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实现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是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把干部的“上”和“下”联系起来考虑,在解决干部“上”的同时积极探索“下”的问题,对干部的“下”与“出”规定了一套比较合理、便于操作的制度,疏通了干部“下”与“出”的渠道。按照《干部任用条例》的规定,我认为当务之急是要在如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建立科学完善的干部评价标准和考  相似文献   

2.
乔云 《前进》2003,(2):31-32
实行干部能上能下是干部工作任人唯贤原则的重要体现,也是保持干部队伍活力的重要举措,当前干部工作在能“上”方面已经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尤其是《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颁布,明确了干部能“上”的标准和程序,对干部能“下”的方面也作了相应的明确。但在实践中领导干部能“下”仍然是困扰干部工作的一个难点问题。具体表现在:实1、“下”的干部思想难接受。“下”的干部往往被人们称为“下台”的干部。“上台”与“下台”两种截然不同的感受,使得“下”的干部要承受来自社会、家庭、同事、亲友等多方面的压力,并会…  相似文献   

3.
一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 :“加快干部制度改革步伐 ,扩大民主、完善考核、推进交流、加强监督 ,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尤其要在干部能上能下方面取得明显进展。”自从1962年邓小平同志首次明确提出干部能上能下的问题以来 ,我们党对解决干部能上能下问题作出了不少具体规定 ,形成了相应的若干制度 ,如1986年中央办公厅转发了中组部《关于调整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职务几个问题的通知》 ,1995年2月中央下发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等等。推进干部能上能下 ,不是组织部门、人事部门的人为选择 ,而是改…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加快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等重要制度的改革,使干部能上能下形成制度。党的十五大、十六大报告又进一步强调要在干部能上能下方面取得明显进展,努力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2003年,南京工程学院中层领导干部换届,实行公开竞聘,原有中层干部113人全部就地“卧倒”,重新竞聘上岗,力度之大前所未有。这次公开竞聘在疏通干部能上能下的渠道方面进行了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解放思想,能上能下要疏通干部能上能下的渠道,首先需要畅通“上”、“下”的心理渠道。“上”、“下”…  相似文献   

5.
<正>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是全面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的一项重要内容。长期以来,领导干部“只能上不能下”成为制约干部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一些干部不能为、不善为、不愿为、不敢为,却占着岗位,导致优秀干部上不来,干部队伍活力不足。近年来,内蒙古包头市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的具体路径,通过严明“下”的标准、考准“下”的依据、畅通“下”的渠道、强化“下”的保障,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用人导向和从政环境。  相似文献   

6.
以解决能上能下问题为重点推进干部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要加快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等重要制度的改革,继续扩大民主、完善考核、推进交流、加强监督,逐步形成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富有生机与活力的用人机制。同时指出,要使干部能上能下形成制度。党的十五大再一次重申了十四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改革任务,并着重强调要在干部能上能下方面取得明显进展。十五大召开已经两年多了,有没有明显进展?在近几年能不能取得明显进展?这是需要我们很好地研究和回答的问题。一、对干部能上能下含义的理解我认为,干部能上能下的含义,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理解。从狭义上…  相似文献   

7.
《群众》2015,(9)
<正>"为政之要,唯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新近出台的《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首次对干部"能上能下"做出专项规定,剑指干部制度多年存在的能上不能下的积弊,这对解决为官不正、为官不为、为官乱为等问题,建设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规定》是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制度的重要突破《规定》破解了干部能上不能下长期积弊。干部"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  相似文献   

8.
干部能上能下是我们党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当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自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在这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干部能上能下问题,干部能上不能下,能官不能民的倾向仍相当突出。所以,必须充分认识干部能上不能下的原因,采取积极稳妥的措施,来解决干部能上能下问题。一、造成干部能上不能下的根本原因在推行干部能上能下方面,现在突出的问题仍然是能上不能下。究其原因主要有如下几方面。(一)一些地方党政主要领导对干部能上能下认识不到位,缺乏决心和责任感。没能将建立和完善干部能上能下制度提到事关大局、事…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五大指出:“加快干部制度改革步伐,扩大民主、完善考核、推进交流、加强监督,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尤其要在干部能上能下方面取得明显进展。”探索和完善实绩考核,深化干部改革,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的治本之策。其目的就是要建立领导干部正常的淘汰机制,彻底解决长期困扰干部能上不能下的难题,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建立一支具有生机和活力的领导干部队伍。近年来,五华区委按照党管干部的原则,严格遵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积极探索干部实绩考核的方法,完善干部实绩考核的有效途径,在1998、1999年度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双目标”(党建、行政目标)公务员考核,特别是今年三月份对区属城管监察大队和十二个中队长实行任期末位淘汰考核制,共淘汰了中队长3名,占25%,提拔5名,占41.7%,交流5名,占41.7%,留任2名,占16.7%,平均年龄为38.83岁。比原来下降了1.97岁,妇女干部和文化程度的比例均有所增加。通过实绩考核,为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探索了一条积极有效的途径。一、实行干部聘任制1998年初,五华区委、区政府根据城区工作职能和工作任务,积极配合昆明99世博会环境整治,决定...  相似文献   

10.
三、银川市解决领导干部“下难”问题的实践和经验。银川市委历来重视领导干部“下难”的问题。特别是自2001年以来,按照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加快干部制度改革步伐,扩大民主、完善考核、推进交流、加强监督,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尤其要在干部能上能下方面取得明显进展”的要求精神,在解决领导干部“下难”问题上,积极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大胆的尝试,取得了一些进展。  相似文献   

11.
中组部部长贺国强日前表示,加强干部监督工作,制度建设至关重要。中组部将会同中央纪委等单位,抓紧出台一些急需而又可行的制度,包括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制度,领导干部谈话和回复组织函询制度,对违反《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行为的处理规定和用人失察失误责任追究办法等。积极推进干部监督工作创新。疏通干部能上能下的渠道,形成干部正常退出的机制,从制度层面上解决领导干部能上不能下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一、“能下”在南京,实现了“零的突破”各级干部要“能上能下”是我们喊了多年,却又是多年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难以突破的难点。中央关于《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作出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战略部署,把“建立起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有效激励、严格监督、竞争择优、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作为其基本目标之一。而“能上能下”特别是“能下”这一难点,前不久在南京实现了“零的突破”。充当这次“零的突破”战役行动的领军人物是有“铁腕治吏”之称的江苏省委副书记兼南京市委书记李源潮。群众说,…  相似文献   

13.
推进干部能上能下,是当前干部制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本文试图从领导干部这一角度,通过访谈、座谈、抽样调查等方法,对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难点问题和主要原因进行分析(重点在“能下”),旨在探索建立与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体制相适应的,以民主化、规范化、法制化为目标的干部管理体制,使干部人事管理更好地由“人治”走向“法治”。  相似文献   

14.
2000年6月,省委书记张德江在宁海县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材料上批示:“干部‘能上’不‘能下’是个难题,宁海县委作了积极探索。他们的经验值得总结、推广。”11月21日,浙江省召开第一次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经验交  相似文献   

15.
任期制是干部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健全任期制,对于改革干部的任用制度和方式,形成干部“下”的运行机制,使干部能上能下在制度化的轨道上规范、有序地进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实行任期制的改革已经起步,但发展还不平衡目前,我省各级党政、企事业部门不同程度地实行了任期制。地方各级党政领导班子普遍实行选任任期制,连选连任,任期一般不超过两届。对公开选拔的党政领导干部,都能实行试用任期制,试用任期一般为一年。实行试用期的干部,在试用期间享受同级干部待遇,正式任用的干部其试用任期算入任职时间。去年,…  相似文献   

16.
梁妍慧 《半月谈》2004,(10):8-30
最近,党中央颁布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五个法夫性文件。这五个文件涉及干部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全委会任用干部表决办法、党政领导干部辞职等领域,重点是解决干部能上能下和能进能出、扩大党内民主、加强干部监督等问题。这些法规性文件的出台,标志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向整体推进迈出重要一步,必将推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进行。我认为,要想抓好这项工作,必须抓住改革的关键和着力点,在三个方面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17.
张贤东  于杰 《人事管理》2000,(10):25-26
近年来,各地各部门在建立干部“能上能下”活力机制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能上不能下”的问题仍然在改革的道路上徘徊作祟,已影响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进程:因此,解决干部能上不能下的问题,构建富有生机与活力的用人机制,是干部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当前干部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笔者通过调查了解到,造成干部“能上难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加快干部制度改革步伐,扩大民主、完善考核、推进交流、加强监督,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尤其要在干部能上能下方面取得明显进展。”近几年来,湖北省荆门市在推进干部能上能下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进一步深化了我...  相似文献   

19.
尚宪芳 《前进》2003,(6):29-30
近一个时期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干部能“上”能“下”的途径和渠道,取得了积极成效,初步建立和形成了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保证。一、实行民主选人用人制度,不断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用民主的办法把好人员“上”的途径我们大力推进干部制度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改革,在干部选拔任用的推荐、考察、酝酿、讨论决定和监督等各个环节都尽可能扩大民主,…  相似文献   

20.
赖才魁 《福建通讯》2000,(10):39-40
中共中央办公厅不久前印发的《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中指出: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的治本之策。基本目标之一是建立起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有效激励、严格监督、竞争择优、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纵观我国的干部体制,长期以来都在“能上”的环境中运作,导致干部队伍缺乏生机与活力,严重地影响着事业的发展。因此,在深化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中,要认真地探索领导干部“下”的途径,着力解决好领导干部“下”难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