

14.
犯罪心理研究在犯罪防控体系中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治理犯罪问题上必须具有政治的高度和社会的广度。政治的高度意味着犯罪防控不仅仅是刑事司法领域之事,更重要的是社会政策和社会关系的调整;而社会的广度在于犯罪防控不单单是法律之事,还需要我们从社会学、心理学等角度展开相关研究,提出一个完整和谐的犯罪预防对策,从而建立整体和谐的犯罪防控体系。这当中,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具有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对犯罪心理学研究取向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关于心理学研究"危机"的议论逐渐多起来;母体的"危机"对其分支学科必然带来影响,这促使了人们加强对犯罪心理学研究取向的反思。心理学研究的"危机"主要反映在研究对象上没有严格区分物质和精神、"物性"和"人性",在研究方法上沿袭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犯罪心理学的研究,也需要明确它的学科性质是偏向于社会科学的中间科学和带有浓厚人文色彩的边缘科学。因此,在研究方法上,不能拘泥于自然科学式的实验室实验研究的方法,而应更多地采用社会科学的以社会为背景的实践检验方法;既要注意到人的生物性方面,更要侧重研究人的社会性方面。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原则、研究方法和具体的研究方向问题。  相似文献   

16.
针对乌鲁木齐未成年人刑事犯罪呈多发态势,结合对乌鲁木齐未管所和新疆女子监狱在押的未成年刑事犯进行问卷调查,从家庭、学校、社会、同伴关系、宗教及涉案情况等五个方面分析其犯罪心理成因,提出心理矫治和预防策略,从而为有效控制和降低乌鲁木齐市未成年人犯罪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在刑事侦查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侦查机关在运用犯罪心理测试技术时存在一些问题 ,侦查机关应加强对犯罪心理测试的配合。而测试人员应注意严格把握测试条件 ,选择最佳测试时间 ,结合具体情况开发准绳问题和在测前谈话和测后谈话中为测后审讯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8.
青年军人犯罪心理的生成 ,与认知心理不够成熟、情绪心理不够稳定、人格构成不够健全有关。对此应对其言行加以仔细观察 ,发现征兆 ,进行调查 ,弄清原因加以解决。社会各层面配合进行教育是整个预防青年军人犯罪的保证。  相似文献   

19.
美国的法律在试图向法典化迈进的征途中被深深地打上了其固有的英美法系传统的烙印,怀俄明州刑法一方面向法典化迈出一大步,另一方面也深深地烙上了美国实用主义文化的烙印.本文概述了该州刑法的主要内容,从比较法的角度上指出迈向法典化中的问题;同时指出法律规范是民族文化的积淀,两大法系的立法模式及其运作孰优孰劣,有待于法律运行的实效去检验,移植一项法律制度更为重要的是培育该制度赖以生根发芽的文化土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