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深刻认识和把握其理论精髓,有助于我们领会、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使之转化为改造世界、造福于人民的强大力量。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为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的关键;是发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实践指导作用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2.
姜平 《理论探讨》2003,(1):64-67
党的十六大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开创了领导科学研究的新局面.一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新境界,为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开创领导科学研究新局面树立了光辉的典范;二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阶段,为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开创领导科学研究新局面指明了方向;三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努力开创领导科学研究新局面.  相似文献   

3.
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主题的认识,理论界经历了不断深化的认识过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态度认识"三个代表"的科学论断.  相似文献   

4.
徐世杰 《理论探讨》2003,3(3):91-95
"三个代表"思想是我党学习和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重大成果,是我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我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创新精神的理论结晶."三个代表"思想处处都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学风的思想光芒.我们要认真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就必须坚持不懈地弘扬马克思主义优良学风.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我们才能无往而不胜.  相似文献   

5.
韦玉凤 《理论探讨》2004,(4):112-113
江泽民在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同时,提出并阐述了"两个先锋队"的重要思想,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具有独创性的重大发展。中国共产党在当今时代坚持以"三个代表"为思想理论基础,以"两个先锋队"为物质力量基础,这就既坚持了党的先进性,又体现了党的社会基础的广泛性,这就使党的组织发展有了不竭的力量之源和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6.
张莉 《理论探索》2003,(4):30-31
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发展的历史.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是全党理论创新的结晶.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不仅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而且为在新形势下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提供了根本保证。"三个代表"和"三个有利于"之间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非等同性。深入分析这两个思想的联系和区别,使我们可以更好地坚持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全面地贯彻和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使我们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这个重要历史阶段的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党的执政使命有一个更加清醒的把握。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上论述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时提出,要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简称"三大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三大规律"特别是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9.
王文军 《理论导刊》2003,(11):37-39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领导理论的开拓和创新,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领导的本质、任务、价值和基本素质,是马克思主义领导理论在 21世纪发展的最新成果;领导干部牢固树立"三个代表"的领导观,必须不断强化"五个"意识,即思想灵魂意识、与时俱进意识、"第一要务"意识、"两个务必"意识和执政为民意识.  相似文献   

10.
李雯 《理论探索》2001,(3):31-33
"三个代表"的思想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屋建瓴,总揽全局,总结150多年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我党将近80年历史经验作出的精辟论断."三个代表"的思想是对党的性质、宗旨和历史任务的新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继承和创新."三个代表"的思想是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三个代表"的思想具有强烈的时代感,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和价值观的内在统一,充分体现着社会主义价值观."三个代表"思想是国际国内新形势发展的必然,是党的自身建设发展的必然,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是我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相似文献   

11.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在于坚持党的先进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党要坚持先进性,就必须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坚持用先进的理论为指导思想,始终保持良好的行为规范,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正确认识错误和纠正失误.  相似文献   

1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和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 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继承和发展是辩证的统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一脉相承,主要表现在“五个一致”上: 一是思想理论是一致的。即都有一个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渗透在“三个代表”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立场、观点的方法,坚持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理论精髓,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科学地揭示了执政党建设的规律、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全面体现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是马克思主义的新的科学体系,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4.
"小康社会"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把小康社会作为社会主义建设最直接、最现实的目标,是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而获得的深刻结论,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结论."小康社会"不仅是道地的民族语言形式,而且也充分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是一个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巨大魅力和锦绣前程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相继形成,标志着我们党在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建设实际不断相结合的过程中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形成新的认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围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展开的,都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两者有着思想交汇、理论相融的特点,是有着密切联系的两大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16.
高惠芬 《党政论坛》2003,(11):12-14
高惠芬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一文中就三个代表和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关系进行了论证,文章指出,一、继承马克思主义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前提与基础;二、继承马克思主义必须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发展着的实践。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者按今年7月1日,是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表1周年.为了纪念,也为了帮助广大党政干部深入学好这一重要思想,本刊特约中共中央党校教授陈雪薇撰写了"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其历史地位"一文.文章回顾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酝酿提出的历史背景、历史过程,梳理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结构和具体内容,论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文章虽然长了一点,但紧扣主题,写得严谨详实,是一篇很好的学习辅导材料.因此,本刊特别向广大读者推荐.  相似文献   

18.
陈冲  张冬冬 《学理论》2010,(29):36-37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其形成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和"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所形成的马克思主义观是所有因素中必不可少的成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党的马克思主义观的独特创新,对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表明,革命和建设事业遇到挫折时往往也是马克思主义大发展、大突破、大创新的时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挫折时期的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新的里程碑,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命线,是党长期执政的法宝。  相似文献   

20.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号召全党兴起一个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潮.这是党的事业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的战略任务.已有的经验证明,要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推进和深入下去,坚持用"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武装全党,就必须在全面、正确地把握这一思想的科学体系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