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江苏省扬州市在各县(市、区)广泛开展未成年人“社区学堂”建设.积极打造社区未成年人放飞童心、寻找童趣、体验童乐的新家园。目前,全市拥有阳光学堂、“百草园”学堂、快乐学堂、假日学堂等140多所“社区学堂”,有效地促进了学校、家庭、社区教育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2.
综合大学里的法科教育和专门的法政学堂,两者相互配合构建起中国近现代高等法学教育之两翼。中国传统社会重道德轻法律,并未产生严格意义上的正规法学教育,因而无论是大学中的法科教育还是法政学堂,都是从国外移植的产物。法政学堂的出现既是晚清移植日本法律制度的一部分(法政之概念源自日本,将法律与政治等学科捆绑在一起,创建专门的法政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这一体制同样源自于日本),同时又与中国传统科举考试制度的终结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正>张之洞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他自1867年出任湖北学政伊始,就与教育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此后几十年的仕宦生涯中,他几乎从未中断过教育活动,正如清末四川总督赵尔巽所言:“其平生精神所寄,尤在振兴教育,储养人才。”他敢于直言传统教育的弊端,提出发展近代教育的主张,如兴办新式学堂、废除科举制、派遣留学生、创立新学制等,形成了较为丰富的教育思想,实业教育是其中颇具特色的部分。实业学堂不仅是张之洞实业教育思想的有机构成,而且是实业教育的重心。围绕实业学堂的生源条件、师资来源、学堂种类、课程  相似文献   

4.
近代中国大学萌芽于清末的新式学堂,但新式学堂只具有近代大学的特征,仍属于中国封建传统教育的范畴。辛亥革命对清末民初的社会文化思想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为近代中国大学的转变提供了条件。民国发布了一系列教育法令,近代中国大学取得了长足发展,实现了由新式学堂向真正大学的根本性转变。  相似文献   

5.
王文杰 《人民论坛》2011,(9):226-227
近代中国大学萌芽于清末的新式学堂,但新式学堂只具有近代大学的特征,仍属于中国封建传统教育的范畴。辛亥革命对清末民初的社会文化思想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为近代中国大学的转变提供了条件。民国发布了一系列教育法令,近代中国大学取得了长足发展,实现了由新式学堂向真正大学的根本性转变。  相似文献   

6.
为全面了解和掌握青岛市社区“父母学堂”发展情况,探索进一步促进社区“父母学堂”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加大社区家庭教育工作的力度.构建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三结合”的育人网络,青岛市妇联在500所社区“父母学堂”和1000名中小学生家长中开展了凋查,发放了1500份问卷,召开了5个座谈会,实地考察了17个社区。相关人员从不同的角度对社区“父母学堂”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力求能够为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并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近代私塾教育与宗族社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史学界一直以来对教育史发展倍加关注,对处于中国社会转型期的近代教育所涵盖的教会学校、新式学堂、书院、官学制度以及一些杰出人物所提出的教育思想都有所专著。但是对于作为中国千百年封建教化的基层单位———宗族乡里的私塾教育,论述却很显单薄。因此当史学家从宏观角度剖析清末民初中国教育体系改革一直在学堂———私塾的二元格局中徘徊的奇特现象时,长期以来归咎于政府效率低下、教育经费投入缺口等原因,却没有把中国封建社会地主———士绅统治体系中居于核心的宗族势力与之相联系,这也就忽视了清末民初中国乡村社会权利真空的填补者在乡村教化领域中的巨大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陈鹏 《理论月刊》2006,(2):64-66
清末新政时期是中国军事近代化改革的重要阶段。作为中国近代军事改革的代表人物,袁世凯提出了广设军事学堂、建立合理的军校教育体制、正规教育与速成教育相结合、学习外国军事教育经验等思想并付诸于实践,丰富了中国近代军事思想及教育思想的内容,对培养新式军事人才、促进军队近代化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9.
清末新政期间是近代中国新式教育体系的创始之期,然而与此同时却出现了诸多捣毁新式学堂和攻击学堂师生的事件,甚至演变成席卷全国的毁学风潮。本文通过对新政期间各地毁学风潮发展的阶段、原因和各界的态度与各地采取的补救措施三个方面的分析,揭示出新式教育发展过程中所遭遇的困难以及新政举措的不同步性。  相似文献   

10.
清末新政期间, “壬寅·癸卯学制”的颁布和科举制度的废除,极大的推动了新式学堂的发展,也促使少年郭沫若得以接受新式教育的洗礼.新式学堂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与传统的私塾有着很大的区别,郭沫若沐浴新学而逐渐形成不同于旧式士人的世界观和知识素养,但同时又不满意中国新式学堂的教学而为之失望、愤懑、彷徨,将求知欲望转为旧学的热爱和探究.但不管是新式学堂的旧学,还是新学,也不管郭沫若是否意识到或承认,新式学堂的教学均对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正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江苏省连云港市民政局紧贴民政工作实际,系统谋划、务实创新,将党史与实境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一是用好"党章学堂",在百年党史中悟思想。通过图文、实物、视频等展示方式,开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章演进历程、入党誓词、党史学习教育相关要求等5大实境教学模块。组建"党章学堂讲师团",采取情景式、体验式、互动式、分享式"四式教学法",提升教育针对性和吸引力。以党章的历史演进为切入点,实行局党委领导示范讲,支部书记率先讲,全体党员人人讲,组织不同类型、不同领域的党员走进"党章学堂"接受教育。  相似文献   

12.
袁世凯虽然在中国近代史上扮演了一个极不光彩的角色,但他在引进西方警政思想,举办警务学堂,推动中国近代警察教育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研究袁世凯的警察教育思想,能够从中吸取历史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3.
晚清创设的中国近代警察制度多仿效日本。日本人川岛浪速创办的京师警务学堂是中国最早的警察教育机构,他的"上庆亲王书"提出了近代中国警政建设比较完整的方案。  相似文献   

14.
周妤 《求索》2012,(7):88-91
清朝末年中国的教育改革方兴未艾,而口岸教育则是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的缩影。这一时期口岸教育改革涉及到办学实效、办学形式、毕业生出路、经费来源、制约因素、学堂设置、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学生入学年龄、资格待遇、女子教育、各地各级各类现代学校的数量统计、师生数量统计等方面。这些因素全方位地展示了清末新政时期教育改革的实际,反映了政府兴办现代教育的动力和阻力。  相似文献   

15.
原安徽省政协委员张月潭,于19世纪末诞生在大别山区一个贫瘠的山乡,风雨飘摇的旧中国使他过早地背负上救国济民的历史重担。青年张月潭在民主革命先驱朱蕴山、沈子修、桂月峰等人创办施教的六安三农学堂经受了民主思想洗礼,又为寻求救国之路东渡日本,就读于东京工业大学,回国后从事家乡教育事业长达20多年,为乡梓培养了一大批人才。  相似文献   

16.
1907年,几个具有“仁爱”思想的中国人,怀着“医伤救难,造就医学人才”的人道主义理念,决定自行筹建医院、医学堂,于是,“中国红十字会总医院暨医学堂”应运而生。这,就是中国红十字会华山医院的前身(中国红十字会创办人沈敦和也是中国红十字会华山医院的创办人)。两幢红砖二层小楼,内、外两科,病床50张,医学生10余人,华山开始了不平凡的创业征程。  相似文献   

17.
清末是中国近代警察教育事业发展的起步阶段。徐世昌作为清末民初重要的政治人物,非常重视警政建设及警察教育工作。他组建警察教育行政机构,开办警务学堂,兴办警察高等教育,重视警察学术发展。这些举措,不仅培养了大批警察专门人才,而且推进了清末民初警察事业的发展,同时还促进了中国警察教育的近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8.
《黄埔》2013,(2):39-39
张自忠将军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牺牲的最高将领张自忠出生于19世纪末叶,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的煎熬之中。1911年,在天津法政学堂求学的张自忠,秘密加入同盟会、  相似文献   

19.
黄向辉 《传承》2009,(18):152-153
清末新政期间,广西涌现出一批新式学堂。这些学堂创建了近代教育机构,在教师的培训和教学内容的设置上都进行了改革。虽然这些"新教育"中,仍保留着封建教育的色彩,但是通过对这一时期广西创办新式教育背景的分析和实际情况的考证,可更加深入研究广西近代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社区青少年教育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本文以广州基督教女青年会社区青少年教育项目"欢乐学堂"为个案,从社会工作的专业视角出发,强调"社区生态观"、"优势视角"和"增能"理念在社区青少年教育中的重要意义。总结"欢乐学堂"中"经验学习"、"服务学习"的方法,进而提出"社区青少年教育方法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