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越族     
越族,越人,又称京族,自称越族,是越南的主体居民,在越南境内共计5270万人。在山区和少数民族杂居,有时形成亚民族集团(戈族和其它民族)。越人还分布于泰国(4万人)、老挝(5万人)、柬埔寨(32万人)、美国(27万人)、中国、加拿大和其它国家。总人口5390万。属南亚人种。使用南亚语系越—芒格语族的越南语和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文字。在教徒中,大多信奉同道教、儒  相似文献   

2.
2016年9月5日,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杭州峰会顺利闭幕.会议通过了《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公报》(以下简称《公报》),①在创新增长方式、深化结构性改革议程、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等方面取得重要共识.德国将于2016年12月1日接棒中国担任G20主席国,并于2017年7月7~8日召开汉堡峰会,有望延续杭州峰会重点议题,进一步助力世界经济增长和G20转型.  相似文献   

3.
在越南的古籍中,享有盛名的一本通史纲要,当推后黎朝(1428—1789年)史学家黎嵩的《越鉴通考总论》(以下简称(《总论》)。该书仅有六千五百个字,叙述远古时代至黎朝初年的历史。黎嵩(1454—约1527年)系越北青廉郡安渠县人,出身于后黎朝鼎盛时期的封建豪门贵族书香世家,其祖辈世代为官。“初姓杨,名邦本,后赐国姓,改名嵩,圣宗(即黎圣宗  相似文献   

4.
G20与中国     
中国对G20采取了与G8截然不同的态度。对于G8,中国始终较为谨慎,并保持一定距离;而对于G20,中国则一开始就积极参与并明确支持。这种态度的差异可以从中国的经济利益、对国际秩序的构建、价值观、应对全球性问题等四个层面进行解读。本文认为,在全球经济治理中,G20应担任"领导者"角色,形成"G20做决策,IMF、WB、WTO等执行"的模式。G20机制化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中国应重视G20的议题设置,尤其要积极推进"贸易自由化"和"发展"两大优先议题。  相似文献   

5.
在抗生素类药物中,目前已知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潮霉素B(Hygromycin B)和越霉素A(Destomycin A)具有驱除猪、鸡寄生蠕虫的作用。其中的越霉素A是日本学者近藤等(1965)在龟裂链丝菌(Streptomyces rimofaciens)培养液里发现的一种抗生素。随后小谷恂一等(1967)首先证明越霉素A对猪蛔虫、鞭虫、兰氏类圆线虫和结节虫具有驱虫作用。泽田勇(1968)以越霉素A微量添加于鸡饲料中长期喂鸡的试验,证明对鸡蛔  相似文献   

6.
美国的族裔游说不仅影响着其母国的真实或想象的国家利益,而且影响着第三国的利益,以及美国、其母国与第三国的关系,越南裔美国人的政治游说及其对南海争端的影响便是典型。在经历了1975年后的"难民"、"船民"和"遗民"等三波移民高潮后,越裔美国人今天已经成为美国政治,特别是越美关系、中越关系、中美关系乃至中国与东南亚关系中的一个重要变量。由于其历史、经济地位、政治参与等限制,越裔美国人政治游说的反母国特征在越美关系正常化后有所缓解,因此也变得相对复杂:既有较强的反母国心态,又乐见越南的强大和发展。尽管如此,除越南华裔人外的越裔美国人在南海问题上态度出奇地一致和强硬:不仅很早(1958年)便开始发挥其影响力,而且对美国在2010年全面介入南海争端的决策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更为重要的是,越裔美国人围绕南海问题开展的政治游说,极可能启发和动员其他南海权利声索国在美移民开展类似努力,从而不仅使南海争端国际化,还使其在美国国内化。  相似文献   

7.
越南战争后,美国就开始调整对越的政策,以适应美国的全球战略目标。越南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实行全方位的革新开放,经济发展迅速,成为一个新兴市场。美国调整对越政策立足全球战略目标,经济利诱和政治打压相结合。因此美越之间既有合作又有斗争。美国越来越重视越南的战略地位,其主要目的是立足越南,牵制中国的崛起。  相似文献   

8.
一、关于越人人种的研究越人人种学的研究工作,是法国人涉足印度支那时由一些法国学者开始的。首批资料是M.布列东氏(M.Breton 1879)在十九世纪末进行研究后留下来的。最近的资料是奥利维氏在《占族人类学研究》(一九五一年,奥利维和查格罗丝)一文和《柬埔寨居民》(人类学研究,一九五六年,奥利维)一书中公布的。但这些资料有许多弱点:或者过于陈旧(如布列东的资料),或者研究的例数受到限制(如奥列维的资料,其例数最多是50人)。就整个来说,这些学者采集的例数是很不够的(15——20个特征)。所以,马涅夫和伯扎西埃认为“越人的人种学研究没有真正地和严谨地进行过”(马涅夫和伯扎西埃,Maneffe et  相似文献   

9.
陈荆和编校的《大越史记全书》(校合本)之点校整体上颇为精确,但点校时由于缺少善本作为底本的客观条件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点校的质量。另外,在校点中由于卷帙浩繁,对《大越史记全书》中的一些生僻字词、专业地理名词和历史典章制度缺乏深入的探究,对某些文句意思未能仔细地推敲,造成了点校断句的不少错误,给读者带来一定的阅读困难。越南及中国后续出版的《大越史记全书》翻译本及标点校勘本对陈荆和校合本之点校错误有所更正,但仍有未能更正之处。本文就《大越史记全书》(校合本)的校点错误之处分类辨证,探究错误之原因并有所更正,以期能对《大越史记全书》之点校整理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1970年代后移民世界各地的印度支那(以下简称印支)华人多被称为“越棉寮华人”,或“越柬寮华人”(常出现在各地的社团名称上),后两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