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政论坛》2011,(2):6
11月24日,国务院原副总理黄华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98岁。黄华一生从事对外工作,曾在中美建交等重大外交事件中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2.
《党政论坛》2014,(12):48-49
朱镕基在担任国务院总理和副总理期间,以幽默睿智著称。他出访时的妙语连珠、绵里藏针,一直为中外媒体所津津乐道——  相似文献   

3.
亓成章 《求知》2009,(12):20-22
新中国外交已经走过了60年光辉的历程,不论在外交理论还是在外交实践方面,均取得了引入瞩目的辉煌成就。一、新中国外交理论体系已臻完善 新中国外交经过60年风风雨雨发展到今天,其理论体系框架已成型并日臻完善。这主要表现在中国对外战略思想、实现途径和方法,中国对外政策基本原则、目标,中国对外工作指导方针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党政论坛》2008,(6):54-55
经过 2001年4月1日上午。美国一架EP-3型军用侦察机在中国海南岛东南海域上空活动。中方两架歼-8战斗机对其进行跟踪监视。9时07分,当中方飞机在海南岛东南104公里处正常飞行时,美机突然违规飞行,向中方飞机转向,其机头和左翼与中方一架飞机相碰,致使中方飞行员王伟驾驶的飞机坠毁,王伟跳伞后失踪。美机未经中方允许,进入中国领空,并于9时33分降落在海南岛的机场。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作为国家总体外交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军事外交对于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具有关键性的作用。但鉴于两国间的差异性,中美军事外交存在诸多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党政论坛》2013,(14):58-58
胡锦涛访俄:展现开放务实的外交形象 进入2l世纪以来,国际形势风云变化莫测,中国外交面临着新的挑战。美国新上仟的小布什总统,一一度将中国视为“战略竞争者”。2001年4月1日的中美撞机事件使得两国关系更蒙上阴影。但接着而来的“9·11”事件又给国际安全形势造成巨人冲山。  相似文献   

7.
《党政论坛》2012,(20):56-57
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同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渊源不可谓不深。从某种程度上,他见证了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演进历史。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5,(32)
抗战初期,美国政府对于中国国内情况所知甚少,国民政府适时的宣传攻势对美国援华政策的倾向产生了引导性的影响;抗战后期,由于一些亲共人士的努力,美国国内对国共两党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但美国对华决策并没有因非主流媒体的对抗而改变方向,此时的新闻媒体只能受制于政府决策的影响并最终服务于政府决策。  相似文献   

9.
小国由于国家利益集中在周边地区,周边外交政策往往成为其对外政策的重点与基石.新西兰是一个远离国际政治与经济中心的小国,近些年来除了发展与欧美的传统关系以外,着力发展与澳大利亚、东盟以及南太平洋岛国的友好关系成为新西兰政府越来越鲜明的对外政策目标,与澳大利亚、东盟国家和南太平洋诸岛国的关系构成了新西兰周边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周边对外政策构成了新西兰对外政策的主线.  相似文献   

10.
陈先奎 《党政论坛》2012,(12):24-25
美国高调重返亚洲,在中国与周边以及亚洲大国之间挑拨离间、分化瓦解,给中国周边外交以及亚洲大国外交构成了严重挑战。中国周边外交迫切需要从运筹全局的高度,进行与时俱进的重大战略调整,其中一条就是把印尼作为中国周边外交的一个重要战略环节,即把印尼作为中国周边外交和亚洲大国外交的重要战略支点国家。  相似文献   

11.
田玉震 《瞭望》2016,(29):15-16
新时代呼唤新思路,大外交需要大格局。201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强调,中国必须有自己特色的大国外交。我们要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对外工作理念,使我国对外工作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相似文献   

12.
亢升 《理论导刊》2005,(1):69-71
外交决策作为一项政治活动,必然受到政治文化的影响,受到外交政策制定者的政治文化观念的影响。政治文化的认同是构筑国际合作的纽带,政治文化的差异则是形成国际冲突的深层根源。  相似文献   

13.
简军波 《党政论坛》2014,(18):32-33
2013年下半年,学术界提出的中国外交“西进”战略引发了国际舆论的广泛关注。它不仅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外部延伸,也体现了新一代中国领导人有所作为、更趋进取的外交风格。和中国的中亚政策、丝绸之路经济带等新政一起,“西进”战略宣告了中国外交未来一个阶段的政策重心,即以中亚为核心,辐射南亚、独联体、中东的“大周边外交”。  相似文献   

14.
刘世强 《理论视野》2013,(10):71-75
自2012年以来,中日之间围绕钓鱼岛问题引发的外交争端持续发酵,成为影响我国周边安全和亚太地区稳定的重要事件。从宏观的战略视野来看,地缘现实的复杂性、现代化的关键期、发展的前起未起阶段在总体上规定了中国在外交博弈中的基本立场和政策选择,我们需要将具体的岛屿主权争端放到国际政治变局与中国和平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考量,树立国际国内互动的大局观,塑造陆海并重的战略观,坚持自信平和的国家观以及培育理性开放的国际观,进而为国家的外交工作和长远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国内支持。  相似文献   

15.
黄徐箐 《学理论》2011,(19):30-31
中日钓鱼岛事件是当今国际上的热点话题,它不仅展示了亚洲两个大国之间的博弈,更多地体现两国的外交政策。通过对钓鱼岛事件的研究,能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了解我国的外交动态及其指导思想。从毛泽东外交思想的角度,撷取我国渔船船员被扣押至放回这一时间段,中国政府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来分析我国政府在钓鱼岛事件中所制定的外交政策。  相似文献   

16.
肖冰 《党政论坛》2014,(16):18-19
一些国家的领导人换上了985大学的毕业生,以后这样的情形可能会越来越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访问埃塞俄比亚时曾经对总统穆拉图·特肖梅提到一起在北大的岁月,惊奇地发现两人都在学校西南部居住,他们是北大的同届毕业校友,但是读书的时候不认识。穆拉图读哲学,李克强读法律。  相似文献   

17.
"和平"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属性的内在特质,是中国履行崛起大国的责任和使命、中国社会制度内在本质的和平属性及对外战略的选择,从而决定中国对外政策的性质及走向。国际社会正处于发展、变革、调整的历史转折时期,国际政治风云变幻是国家制定对外关系的重要考量与基本依据。中国正处于历史上任何一个崛起大国从未遇到的复杂国际局面,为此中国经济上的优势如何转化为战略和政治上的优势,怎样有效地维护和增进自身的国家利益和海洋权益,如何保持与外部世界总体积极和谐的关系,思考未来中国对外关系的战略调整和转型就成为一种基本逻辑与理论期待。  相似文献   

18.
晓岸 《党政论坛》2014,(22):29-29
“远端外交” 习近平就任国家主席以来,对外交工作倾注了大量精力,迄今己出访八次,足迹遍及五大洲23国,开启了首脑外交新时代。在行程设计上,将大国、周边、发展中国家和多边外交有机结合起来,强烈体现全方向布局的意识和能力。其中,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国家占据了习近平最多的出访时间。  相似文献   

19.
萧婕 《党政论坛》2012,(21):26-28
2012年5月17日,美国国务院的一纸限期在美孔子学院执教、持J—1签证的中国教师离境的公告让已经在美国存在了8年之久的孔子学院突然陷入了尴尬境地。  相似文献   

20.
中国在网络外交领域面临诸多国际压力与挑战,也存在创新意识不足、运行机制滞后和技术操作生疏等内在问题和局限。要大力构建和提升中国网络外交战略,通过更新思维、创新体制、开发技术增强网络外交的软实力,积极倡导世界互联网良性治理结构,为国家和平发展和整体外交工作注入活力和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