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西欧经济走向复苏关树芬一、西欧经济衰退已到谷底西欧经济经历两年增长放慢(从1990年中至1992年)和一年衰退(从1992年中至1993年中)之后,已进入萧条阶段。从总产出看,这次衰退超过了上次衰退(1980-1982年),成为1975年以来西欧最严...  相似文献   

2.
西欧经济走向复苏关树芬一、西欧经济衰退已到谷底西欧经济经历两年增长放慢(从1990年中至1992年)和一年衰退(从1992年中至1993年中)之后,已进入萧条阶段。从总产出看,这次衰退超过了上次衰退(1980-1982年),成为1975年以来西欧最严...  相似文献   

3.
受美国经济衰退及“9·11”恐怖袭击的双重影响 ,2 0 0 1年世界经济增速大幅滑落。美、日、欧三大经济体同步放缓 ,东亚、拉美等新兴市场国家面临的困境不亚于 2 0世纪 90年代末那场金融危机。以网络股为主的“新经济”股泡沫破灭 ,导致全球股市大幅震荡。经济活动疲弱使国际贸易萎缩 ,跨国并购收缩致使外国直接投资滑落。此次衰退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调整引发的“新经济”型衰退。全球联手采取空前的反衰退措施 ,美国经济复苏将推动2 0 0 2年世界经济转晴。  相似文献   

4.
亚洲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影响及其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在持续、扩展和深化,并已演化为严重的全球金融动荡。它对世界经济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不仅多数亚洲国家和俄罗斯出现了经济衰退和政治危机,拉美地区经济增长放慢,而且近几年增势强劲的美国和西欧也再不是“繁荣的绿洲”了。世界经济有滑向衰退的危险。国际社会对此极为关注,许多国家领导人及专家学者发出呼吁,要求主要发达国家立即采取措施,维护全球金融市场稳定,从而促使世界经济复苏,并从根本上改革现行的国际金融体制。1999年,亚洲经济形势可能有一定转机,但世界金融和经济前景仍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5.
当前西方国家经济在摆脱前一阵滞胀困境后,进入了衰退与低速增长的轮替。每次从衰退中复苏,经济增长率总不高,且逐渐下降直至再次陷入衰退。在当今七经济大国中,英国此种情况尤较突出。 一、此次经济衰退、复苏及进入低速增长概述 英国经济从80年代初周期性衰退复苏以来,经历9年低速增长,从1981年至1989年,平均年增长3%。到1990年5月,先于欧  相似文献   

6.
日本著名经济研究机构“日本经济研究中心”今年2月发表了《对日本经济的中、长期预测》,现介绍如下: 一、中期预测 这次日本经济长期衰退,主要是由于80年代后期的设备投资连续3年两位数增长和住宅投资的迅速膨胀,导致库存调整压力增大。加之日本银行采取了重视利率、轻视货币供给量的金融政策,致使经济衰退进一步深化。再加上1993年上半年度的日元升值、冷夏、多雨等外部原因打击了刚刚出现微弱的经济回升势头,导致衰退长期化。  相似文献   

7.
1993年是澳大利亚经济全面复苏的一年,据统计第4季度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为1.7%,全年增长达4%。澳经济已走出了战后历时最长的衰退,而且复苏力度领先于西方各工业国家。 受西方经济衰退的影响,澳经济衰退始于1989年底,并连续5个季度出现负增长,经历了自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萧条。全国失业率高达11.6%,经常项目赤字大幅度上升,外债由10  相似文献   

8.
一、回顾(一)八十年代的发展趋势1981—86年期间,东盟经济处于衰退期,这一时期内导致东盟经济趋向衰退的主要原因为:80年代上半期由于1979年第二次石油危机所导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普遍衰退(1981一85年期间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经济年平均增长率为2.4%)、资本主义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增强;尤其是美国的经济衰退严重地影响了东盟国家的出口与经济增长。80年代下半期,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有所复苏(1986—90年期间,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经济年平均增长率为3.5%)、特别是亚太地区出现了日本和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向东盟…  相似文献   

9.
1999年以来 ,一些拉美国家经济形势趋于好转 ,但不少国家仍在经济衰退中煎熬。墨西哥等少数国家经济复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主要包括国际环境变化情况下应变能力加强、国际金融机构援助、外资回流、私有化步伐加快、压缩开支、内需扩大、原油价格上扬等因素。拉美经济整体衰退是因为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仍未完全消失、内需不旺、税收减少、债务负担沉重、自然灾害以及南方共同市场内部矛盾重重等。尽管存在困难 ,但拉美地区经济前景是光明的。  相似文献   

10.
初析21世纪首次美国经济衰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首次美国经济衰退是一次颇具争议的衰退,衰退期间GDP没有达到两个季度萎缩的传统界定标准;但从生产过剩和就业减少等角度看,它是符合衰退的界定标准。此次衰退是在全球化加快和IT革命引起产业结构调整的条件下发生的,它具有高技术产业严重收缩、整体经济降幅较小、衰退由供应而非需求问题引发、西方经济衰退同步性加强等新特点。投资严重下降是衰退的直接因素,与前些年投资过度、股市泡沫破灭、油价上涨、紧缩货币政策及高贸易逆差、高私人债务等周期性和结构性因素相关,而“9·11”事件则是经济陷入衰退的关键。与二战后前9次衰退相比,此次衰退较轻微和短暂,预测2002年美国经济复苏也可能是相对温和的。  相似文献   

11.
《东南亚》1986,(2)
新加坡经济经过20年的高速增长(平均年增长率达9%),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但去年突然进入了衰退阶段。 经济衰退达到何种程度 经济衰退究竟达到何种程度,可从李光耀总理1986年新年讲话中得知一二:“1985  相似文献   

12.
金融危机下的世界经济走势及对中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扩散,发达国家已陷入经济衰退,发展中国家经济减速,国际贸易和投资明显趋缓.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还在蔓延和深化,2009年世界经济整体可能进入衰退,中国经济发展面临更加严峻的外部经济环境.  相似文献   

13.
20 世纪90 年代美国经济增长的“两高两低”被称为奇迹, 然而经济周期并没有像人 们在最乐观时所预期的那样“消失” 。但是本次经济周期从衰退到复苏确实表现出了时间短程度轻 的新特点。本文对可能发生突出作用的若干新因素进行了分析, 包括:经济全球化的新趋势、日益 重要的财富效应、本次经济周期特有的技术因素和新的经济政策特点  相似文献   

14.
本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拉丁美洲国家在结构主义的影响下,通过实行进口替代的经济发展战略,大力举借外债,获得了较快的经济增长,成为当时最发达的发展中地区。80年代后,随着石油价格的大幅度下跌和国际利率的急剧上升,大部分拉美国家陷入了债务危机,并由此引起了长期的经济衰退和恶性通货膨胀,使80年代成为拉美国家“失去的10年”。经过艰难的探索和反复,到80年代末,墨西哥、智利等国通过经济调整,其  相似文献   

15.
"新自由主义"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20世纪80年代起,被学者们称为新自由主义标志的“里根主义”、“撒切尔主义”盛行西方,它们曾是西方主要国家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西方经济因此暂时摆脱了滞胀局面,保持了较长时期的低速增长。然而,令人始料不及的是,新自由主义却造成了高财政赤字、高债务、高失业的危险局面,致使90年代初西方国家经济再次严重衰退。  相似文献   

16.
西欧是“福利国家”(西欧的专门用语,意即通常所谓的社会福利制度)的发源地。1948年英国工党政府正式宣称建成“福利国家”之后,西欧其他国家亦纷起仿效。不久,“福利国家”制度便风靡整个西欧。战后以来,“福利国家”制度曾是西欧政治和社会稳定的基础,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一度被誉为“西方世界的骄傲”。七十年代中期以来,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这种制度的局限性日渐显露,引起了西欧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激烈争论,有人提出了对“福利国家”制度进行“重新评价”的问题。本文拟对“福利国家”制度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7.
导言尽管1983年和1984年印尼经济的加快增长表现了它已从前一年的经济衰退中迅速恢复过来,但现在显然已失去了这种势头。城市经济活动被普遍认为是停滞的,特别是骄生惯养了的现代生产部门更是如此。只有农村经济似乎还保持着一些活力。由于石油市场进一步疲软和非石油产品出口前景进一步暗淡,印尼经济又陷入了衰退(至少就城市经济看是这样),其衰退情况看来要比1982年(1982年的经济增长率降到只有2.2%)严重,要确定经济衰退对就业的影响实际上是不可能的。1985年1至9月底的九个月内,  相似文献   

18.
[当前的经济衰退] 自1964年(当时新加坡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4.3%)以来,当前(指1985年——编者)新加坡经济第一次出现真正的衰退。以前的两次所谓“经济衰退”(1975年和1982年)分别仍有正数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4%和5.7%。1985年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降到-1.4%。新加坡预期1985年全年的增长率顶多是零度增长,但如果美国经济继续停滞,那么新加坡就可能出现负数增长。使绝大  相似文献   

19.
面对80年代巴西经济衰退、通货膨胀居高不下和巨额外债的严峻形势,1990年3月执政的科洛尔政府制定了指导整个90年代经济发展的“新巴西计划”,对巴西的工业和外贸政策作了战后以来空前深刻的调整。“新巴西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工业和外贸政策”(以下简称“新政策”),它将对巴西未来经济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一、“新政策”产生的背景  相似文献   

20.
八十年代的发展趋势八十年代上半期,第二次石油危机所导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衰退(1981—85年期间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年平均经济增长率为2.4%)、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增强,尤其是美国的经济困难,严重地影响了东盟国家的出口与经济增长。这段时期,东盟经济普遍出现衰退,有些国家甚至出现经济负增长,新加坡、马来西亚曾分别在1985年、1986年出现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