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规划了农村改革发展的新蓝图,指明了农村改革发展的新方向。党的领导是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坚强政治保证,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关键在党。为此,必须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农村党的建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农村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提高党领导农村工作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农村股分合作制之我见王顺如一、农村股份合作制产生的客观必然性改革开放15年来,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调整和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搞活了农村经济,提高了经济效益,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但同时...  相似文献   

3.
李宁 《理论导刊》2023,(9):24-30
面对日益激增的突发公共风险,构建农村韧性治理共同体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全新的战略支撑。然而,组织体系的紊乱化、利益结构的碎片化与价值取向的抵牾化抑制了农村突发公共风险的有效治理,迫切需要通过党组织建设引领构建农村韧性治理共同体。实践中,党组织能够以高度组织覆盖、统筹协调能力与价值引领能力增强农村韧性治理共同体的组织韧性、利益韧性与价值韧性,强化应急状态下的农村韧性治理能力。为此,党组织应以组织力建设为重点,领导多元主体参与农村韧性治理共同体的构建,塑造坚实的组织根基。同时,党组织亦需要构筑标准化的韧性治理体系、加强农村社区韧性文化建设、创新农村韧性治理工具等,确保农村韧性治理共同体的构建成效。  相似文献   

4.
30年前滁州市的“大包干”,打响了我国农村改革的第一枪。这一创举,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迅速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农村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随着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城市改革和农村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在农村出现了部分村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强、集体经济薄弱、奔小康步伐不快的状况。如何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加强组织、促进发展,成为当时摆在各级党委面前的重要课题。滁州市委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决定采取“一联一包双挂”的办法对全市后进村、  相似文献   

5.
乡镇党委、政府处在农村改革的前沿,是贯彻落实党的各项农村政策的具体组织者。乡镇对农村经济的管理方式是否与党的方针政策相一致,是否符合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改革以来,农村的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而乡镇对农村经济的管理方式,基本上延续了计划经济时期的形式。这些不科学的管理方式降低了党的农村政策落实的效果,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产生和激化了干群矛盾,影响了农村社会稳定,进行彻底的改革已刻不容缓。一、现存管理方式的主要表现1.工作出发点错位,担当了不适当的角色。…  相似文献   

6.
张国庆 《求知》2009,(2):17-18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专题研究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问题,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一贯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战略思想,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三个方面全面部署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发展改革的主要任务(即加强农村制度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在认识上有新突破,在理论上有新发展,在政策上有新举措.确确实实使人感到一股强劲东风吹拂农村大地。广大农民、农村干部对它的期待十分迫切。希望三中全会能够成为农村在新形势下、新起点上,实现新跨越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7.
农村人才,一般地说,是指懂科学、会技术、善经营、能管理的实用型农民。农村人才成长有何规律?发挥了哪些作用?如何开发农村人才?笔者就此深入到秭归县郭家坝镇王家岭村,对受到湖北省宜昌市委、政府表彰的优秀农村实用人才谢宗华及有关农村人才方面的情况开展了调查,引发了不少思考。  相似文献   

8.
乡镇干部队伍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具体组织者和推动者,是推进农村小康建设、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乡镇干部执政能力的强弱不仅关系到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更关系着党在农村执政地位的巩固。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制进程的不断推进,乡镇干部的执政能力遇到了许多新的挑战,亟待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9.
乡镇干部队伍处于“行政末梢”,是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重要基石。乡镇干部队伍稳,农村工作稳;乡镇干部队伍活,农村工作活。为了全面了解乡镇干部队伍建设情况,了解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的办法,我们组织力量进行了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10.
村级组织是贯彻落实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协调解决“三农”问题,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基础和纽带。由于体制和配套政策的不够完善,加之一些乡村基础薄弱、管理不善、透支过多等原因,积累形成了村级债务问题。这不仅严重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直接制约着党在农村执政能力和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胡秀洁  戴开成 《学理论》2009,(30):135-137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农村党支部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农村党支部的建设面临一系列的问题。笔者分析了农村党支部建设中出现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在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基础上,探索解决的新对策,力图构建农村党支部建设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城市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不仅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社会的变革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而且为世界农村城市化探索了新的道路。但是,应当指出,我国农村城市化进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迫切需要从理论上加以探讨和研究,从而指导农村城市化的实践。一、“农村城市化”概念的内涵及农村城市化的标准与特征农村城市化是一个古老的命题。从一定意义上讲,人类社会的历史也是农村城市化的历史。但是,古代的城市化由于其生产力水平低下,加之历代战乱频仍,因而农村城市化的步伐非常缓慢。人类社会由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和信息…  相似文献   

13.
关信平 《民主》2009,(3):12-14
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未来十几年里我国农村发展的规划蓝图,其中强调了要使“农村基本生活保障、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更加健全”,为此,要“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十七届三中全会所提出的这些目标。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指出明确的目标并提供了巨大的动力。  相似文献   

14.
发展农村股份共有制,把农民重新组织起来深圳万丰集团公司总裁、董事长潘强恩八十年代初,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全国解放以后,农村经历了伟大的土地改革运动,实现了耕者有其田。之后,走上了互助合作、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道路,农村从个体劳动...  相似文献   

15.
韩俊 《求知》2005,(4):19-21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三农问题”被列为重中之重。过去的几年,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保护和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农村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局面。农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农村改革迈出重大步伐,农村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展。这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和谐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城乡差距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并没有建立,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并没有消除,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滞后的局面并没有根本改观。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快速推进,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转移,农村劳动力结构正出现日甚一日的女性化态势,所谓留守农村的“老、少、妇”现象。兴农需要人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遇到了人才匮乏的制约。针对这种情况,各地采取了一些措施,诸如送科技、送教下乡,从机关选派人员到贫困村帮助工作,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工作等措施。  相似文献   

1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根本目标,归根到底靠的是人才。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加强教育科技培训,全面造就新型农业农村人才队伍,这为面向农村做好人才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近年来,镇原县高度重视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工作,注重培养和使用能代表农村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农村实用人才,为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人才保证。  相似文献   

18.
张海鸿 《团结》2009,(2):35-37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征地频繁发生,农村征地补偿费分配问题层出不穷,并呈上升趋势。已经严重影响了农村乃至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影响了农村的改革发展,成为当前“三农”问题中的一个突出问题。2008年10月峨眉山市部分村民因征地补偿费分配问题集体进京上访,在全市引起了不小震动,使农村征地补偿费分配问题成为峨眉山市社会关注、议论的热点话题。  相似文献   

19.
非农产业扩容对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的推进效应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非农产业是我国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使农村的就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而且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农业的发展、产业结构的优化以及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等都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分析农村非农产业扩容发展的必要性、可能性和可行性,提出非农产业扩容的对策思路,将有助于缓解当前我国严峻的就业问题,进一步提高农民的工资性收入。  相似文献   

20.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担任村官工作实施以来,一大批有知识、有抱负的高校毕业生,带着理想和信念在农村广袤的土地上施展自己的聪明才华。从近几年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学生到农村担任村官,既锻炼了自己,也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一是改变了农民的思想观念。大学生到村工作后,充分发挥知识面广,接受新生事物快的特点,使许多农业新技术和农村产业化经营理念在农村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