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炳炎  唐思航 《探索》2008,(2):74-82
对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的我国基本经济制度这一重大命题作了多方面的论证阐述.界定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经济基础的内涵,论证了公有制比私有制具有优越性的必然性,从而确认始终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重要性.指出当前存在公有制主体地位被削弱和动摇的现象及不良后果,就现阶段如何坚持和巩固公有制主体地位提出了政策建议,包括大力宣传公有制的优越性,批评各种否定公有制的错误观点,搞好下一步国企改革,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加快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等.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当前,各地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但是也必须看到,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模糊的认识,影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进程,亟待加以澄清。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是“私有化”。有人认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然导致私有化,降低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这种看法在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在他们看来,实行股份制就是国有资产的自由买卖,就是把国有资产化公为私,因而对国有企业实现现代企业制度后能否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产生了怀疑和担忧。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国家和集体所有的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及其对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等方面。实行现代企业制度之后,“公有制为主体”主要从两个方面体现出来:首先,包括国有制、集体所有制和不同公有制形式共出资的股份制等形式的公有制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现代企业制度是在这种经济总格局运行的。其次,国有企业实行现代企业制度之后,就其内部资产构成来看,公有制资产在数量上  相似文献   

3.
国有资产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存在形式,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走向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国有资产通过各种渠道流失,流向集体,流向个人,流向外商,其数字惊人,后果严重,值得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警觉。1994年仅对12.4万户国有企业清产核资调查统计,资产损失及挂帐就达4438亿元。据调查了解及大众传媒披露,国有资产流失的渠道五花八门,非法攫取国有资产的手段触目惊心,其流失的“黑洞”有以下10种: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这表明我们的经济体制创新,既要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更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实现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结合。在这里,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原则至关重要。坚持这一原则,首先是保持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由于社会总资产不仅包括企业的经营性资产,还应该包括社会的资源性资产、服务性资产和福利性资产,因而我国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的优势地位是不可动摇的。基于这一认识,笔者认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归根到底体现在国有…  相似文献   

5.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是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根本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快速下降,其主体地位被严重削弱,这事实上已经成为现实经济生活中一系列严重问题背后的深层根源.坚持和巩固公有制主体地位须大力宣传公有制的优越性,批评各种否定公有制的错误观点,搞好下一步国企改革,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加快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等.  相似文献   

6.
目前,在所有制调整和完善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思想误区,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1)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削弱论”。有人认为,承认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就是搞私有化;承认多种所有制具有平等地位,就是说其它所有制可以替代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这就意味着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被削弱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到底如何体现?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不能把以公有制为主体单纯理解为公有制经济在…  相似文献   

7.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坚持这一基本经济制度,既不能搞私有化,又不能搞单一公有制。基本经济制度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性质和状况决定的,具有客观规律性。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关键是要贯彻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方针。我们应该怀着对社会主义的深厚感情来对待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问题。目前,公有制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经大大下降,甚至已经危及它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在这种情况下,各级领导干部在实际工作中更应该重视发展和壮大公有制经济,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相似文献   

8.
为什么说国有小型企业可以出租或出售给集体或个人经营呢?首先,国有小型企业虽然数量众彩,但在全部国有企业资产中所占比重很低。所以把国有小型企业出售给个人经营不会动摇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而出售给集体经营的部分,其公有制的性质本身并没有改变。实行租赁经营,只是经营  相似文献   

9.
公有制为主体,这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可以不容置疑地说,不管改革如何深化,公有制的主体地位都不能动摇。但是,如何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如何认识公有制为主体的含义?如何在实践中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这些都是我们要搞清楚、解决好的问题。关于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关于国有经济的控制和主导作用,这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已阐述得十分清楚。本文仅就公有资产“要有量的优势”和“更要注重质的提高”略做探讨。  相似文献   

10.
国有资产的流失存在着两种形态 :一种是“动态消失” ;另一种就是“静态流失” ,即国有资产沉淀下来不进入市场交易而产生的流失。不交易怎么会有流失呢?其一 ,资本是在运动中增值的。国有资产在沉淀中损失的增值价值 ,应视为国有资产的“静态流失” ,这种流失量起码等于资产沉淀量与社会平均利润率的乘积 ;其二 ,国有资产沉淀下来不仅不生产价值和剩余价值 ,还需要配置人员来管理和维护 ,这就需要支付管理和维护成本 ,这也应视为国有资本的“静态流失” ;其三 ,国有资产沉淀下来之后 ,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贬值 ,这包括资产的无形损耗产生的贬值 ,以及同类新产品的出现而产生的贬值 ,这些贬值也应视为国有资产的“静态流失”。以上各种“静态流失”的总和会是一个不小的数量 ,不会比在交易中的“动态流失”小。不能忽视国有资产的静态流失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有一段非常明确的论述:“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这对公有制“主体地位”作了非常清楚的量和质的界定,对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这一关系社会主义性质,同时关系中国改革方向、前途的根本问题,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具有重大的指导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举国上下兴起了“股份热”,在接触、了解、学习这个新东西时,笔者就有关公有制与股份制的一些问题谈点认识和体会: 一、股份制的实行不会改变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搞股份制改革,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就必须保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进行股份制改革,发行股票,会不会改变公有制的性质。我们认为,从总体上看,还不是一个问题。我国拥有1.6万亿元的资产,而居民城乡储蓄则为8000亿元。即使将储蓄的一半用以买股票,也不过4000亿元,仅占国有股  相似文献   

13.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人口多,总体生产力水平低,经济总量虽然达到世界第三位,但人均水平仍居世界100位以后.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这种情况决定了社会生产流通过程是多样复杂、多层次的,而不可能是整齐划一的,决定了不可能实行单一的公有制,而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坚持公有制为主体,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才能适应社会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力发展,扩大就业,增加财政收入,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发展进程.支持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一个新资产层产生就不可避免.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包括公有制为主体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两个基本方面.这两个方面都体现着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不能只讲一个方面,不讲另一个方面.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不动摇.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份和集体成份。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十五大报告中虽然只提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问题,然而我们应该看到整个公有经济同样要提控制力  相似文献   

15.
国有资产是我国社会资产的主体,也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要物质基础。为在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新体制中充分发挥国有资产的作用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必须更新国有资产管理的传统观念,建立国有资产管理的新体制,并允分肯定省级政府在新体制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6.
据1997年11月27日《亚太经济时报》报道,国内一些经济专家学者认为,政府要正视当前股份制改制过程中出现国有资产流失现象。江苏省社科院院长宋林飞在上海举行的“中国股份制经济发展国际研讨会”上说,目前国内有一种观点认为,公有资产流失到职工手中不要紧,肉烂在锅里,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与地方政府只要有税收就行了。他认为这种观点不能作为股份制改制的思路,改制的目的应是公有资产保值增值。他认为,公有存量资产部分量化给职工,不是无偿的,不是“白送”,是他们以往劳动积累的一种确认,是以往没有明晰的本来就属于他们的所有权的返还。但是不能以此为由任凭公有资产流失。如果听任公有资产流失就会形成新的社会不公平。目前企业改制中公有资产流失主要表现在低估、不估、漏估及低价出售等四种形式。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同志十分重视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他多次强调,“在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42页)“我们允许个体经济发展,还允许中外合资经营和外资独营的企业发展,但是始终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总之,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根本原则.我们就是要坚决执行和实现这些社会主义的原则.”(《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10、111页)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闭幕时的讲话中也强调指出:“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的一条根本原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在整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我们都要坚持这条原则.”  相似文献   

18.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的问题越来越成为一个突出的现实问题。在理论界和实际工作中,围绕着要不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以及如何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争论也越来越激烈。然而,人们往住只是从经济的角度谈论这个问题,我认为,这是很不够的。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事关甚巨,必须从政治和经济相统一的观点出发,并  相似文献   

19.
为了巩固社会主义国家赖以生存的公有制基础,保持和壮大国家的财力,当前必须切实解决由于多种原因所造成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我们认为,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对于防止和减少国有资产流失是极其重要的。 当前国有资产的流失,同忽视财务管理有直接的关系,具体说来包括如下三种情况:  相似文献   

20.
一、全面认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为多种所有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范围的进一步扩大提供了客观依据 我国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和完善,必须始终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因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在改革开放的初期阶段,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通过它在所有制结构中占居98%以上的绝对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