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翻脸不认人     
《党政论坛》2009,(18):49-49
我让人讨厌之处甚多,最令人讨厌的诸多毛病之一是记不住别人的脸。尤其是方才还见过,还介绍过,还握过手.还交换过名片,还说过:“认识你很高兴”,可一转身,就认不清人家的面目了。这叫“转身不记脸”,这叫“翻脸不认人”,可恶之至!什么“认识你很高兴”,刚掉头,就不认不识了,高什么兴?假的!  相似文献   

2.
中国城乡发展的道路是我一生的重要研究课题,随着这个研究的发展,我“行行重行行”,从基层农村逐步进入城镇,又从城镇逐步进入经济中心,经历了六十年,不断加深认识了乡镇工业与小城镇、中等城市与经济中心之间协调发展的重要联系。近年来出现的经济全球化和信息产业...  相似文献   

3.
组织部门历来高度重视自身队伍建设,从来没有放松过对组工干部的培养教育。我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理解是:“以人为本”,不妨先“以我为本”,组工干部应该经常自我反思,在自省中认识自我、完善自我、提升自我,这是对自己真正的负责;“全面的”就是让自己德才兼备,全方位成长。履行好岗位职责,使自己具有到位的、高效的执行力;“协调的”就是让自己成为情操高尚、  相似文献   

4.
二十年来,围绕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人们的思想确实有了很大程度的解放。可是二十年来,每当出台重大的改革措施,总要伴随着认识上的疑惑和理论上的纠缠,而且表现形式几乎如出一辙,即所谓姓“社”姓“资”、姓“公”姓“私”的争论,这种未有行动,先就对意识形...  相似文献   

5.
龚斌 《各界》2013,(11):19-24
进入市委写作组 1970年下半年,因“文革”停止招生的一些高校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我当了两年知青后,由于在农村“表现好”,被推荐、选拔为首届“工农兵学员”,进复旦大学中文系学习。人生翻开了新的一页,我自然非常兴奋。  相似文献   

6.
艾立华 《学理论》2008,(11):40-40
2008年春节前夕,看到一幅在第29届全国春联大奖赛获二等奖的对联,上联是“气候总无常,应觉炎凉关你我”;下联是“资源终有限,当将忧乐系子孙”。当时,南方一些省份正遭遇历史罕见的冰雪灾害,电停了、水断了,路也不通了,经济运行受到严重影响,群众生活出现很大困难。所以,这幅对联让人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认识我中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瞭望》2004,(1)
“认识你自己”这句名言之所以留传千古而不衰,是因为它揭示了一个不朽的真理,我们要发展自己。必须不断地“认识你自己”。要发展我们的国家,就必须经常地“认识我中国”。  相似文献   

8.
我从美国中西部到纽约之后不久,就听到一个新名词——“统一派”。 我最早认识的一对台湾来的夫妇,在介绍我认识新朋友时,常常会情不自禁地说,那个人呀,爱国,“统一派”。“统一”和爱国联系在一起,这使我感到分外亲切。 在走访纽约的“统一派”之前,让我先在这个陌生的大城市走一走,熟悉一下生长“统一派”的这个环境吧。 美国号称“民族熔炉”,意思是说这个国家容纳和熔化了世界各国  相似文献   

9.
魏天样 《理论视野》2008,(12):50-51
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百科全书》撰稿人卢梭,以其说真话和卓越的对社会问题的认识而著称于世。他曾坦言:“只有对伟大,对真实,对美好的热爱才能激发起我的才情。”他在撰写《忏悔录》时说,他要“以一种没有先例的真实性来使这本回忆录成为一部无出其右的作品”。该书末尾第—句是“我说的都是真话。”为此,卢梭赢得了世人的称誉。  相似文献   

10.
一个指导思想:把私营企业纳入“父爱”范围私营企业既然已经由国家宪法确定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就应该依据基本大法的精神,确定政府对私营企业应尽的各种义务和必须履行的责任。这个问题之所以还需要讨论,是因为当前来自政府官员方面的认识和做法,与对私营企业的法律定位仍然有很大一段距离,更不要说在实践中某些暂时性措施究竟能有多大意义了。譬如说,当前站在政府的角度上流行的说法是“你过河,我搭桥;你注册,我登记;你经营,我保障;你赚钱,我收税;你违法,我追究;你破产,我同情。”表面上看,这话…  相似文献   

11.
步平 《党政论坛》2014,(10):62-63
1993年的“河野谈话”与1982年表态纠正日本历史教科书谬误的“宫泽谈话”、1995年反思日本发动侵略战争责任的“村山谈话”一起,并称为战后日本“三大历史谈话”。它们都是日本政治家在关键时期就日本的历史认识问题做出的正式表态,  相似文献   

12.
入伍以来,我先后被授予“优秀地方大学生排长”“优秀机关干部”“优秀教员标兵”等荣誉称号,得益于自身“悦读”习惯,读书用报成就了我成长成才“三级跳”。 从“青年大学生”到“优秀排长”的跳跃。2000年,我这个昔日地方大学生被任命为某团排长。大学我学的是党史、法律,对照排长的工作,感到学用不“对口”,工作不能得心应手。我坚持岗位工作、读书用报两不误。案头摆满了有关时事政策、理论武装、军事工作多种报刊,其中《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是必读刊物。  相似文献   

13.
柳萌 《民主》2011,(3):50-50
现在小学初年级语文课本,内容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我还真没有怎么留意过,听说,好像比较过于成人化。记得我读小学初年级时,语文课本内容非常简单。就是“人,手,足,刀,尺”,“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之类,让学生认识普通的字,而且能够跟生活相对照,学起来容易记又有趣味。读书跟玩耍一样快乐。  相似文献   

14.
刘歆立 《学理论》2009,(7):61-62
促成海峡两岸最终统一的关键与其归结为生活方式与核心价值的差异,不如归结为彼此长期隔膜所造成的认识上的歧异。我相信,包括马英九先生在内的台湾同胞能多到大陆看看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内地发生的巨大变化.多个领域合作的加深,一定会发现大陆同胞不再是台湾同胞“由衷盼望中国大陆能继续走向自由、民主与均富的大道”.而是已经实实在地走向努力“为两岸关系的长远和平发展,创造双赢的历史条件。”  相似文献   

15.
学生时代,生性顽皮的我,常常因闯祸而被老师唤去作书面或口头检讨。尽管我作文写得不差,可检讨总让老师觉得“不深刻”。于是我便放作深思状,瞎想些估计听上去很能打动人的话,强加于自己的认识之中,这才蒙混过关。大概好多人都曾受过这类“检讨启蒙”,及至他们成年后作起“检讨文章”(当然有时不是以“检讨”而是以“警世”面目出现的),似乎特别得心应手,令读者动情。像原山东泰安市委书记胡建学在任时常常警告别人:大写的“钱”字,是两个持戈的人在看守金库;手莫伸,伸手必被捉。湖北那位名噪一时的“企业家”于志要规“发明…  相似文献   

16.
钱昊平  翟曼 《党政论坛》2012,(14):38-38
“一德”明代养生家吕坤说“仁可长寿,德可延年,养德尤养生之第一要也。”“二字”宋代文学家苏东坡认为,生在于“安”、“和”二字。“安”即静心,“和”即顺心,“安则物之感我者轻,和则我之应物者顺。”  相似文献   

17.
天道酬勤     
在我们厂政工干部队伍中我以“学历低”、“资格老”这两个 极不协调的身份在宣传部长这个位置上干了22年。“天道酬勤”是我的信条。  我们工厂是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公司的下属企业,专业生产铁路通信、信号设备。早些年,中专毕业的我放弃“专业”干政工。因为事务繁忙,忙得争取学历“包装”自己的时间也没有,到现在仍是中专文凭,所以“学历低”;过去一起工作的老领导、老政工先后退休,所以我在这个“圈里”又大“颜”不惭“资格老”。通过工作实践,我深知业精于勤、勤能补拙的道理,“文凭不代表水平” “资格不表明资本”。…  相似文献   

18.
曾志刚 《理论参考》2008,(10):20-21
第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切实纠正少数领导干部存在的认识误区。比如:“担心论”,担心科学发展强调多了,可能影响干部群众发展的积极性;“畏惧论”,讲科学发展则不敢发展,把科学发展与加快发展对立起来,不敢作为;“超前论”,认为我省(江西)属欠发达地区,要加快发展必须付出代价,现在讲科学发展条件不具备,时机未成熟;  相似文献   

19.
“十年经商成富翁,十年仕途得春风,十年技术成高工,十年政工一场空”这段顺口溜,是我干政工后最先听到的对政工很心酸、很无奈的一段话,至今未忘。之所以没有忘,是因为我这十几年都与顺口溜中“一场空”的工作相联系着。 或许我这人注定要端政工这碗“饭”,与政工有不解之缘。当兵四年做了三年连队文书,参加工作后的第一个“职位”就与政工沾边。复员参加铁路企业工作四年多,又和政工搭上了线,接上了“电”。在企业工作21年,政工就连续干了13年。如今,人到中年,想想十几年的政工经历,我一点都不后悔,竟为这个职业选择了…  相似文献   

20.
有人说思想政治工作不是我这样三十岁年纪的人做的。言下之意即是现在哪有年轻人干政工的?可我颇感自豪的是,我大学毕业即走上政工岗位,掐指一算不多不少正好有十年了。十年来酸辣苦甜自不必说,可也是荣誉、作品几乎等身。用一句话来说,就是耕耘在“东南西北中”,回味无穷。耕耘在“东南西北中”,是我对思想政治工作在引导人的方法上的一句形象概括。思想政治工作功能很多,但根本的一条是引导职工如何看待世界,如何看待人生,如何看待价值。十年政工路,使我体会到,善于引导职工“向东看”、“向西看”、“向南看”、“向北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