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政论坛》2011,(2):7
傅被列入战犯名单第一次风波发生在他与共产党和谈之间。1948年12月,当傅作义听到他被列入战犯名单的新闻广播后,异常烦恼、愤怒,更感到失望。他立即决定乘飞机离开北平,并命令他的和谈代表崔载之返回北平,中断与中共方面的谈判。  相似文献   

2.
李永铭  范小方 《各界》2008,(11):71-73
翁文灏(1889~1971)是中国第一位地质学博士、中国第一本<地质学讲义>的编写者、中国第-位考查地震灾害并出版地震专著的学者、第-位系统而科学地研究中国山脉的中国学者、开发中国第一个油田的组织领导者.作为学者从政的典型,他曾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总统府秘书长等职,是蒋介石的高级幕僚.1948年12月,翁文灏被列入陕北新华社发表的战犯名单中.在对国民党彻底失望后,他选择了新中国.……  相似文献   

3.
《党政论坛》2009,(18):56-57
1949年1月31日,当北平和谈刚刚签字、解放军进入北平的当天晚上,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在西柏坡立即与中央统战部秘书长齐燕铭和申伯纯、金城、周子健等负责干部进行会谈。会后,齐燕铭等连夜赶赴北平,在北平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叶剑英的协助下,于2月3日进入并开始接管中南海。北京和平解放前,中南海原为国民党“华北剿总”所在地,他们只管使用,不知维护。  相似文献   

4.
卢存学 《团结》2004,(5):40-42,33
我的父亲卢郁文是民革第四届中央常委。20世纪二十年代他参加北伐;三、四十年代他投身抗日参加国民党政府工作;抗战胜利后,他反对内战,多方奔走呼吁和平。父亲早已去世,他的遗物中有“49年北平和谈资料”。现在,我把父亲的活动分为三个部分摘录整理出来,或许可以对该时期的历史资料做一点补充,对研究者提供一些参考,同时对父亲也是一种纪念。1949年初至北平和谈前(一)给于右任拜年1949年元旦,新登上总统宝座一年多的蒋介石,于国内战场上节节失败之际,发表元旦文告,呼吁和平,声明下野。对这个文告,明眼人看得清楚,蒋介石一改1947年攻占延安,…  相似文献   

5.
崔增印 《各界》2010,(10):18-21
表姐傅冬菊在世的时候,我和她多次谈到她在北平和谈过程中的活动,并跟她再三声称:关于涉及到党内机秘的事,咱们不谈;她说:“过去的事已经成了历史,也没什么保密的了。”  相似文献   

6.
9月11日晚,以色列总理巴 拉克从联大千年首脑会议 归来,结束了为期一周的纽约之行。巴拉克可谓悲观地去,又带着希望返回。由于巴勒斯坦原定于9月13日宣布建国的日期被推迟,一场迫在眉睫的危机得以化解,给陷入僵局的以巴和谈一线新的希望,但以巴和谈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和谈要在短时间内取得重大突破非常困难。和谈前景不仅决定了以巴双方为此付出的巨大努力是否会付诸东流,而且也将决定着处境艰难的巴拉克政府的命运和他本人的政治前途。 6日开幕的联大千年首脑会议盛况空前,150多位世界领导人济济一堂,给各国展开…  相似文献   

7.
生活与教育     
1949年仲春,国共和谈在北平即今日之北京举行。4月20日,南京政府顽固地拒绝了双方代表团所同意的《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国民党的首席代表张治中怀  相似文献   

8.
饶漱石是我同父异母的兄长,比我年长2 8岁,他参加革命的时候,我还没有出生.因为大哥1928年离家后,一直没有音信,所以小时候父亲也没有跟我谈起过他.1946年国共和谈期间,在南昌一中教书的父亲偶然在校图书室一份画报上看到北平军调部国、共、美三方代表会谈的报导,画报上刊登了共方顾问饶漱石的照片.这位顾问名字与我大哥相同,相貌也有点像,但大哥离家时没有小胡子,照片上的饶漱石却留有小胡子.  相似文献   

9.
黎安 《各界》2013,(4):1-1
朱家骅(1893—1963)是位奇人,奇就奇在他拥有常人少有的复杂人生。读张昌华先生《一言难尽朱家骅》一文,大抵可以概览朱家骅亦官亦儒的多彩人生。他是“反革命”,曾担任国民党中统“头子”,被中共列为国民党战犯,位列第二十。他亦曾“革命”,民国初年带领“中国敢死团”响应辛亥革命,声援“五卅”惨案后的北京学生运动。  相似文献   

10.
宋坚 《瞭望》1998,(23)
欧盟为何不再将中国列入“非市场经济”国家名单宋坚4月27日,欧盟外长理事会通过决定,采纳去年12月16日欧盟委员会提出的不再将中国列入“非市场经济”国家名单的建议,从而使取消和纠正欧盟在反倾销问题上对中国的不公正做法成为可能。这是欧盟在新形势下提升对...  相似文献   

11.
黄慧南  李菁 《各界》2010,(4):10-12
毕业于黄埔一期的黄维,34岁便成为国民党王牌部队整编第18军军长,可谓春风得意。岂料10年之后,他的人生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1948年底,身为第12兵团司令的黄维,在淮海战役中被解放军俘虏,继而成为“战犯黄维”,从而接受了漫长的27年改造。  相似文献   

12.
和谈之前 我认识傅作义将军是在1937年夏季。在抗战期间,我曾代表傅到延安与中共中央商谈合作问题。当时傅被任命为第七集团军兼第二战区北路军总司令。我到延安,拜见了毛泽东主席。此后多年来,傅与中共的接触,大部分都是我代表他参加的。 1948年年底,在北平城里已隐隐约约地听到炮声,市内人心惶惶。有一天半夜,傅作义令我立即到“总部”。进屋后,看见傅一个人在房间内踱来踱去。问我:“你对目前的时局有什么看法?”因我很长时间不到“总部”,有时偶尔碰见傅,傅也不和我谈这一类问题。今天半夜单独接见,问我对时局有什  相似文献   

13.
人民政府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这一现象突出以及失信主体身份的特殊性带来的影响,使得该现象成为治理政府失信的重要切入口。通过剖析政府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原因,包括政府职能转变不顺,民事经济领域参与过度;法律定位认识不足,法治和诚信素养有待提升;信息共享机制不畅,政府信用惩戒力度薄弱,以窥见政府失信的原因,进而探究治理政府失信的法治化路径。  相似文献   

14.
张昌华 《各界》2011,(12):80-81
他曾位居国民党中枢,历任教育部长、交通部长、组织部长,以至“行政院”副院长。他是“反革命”,曾任国民党中统局局长,为中共(1948年)宣布的国民党43个战犯之一,序列第二十。  相似文献   

15.
中东和谈已经进入最后攻坚 阶段。回顾近年来中东和谈 的艰辛历程,可谓几起几落,艰难挪步。和谈在整个内塔尼亚胡执政时期基本陷于停滞;巴拉克上台后,中东和谈重新启动,后又重陷僵局;3月21日,巴以和谈在美国华盛顿恢复;3月 26日,克林顿与叙利亚总统阿萨德会晤;3月29日在华盛顿结束的巴以谈判进行的非常艰难。尽管多数人仍对和谈前景表示乐观,认为和谈趋势总体看好,但人们也应考虑到,谈判各方尤其巴以间的根本分歧太深太大,且集中于最终地位谈判中解决而求毕其功于一役,美国等谈判各方以外因素的影响有其局限,所以…  相似文献   

16.
1948年12月14日,胡适匆匆飞离北平。临走时,他只带了几份研究((水经注》的手稿和其父年谱的手稿。他多年收集的大量珍贵藏品(包括藏书、手稿、书信、日记、档案、照片等),则留在了北平寓所。胡适走后再也没回大陆。1957年6月4日,胡适在美国纽约立下遗嘱,将这批藏品全部遗赠给北京大学。令胡适没有想到的是,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这批弥足珍贵的藏品却被有关方面人为地一分为三了。  相似文献   

17.
沈容 《瞭望》1995,(31)
(一)美国军用飞机 每次乘飞机,我常常会想到第一次乘飞机的经历。那不仅仅是因为没有乘过飞机,而确实因为那是一次很特殊的飞行。那是在1946年初,从重庆飞往北平。 我是从当时的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外事组调往刚成立的军事调处执行部而由重庆飞往北平的。日本投降后,由美国出面调处,进行了国共和谈。我由重庆新华日报调往外事组翻译有马歇尔参与的会谈纪要。会谈的结果是发布了一月十三号的停战令,并在北平成立执行部,负责调处停战事宜。执行部由国共两党和美国三方人员组成。我方的  相似文献   

18.
金振林 《各界》2014,(8):25-29
黄维(1904.2.28~1989.3.20),号悟我,蒋介石为其改号培我。江西贵溪盛源乡人,黄埔军校第…期毕业学生,淮海战役时任十二兵团司令。1948年12月15日,44岁的黄维在双堆集突围被俘,当了27年囚徒。1975年3月,作为最后一批战犯被特赦时,已满71岁。 1987年夏季,黄维随全国政协休假团到湖南衡阳休假,笔者与他相处半月之久,他破例敞开心扉,与笔者畅谈许多鲜为人知的心里话。一年半后,赴台湾前夕,不幸心脏病突发,驾鹤西去。他的谈话,可视为暮年心迹的真实表露,故记述于此。  相似文献   

19.
苏晨 《各界》2010,(1):6-9
我是陶铸手下“八竿子打不到”的“小萝卜头”。最早见到他,是1949年新年过后,他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七军政治委员任上调到第四野战军政治部任副主任。他在北平外围先后召开“四野”各军政治部宣传部长、组织部长会议,布置北平和平解放与部队相关的宣传工作、组织工作,我奉命去给两会作记录,那时候我是“四野”政治部宣传部教育科的干事,天知道干吗会让我去给这两会作记录。  相似文献   

20.
一位英国记者亲身经历了辛亥巨变,他第一时间采访了黎元洪、孙中山、萨镇冰、张彪、胡瑛等辛亥风云人物,采写了从政治幕后到战争以及和谈期间的许多独家新闻。他对当时时局的实地观察与切身感受,真实客观,最接近本来面目的历史。本文摘自((亲历中国革命》(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英]埃德温·丁格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