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冬梅 《思想工作》2007,(11):28-29
《成吉思汗法典》是由成吉思汗亲自制定或认可的一部法典,是成吉思汗治理国家的主要手段。即使在他离世后.这部法典依然在蒙古族政权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阿勒坦汗法典》研究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勒坦汗法典》研究与思考邢联舜蒙古民族自古以来,至少有过四部法典:(1)成吉思汗的《大札撒》;(2)《阿勒坦汗法典》;(3)蒙古卫拉特法典》;(4)《喀尔喀吉鲁姆》。其法典原本均已散失,能提供研究的,都是从外文翻译过来的译本。成吉思汗《大札撒》的有...  相似文献   

3.
法典修改的语用修辞学思考--以中国宪法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春泉 《思想战线》2004,30(3):26-29
法典修改是一种修辞现象,又是一种言语行为,更是一种语用修辞活动。哈贝马斯规范语用学理论(言语行为双重结构论)与陈望道"修辞学的功用观"均对法典修改有积极意义。中国宪法文本修改这一修辞现象和言语行为表明,法典修改可作为语用学与修辞学"联姻"的一个中介。考察法典修改的语用修辞学理据,有助于推动政治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也有助于语用学、修辞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利伯尔法典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颁布的国内法,规定了若干陆战规则。利伯尔法典虽然是国内法,但它对国际战争法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是现代战争法的根源。  相似文献   

5.
环境法与其他法律、政策交叉的部分属于环境法的广义法源。厘清环境法典的调整范围,应当进行是否应入法的法典适配性、是否应归于环境法典的环境法典适配性两层判断,分析环境法广义法源在环境法典编纂中的取舍。环境民法中以私法手段实现公共利益的新生制度、环境行政法中特殊的规制工具、环境政策中涉及公民实体的权利义务且经过实践检验的手段性政策可纳入环境法典。而环境侵权法等环境民法规范、环境刑法规范、环境保护税法和工作环境保护法等由非环境监管部门执行的法律,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中央环保督察的相关规定,以及目标性政策等不宜进入环境法典。  相似文献   

6.
从198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行政立法研究组成立到2005年《治安管理处罚法》颁布,我国集中式行政法典的创制已近20年。这些集中式行政法典贯彻了许多先进的法律理念,填补了多项法律制度的空白,对于国家行政权力的规范运用以及公民合法权益的保护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时至今日,有必要检视这些集中式行政法典的利弊得失,使之更加完善,以推动法治政府的建构。  相似文献   

7.
王小波 《前沿》2008,(8):116-118
《法律选编》是中期拜占庭帝国编纂的一部重要法典,它引入了基督教的许多观念,客观而实用,在晚期拜占庭和近代东正教社会留下了深刻的影响。《罗得海洋法》、《士兵法》和《农业法》是该时期编纂的另外三部希腊文法典,分别调整海商、军事、农业法律关系,在中世纪的拜占庭乃至周边国家发挥了重要作用,流传甚广。  相似文献   

8.
“一国两制”的法典──浅谈《基本法》郭莲芝《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是根据“一国两制”战略决策,对1997年香港回归后,中央对香港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下来的法典。这部法典为未来香港实行“一国两制”勾画兰图,使“一国两制”由理...  相似文献   

9.
《卫拉特法典》中“别尔克”一词考释奇格在著名的蒙古历史文献《卫拉特法典》中,有一项特别的惩处规定:罚一个别尔克或以一个别尔克为首罚若干牲畜。我粗略的统计了一遍,大约在十五个条款中出现了二十三次。“别尔克”究竟何意?国内外学者不得其解,故译为“贵重品”...  相似文献   

10.
<正>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环境法律体系的框架已经基本形成,环境保护主要领域已经基本实现有法可依。然而,与环境立法数量快速增长形成强烈反差的是,我国近年来环境质量总体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环境纠纷也在不断增加。上述反差的出现,与我国现行环境立法所采取的分散式立法模式密切相关。消解此种弊端的有效路径就是编撰环境法典。为此,建议将环境法典编撰列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计划。一、现行环境立法模式问题凸显  相似文献   

11.
今年4月,是代表法实施15周年。蓦然回首,人大代表,国家事务的管理者、人民的代言人,拿起代表法这部“权利法典”,在中国民主法制建设进程中,尽心履职,留下了一个个深深的印记。  相似文献   

12.
正共和国法治建设迎来历史性的一刻——2020年5月28日下午,人民大会堂,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以2879票赞成、2票反对、5票弃权,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宣告中国迈入"民法典时代"。这是新中国历史上首个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承载着几代立法者、法律工作者乃至亿万人民的梦想。开启中国民事法律新时代  相似文献   

13.
刘志清 《人权》2003,(2):49-53
西藏民主改革之前,农奴没有土地、草场,仅有少量的牛羊,完全依附于土地及其占有者农奴主(即三大领主),没有人身自由,生存权操纵在农奴主手中。在西藏万里高原上,曾传唱着这样一首民歌:生命原由父母所生,身体却为官家占有,纵有生命,身体却没有做主的权利。政府官家依照法典残害农奴  相似文献   

14.
编纂环境法典,意味着中国生态环境领域立法的法律地位上升到国家基本典章高度,生态环境领域法律的作用范围更加广泛、立法的体系性科学性大大增强。环境法典编纂具有作为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工具的政治意义,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生态文明法治理论,以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为价值目标,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法治立场;选择适度法典化编纂路径,推动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新模式;采取整体性逻辑构架,着力构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法律制度体系;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基础概念和主线,贡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5.
行政程序法典将成为我国保障依法行政的基本程序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以及法治国家和法治政府建设目标的确立,我国调整行政基本关系的立法步伐大大加快。制定行政程序法已列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规划,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已经开始征求意见,进行立法调研。据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介绍,2005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期间,已有代表提出议案,建议尽快制定统一的行政程序法典,并就行政程序法典的基本框架、调整范围、主要内容等提出过具体意见和建议。笔者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也曾把制定统一的行政程序法典作为提案递交全国政协,并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编纂一部真正属于中国人民的民法典,是新中国几代人的夙愿。2020年5月28日,人民大会堂一声铿锵有力的"通过!"宣告这一美好愿望终于成真。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从2015年3月正式启动到2020年5月最终通过,民法典编纂工作跨越五个年头。这一浩大工程的背后,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坚定政治立场,胸怀法治信仰;他们以人民为中心,凝聚最大立法共识;他们秉持工匠精神,不断创新立法技术;他们在1800多个日日夜夜中挥洒汗水、辛勤耕耘,为民法典编纂贡献了光和热。他们,就是民法典编纂工作专班的工作人员。  相似文献   

17.
可持续发展观是环境法典绿色低碳发展编的理论内核。从理论向度看,可持续发展观构建了环境利益公平分配格局,促导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变革,同时形塑了人际同构的绿色低碳发展秩序。环境普惠增益是环境法典绿色低碳发展编的规范意涵,不仅可以纠偏政策取代法律的错位型规范结构,而且能够提升资源环境综合利用功能的规范效果,以此重构符合生态阈值规律的规范价值。体系性科学逻辑是环境法典绿色低碳发展编的建构因应,明晰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消费和低碳经济促进、国际环境法治合作等各自章节特点以及与其他编章统辖融合的交互关系,并以此作为法理解读环境科学性的根基,有助于建构我国环境法典绿色低碳发展编“二元结构”的规范话语与系统思维。  相似文献   

18.
《群众》2020,(12)
正2020年5月28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高票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宣告中国迈入"民法典时代"。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次日,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就切实实施民法典举行第二十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深刻阐明颁布实施民法典的重大意义,为推动民法典实施提供了重要遵循。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罚金刑的地位、种类、法定方式、适用对象和执行方式五个方面对九七刑法典中的罚金刑进行初步探讨。九七刑法典维持了罚金刑的地位,增加了分则规定例的限额罚金刑,补充了三种不同类型的倍比罚金刑;罚金刑在罪章间的分布扩大,不但适用于故意犯罪,也开始适用于过失犯罪;不但适用于贪利性犯罪,也适用于其他犯罪;罚金刑成为惩治犯罪单位的唯一刑罚方法;增加了罚金的追缴。  相似文献   

20.
《俄罗斯联邦劳动法典》第13章是对劳动者劳动权利保护的专门规定,体现了俄罗斯对劳动关系中劳动者一方进行倾斜性保护的立法思想。我国与俄罗斯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同样面临着稳定劳动关系、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的任务。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关键在于劳动者权利的保障,《俄罗斯联邦劳动法典》主要从工会、国家监督、劳动者权利的自我保护几方面规定了劳动者权利保护制度。我国应在劳动法法典化、加强工会权利保护作用和劳动监督制度等方面完善劳动立法,加强劳动权利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