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犯罪学产生一百余年来,在理论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在司法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在研究犯罪产生、发展、变化的原因及其规律、探求预防、减少乃至消灭犯罪之途径方面的特殊功能,为世人所瞩目。但是任何一门社会学科都不是平地而起,而有其丰富的思想资料作基础。对于西方古代的犯罪学思想,学者们多有论及,相形之下,中国古代的犯罪学思想尚发掘不足。本文仅对先秦两汉犯罪学思想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2.
在古代中国,“礼”是一个存在于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共同价值基础,它以其特有的诠释方式把国家形态与社会结构概念化、合理化,使所有成员都相信那样的结构形式与内容是天经地义的。中国传统政治中的合法性问题就是以礼为基础,以礼所蕴涵的天命与道德为其主要内容表现出来的。  相似文献   

3.
透析整个儒学发展史,儒学的生命力除了与其意识形态地位有关外,更大程度上在于其中充满现实冲突与融合的现实主义精神。李觏则是在秉承先秦儒家的思想基础上,阐发了“礼统内外”、“礼顺人欲”、“学礼成圣”的思想,继续从理论上系统地深化了儒学的现实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4.
上古夏商周作为礼刑时代,是中国法律传统的肇始之基。这段时期的礼具有道德与法律的双重属性,礼既具备了道德规范的形式,又具备法律规范的形式。其时并不存在独立于礼的法,其法律形式主要是“礼”与“刑”。礼乃行为规范,刑为制裁手段,即刑罚。刑依赖于礼而存在,囊括在礼的范围之中。所以上古夏商周,法在礼中,礼外无法,出礼入刑,这是中国法律传统礼法体系的原生状态。夏商周礼乐刑政“大统”的确立,既是中国法律传统的肇始,也是后世道统所源与“大经大法”所本。  相似文献   

5.
虽然我们所处的是开放性的时代,但是中国社会依然是典型的东方伦理社会,儒家思想对社会结构、人伦关系等方面的影响延续至今。礼学作为儒学的一个重要方面,约束人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了提高国民的文明程度,协调好人际关系,促成社会健康、和谐、有序地发展,需要深入研究先秦儒家礼学。  相似文献   

6.
李玉福 《法学论坛》2004,19(4):21-28
礼与刑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两种主要社会规范。本文从礼刑互动交融关系的角度探讨了中国古代的礼刑结合过程及其原因 ,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礼刑结合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深远影响。这一发展过程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经历了四个发展时期。礼刑结合的实质是反映封建等级特权政治关系和封建宗法血缘家族关系的等级性社会秩序的法律化和制度化  相似文献   

7.
当代风险社会及其构成要素,是互相联系、互相成就和互相影响的刑法学与犯罪学的共同知识场域。预防性立法模式在刑法立法实践中确立,预防型犯罪也被简化为安全的技术辅助。犯罪学研究的犯罪现象、原因和对策随之发生变化,其研究范式也便面临危机和挑战。针对预防刑法的“事前法”特征,对其进行研究的犯罪学也应转向“事前”犯罪学。事前犯罪学在传统的“现象-原因-对策”研究范式的基础上,更应进行问题意识和研究方式的转化,为预防性立法走向理性、科学和合理贡献知识。事前犯罪学理论知识,要进入预防性立法的决策场域,就应寻找适合预防性立法的犯罪学逻辑体系。其展现的知识逻辑和问题意识,不是要和预防刑法知识体系合谋,而是要在既有理论的基础上,整合和构建恰当的研究范式和知识库存、跨学科借新智、打破传统事实学窠臼、遵守法治精神,据此走出困境,也为预防性立法提供根据。  相似文献   

8.
张训 《犯罪研究》2013,(3):2-10
选择某一自然村落,采用社会学和人类学的方法,对其具有犯罪学启发的标志物进行实体和象征意义上的考察,便于巡视乡村犯罪样态的更替。对传统乡村犯罪样态的历史梳理,能够为现代意义上犯罪类型的研究提供经验素材和比较工具,有利于加深人们对当下乡村犯罪的现状及成因的理解。留守村落犯罪的形成需要犯罪学研究者完成从“人”到“地”的重心转移,在发生学和犯罪学的意义上提炼其自身理论。  相似文献   

9.
何勤华 《法学》2004,(9):122-122
人类社会对付犯罪及其研究犯罪的历史源远流长。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西方 1 8世纪的古典学派、意大利人贝卡利亚的名著《论犯罪与刑罚》( 1 764年 ) ,拉开了犯罪学的序幕 ,奠定了犯罪学的基础 ;1 9世纪的人类学派、意大利人龙伯罗梭的名著《天生犯罪人》( 1 876年 )以及菲利的《犯罪社会学》、加诺伐洛的《犯罪学》 ,宣告犯罪学的形成 ;2 0世纪的社会学派、美国人萨瑟兰的名著《白领犯罪》( 1 93 9年 ) ,标志犯罪学走向成熟。在重视人与人关系的中国传统社会 ,自然不乏对研究人与人关系的犯罪学的关注 ,中国法制史很大程度上是关于与犯罪作…  相似文献   

10.
丛梅 《法治研究》2013,(9):76-82
我国犯罪学本土化要求将西方犯罪学的合理成分与我国社会的实际相结合,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犯罪学理论和研究方法。笔者认为犯罪学本土化是我国犯罪学未来的发展方向。基于犯罪学本土化的研究思想,以天津犯罪调查科研数据库为实证研究基础,运用标签理论、差异交往理论等西方犯罪学理论,分析我国重新犯罪的社会成因是极为必要的,并且,这对合理而科学地解释重新犯罪的动因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